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3887U -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3887U
CN220403887U CN202321166290.8U CN202321166290U CN220403887U CN 220403887 U CN220403887 U CN 220403887U CN 202321166290 U CN202321166290 U CN 202321166290U CN 220403887 U CN220403887 U CN 220403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thick bamboo
support
dirt section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62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兵兵
叶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62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3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3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3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清洁装置包括:主机和电源模块,主机包括风机组件、手柄和尘筒承载支架,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装置和与风机装置气动连通的尘筒,风机装置与尘筒呈沿第一预设直线方向排列设置,手柄固定连接在风机装置上,尘筒承载支架承接在尘筒的侧壁上,尘筒承载支架背离尘筒一侧的侧壁凹设形成容纳槽,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纳槽内。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通过将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尘桶承载支架下方的容纳槽内,使电源模块与主机其他部件重心协调,也使电源模块与主机外观一体化;电源模块可拆卸安装方式方便用户对电池模块单独进行拆卸维护,提升清洁设备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越来越好人们对家庭环境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因生活中压力及工作压力也与日剧增急需从繁重的家庭卫生清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市面上因此出现大量家庭清洁设备来改善家庭环境卫生,其中有各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吸尘器。
为了节省空间与美观要求,传统的手持式吸尘器往往都是将电池模块安装在机身内部或外置安装于风机后侧或主机手柄下侧,前者不便于用户对电池模块进行维护,电池模块损坏或老化时只能选择去找专业人员维修或者报废吸尘器,且在对吸尘器充电时,因电池无法拆卸取出后进行更换或者单独充电,用户需要将手持吸尘器移动至插座旁,并用充电线缆连接插座和固定设置在于清洁设备上的清洁装置,用户使用不便;后者因电池模块与主机其他部件排布设置不合理,导致主机重心不协调,用户使用舒适度不高。此外,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外置式电池一般凸出主机外壳体设置,与主机外壳体无法一体化,外观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的电池模块存在拆装不便,且因电池模块排布设计影响整机重心协调和整体美观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主机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机包括风机组件、手柄和尘筒承载支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装置和与所述风机装置气动连通的尘筒,所述风机装置与所述尘筒呈沿第一预设直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装置上,所述尘筒承载支架承接在所述尘筒的侧壁上,且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设有与所述尘筒连通的进尘通道,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背离所述尘筒一侧的侧壁凹设形成容纳槽,所述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沿第二预设直线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背离所述尘筒一侧的侧壁,所述电源模块沿着所述第二预设直线方向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直线方向呈钝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一体化设置,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壳体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容纳在所述电源壳体内,所述容纳槽设有内凹边缘,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包绕边缘,所述包绕边缘适配包绕在所述内凹边缘上,以使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纳槽时,与所述主机机体外观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电源壳体上,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有卡勾,所述卡扣可操作地与所述卡勾配合锁定,以使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卡合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壳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电池容纳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卡扣安装位,所述卡扣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卡扣安装位上;所述卡扣包括按压部和倒钩部,所述按压部的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扣安装位上,所述按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倒钩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承接壁和第二承接壁,所述第一承接壁和所述第二承接壁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承接壁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壁内侧,当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上时,所述倒钩部与所述卡勾适配卡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接壁对应所述按压部位置设置有缺口,所述按压部可操作地插入所述缺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接壁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处支撑筋,当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承接部上时,所述支撑筋抵接于所述底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接电插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插板贯穿安装于所述接电槽内,所述接电插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底板平齐,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第二导电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中,清洁装置包括主机和电源模块,主机包括风机组件、手柄和尘筒承载支架,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装置和与风机装置气动连通的尘筒,风机装置与尘筒呈沿第一预设直线方向排列设置,手柄固定连接在风机装置上,尘筒承载支架承接在尘筒的侧壁上,且尘筒承载支架设有与尘筒连通的进尘通道,尘筒承载支架背离尘筒一侧的侧壁凹设形成容纳槽,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使得电源模块和主机机体外观一体化,提高了清洁装置安装的美观效果。通过将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尘桶承载支架下方的容纳槽内,使电源模块与主机其他部件重心协调,也使电源模块与主机外观一体化;电源模块可拆卸安装方式方便用户对电池模块单独进行拆卸维护,提升清洁设备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容纳槽与电源模块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电源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电源模块的爆炸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电源模块的爆炸图之二;
图9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电源模块的剖面图;
图9b为图9a中局部放大图;
图9c为图9a中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10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中主机的剖面图;
图10b为图10a中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号说明如下:
1-主机;2-手柄;3-风机组件;4-尘筒承载支架;100-容纳槽;101-内凹边缘;110-卡勾;120-第一承接壁;121-缺口;130-第二承接壁;131-支撑筋;140-第三承接壁;200-电源模块;210-电源壳体;211-外壳体;212-底板;213-安装座;214-包绕边缘;215上壳体;216下壳体;220-卡扣;221-按压部;222-倒钩部;230-电池包;231-固定柱;232-弹簧;240-接电插板;241-接电槽;242-第一导电部;243-第二导电部;250-卡扣安装位;a-前半部分;b后半部分;c-安装方向;d-第一预设直线方向;e-第二预设直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与清洁装置的主机机体结合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并防止电池模块在主机机体上的窜动,提高电池模块在主机机体上的安装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主机1和电源模块200,主机1包括风机组件3、手柄2和尘筒承载支架4,风机组件3包括风机装置和与风机装置气动连通的尘筒,风机装置所抽取的气流流经尘筒处理颗粒物,以得到干净的气流。风机装置与尘筒呈第一预设直线方向d排列设置,手柄2固定连接在风机装置上,尘筒承载支架4承接在尘筒的侧壁上,且尘筒承载支架4设有与尘筒相连通的进尘通道,尘筒承载支架4背离尘筒一侧的侧壁凹设形成容纳槽100,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尘筒承载支架4的容纳槽100内,使得电源模块200和主机外观一体化,提高了清洁装置安装的美观效果,并防止电池模块200在主机上的窜动,提高电池模块200在主机上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将所述电源模块2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桶承载支架4下方,使得所述电源模块200与所述主机1其他部件重心协调,也使电源模块与主机外观一体化;所述电源模块200可拆卸安装方式方便用户对电池模块200单独进行拆卸维护,提升清洁设备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容纳槽100沿第二预设直线方向e延伸,且贯穿尘筒承载支架4背离尘筒一侧的侧壁,以安装电源模块200,电源模块200沿着第二预设直线方向e可拆卸地安装于尘筒承载支架4的容纳槽100内,以便于提供多种补充电能模式,例如:直接充电和更换电源模块200,更便于维护电源模块200,其中,第二预设直线方向e与第一预设直线方向d呈钝角设置,以使电池模块200的重力部分依托于主机1上,避免电源模块200从容纳槽100中脱落。
进一步地,手柄2与尘筒承载支架4一体化设置,电源模块200包括电源壳体210和电池包230,电池包230容纳在电源壳体210内,容纳槽100设有内凹边缘101,电源壳体210上设有包绕边缘214,包绕边缘214适配包绕在内凹边缘101上,以使得电源模块200安装于容纳槽100时,与主机1外观一体化,当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配合完毕后,电源壳体210上的包绕边缘214和主机1上的内凹边缘101相互配合,使电源壳体210和主机1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清洁装置安装的美观效果,并防止电池模块200在主机1上的窜动,提高电池模块200在主机1上的安装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模块200的包绕边缘214与主机1的内凹边缘101的配合为部分包绕,包绕边缘214与内凹边缘101以非全包绕或半包绕安装,以加强连接的稳定性,且使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之间的安装导向性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200设置在主机1的前半部分a,手柄2和风机组件3设置在主机1的后半部分b,以使清洁装置的重心能够保持在手柄2与电源模块200的底部端面上。
此外,电源模块200的安装方向与手柄2的设置方向平行,电池模块200与手柄2的底部端面平齐,以使清洁装置可以立在平面上,便于清洁装置在关机状态下的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为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扫地机或者手持式洗扫一体机。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作为优选的,如图1-图3,图9a、图9b所示,电源壳体210包括底板212和与底板212围合形成电池容纳腔的外壳体211,外壳体211和底板212可拆卸连接,电池包230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底板212上,电池包230的另一端部设置在外壳体211上,从而使电池包230容纳在电池容纳腔中,以保护电池包230。包绕边缘214设置在外壳体211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块200还包括卡扣220,卡扣220设置在电源壳体210对应主机1长度方向的下端,容纳槽100的内壁上还包括卡勾110,卡扣220可操作地与卡勾110配合锁定,以使得电源模块200与尘筒承载支架4卡合安装,而在卡合过程中,电源模块200的包绕边缘214与主机1的内凹边缘101的包绕对位,使得卡扣220能够快速地与所述卡勾110配合锁定。
将电源模块200插入主机1中,卡扣220设置在电源壳体210对应主机1长度方向的下端,使卡扣220不会占用主机1侧面的空间,如果将卡扣220设置在电源壳体210上端,则会将卡扣220安装在电源壳体210对应主机1的侧面,或者将电源模块200和主机1都设置在主机1的上方,这两种方案分别会导致壳体210侧面尺寸增大,或者吸尘器机体1上方占用空间过大,进而减小了清洁装置的整体尺寸,吸尘器整体美观性更高,并且吸尘器机体1上方重量过大,吸尘器重心不稳。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220和卡勾110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卡接结构,卡扣220如何与卡勾110配合,以及卡扣220和卡勾110设置在何种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置使卡扣220和卡勾110配合状态对电源模块200和主机1进行卡紧锁定,此处不对这些问题详细赘述。
进一步地,外壳体211上设有卡扣安装位250,卡扣220可活动地安装于卡扣安装位250上,卡扣包括按压部221和倒钩部222,按压部221便于用户按压,以使倒钩部222与主机1卡合。按压部221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卡扣安装位250上,按压部221的另一端与倒钩部222连接,以使倒钩部222与卡勾110在卡合的过程中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a、图9b所示,卡扣220活动设置在外壳体211的卡扣安装位250上,具体安装过程中,卡扣220和外壳体211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电池包230对应卡扣220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柱231,固定柱231上设置有弹簧232,弹簧232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卡扣220固定连接,弹簧232的另一端插在固定柱231上,卡扣220和固定柱231对弹簧232进行限定,防止弹簧232脱落,弹簧232的固定柱231设置在电池包230的固定架上,避免了卡扣220在安装过程中增加新的结构来对固定柱231和弹簧232进行固定,不会额外增加清洁装置的零件,节约了成本。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1和底板212可采用卡接或者螺栓连接,外壳体211和底板212的这两种连接方式在现有技术已经成熟应用,此处不再进行文字赘述,图中也不需要单独示出。
此外,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外壳体211包括上壳体215和下壳体216,上壳体215和下壳体216相连,并与底板212共同围合成电池容纳腔,从而将电池包230,容纳于电池容纳腔中,以固定电池包230,避免电池包230受到碰撞。而电池包230与下壳体216相对倾斜设置,电池包230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底板212上,电池包230的另一端部容纳在电池容纳部中。因此,电池包230能够倾斜地设置在外壳体211中,使得电池包230的重心和主机1的其他组件的重心协调,从而提供用户的操作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电池包230在底板212上倾斜设置,在安装在主机1上后,倾斜设置的电池包230会将清洁装置的中心前移,由于吸尘器的风机组件3一般设置在后半部分b,并且风机组件3的重量往往要高于清洁装置的重量,所以倾斜设置的电池包230会有利于将吸尘器整体的重心保持在其底面中心位置,在吸尘器放置时,使吸尘器放置更平稳,尤其当吸尘器受到轻微晃动时,吸尘器仍然能够保持平稳放置。
此外,倾斜放置的电池包230,插入组件与接收组件的侧面也是斜面配合关系,由于电池包230受到重力的作用,使电源模块200和主机1配合的斜面受到摩擦力,可进一步提高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之间的稳定性,同时电池包230重力的作用,使卡扣220始终受到朝向卡勾110的力,使卡扣220和卡勾110始终保持锁紧,避免卡扣220意外打开导致电源模块200快速从主机1中脱离,减少了意外情况发生导致电池包230坠落的风险。
电池包230倾斜设置,使电源模块200和主机1的深度增加,并且底板212的整体面积很大,电源模块200移动过程中,底板212与主机1内壁贴合会对电源模块200起到引导作用,电源模块200的移动轨道更长,使电源模块200在插入过程中移动更稳定,避免电源模块200发生晃动;并且,将电池包230倾斜设置,在相同空间大小范围内,主机1和电源模块200中可容纳更大的电池包,提高了电池包230的容量,延长了吸尘器的工作时间。
更为优选的,如图8、图9a和图9c所示,电源模块200还包括接电插板240,底板212开设有接电槽241,接电插板212贯穿安装于接电槽241内,接电插板2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电部242和第二导电部243,第一导电部242与底板212平齐,第一导电部242用于与主机1电连接,第二导电部243垂直设置于底板212上,并与电池包230电连接,以将电池包230的电能供给主机1,第一导电部242可延长电源模块200与卡扣220相对的侧面的整体长度,使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之间配合的面积更大,卡扣220对电源模块200的一侧卡紧锁定后,电源模块200的另一侧受力面积增大,使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能够配合更牢固,提高了电源模块200安装的稳定性;并且第一导电部242在主机1中的移动过程,由于底板212和第一导电部242的整体面积很大,电源模块200移动过程中,底板212和第一导电部242与容纳槽100的内壁贴合会对电源模块200起到引导作用,使电源模块200在插入过程中移动更稳定,避免电源模块200发生晃动,第一导电部242能够更准确地与主机1中的接电端子对接。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部243垂直于第一导电部242设置,第一导电部242沿着电源部的安装方向设置,第一导电部243插入接电槽241后,第一导电部243和接电槽241会对第一导电部242起到限定作用,防止第一导电部242受到电源部运动方向的力后与外壳体脱离。同时,第一导电部243插入接电槽241的连接结构使第一导电部242方便拆卸。在电源模块200在容纳槽100中移动的过程中,容纳槽100的内壁和外壳体会对第一导电部242起到限定作用,防止第一导电部242在电池模块200安装过程中掉落,提高了电池模块200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实际组装过程中,上壳体215在上,下壳体216在下的方位设置更便于第一导电部242与外壳体211之间的固定安装,在取放电源模块200的过程中,外壳体211方便用户握住,手感较佳,如果接电插板240安装在外壳体211和底板212的衔接处,则会导致外壳体211和底板212的衔接处的结构设计过多,影响电源模块2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图3、图10a、图10b所示,容纳槽100包括第一承接壁120、第二承接壁130和第三承接壁140,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相对平行设置,第二承接壁120与手柄2相连,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三承接壁140一体成型,第二承接壁130和第三承接壁140可拆卸连接,第三承接壁140水平设置,内凹边缘101设置在第一承接壁120、第二承接壁130和第三承接壁140的边缘,主机1的两侧镂空,卡扣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壁120处,卡勾110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壁120内侧,当电源模块200安装于尘筒承载支架4上时,倒钩部222与卡勾110适配卡合。在电源模块200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对外壳体211的两个侧面进行束缚和锁定,使外壳体211、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合在一体,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同时使吸尘器能够有较好的外观效果。第三承接壁140和第一承接壁120一体成型,第三承接壁140与第二承接壁130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为卡接或螺栓连接,当清洁装置发生故障无法顺利取出时,将第三承接壁140与第二承接壁130拆开,可将清洁装置取出维修,方便维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平行设置,第一承接壁120、第二承接壁130相对于第三承接壁140倾斜设置。在电源模块200安装过程中,平行设置的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能够为电源模块200的滑入提供轨道,电源模块200受到的阻力小。倾斜设置的第一承接壁120、第二承接壁130,有利于对外壳体211的两个侧面进行束缚和锁定,能够进一步防止电源模块200的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接壁120对应按压部221位置设置有缺口121,按压部221可操作地插入缺口121中,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配合在一起的状态,按压部221嵌入在缺口121中,使第一承接壁120的外壁能够相对平整,视觉效果好,按压部221也可以设计为凸出第一承接壁120,便于按动按压部221进行电源模块200的拆卸。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配合在一起的状态,卡扣220位于第一承接壁120的下方,但是这种结构会使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之间的配合视觉效果受到卡扣220的影响,外观效果差。
作为优选的,外壳体211为U型,外壳体211对应第一承接壁120处固定设置有安装座,卡扣220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在外壳体211插入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之间时,安装座和卡扣220均插入缺口121中,使外壳体211、第一承接壁120和第二承接壁130组合成封闭空间,外观视觉效果更好,安装座在缺口121中移动,缺口121也会对安装座起到导向作用,使电源模块200移动的更稳定;清洁装置外壳体方便用户握住,手感较佳。
具体的,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均为斜倒角,当清洁装置安装至吸尘器机体1上时,在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的斜倒角贴合,清洁装置被内凹边缘101限位从而防窜动。
进一步的,在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的斜倒角面上粘贴密封条,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至少其中一个设置密封条,在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贴合时,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并且密封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吸尘器通过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之间的缝隙进水或灰尘,对吸尘器的防护效果更好。
可选地,内凹边缘101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外壁边缘,包绕边缘214设置在电源壳体210的内壁边缘,电源壳体21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包绕边缘214插在内凹边缘101中,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的侧边通过内凹边缘101和包绕边缘214相互配合,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的底边相互接触,包绕边缘214和内凹边缘101对电源壳体21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并且使电源壳体210与第二壳体能够配合的更好,避免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发生脱离。
工作原理:
将清洁装置插在吸尘器机体1上,使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上的包绕边缘214和内凹边缘101配合,包绕边缘214对内凹边缘101进行限定,防止清洁装置窜动,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组合成一体外观,视觉效果更好;当需要拆卸清洁装置时,按动卡扣220,使卡扣220与卡勾110脱离,电源壳体210与第二壳体脱离,拔出电源壳体210,清洁装置拆卸完成,整个结构设计实现清洁装置与吸尘器机体1完美配合,视觉效果好,结构稳定,便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0b所示,第二承接壁130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处支撑筋131,所述支撑筋131抵接在所述电源模块200的外壁上,当清洁装置安装至主机机体1上时,清洁装置外壳体211上的活动卡扣220与第一承接壁120卡勾110配合而实现清洁装置锁定/解锁,清洁装置的底板212被第二承接壁130支撑筋131支撑,第一导电部243插入接电槽241内,如此实现清洁装置两端固定。
工作原理:
安装过程:将第一导电部242通过第一导电部243和接电槽241进行锁定,手持外壳体211将电源模块200置入主机1中,电源模块200移动过程中,支撑筋131会对电源模块200的侧壁进行支撑以及导向,同时减小了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阻力,清洁装置安装和拆卸阻力更小,操作更省力,按动卡扣220,使卡扣220卡在卡勾110上;
拆卸过程:按动卡扣220,使卡扣220与卡勾110解锁,操作人员通过抓取外壳体211将电源模块200拔出,清洁装置拔出后,需要将清洁装置平放,防止清洁装置因重心不稳导致掉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包括主机1和电源模块200,其中,主机设置在主机1上,电源模块200可操作地卡在主机1上。而电源模块200包括电源壳体210,电源壳体210的边缘设置有包绕边缘214。主机1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内凹边缘101,包绕边缘214与内凹边缘101相互配合设置。
当电源模块200与主机1配合完毕后,电源壳体210上的包绕边缘214和第二壳体上的内凹边缘101相互配合,使电源壳体210和第二壳体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清洁装置安装的美观效果,并防止电池模块在主机1上的窜动,提高电池模块在主机1上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为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扫地机或者手持式洗扫一体机。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实施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实施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机包括风机组件、手柄和尘筒承载支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装置和与所述风机装置气动连通的尘筒,所述风机装置与所述尘筒呈沿第一预设直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装置上,所述尘筒承载支架承接在所述尘筒的侧壁上,且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设有与所述尘筒连通的进尘通道,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背离所述尘筒一侧的侧壁凹设形成容纳槽,所述电源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沿第二预设直线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尘筒承载支架背离所述尘筒一侧的侧壁,所述电源模块沿着所述第二预设直线方向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直线方向呈钝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一体化设置,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壳体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容纳在所述电源壳体内,所述容纳槽设有内凹边缘,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包绕边缘,所述包绕边缘适配包绕在所述内凹边缘上,以使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纳槽时,与所述主机机体外观一体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电源壳体上,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有卡勾,所述卡扣可操作地与所述卡勾配合锁定,以使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卡合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电池容纳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卡扣安装位,所述卡扣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卡扣安装位上;所述卡扣包括按压部和倒钩部,所述按压部的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卡扣安装位上,所述按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倒钩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承接壁和第二承接壁,所述第一承接壁和所述第二承接壁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承接壁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壁内侧,当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上时,所述倒钩部与所述卡勾适配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壁对应所述按压部位置设置有缺口,所述按压部可操作地插入所述缺口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壁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处支撑筋,当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尘筒承载支架的容纳槽内时,所述支撑筋抵接于所述底板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接电插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插板贯穿安装于所述接电槽内,所述接电插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底板平齐,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第二导电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CN202321166290.8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20403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6290.8U CN22040388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6290.8U CN22040388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3887U true CN22040388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9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6290.8U Active CN22040388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3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83524A1 (en) Cleaner holder
US11363928B2 (en) Cleaner holder
US10959589B2 (en) Cleaner holder
EP0192624B1 (en) Lightweight battery powered suction broom
US4841594A (en) Cordless vacuum cleaner with power brush
US11583156B2 (en) Stand for cleaner and clean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0974087A (zh) 一种吸尘器挂架组件
EP3756986A1 (en) Electric scooter with detachable battery pack
KR100199931B1 (ko) 막대형 진공청소기의 분리버튼 조립구조
JP2001149289A (ja) 充電式掃除機
CN220403887U (zh)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US11497369B2 (en) Power sharing vacuum cleaner assembly
JP5382620B2 (ja) 携帯用掃除機
CN220420750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其清洁装置
KR20210020749A (ko) 청소기 거치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청소장치
JP3204254B2 (ja) 充電式電気掃除機
CN218943194U (zh) 一种多功能表面清洁装置
JP2003219999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1818834B (zh) 电动吸尘器
CN219643638U (zh)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的充电结构
CN211796196U (zh) 一种吸尘器挂架组件
CN216358528U (zh) 插接组件及电子产品
CN216702436U (zh) 吸尘器
CN216721725U (zh) 壳体组件及及电子产品
JP3067663U (ja) 充電式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