CN220412315U -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2315U
CN220412315U CN202321383929.8U CN202321383929U CN220412315U CN 220412315 U CN220412315 U CN 220412315U CN 202321383929 U CN202321383929 U CN 202321383929U CN 220412315 U CN220412315 U CN 220412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ller
roll
belt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39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晓辉
姜小放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39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2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2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2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公开了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辊筒结构包括:配合辊,可转动的设置,配合辊适于与传动带滚动配合;支撑件,设置在配合辊的一侧,支撑件与配合辊的周面抵接配合,支撑件适于为配合辊提供支撑,以提高配合辊的刚度,本实用新型在配合辊的一侧设置支撑件,当配合辊的直径较小时,支撑件能够对配合辊形成有效支撑,防止配合辊因刚度下降而无法有效输送原有的物料,通过简单可靠的结构,在减少无动力盲区的同时保证了配合辊的支撑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防止传送带卡阻现象的措施可靠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送带通常作为主要的输送结构应用于各类自动化产线中,传送带的带体通过与若干辊筒配合实现循环输送,传送带长度尺寸具有一定限制,整条自动化产线的流水线通常由多条传送带组成,每条传送带均为独立的输送单元。由于其中的辊筒为圆柱结构,相邻的两个传送带衔接部位的辊筒之间存在无动力盲区,盲区的范围为两个辊筒轴线之间的间距,当物料的尺寸小于上述间距时,就会出现卡阻现象。
目前,现有改变传送带无动力盲区的主要措施为改变辊筒的直径,通过减小相邻两个传送带衔接部位辊筒的直径,以减小两个辊筒轴线之间的间距,使得两个辊筒轴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物料的尺寸,进而防止物料卡阻,这种方式虽能减少卡阻现象发生,但减小辊筒直径的同时辊筒的刚度也会相应的下降,使得辊筒容易在输送过程中沿着径向发生弯曲,使得输送带的局部结构强度显著下降,因此,现有防止传送带卡阻现象的措施还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防止传送带卡阻现象的措施可靠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结构,包括:配合辊,可转动的设置,配合辊适于与传动带滚动配合;支撑件,设置在配合辊的一侧,支撑件与配合辊的周面抵接配合,支撑件适于为配合辊提供支撑,以提高配合辊的刚度。
有益效果:在配合辊的一侧设置支撑件,当配合辊的直径较小时,支撑件能够对配合辊形成有效支撑,防止配合辊因刚度下降而无法有效输送原有的物料,通过简单可靠的结构,在减少无动力盲区的同时保证了配合辊的支撑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防止传送带卡阻现象的措施可靠性差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为圆柱状,支撑件的轴线与配合辊的轴线平行。
有益效果:支撑件沿着自身的轴线延伸,能够为配合辊整体提供径向的支撑,结构简单可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在配合辊的一侧并形成支撑辊,支撑辊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支撑辊的周面与配合辊的周面相切。
有益效果:支撑辊随着配合辊的转动一同转动,能够有效减少支撑辊对于配合辊转动的阻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配合辊与传动带配合并形成包角,支撑辊的轴线与包角的中心线相交,以形成良好的支撑。
有益效果:传动带的合力与支撑辊的支撑力的合力共面,支撑辊的设置位置能够可靠的对配合辊形成支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辊包括心轴和套筒,套筒套设在心轴上,套筒的周面与配合辊的周面滚动配合。
有益效果:滚动配合产生的摩擦较小,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套筒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心轴上,心轴适于固定设置在传动带的架体上。
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的直径大于配合辊的直径。
有益效果:支撑件自身的刚度大于配合辊的刚度,才能够对配合辊进行良好的支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辊与传动带间隔设置。
有益效果:以防止支撑辊直接接触传动带而产生额外的摩擦,使得输送线产生额外的动力损耗。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线,其包括:传动带;驱动轮,与传动带传动配合,驱动轮适于驱动传动带循环转动;至少一个权利要求至中任一项的辊筒结构,辊筒结构的配合辊与传动带滚动配合。
有益效果:由于配合辊后部设置有支撑辊,起到加强配合辊的作用,在皮带张紧时不会引起配合辊挠性变形,故配合辊的半径可制作的较小,并且长度能够制作的较长,从而实现输送各种规格的物料。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输送线,至少两个输送线的首尾部衔接。
有益效果:两个输送线首尾部衔接后具有较小的无动力区域,能够可靠的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辊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辊筒结构的支撑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输送线的传动带衔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合辊;101、螺钉;102、螺孔;2、支撑辊;201、心轴;202、套筒;203、轴承;3、传动带;4、驱动轮;5、导向轮;6、张紧轮;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辊筒结构,包括:配合辊1和支撑件,配合辊1可转动的设置,配合辊1适于与传动带3滚动配合;支撑件设置在配合辊1的一侧,支撑件与配合辊1的周面抵接配合,支撑件适于为配合辊1提供支撑,以提高配合辊1的刚度。
应用本实施例的辊筒结构,在配合辊1的一侧设置支撑件,当配合辊1的直径较小时,支撑件能够对配合辊1形成有效支撑,防止配合辊1因刚度下降而无法有效输送原有的物料7,通过简单可靠的结构,在减少无动力盲区的同时保证了配合辊1的支撑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防止传送带卡阻现象的措施可靠性差的问题。
具体地,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配合辊1的直径较小,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防止配合辊1产生形变,配合辊1的轴向长度仅能够设置在较短的范围内,输送线的输送宽度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本实施例的辊筒结构中设有支撑件,能够保证配合辊1的轴向长度较长时依然具有较好的刚度,能够可靠的承载与输送物料7,因此,本实施例的辊筒结构在减少输送线的无动力盲区的同时,还使得输送线能够具有更大的输送宽度,能够同时应用于宽物料和窄物料的输送过程。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其中S为无动力盲区的长度,L为物料7的长度,当S小于L时,即可有效减少卡阻现象的发生,因此,本实施例的辊筒结构通过减小配合辊1的直径并增设支撑件,在有效减小S的同时,使得配合辊1保持一定的长度,使得配合辊1的输送宽度同样能够得到保证。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为圆柱状,支撑件的轴线与配合辊1的轴线平行,支撑件沿着自身的轴线延伸,能够为配合辊1整体提供径向的支撑,结构简单可靠。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支撑件也可以是具有圆弧凹槽的,或是具有侧平面的棱柱,能够与配合辊1的周面抵接配合并形成有效支撑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在配合辊1的一侧并形成支撑辊2,支撑辊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支撑辊2的周面与配合辊1的周面相切,支撑辊2随着配合辊1的转动一同转动,两者滚动配合时壁面之间的摩擦较小,能够有效减少支撑辊2对于配合辊1转动的阻碍,减少摩擦作功的同时有效提升使用寿命。可以理解,作为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支撑件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配合辊1的一侧,通过给支撑件设置摩擦系数较小的外壁以减少支撑件和配合辊1之间的摩擦。
具体地,对支撑件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柱段结构,其能够在配合辊1的一侧形成支撑即可;对支撑辊2的长度不做限定,可以与配合辊1等长,也可以长于或短于配合辊1,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配合辊1的支撑或刚度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辊1与传动带3配合并形成包角,支撑辊2的轴线与包角的中心线相交,以形成良好的支撑,由于传动带3给予配合辊1的合力所在的平面与包角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一致,而此时的支撑辊2的轴线既与包角的中心线相交又与配合辊1的轴线平行,因此支撑辊2提供的支撑力的合力也位于包角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传动带3的合力与支撑辊2的支撑力的合力共面,因此,支撑辊2的设置位置便能够可靠的对配合辊1形成支撑。可以理解,作为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支撑辊2之间滚动配合并对配合辊1一同形成支撑,支撑辊2的轴线也可以不与包角的中心线相交,可根据配合辊1的刚度需求调整支撑辊2的设置位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角a即为包角,包角的中心线即为a的中心线;支撑辊2设置在配合辊1的远离传动带3的一侧,支撑辊2位于输送线的架体内部,使得输送线的整体尺寸不会变化,能够在原有尺寸的基础上增强配合辊1的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辊2包括心轴201和套筒202,套筒202套设在心轴201上,套筒202的周面与配合辊1的周面滚动配合,滚动配合产生的摩擦较小,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具体地,对心轴201和套筒202的配合关系不做严格限定,可以是心轴201固定不动,套筒202在心轴201上转动,也可以是心轴201和套筒202固定连接并一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02通过轴承203可转动的设置在心轴201上,心轴201适于固定设置在传动带的架体上,结构简单可靠。
具体地,轴承203优选为双列深沟球轴承,其承载能力更强,可以理解,作为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轴承203也可以是角接触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等其他形式的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直径大于配合辊1的直径,支撑件自身的刚度大于配合辊1的刚度,才能够对配合辊1进行良好的支撑。
具体地,支撑件优选由钢制材料制成,其直径大于配合辊1的直径,但半径小于配合辊1的直径,以防止支撑件设置后能够与传动带3接触而发生额外的摩擦;配合辊1的优选为塑胶包钢结构,钢制圆筒状结构外侧包裹有塑胶层,以增加传动带3和配合辊1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辊2与传动带3间隔设置,以防止支撑辊2直接接触传动带3而产生额外的摩擦,使得输送线产生额外的动力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线,其包括:传动带3、驱动轮4和至少一个上述的辊筒结构,驱动轮4与传动带3传动配合,驱动轮4适于驱动传动带3循环转动;辊筒结构的配合辊1与传动带3滚动配合。其中,传动带3即为皮带等带体结构。
具体地,如图3所示,输送线还包括驱动轮4、导向轮5以及张紧轮6,驱动轮4与传动带3配合并驱动传动带3运动,导向轮5设置在传动带3的转向位置并与之配合,以改变传动带3的运动方向,张紧轮6设置在驱动轮4的两侧用于张紧传动带3;由于配合辊1后部设置有支撑辊2,起到加强配合辊1的作用,在皮带张紧时不会引起配合辊1挠性变形,故配合辊1的半径可制作的较小,并且长度能够制作的较长,从而实现输送各种规格的物料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输送线,至少两个输送线的首尾部衔接,两个输送线首尾部衔接后具有较小的无动力区域,能够可靠的应用于各种物料7的输送。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合辊(1),可转动的设置,所述配合辊(1)适于与传动带(3)滚动配合;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配合辊(1)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配合辊(1)的周面抵接配合,所述支撑件适于为所述配合辊(1)提供支撑,以提高所述配合辊(1)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圆柱状,所述支撑件的轴线与所述配合辊(1)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配合辊(1)的一侧并形成支撑辊(2),所述支撑辊(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辊(2)的周面与所述配合辊(1)的周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辊(1)与所述传动带(3)配合并形成包角,所述支撑辊(2)的轴线与所述包角的中心线相交,以形成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2)包括心轴(201)和套筒(202),所述套筒(202)套设在所述心轴(201)上,所述套筒(202)的周面与所述配合辊(1)的周面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2)通过轴承(20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心轴(201)上,所述心轴(201)适于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带的架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辊(1)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2)与所述传动带(3)间隔设置。
9.一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带(3);
驱动轮(4),与所述传动带(3)传动配合,所述驱动轮(4)适于驱动所述传动带(3)循环转动;
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辊筒结构,所述辊筒结构的配合辊(1)与所述传动带(3)滚动配合。
10.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线,至少两个所述输送线的首尾部衔接。
CN202321383929.8U 2023-06-01 2023-06-01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Active CN220412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3929.8U CN220412315U (zh) 2023-06-01 2023-06-01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3929.8U CN220412315U (zh) 2023-06-01 2023-06-01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2315U true CN220412315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3929.8U Active CN220412315U (zh) 2023-06-01 2023-06-01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2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306B (zh) 滾輪齒輪凸輪機構
CN1329671C (zh) 径向滚珠轴承保持架
JPS624112A (ja) チエ−ン
JP2011069449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20412315U (zh) 辊筒结构、输送线及输送系统
JP7320643B2 (ja) カーブコンベア、カーブベルト、及びカーブベルトの取り付け方法
JPH0242652Y2 (zh)
JP2003171007A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用蛇行防止装置
JP2018104120A (ja) 搬送方向変換装置
CN208560716U (zh) 复合材料托辊
JP5879080B2 (ja) 自動調芯プーリーローラを備えるベルト搬送装置
US3590985A (en) Axially rotatable delivery conveyor
CN217336505U (zh) 一种农业机械专用辊筒
JPH07144737A (ja) コンベアローラ
CN214086340U (zh) 驱动辊筒及输送装置
CN206857594U (zh) 带式输送机及其托辊组件
CN214933259U (zh) 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导向机构
CN212291584U (zh) 一种简易输送链条
CN215745524U (zh)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CN113044489B (zh) 一种连续和步进一体共存的传动输送装置
CN216789054U (zh) 偏心单向滚子轴承
CN217806820U (zh) 具有齿轮结构的滚轮
CN209668024U (zh) 一种防跑偏输送机构
CN203614677U (zh) 三角皮带传动装置
CN214113849U (zh) 一种倍速链机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