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1231U -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1231U
CN220411231U CN202322020021.7U CN202322020021U CN220411231U CN 220411231 U CN220411231 U CN 220411231U CN 202322020021 U CN202322020021 U CN 202322020021U CN 220411231 U CN220411231 U CN 220411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ottom end
strut
box body
pallet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00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pack Jingl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iangy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pack Jingl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iangy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pack Jingl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iangy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pack Jingl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iangy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00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1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1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1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包括码垛体、若干个支柱;支柱沿码垛体外围对称布置,并且当支柱高度延伸方向为承载受力方向时,支柱高度延伸方向两端为承载面。支柱高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与码垛体互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支柱与码垛体互锁连接,便于进行装卸。通过在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以及通过在支柱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通过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使支柱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从而可以在箱体保持顶端朝上的状态下,将支柱的底端从箱体侧面直接安装在箱体上,从而不需要将箱体翻转成底端朝上的状态,更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需要装载散装货物时,行业通常使用篮式包装箱进行临时存储。现有的篮式包装箱通常为塑料材质,当需要将装载有货物的多个篮式包装箱码垛在一起时,塑料材质的篮式包装箱受力易变形,更严重的会直接损坏破裂。
现有技术中,会使用类似货架等外围刚性构件对篮式包装箱进行承托或分隔。
如欧洲专利EP2655203B1公开了一种混合运输集装箱。在此技术方案中,在集装箱外围安装架体,但这种货架等外围刚性构件体积较大,且安装后便不易于移动与频繁拆装,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现有技术中,还会使用支撑柱与篮式包装箱进行可拆卸连接。
如美国专利US11673709B2公开了一种带可互换支脚的集装箱的专利文献便公开了类似结构,在此技术方案中,一种技术方案里,支撑柱是竖向安装,即需要将箱体翻转成底端朝上后,再将支撑柱竖向插装到箱体上;另一种技术方案里,支撑柱是不可拆卸的,此时安装底部支脚时,也需要将箱体翻转成底端朝上,然后再安装底部支脚。这一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都需要将箱体翻转成底端朝上后,才能安装其他零部件。当箱体内已经装有货物时,即箱体不适合翻转时,便难以安装其他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当箱体内已经装有货物时,即箱体不适合翻转时,便难以安装支柱这一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包括码垛体、若干个支柱,所述支柱沿码垛体外围对称布置,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所述码垛体的顶部边缘互锁;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所述支柱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用于使支柱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当支柱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时,支柱的底端凸出于码垛体的底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码垛体包括设于底端的支脚,所述互锁接收机构设于支脚端部,所述支柱与支脚互锁连接。
可选地,所述互锁接收机构包括设于支脚靠近支柱一端的插片槽以及与插片槽贯通的锁扣孔;所述互锁插入机构包括设于支柱底端、且与插片槽相对应的插片,插片上设有与锁扣孔对应的锁扣块;当插片插进插片槽时,锁扣块嵌入锁扣孔,使得支柱与支脚互锁;当按压锁扣块,使锁扣块离开锁扣孔时,拔出插片使得支柱与支脚解除互锁。
可选地,所述支柱的下端承载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底座,所述插片设于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插片通过斜片与底座连接;插片与斜片之间夹角为95°~135°。
可选地,所述斜片上相对应于锁扣块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插片、锁扣块构成“U”形;所述支脚靠近支柱一端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支柱均设有空腔;所述底座插入支柱内,并与支柱卡接;所述底座设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用于避免底座插入过限。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外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一,所述支柱设有容卡块一嵌入的卡孔一;卡块一朝脱离方向一端设有斜边。
可选地,所述支柱外侧壁向内凹陷,在支柱外侧形成加强筋槽,在支柱内侧形成凹陷部;凹陷部与对应的内壁接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码垛体为箱体,箱体外围四角均安装有支柱,支柱下端面凸出于箱体底端;所述支脚安装于箱体底端,支脚与同侧的一对支柱互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可拆卸地与箱体连接;支脚两端设有插块一,支脚居中设有插块二;插块一和插块二均位于同侧;插块一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二,插块二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三;所述箱体底端四角设有凸出于箱体底端的延伸部一,延伸部一设有容插块一插入的插块槽一,插块槽一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二嵌入的卡孔二;所述箱体底端四边居中设有凸出于箱体底端的延伸部二,延伸部二设有容插块二插入的插块槽二,插块槽二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三嵌入的卡孔三。
可选地,所述支柱呈“L”形,支柱内侧与箱体贴合;插片位于支柱下端折角居中处。
可选地,位于插片槽两侧的支脚上设有弧形面,所述支柱设有与弧形面对应的弧形凸起;当插片插进插片槽,锁扣块嵌入锁扣孔,支柱与支脚互锁后,所述弧形凸起与弧形面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顶端四周均设有“L”形折边;所述支柱顶端插设于“L”形折边和箱体外壁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L”形折边上设有释放按钮孔,支柱上对应于释放按钮孔设有释放按钮。
可选地,所述“L”形折边与箱体外壁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一。
可选地,所述箱体四侧外壁均设有弧形凹槽;“L”形折边与箱体外壁间设有一对与弧形凹槽对应的加强筋板二。
进一步地,一对加强筋板二相背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三。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端设有网格板,网格板内设有成“X”形的加强筋板四。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柱与码垛体互锁连接,从而一方面便于进行装卸,在不需要码垛时可以拆下支柱单独存放,不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也不会不便于移动。另一方面,通过在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以及通过在支柱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通过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使支柱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从而可以在箱体保持顶端朝上的状态下,将支柱的底端从箱体侧面直接安装在箱体上,从而不需要将箱体翻转成底端朝上的状态,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柱与箱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底座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底座设有空腔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端部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箱体101、弧形凹槽103、L”形折边103、加强筋板一104、加强筋板二105、加强筋板三106、网格板107、加强筋板四108、延伸部二109、卡孔三110、延伸部一111、卡孔二112;
支柱201、加强筋槽202、释放按钮203、弧形凸起204、凹陷部205、卡孔一206;
底座301、限位块302、斜片303、插片304、锁扣块305、卡块一306、限位凸缘307;
支脚401、锁扣孔402、插块二403、卡块三404、插块一405、卡块二406、插片槽407、弧形面408、限位槽4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包括码垛体和若干个支柱201,支柱201的数量根据码垛体的形状决定,当码垛体是立方体时,支柱201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201设于立方体的四角。当码垛体是圆柱体时,支柱201数量可以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支柱201沿圆柱体周向均匀排布。
支柱201沿码垛体外围对称布置,当支柱201高度延伸方向为承载受力方向时,支柱201高度延伸方向两端为承载面,即在码垛时,由支柱201承载压力,而不是由码垛体承载压力,由此可以避免码垛体受力损坏破裂。
支柱201的顶端与码垛体的顶部边缘互锁。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支柱201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用于使支柱201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应注意的是,这里的横向推向码垛体不仅仅代表水平地推向码垛体,支柱201的底端以斜向下、或以弧形轨迹从侧上方向侧下方插入,均属于横向推向码垛体这一情形。
当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时,支柱201的底端凸出于码垛体的底端,即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的底端保持平齐,或者支柱201的底端比码垛体的底端更接近地面。
通过在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以及通过在支柱201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通过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使支柱201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从而可以在码垛体保持顶端朝上的状态下,将支柱201的底端从码垛体侧面直接安装在码垛体上,从而不需要将码垛体翻转成底端朝上的状态,更便于使用。
支柱201高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与码垛体互锁连接。通过令支柱201与码垛体互锁连接,可以在码垛体不需要码垛时拆下支柱201,从而节约空间。令支柱201高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与码垛体互锁连接,可以令支柱201在高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被固定住,使得支柱201两端的稳定性更强,避免在仅固定一端的情况下,支柱201会发生移位、脱位,直至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支柱201能始终代替码垛体承载压力的同时,也能保证安全性,避免因支柱201脱落造成的码垛体坍塌现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令支柱201的下端承载面凸出于码垛体的下端承载面,码垛体包括设于底端的支脚401,互锁接收机构设于支脚401端部,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连接。通过安装支脚401,不仅可以与支柱201的下端互锁,而且还能避免码垛体的下端直接与地面或下端物体摩擦。
具体地,如图2-5所示,互锁接收机构包括设于支脚401靠近支柱201一端的插片槽407以及与插片槽407贯通的锁扣孔402。互锁插入机构包括设于支柱201底端、且与插片槽407相对应的插片304,插片304上设有与锁扣孔402对应的锁扣块305。插片槽407的尺寸大于插片304的体积,从而在锁扣块305嵌入锁块孔402后,通过按压锁扣块305使锁扣块305离开锁块孔402,此时插片304会发生偏转,只有当插片槽407的尺寸大于插片304的体积时,插片304才有足够的空间发生偏转,从而便于令锁扣块305离开锁块孔402,从而使得插片304连同锁扣块305可以被抽出插片槽407,从而解除支柱201和支脚401的互锁状态。
需要将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时,将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内,再锁扣块305嵌入锁扣孔402,此时即可使得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当按压锁扣块305,使锁扣块305离开锁扣孔402时,拔出插片304使得支柱201与支脚401解除互锁。
在本实施例中,支柱201的下端承载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底座301,插片304设于底座301上。由于插片304是易损件,通过令插片304与可拆卸的底座301连接,可以在插片304损坏时仅更换底座301即可,不需要更换支柱201。同时令底座301安装在支柱201的下端承载面,可以避免支柱201下端直接与地面或下端物体发生摩擦。
可选地,可以令插片304通过斜片303与底座301连接。插片304与斜片303之间夹角为95°~135°。通过设置斜片303,倾斜的斜片303可以令插片304更容易在锁扣块305被按压时发生偏转,也可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插片304与底座301连接处断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斜片303上相对应于锁扣块305设有限位块302。支脚401靠近支柱201一端设有与限位块302相对应的限位槽409。
限位槽409可以发挥对锁扣块305的定位作用,需要将支柱201和支脚401互锁时,令锁扣块305对准限位槽409,然后将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锁扣块305会嵌入锁扣孔402。当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后,限位块302也能嵌在限位槽409内,同时限位块302、插片304、锁扣块305构成“U”形,从而能牢牢将支柱201和支脚401锁在一起,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5所示,底座301和支柱201均设有空腔,设有空腔可以降低重量,从而避免在码垛时令其他机构受到更大的压力。
底座301插入支柱201内,并与支柱201卡接。具体地,底座301外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一306,支柱201设有容卡块一306嵌入的卡孔一206。底座301插入支柱201内,并令卡块一306嵌入卡孔一206后,底座301便一直与支柱201安装在一起,只有在底座301损坏时才进行更换。在卡块一306朝脱离方向一端设有斜边,从而便于装卸。
在底座301设有限位凸缘307,从而可以通过限位凸缘307来避免底座301插入过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支柱201外侧壁向内凹陷,在支柱201外侧形成加强筋槽202,在支柱201内侧形成凹陷部205,凹陷部205与对应的内壁接合。以此可以提高支柱201的承载能力,避免因支柱201设有空腔而导致其承载能力降低。
当码垛体为箱体101时,支柱201安装于箱体101外围四角。根据使用需求,箱体101也可以为镂空或不镂空设计。支柱201下端面凸出于箱体101底端。支脚401安装于箱体101底端,支脚401与同侧的一对支柱201互锁连接。箱体101顶端四周均设有“L”形折边103,支柱201顶端插设于“L”形折边103和箱体101外壁形成的限位槽内。此时,“L”形折边103的上端即为承载接触面,支柱201上端面则与“L”形折边103相抵,又由于支柱201下端面凸出于箱体101底端,所以此时仍是支柱201作为承载受力体。
“L”形折边103上设有释放按钮孔,支柱201上对应于释放按钮孔设有释放按钮203。安装时,先将支柱201上端插进“L”形折边103和箱体101外壁形成的限位槽内,令释放按钮嵌入释放按钮孔内,此时实现支柱201上端与“L”形折边103互锁。然后将支柱201下端的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内,再将锁扣块305嵌入锁扣孔402,此时即可使得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
码垛时,支柱201上端和下端均被固定住,此时支柱201即可稳定地承载压力,不会发生移位、脱位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L”形折边103与箱体101外壁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一104。箱体101四侧外壁均设有弧形凹槽102。“L”形折边103与箱体101外壁间设有一对与弧形凹槽102对应的加强筋板二105。一对加强筋板二105之间的区域可以作为双手的握持区,令加强筋板二105与弧形凹槽102对应,可以保证箱体101强度较高,避免搬运时导致箱体101损坏。同时加强筋板一104、加强筋板二105也可以避免在搬运时“L”形折边103损坏。
在一对加强筋板二105相背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三106,加强筋板三106可以避免搬运时加强筋板二105损坏,同时在加强筋板二105相背一侧设有加强筋板三106,可以避免在搬运时双手刮蹭加强筋板三106,从而提高搬运的舒适度。
如图6-7所示,支脚401可拆卸地与箱体101连接,支脚401一直与箱体101连接,只有在支脚401损坏时,才更换支脚401。具体地,支脚401两端设有插块一405,支脚401居中设有插块二403。插块一405和插块二403均位于同侧。插块一405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二406,插块二403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三404。箱体101底端四角设有凸出于箱体101底端的延伸部一111,延伸部一111设有容插块一405插入的插块槽一,插块槽一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二406嵌入的卡孔二112。箱体101底端四边居中设有凸出于箱体101底端的延伸部二109,延伸部二109设有容插块二403插入的插块槽二,插块槽二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三404嵌入的卡孔三110。
安装支脚401时,令插块一405插入插块槽一,令插块二403插入插块槽二,然后令卡块二406嵌入卡孔二112,令卡块三404嵌入卡孔三110即可。
使用时,支脚401一直与箱体101连接,只有在支脚401损坏时才更换。而支柱201在需要安装时,才安装到箱体101上。当不需要使用支柱201时,将支柱201拆下。在支柱201拆下,且箱体101内没装有货物时,可以将多个箱体101上下叠放进行存放。日常使用箱体101时,支脚401可以与地面或箱体101下端物品接触,从而避免箱体101底端因摩擦而损坏,从而可以提高箱体101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支柱201的连接稳定性,可以令支柱201呈“L”形,支柱201内侧与箱体101贴合。插片304位于支柱201下端折角居中处。此时支柱201受到来自支脚401的拉力不易导致支柱201移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柱201与支脚401连接的稳定性,在位于插片槽407两侧的支脚401上设有弧形面408,支柱201设有与弧形面408对应的弧形凸起204。当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锁扣块305嵌入锁扣孔402,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后,弧形凸起204与弧形面408贴合,从而可以使得支脚401与支柱201连接更稳定,支柱201受到来自支脚401的拉力不易导致支柱201移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箱体101底端设有网格板107,网格板107内设有成“X”形的加强筋板四108,从而可以提高箱体101底端的强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包括码垛体、若干个支柱(201),所述支柱(201)沿码垛体外围对称布置,所述支柱(201)的顶端与所述码垛体的顶部边缘互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垛体的底端设有互锁接收机构,所述支柱(201)的底端设有互锁插入机构;
互锁插入机构和互锁接收机构用于使支柱(201)的底端横向推向码垛体时,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支柱(201)的底端与码垛体互锁时,支柱(201)的底端凸出于码垛体的底端;所述码垛体包括设于底端的支脚(401),所述互锁接收机构设于支脚(401)端部,所述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接收机构包括设于支脚(401)靠近支柱(201)一端的插片槽(407)以及与插片槽(407)贯通的锁扣孔(402);
所述互锁插入机构包括设于支柱(201)底端、且与插片槽(407)相对应的插片(304),插片(304)上设有与锁扣孔(402)对应的锁扣块(305);
当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时,锁扣块(305)嵌入锁扣孔(402),使得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01)的下端承载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底座(301),所述插片(304)设于底座(3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304)通过斜片(303)与底座(301)连接;插片(304)与斜片(303)之间夹角为95°~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片(303)上相对应于锁扣块(305)设有限位块(302),限位块(302)、插片(304)、锁扣块(305)构成“U”形;
所述支脚(401)靠近支柱(201)一端设有与限位块(302)相对应的限位槽(40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1)和支柱(201)均设有空腔;所述底座(301)插入支柱(201)内,并与支柱(201)卡接;所述底座(301)设有限位凸缘(307),限位凸缘(307)用于避免底座(301)插入过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1)外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一(306),所述支柱(201)设有容卡块一(306)嵌入的卡孔一(206);卡块一(306)朝脱离方向一端设有斜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01)外侧壁向内凹陷,在支柱(201)外侧形成加强筋槽(202),在支柱(201)内侧形成凹陷部(205);凹陷部(205)与对应的内壁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体为箱体(101);所述支脚(401)可拆卸地与箱体(101)连接;
支脚(401)两端设有插块一(405),支脚(401)居中设有插块二(403);插块一(405)和插块二(403)均位于同侧;
插块一(405)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二(406),插块二(403)侧壁设有若干个卡块三(404);
所述箱体(101)底端四角设有凸出于箱体(101)底端的延伸部一(111),延伸部一(111)设有容插块一(405)插入的插块槽一,插块槽一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二(406)嵌入的卡孔二(112);
所述箱体(101)底端四边居中设有凸出于箱体(101)底端的延伸部二(109),延伸部二(109)设有容插块二(403)插入的插块槽二,插块槽二的侧壁设有容卡块三(404)嵌入的卡孔三(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01)呈“L”形,支柱(201)内侧与箱体(101)贴合;插片(304)位于支柱(201)下端折角居中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插片槽(407)两侧的支脚(401)上设有弧形面(408),所述支柱(201)设有与弧形面(408)对应的弧形凸起(204);
当插片(304)插进插片槽(407),锁扣块(305)嵌入锁扣孔(402),支柱(201)与支脚(401)互锁后,所述弧形凸起(204)与弧形面(408)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码垛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顶端四周均设有“L”形折边(103);所述支柱(201)顶端插设于“L”形折边(103)和箱体(101)外壁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L”形折边(103)上设有释放按钮孔,支柱(201)上对应于释放按钮孔设有释放按钮(203)。
CN202322020021.7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Active CN220411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0021.7U CN22041123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0021.7U CN22041123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1231U true CN220411231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0021.7U Active CN22041123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1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1239B2 (en) Pallet bearing structures
US10059509B2 (en) Assembly box for transportation
US4944400A (en) Self-supporting storage, shipping and display assembly
CA2486257C (en) Modular rack
AU2017304820B2 (en) Container cover and container
US20110132801A1 (en) Container
US20050199623A1 (en) Container
JP2010143599A (ja) ガラス板梱包用パレット
CN220411231U (zh) 一种码垛体支撑机构
JPH11139434A (ja) 積み重ね可能なボトルケース
KR20160100763A (ko) 롤 제품용 운반 및 포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롤 제품용 파렛트
KR101010705B1 (ko) 상자형 파렛트
CN209499018U (zh) 一种积木桌
KR101029110B1 (ko) 상자형 파렛트
CN220905679U (zh) 一种容器
US20240182205A1 (en) Pallet
CN216762556U (zh) 一种防货物倾倒的可堆叠木托盘
CN218987264U (zh) 一种叉车托盘结构
JP2887043B2 (ja) コンテナ
CN216071322U (zh) 底托及包装结构
JP3150501U (ja) 折畳みパレット
CN215795153U (zh) 可调节式包装箱
CN210063657U (zh) 一种对位带扣合作用的包装箱
CN217348790U (zh) 一种大型服务器机箱包装
CN210681597U (zh) V型推力杆包装箱及其包装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