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7679U -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7679U
CN220397679U CN202322321293.0U CN202322321293U CN220397679U CN 220397679 U CN220397679 U CN 220397679U CN 202322321293 U CN202322321293 U CN 202322321293U CN 220397679 U CN220397679 U CN 22039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air outlet
new trend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12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斌栋
范慧
吴伟超
汪卫平
黄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guang Electric Appli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12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柜机本体,所述的柜机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结构和新风出风结构,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位于空调出风结构的正下方,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包括开设在柜机本体上的新风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相连的新风风道,设置在新风风道内的离心风叶,以及固定在新风出风口的新风面板,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斜向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风出风口斜向上吹出新风,在柜机本体外与空调出风混合在一起,既能让用户呼吸到新鲜空气,又能使得空调出风和新风混合出风,用户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带有新风功能的柜机空调,一般新风出口和空调出风口是独立放置,而新风抽取的是室外空气来补充至室内,所以室外的空气温度和空调出风口的温度温差往往会比较大,这就会导致空调使用效果不好,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如果将室外的新风空气直接通入空调出风口,两股空气交汇会出现凝露的情况,导致用户家里一地冷凝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柜机本体,所述的柜机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结构和新风出风结构,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位于空调出风结构的正下方,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包括开设在柜机本体上的新风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相连的新风风道,设置在新风风道内的离心风叶,以及固定在新风出风口的新风面板,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斜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新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新风面板与柜机本体之间设有挖手结构,挖手结构用于打开新风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风出风口斜向上吹出新风,在柜机本体外与空调出风混合在一起,既能让用户呼吸到新鲜空气,又能使得空调出风和新风混合出风,用户体验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和空调出风交汇在柜机外,而不是在柜机内部,所以不会造成凝露水堆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风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柜机本体1,所述的柜机本体1上设有空调出风结构2和新风出风结构3,空调出风结构2为常规空调柜机出风处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再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3位于空调出风结构2的正下方,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3包括开设在柜机本体1上的新风出风口31,与新风出风口31相连的新风风道32,设置在新风风道32内的离心风叶33,以及固定在新风出风口31的新风面板34,所述新风出风口31的出风方向为斜向上。
所述的新风面板34上设有出风口结构35,所述的出风口结构35为微孔结构,且微孔结构为斜向上朝向上方的空调出风口。
所述的新风面板34与柜机本体1之间设有挖手结构36。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新风风道32的外端通过管道连接到室外,其工作原理如下:
空调制冷或制热产生的风通过空调出风结构2吹出,新风依靠离心枫叶33的驱动,通过新风风道32从室外吸入,再从新风出风口31斜向上吹到室内,在室内,两股风混合后吹向运处,从而实现空调外部混合出风,使得用户体验更好,同时避免了冷凝水的产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柜机本体(1),所述的柜机本体(1)上设有空调出风结构(2)和新风出风结构(3),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3)位于空调出风结构(2)的正下方,所述的新风出风结构(3)包括开设在柜机本体(1)上的新风出风口(31),与新风出风口(31)相连的新风风道(32),设置在新风风道(32)内的离心风叶(33),以及固定在新风出风口(31)的新风面板(34),所述新风出风口(31)的出风方向为斜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面板(34)上设有出风口结构(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面板(34)与柜机本体(1)之间设有挖手结构(36)。
CN202322321293.0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Active CN22039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293.0U CN2203976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293.0U CN2203976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7679U true CN220397679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1293.0U Active CN220397679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820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200821580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959008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04656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726080B (zh) 空调
CN2103991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397679U (zh)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CN21811992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397822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9782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5143524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5183328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26U (zh) 一种上下出风的壁挂机和空调器
CN204943705U (zh) 一种混流空调
CN20955853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2842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41348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2062420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2006190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02188U (zh) 一种单电机双风叶的风道结构
CN220355566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