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8531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8531U
CN209558531U CN201920239303.7U CN201920239303U CN209558531U CN 209558531 U CN209558531 U CN 209558531U CN 201920239303 U CN201920239303 U CN 201920239303U CN 209558531 U CN209558531 U CN 209558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matching piece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indoo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93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航
谢鹏
张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93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8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8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8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风道部件;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与所述风道部件连接,所述出风框部件用于将所述风道部件内的气流导出,其中,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一个设有磁性件且另一个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适于与所述磁性件吸合以将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上设置磁性件和配合件,由磁性件与配合件的吸合,使得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在装配时可以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配合缝隙,避免了冷凝水进入缝隙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防止了漏风产生额外的噪音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框部件与风机风道部件是通过卡扣、插槽等实现定位和装配的,在通过卡扣等结构件配合后,风机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从而导致风会进入出风框部件的内部,造成额外的噪音;此外,在制冷工况下,部分冷风会沿着风机风道部件与出风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出风框部件的内部,从而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残留不仅影响出风框部件的使用寿命,还可能会导致电机损坏,影响整机的使用,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噪音小,舒适性高,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风道部件;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与所述风道部件连接,所述出风框部件用于将所述风道部件内的气流导出,其中,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一个设有磁性件且另一个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适于与所述磁性件吸合以将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上设置磁性件和配合件,由磁性件与配合件的吸合,使得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在装配时可以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配合缝隙,避免了冷凝水进入缝隙影响空调室内机使用寿命的情况,防止了漏风产生额外的噪音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一个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所述配合件中相背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部限定出固定插槽,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适于插接至所述固定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形成向外延伸的钩状以钩设至所述固定插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固定卡钩,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适于与所述固定卡钩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形成为翻边,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固定卡钩卡接。
具体地,所述翻边具有配合导向面,所述配合导向面沿从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到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向磁性件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吸合部,所述吸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吸合部适于与所述磁性件吸合。
具体地,所述吸合部包括水平段和两个折弯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折弯段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折弯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配合件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设有所述磁性件的部件上设置有磁性件固定部,所述磁性件适于装配至所述磁性件固定部。
具体地,所述磁性件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插槽,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插槽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二者的开口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磁性件的两侧配合至两个所述限位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固定部还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的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的钩头部止挡在所述磁性件的侧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不平行。
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固定部还包括止挡块,所述止挡块止挡在所述磁性件的侧部。
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形成为片体;或者所述磁性件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两侧配合至两个所述限位插槽内;至少一个磁性件本体,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本体设于所述安装壳,其中,所述安装壳的两侧还设有朝外延伸的止挡翼,所述止挡翼止抵在所述限位插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出风框部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框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限位部,所述配合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磁性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和风道部件的组装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和风道部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C结构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结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E结构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F结构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和配合件的组装图;
图14是图13中G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出风框部件10,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导向斜面13,限位部14,
风道部件20,磁性件固定部21,限位插槽211,弹性卡钩212,止挡块213,
配合件30,吸合部31,水平段311,折弯段312,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配合导向面34,
磁性件40,安装壳41,磁性件本体42,止挡翼43,
面板部件50,背板部件60,室内换热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出风框部件10与风道部件20连接,出风框部件10用于将风道部件20内的气流导出,其中,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二者中的一个设有磁性件40,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中的另一个设有配合件30,配合件30适于与磁性件40 吸合,从而可以将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上设置磁性件40和配合件30,由磁性件40与配合件30的吸合,使得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在装配时可以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配合缝隙,避免了冷凝水进入缝隙影响空调室内机100使用寿命的情况,防止了漏风产生额外的噪音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二者中的一个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配合件30设于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 12之间,且配合件30中相背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 12配合,由此实现配合件30的安装固定,连接稳定可靠,避免配合件30脱落,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部11限定出固定插槽,配合件30的第一侧适于插接至固定插槽内,通过配合件30与第一固定部11插接配合,实现配合件30的固定,安装方便,装配后可保持稳定;且采用无螺钉式安装,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地,配合件30的第一侧形成向外侧(如图5所示的左侧)延伸的钩状,从而使配合件30可以钩设在固定插槽内,配合件30的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在一些示例中,配合件30的第二侧也可以形成向外侧(如图5所示的右侧)延伸的钩状,第二固定部12也限定出固定插槽,从而使配合件30的两侧都可以钩设在固定插槽内,配合件30形成对称式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了配合件30的制造工艺,便于加工和装配。
如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固定部12为固定卡钩,配合件30的第二侧适于与固定卡钩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配合件30与第二固定部12卡接,连接方便。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配合件30的第二侧形成为翻边,从而使配合件30的翻边可以与固定卡钩卡接,配合件30的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采用无螺钉式安装,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此外,配合件30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1和/或第二固定部12里时,可以存在一定的可活动空间,从而可以保证配合件30和磁性件40能够紧密贴合。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翻边上具有配合导向面34,配合导向面34逐渐向后倾斜延伸,即沿从配合件30的第一侧到配合件30的第二侧的方向、配合导向面 34逐渐向磁性件40的方向倾斜延伸,通过配合导向面34,提高配合件30与第二固定部12的卡接配合时的简洁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固定部12具有朝向第一固定部11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13,通过在第二固定部12上设置导向斜面13,使得配合件30可以沿导向斜面13滑入第二固定部12内,进一步便于配合件30和第二固定部12的配合安装。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配合件30包括:吸合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2形成配合件30的第一侧,即第一连接部32形成向外(如图5所示的左侧)延伸的钩状,第一连接部32可以插接至第一固定部11限定出的固定插槽内。
第二连接部33形成配合件30的第二侧,第二连接部33适于与第二固定部12卡接,吸合部31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吸合部31适于与磁性件40吸合。
具体地,吸合部31包括水平段311和两个折弯段312,水平段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折弯段312的一端相连,两个折弯段3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相连,通过第一连接部32插接至第一固定部11,第二连接部33与第二固定部12 卡接,使得配合件30固定在风道部件20或出风框部件10上,吸合部31的水平段311 可以与出风框部件10或风道部件20上的磁性件40吸合,由此减小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之间的配合缝隙,避免了漏风、冷凝水流入等问题;此外,通过设置带有折弯段的结构,还可以提高配合件30的结构强度,保证配合件3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道部件20和出风框部件10二者中的另一个设有磁性件固定部21,即出风框部件10上设有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风道部件 20上设有磁性件固定部21,或者是风道部件20上设有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出风框部件10上设有磁性件固定部21,磁性件40适于装配至磁性件固定部21,由此实现磁性件40的安装固定,连接稳定可靠,避免了磁性件40脱落。
如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磁性件固定部21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插槽211,至少两个限位插槽211沿第一预设方向(如图6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且二者的开口彼此相对设置,磁性件40的两侧配合至两个限位插槽211内,从而实现对磁性件40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限位,安装方便,且采用无螺钉式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当然,上述第一预设方向也可以为左右方向,还可以为倾斜于上下方向的其他任意方向,以适于磁性件40的安装为宜,在此并不做限定。
如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磁性件固定部21还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如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弹性卡钩212,弹性卡钩212的钩头部止挡在磁性件40的侧部,从而实现对磁性件40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限位,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不平行,由此实现对磁性件40在两个维度上的限位,且由于磁性件40插接在限位插槽211 内,因此在磁性件固定部21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磁性件40在各个方向上的固定,防止磁性件40脱落。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磁性件固定部21包括限位插槽211和止挡块213,止挡块213止挡在磁性件40的侧部,该侧部与磁性件40插接至限位插槽211内的侧部垂直,由此实现对磁性件40在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的限位,进而防止磁性件40脱落,当然,上述垂直也可以为倾斜于垂直的方向,以适于磁性件40的安装为宜,在此并不做限定。
如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磁性件40形成块体且包括安装壳41和至少一个磁性件本体42,安装壳41的两侧配合至两个限位插槽211内,至少一个磁性件本体42设于安装壳41,其中,安装壳41的两侧还设有朝外延伸的止挡翼43,止挡翼43止抵在限位插槽211的端部。
如图10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磁性件40形成为片体,减小了磁性件40的体积,便于磁性件40的获取和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配合件30为钣金件,配合件30设于出风框部件10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优选地,出风框部件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钣金件,通过在出风框部件10上设置钣金件,增加了出风框部件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钣金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出风框部件10插接和/或卡接,出风框部件10具有至少两个限位部14,两个限位部14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配合件30位于两个限位部14之间,从而可以防止配合件30在上下方向上活动。
磁性件40设于风道部件20上,磁性件40包括多个,多个磁性件40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风道部件20的左右两侧设有多个磁性件40,通过多个磁性件40与配合件30吸合,保证了出风框部件10和风道部件20之间的紧密装配,磁性件40可以为相同或是不同的形状,例如多个磁性件40可以均为块体,也可以均为片体,还可以一部分为块体、一部分为片体,以保证配合件30与磁性件40之间的吸合力足够即可,在此并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空调室内机100包括面板部件50、背板部件60、风道部件20、出风框部件10和室内换热器70,背板部件60与面板部件50相连且二者限定出装配腔,背板部件50上设有进风格栅,室内换热器70设在背板部件60与面板部件50限定出的装配腔内。面板部件50的面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均设有对旋风机,对旋风机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中的至少一个为斜流风轮,第一风轮将气流朝向第一出风口吹送时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风轮将气流朝向第一出风口吹送时的旋转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较之于单一的贯流风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对旋风机中第一风轮和/或第二风轮不管是以不同的速度反向旋转还是相同的速度反向旋转,对旋风机均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送风。
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配合件30,配合件30为钣金件且包括吸合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吸合部31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吸合部31包括水平段311和两个折弯段312,吸合部31的水平段311适于与磁性件40吸合,水平段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折弯段312的一端相连,两个折弯段3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相连。
第一连接部32形成向外(如图5所示的左侧)延伸的钩状,第二连接部33形成为翻边,翻边上具有配合导向面34,沿从第一连接部32配合件30的第一侧到第二连接部 33配合件30的第二侧的方向、配合导向面34逐渐向后倾斜延伸,即靠近磁性件40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连接部33形成配合件30的第二侧,第二连接部33适于与第二固定部12卡接。
出风框部件1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每侧的第一固定部11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每侧的第二固定部12同样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固定部11限定出固定插槽,第二固定部12为固定卡钩,第二固定部12的自由端具有朝向第一固定部11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13,以便于配合件30的装配;出风框部件10的每侧还两个具有限位部14,两个限位部14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2插接至第一固定部11限定出的固定插槽内,沿上下方向、以第一连接部32和第一固定部11的连接处为转轴转动配合件30,在转动至第二固定部 12处时按压配合件30,使配合件30的第二连接部33与第二固定部12卡接,此时配合件30位于两个限位部14之间,可以避免配合件30在上下方向上活动,由此使得配合件30固定在出风框部件10上,通过导向斜面13和配合导向面34的配合,可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省力和便捷。
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多个磁性件40,磁性件40中的一部分形成片体,磁性件40中的另一部分形成块体且包括安装壳41和两个磁性件本体42,安装壳41的两侧配合至两个限位插槽211内,两个磁性件本体42设于安装壳41的前侧,磁性件本体42适于与配合件30吸合,其中,安装壳41的一侧还设有朝上和朝下延伸的止挡翼43。
风道部件20上设有多个磁性件固定部21,其中,至少一个磁性件固定部21包括两个限位插槽211和弹性卡钩212,两个限位插槽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且二者的开口彼此相对设置,弹性卡钩212沿左右方向延伸,块体的磁性件40的上下两侧配合至两个限位插槽211内,块体的磁性件40的左侧或右侧与弹性卡钩212卡接,止挡翼43 止抵在限位插槽211的端部,从而使块体的磁性件40固定在风道部件20上。
至少一个磁性件固定部21包括两个限位插槽211和止挡块213,两个限位插槽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且二者的开口彼此相对设置,止挡块213沿上下方向延伸,片体的磁性件40的上下两侧配合至两个限位插槽211内,片体的磁性件40的左侧或右侧与止挡块213止抵,从而使片体的磁性件40固定在风道部件20上。
通过磁性件40与钣金件之间的吸力,使得出风框部件10和风道部件20在装配完成后能够更好的贴合,由于两个部件配合产生的缝隙较小,从而避免风道部件20所产生的风从两者配合处的缝隙处漏出、或是进入出风框部件10、风道部件20的内部导致空调室内机100故障,同时可以避免风从风道部件20重新进入进风口、而未从出风口送出;通过设置带有折弯段的结构,提高了配合件30的结构强度,保证配合件3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出风框部件10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可以是空调挂机,也可是立式空调器,在此并不对空调室内机100的具体类型做出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部件;
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与所述风道部件连接,所述出风框部件用于将所述风道部件内的气流导出,
其中,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一个设有磁性件且另一个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适于与所述磁性件吸合以将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一个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所述配合件中相背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限定出固定插槽,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适于插接至所述固定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形成向外延伸的钩状以钩设至所述固定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固定卡钩,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适于与所述固定卡钩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形成为翻边,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固定卡钩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具有配合导向面,所述配合导向面沿从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到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向磁性件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所述配合件的第一侧;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所述配合件的第二侧;
吸合部,所述吸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吸合部适于与所述磁性件吸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部包括水平段和两个折弯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折弯段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折弯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为钣金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出风框部件二者中的另一个设有磁性件固定部,所述磁性件适于装配至所述磁性件固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插槽,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插槽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二者的开口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磁性件的两侧配合至两个所述限位插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固定部还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的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的钩头部止挡在所述磁性件的侧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不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固定部还包括止挡块,所述止挡块止挡在所述磁性件的侧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形成为片体;或者所述磁性件包括: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两侧配合至两个所述限位插槽内;
至少一个磁性件本体,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本体设于所述安装壳,
其中,所述安装壳的两侧还设有朝外延伸的止挡翼,所述止挡翼止抵在所述限位插槽的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出风框部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框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限位部,所述配合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磁性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CN201920239303.7U 2019-02-25 2019-02-25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9558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9303.7U CN209558531U (zh) 2019-02-25 2019-02-25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9303.7U CN209558531U (zh) 2019-02-25 2019-02-25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8531U true CN209558531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9303.7U Active CN209558531U (zh) 2019-02-25 2019-02-25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8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307A (zh) * 2019-02-25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307A (zh) * 2019-02-25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9047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EP2806230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0955853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899017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558544U (zh) 空调器
CN109945307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74460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504709U (zh) 空调零部件固定结构及空调
WO2021185188A1 (zh) 贯流风机、风扇及空调器
CN2420563Y (zh) 座吊两用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920446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164670U (zh) 离心式换气扇
CN209263287U (zh) 一种蜗壳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CN209147267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08238191U (zh) 壳体组件以及除湿机
CN207936330U (zh) 窗机空调
CN113266878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
CN207486970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0512150U (zh) 暖风机侧出风结构
CN220397679U (zh) 一种具备引导新风风向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CN106594879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4788146U (zh) 一种呼吸机用小型高压鼓风机
CN216744605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