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7186U -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7186U
CN220397186U CN202322040958.0U CN202322040958U CN220397186U CN 220397186 U CN220397186 U CN 220397186U CN 202322040958 U CN202322040958 U CN 202322040958U CN 220397186 U CN220397186 U CN 220397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oller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9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09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7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7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7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举升组件、滚轮组件和连杆;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件和支撑滚轮,所述举升件的座体支撑于所述支撑滚轮,且所述举升件的举升轴支撑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滚轮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滚轮和轮座,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轮座,且各所述轮座均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举升轴连接,以使所述举升轴通过所述连杆驱动各所述滚轮均支撑所述设备本体。上述抬升机构中的举升组件和滚轮组件均具备展开和收纳状态,可以为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转移工作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毫米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毫米波检测设备作为一种准确率较高,且对人体无害的检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和医院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但是,目前的毫米波检测设备的底部通常仅设有脚杯,在设备进行小范围转移等操作时,亦需要借助叉车等大型机械,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抬升机构中的举升组件和滚轮组件均具备展开和收纳状态,可以为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转移工作提供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应用于毫米波检测设备,以用于移动所述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设备本体,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举升组件、滚轮组件和连杆;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件和支撑滚轮,所述举升件的座体支撑于所述支撑滚轮,且所述举升件的举升轴支撑于所述设备本体;
所述滚轮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滚轮和轮座,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轮座,且各所述轮座均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举升轴连接,以使所述举升轴通过所述连杆驱动各所述滚轮均支撑所述设备本体。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毫米波检测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抬升机构,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内凹空间,多个所述滚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内凹空间内。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其可以被用以至毫米波检测设备中,举升组件中的举升件的座体支撑于支撑滚轮,且举升件的举升轴可以与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设备本体连接,从而在举升件动作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支撑滚轮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且在支撑滚轮支撑于支撑面上之后,在举升件继续动作的情况下,可以使设备本体被举升至与支撑面分离;同时,举升轴还通过连杆与滚轮组件的轮座连接,且在举升件动作的同时,带动滚轮组件的滚轮沿竖直方向向远离设备本体的方向运动,以使多个滚轮组件中的滚轮亦均可以为设备本体提供支撑作用,进而在设备本体与支撑面分离之后,利用支撑滚轮和滚轮一并作用,即可使设备本体相对支撑面移动,实现改变毫米波检测设备的所在位置的目的,且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无需借助大型机械,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拆下举升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安装有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包括滚轮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包括滚轮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包括滚轮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举升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底座与限位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底座与固定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包括底座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检测设备中抬升组件与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本体、110-主体部、120-底座、121-内凹空间、130-限位件、131-限位槽、140-固定板、
200-举升组件、210-举升件、211-座体、212-举升轴、220-支撑滚轮、230-支撑件、240-驱动件、241-第一连接段、242-第二连接段、242a-驱动槽、250-安装座、261-第一轮轴、262-第二轮轴、270-摇杆、280-固定螺栓、
300-滚轮组件、310-滚轮、320-轮座、330-联动杆、340-转轴、350-固定座、361-第三轮轴、362-第四轮轴、
410-连杆、420-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抬升机构可以被应用在毫米波检测设备,从而使得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设备本体100能够在抬升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地面等支撑面移动,设备本体100为毫米波检测设备中的主体部分,用以提供检测作用,其可以包括毫米波发射组件等器件,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抬升机构具体包括举升组件200、滚轮组件300和连杆410,举升组件200具体用以使设备本体100被举升,滚轮组件300通过提供滚动作用,且滚轮组件3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滚轮组件300具体可以分散设置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不同区域,以为设备本体100的移动提供便利。并且,在举升设备本体100的过程中,使滚轮组件300能够展开,以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进而使设备本体100可以在举升组件200和滚轮组件300的一并作用下相对支撑面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举升组件200包括举升件210和支撑滚轮220,举升件210用以提供顶升作用,其具体可以为千斤顶,更具体地,举升件210的驱动源可以为电力或液压力。为了提升举升组件200的操作便利性,举升件210可以为手动驱动式液压千斤顶,且举升件210配设有长度相对较长的摇杆270,摇杆270安装于举升件210的驱动端。支撑滚轮220用以提供支撑作用,使举升组件200在提供举升作用的同时,还具备带动设备本体100移动的能力。
详细地,举升件210的座体211支撑于支撑滚轮220,且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支撑于设备本体100,进而在举升件210自身产生顶升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支撑滚轮220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上,使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相对举升件210的座体211产生顶升动作,以顶升设备本体100相对支撑面举升,使设备本体100能够与支撑面分离,实现设备本体100被举升的目的。具体地,支撑滚轮220可以配设有安装架,使支撑滚轮220转动安装于安装架,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使举升件210的座体211与前述安装架形成固定连接关系;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可以通过固定螺栓280与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底座120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借助其他器件,使举升轴212与设备本体100形成固定连接关系。
各滚轮组件300均包括滚轮310和轮座320,其中,滚轮310转动安装于轮座320上,滚轮310用以提供滚动支撑作用,滚轮310具体可以通过轮轴转动安装于轮座320,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滚轮310可以为万向轮,以使滚轮310的转向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移动便利性。轮座320为滚轮310的安装基础,且多个滚轮组件300各自的轮座320均与连杆410连接,相应地,连杆410与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连接,从而使举升组件200与滚轮组件300之间形成联动关系,且使举升轴212能够通过连杆410驱动各滚轮均支撑设备本体100。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着举升件210进行举升动作,一方面可以使其支撑滚轮220支撑于支撑面,且持续举升设备本体100远离其支撑面,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滚轮组件300中的滚轮沿竖直方向持续远离设备本体100,从而使滚轮能够支撑于支撑面,以在移动设备本体100的过程中,使滚轮能够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滚动支撑作用。
例如,多个滚轮组件300可以围绕举升组件200设置,也即,举升组件200可以设置于多个滚轮组件300的内侧,且举升组件200通过连杆410与各滚轮组件300的中心连接,从而利用举升组件200举升设备本体100的同时,一并使各滚轮组件300的滚轮逐渐远离且支撑设备本体100。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各滚轮组件300均可以沿竖直方向与设备本体100活动连接,且通过为滚轮组件300设置具备反向锁紧能力的锁扣等机构,可以保证举升组件200在驱动滚轮远离设备本体100移动且支撑设备本体100的过程中,滚轮组件300不会受设备本体100的重力而回缩。
相应地,在完成设备本体100的移动工作之后,则可以通过手动卸扣等方式,使滚轮组件300能够回缩至设备本体100的底部,且通过使举升件210回缩,即可使设备本体100重新回落至地面等支撑面,且保证其位置稳定性相对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抬升机构,其可以被用以至毫米波检测设备中,举升组件200中的举升件210的座体211支撑于支撑滚轮220,且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可以与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设备本体100连接,从而在举升件210动作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支撑滚轮220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且在支撑滚轮220支撑于支撑面上之后,在举升件210继续动作的情况下,可以使设备本体100被举升至与支撑面分离;同时,举升轴212还通过连杆410与滚轮组件300的轮座320连接,且在举升件210动作的同时,带动滚轮组件300的滚轮沿竖直方向向远离设备本体100的方向运动,以使多个滚轮组件300中的滚轮亦均可以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进而在设备本体100与支撑面分离之后,利用支撑滚轮220和滚轮一并作用,即可使设备本体100相对支撑面移动,实现改变毫米波检测设备的所在位置的目的,且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无需借助大型机械,操作较为便捷。
为了提升抬升机构的动作稳定性,且进一步提升抬升机构的操作便利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举升组件200还包括支撑件230和驱动件240,且各滚轮组件300还包括联动杆330和转轴340。其中,支撑件230和驱动件240通过与举升件210配合,使举升组件200在具备提供顶升能力的同时,还具备驱动滚轮组件300中轮座320相对设备本体100展开的能力。
详细地,支撑件230的第一端安装于举升轴212,且支撑件23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驱动件240背离其第二端的部分上,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举升件210的座体211,使得支撑件230亦可以随举升轴212的升降而升降,且在支撑件230随举升轴212举升的过程中,使支撑件230的第二端带动驱动件240中远离其第二端的部分相对支撑面作举升动作。由于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举升件210的座体211,从而驱动件240的第二端并不会相对支撑面移动,而仅是围绕连接处转动,这使得驱动件240包括其第一端的部分能够在以驱动件240的第二端相对举升件210的座体211转动的过程中,一并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与举升件210的座体211在垂直于举升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增大。
并且,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与连杆410转动连接,使得举升件210在顶升支撑件230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连杆410相对设备本体10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以通过连杆410驱动滚轮组件300展开。具体地,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可以卡接在连杆410上,且通过设计二者相互卡接的角度等参数,保证驱动件240能够向连杆410提供稳定的驱动作用。
当然,为了保证在举升件210顶升支撑件230的过程中,能够使驱动件240与举升件210之间的间距增大,可以对驱动件240的安装状态进行设计。具体地,在举升件210处于回收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驱动件24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且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设置,即可在举升件210顶升支撑件230的过程中,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以驱动件240的第二端为轴进行转动,在驱动件240转动至处于水平状态之前,随着驱动件240的转动过程的进行,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与举升件210之间的间距均会持续增大。
在举升组件20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选地,举升组件200设置于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一端,且设备本体100的另一端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从而利用举升组件200和多个滚轮组件300一并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使设备本体100能够被支撑起,且与地面等支撑面脱离,进而在滚轮组件300和举升组件200的作用下,带动设备本体100在支撑面上移动,完成设备本体100的位置转移工作。设备本体100的底部可以设有底座120,底座120可以采用金属等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形成,以保证底座120可以为设备本体100提供可靠的支撑作用,且保证与设备本体100的底部连接的举升组件200和滚轮组件300的安装稳定性均相对较高。或者说,举升组件200沿第一方向相背两侧中的一侧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至少两个滚轮组件300分别位于支撑滚轮220的相背两侧。
具体地,举升组件2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可以相对居中地设置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一端,滚轮组件3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滚轮组件300均设置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另一端,且可以使两个滚轮组件300之间相互间隔,进而使举升组件200和滚轮组件300呈三角形的顶点位置分布,为设备本体100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撑作用。当然,滚轮组件3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且使多个滚轮组件300均设置于设备本体100的底部中远离举升组件200的一端,在更多个滚轮组件300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设备本体100的支撑稳定性。
相应地,基于上述结构的举升组件20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抬升机构中,滚轮可以安装在轮座320的第一端,且轮座32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联动杆330与连杆410转动连接,转轴340可安装于设备本体100,且轮座320中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与转轴340转动连接,也即,转轴340可以设置于轮座320的中部,以在连杆410相对设备本体10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连杆410能够通过联动杆330驱动轮座320以转轴340为轴,相对设备本体100转动,且使滚轮支撑设备本体100,实现滚轮的展开目的,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
当然,为了保证在驱动件240驱动轮座320以转轴340为轴转动的过程中,轮座320能够带动滚轮向远离设备本体100,即靠近地面等支撑面的方向转动,在设计转轴340和联动杆330的连接关系的过程中,如图7所示,需要使联动杆330与轮座320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转轴340的转动轴线的上方。更具体地说,联动杆330与轮座320之间可以通过第四轮轴362转动连接,在滚轮处于收纳状态的情况下,第四轮轴362位于转轴340的上方,且转轴340位于第四轮轴362与滚轮的轮轴之间,从而在联动杆330被连杆410驱动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联动杆330与轮座320连接的一端能够向上翘起,且使轮座320以转轴340为轴转动,使轮座320的第一端(或者说滚轮)能够远离设备本体100向下运动,且最终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
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抬升机构中,其通过举升组件200和多个滚轮组件300可以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且举升组件200和滚轮组件300分别包括支撑滚轮220和滚轮,从而便于设备本体100进行位置转移。同时,滚轮组件300能够在举升组件200的作用下自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以在需要转移设备的过程中支撑设备本体100。其中,举升组件200的举升件210能够为设备本体100提供顶升作用,使设备本体100与支撑面等分离,且举升件210支撑于支撑滚轮220,从而保证举升组件200在提供顶升作用的同时,亦具备带动设备本体100移动的能力。举升组件200中的支撑件230还安装于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且支撑件230的第二端与驱动件24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举升件210的座体211,从而在举升件210顶升设备本体100的同时,还可以一并顶升支撑件230,在驱动件240的第二端的锚定作用下,使得驱动件240的第一端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且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由于驱动件240的第一端还与连杆410转动连接,从而使得驱动件240可以带动连杆41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
并且,滚轮组件300包括滚轮、轮座320和转轴340,滚轮通过第三轮轴361转动安装于轮座320的第一端,且轮座320的第二端通过联动杆330与连杆410转动连接,转轴340安装于设备本体100,且转轴340转动连接于轮座3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在连杆410相对设备本体10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连杆410能够带动联动杆330驱动轮座320以转轴340为轴相对设备本体100转动,且使滚轮支撑设备本体100,也即,使滚轮展开,以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以为设备本体100的转移提供便利。
当然,在设备完成转移工作之后,可以通过为举升件210泄压,使设备本体100下降,在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下降的过程中,亦可以使支撑件230下降,进而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以其第二端为轴反向转动,且使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带动连杆410向靠近举升件21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连杆410通过联动杆330带动轮座320反向转动,且使滚轮向远离支撑面的方向转动,完成收纳工作,使设备本体100稳定地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
如上所述,举升件210可以支撑于支撑滚轮220,为了便于举升件210安装工作的进行,且提升举升件210的安装稳定性,如图所示,举升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安装座250,举升件210的座体211支撑于安装座250,且使安装座250支撑于支撑滚轮220,以利用安装座250作为中间件,为举升件210提供支撑作用,降低举升件210的安装难度。相应地,在举升组件200包括安装座250的情况下,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250,保证驱动件240的第二端的安装稳定性相对较高。具体地,驱动件24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铆接件或螺栓等连接件与安装座250形成转动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沿连杆410的轴向,可以使举升件210的相背两侧均设有驱动件240,且使各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均与连杆410转动连接,使驱动件240的第二端均与安装座250转动连接,以在两个驱动件240的作用下,提升驱动件240与连杆410之间的作用稳定性,防止驱动件240在提供驱动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影响滚轮组件300的展开工作的正常进行。
更具体地,驱动件240可以设置在支撑件230的相背两侧,且可以利用杆状轴为两个驱动件240提供转动连接作用。其中,两个驱动件240的中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二轮轴262与支撑件230转动连接,第二轮轴262穿过支撑件230设置,且两个驱动件240分别连接于第二轮轴262的相背两端,这使得驱动件240与连杆410之间的驱动作用关系更为稳定。相似地,两个驱动件24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一轮轴261与安装座250转动连接,为了提升驱动件240的转动稳定性,可以在安装座250上开设两个凹槽,且使两个驱动件240一一对应地分别嵌设于两个凹槽中,再利用第二轮轴262使驱动件240与安装座250形成转动连接关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件240中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通过第二轮轴262与支撑件230转动连接,在水平方向上,使第二轮轴262位于驱动件240的第一端背离其第二端的一侧,且在竖直方向上,使第二轮轴262高于驱动件240的第一端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驱动件240的动作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举升件210在举升过程中倾斜的角度过大,进而提升其举升稳定性。
如上所述,驱动件240分别与支撑件230和举升件210(或安装座250)连接,且连杆410连接于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可选地,驱动件240为直线杆状结构件。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杆410的被驱动精度,在被驱动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尽量降低连杆410向上举升的高度,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驱动件240包括第一连接段241和第二连接段242,第一连接段2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座体211,且第一连接段24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4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242的另一端与连杆410连接,进而在第一连接段241以第二端相对座体211转动时,可以在带动第二连接段242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尽量减小第二连接段242向上举升的尺寸,从而尽量防止连杆410向上移动的尺寸过多,而需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为连杆410设置较大的避让空间。
第二连接段242与连杆41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形成转动连接关系,更具体地,第二连接段242设有驱动槽242a,且使连杆410可拆卸地嵌设在驱动槽内,通过使驱动槽的开口朝向连杆410的被驱动方向,使得第二连接段242能够为连杆410提供可靠的驱动作用;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还使得第二连接段242和连杆410之间可以形成可拆卸连接关系,从而在不需要移动设备本体100的位置的情况下,使举升组件200可以与连杆410分离,进而使毫米波检测设备中安装于安装位置的部分的外部结构更为规整,减少安装于安装位置的部分占用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驱动件240与连杆41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毫米波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加强件420,加强件420套设于连杆410,且加强件420与驱动件24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从而在需要移动设备本体10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驱动件240固定连接于加强件420上的方式,使举升组件200与连杆410形成装配关系,且利用举升组件200举升设备本体100的同时,通过连杆410驱动联动杆33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以使滚轮展开,且支撑设备本体100。
具体地,加强件420可以为片状或板状结构件,且加强件420套设于连杆410,使加强件420能够与连杆410转动连接的同时,保证加强件420与连杆4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相对较高。加强件420与驱动件240的第一连接段24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形成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关系,且为了保证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较为稳定,可以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加强件420和驱动件240。另外,在连杆410被驱动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为了尽量使连杆410在竖直方向上被举升的尺寸相对较小,亦可以使加强件420为弯折状结构,且使加强件420与驱动件240的结构相仿,这还可以便于二者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形成。
如上所述,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一端可以设有举升组件200,且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另一端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本体10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可选地,支撑滚轮220的相背两侧均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且位于支撑滚轮220同一侧的多个滚轮组件300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或者说,设备本体100的底部中举升组件200所在的一端亦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且各滚轮组件300的轮座320通过联动杆330与连杆410连接,使得举升组件200在举升设备本体100的同时,一并通过连杆410使各滚轮均展开,且为设备本体100提供支撑作用。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相背两端均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本体100的被支撑稳定性,且在滚轮组件300的数量更多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设备本体100在移动时的难度。
在设备本体100的底部的相背两端均设有多个滚轮组件300的情况下,多个滚轮组件300各自均可以通过联动杆330与同一连杆410连接,从而可以仅设置一个举升组件200,且利用同一举升组件200一并驱动多个滚轮组件300进行展开动作,便于操控。另外,在各滚轮组件300均连接于同一连杆410的情况下,可以使位于设备本体100的底部同一端的滚轮组件300均为两个,且使两个滚轮组件300沿连杆410的轴向相对举升组件200对称设置,以进一步提升设备本体100的移动稳定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抬升机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毫米波检测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100和上述任一抬升机构,设备本体100包括底座120,且底座120的底面设有内凹空间121,多个滚轮组件300均安装于内凹空间121内。另外,设备本体100还可以包括主体部110,主体部110具体可以包括毫米波发射组件等,底座120连接于主体部110的底部。当然,在设备本体100需要被固定安置在地面等支撑面上时,需要使多个滚轮组件300和举升组件200均与支撑面相互间隔,具体地,可以使内凹空间12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处于收纳状态的滚轮组件300和举升组件200,相应地,在举升组件200的举升件210动作的情况下,可以使支撑滚轮220和滚轮均支撑于支撑面,且使设备本体100脱离支撑面。
在抬升机构的上述实施例中,滚轮组件300的轮座320可以通过转轴340转动安装于设备本体100,可选地,设备本体100和轮座320上均可以设有贯穿孔,且在需要移动设备本体100的情况下,可以使滚轮组件300等自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的内凹空间121的一侧被送入至内凹空间内,且移动至与底座120对应的位置处,之后,可以自底座120之外使转轴340经底座120和轮座320上的贯穿孔安装至底座120上,且利用转轴340使轮座320与设备本体100形成可靠的配合关系。
在抬升机构包括转轴340的情况下,为了降低轮座320的安装难度,于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滚轮组件300还包括固定座350,固定座350容纳于内凹空间,且固定座350固定连接于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转轴340转动安装于固定座350,这可以降低设备本体100的设计难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轴340的安装难度。
当然,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时,会出现滚轮组件300无法与设备本体100拆分的情况,进而,为了防止滚轮组件300对设备本体100支撑于支撑面上时的稳定性产生妨碍,如上所述,可以使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对较大,进而使处于收纳状态的滚轮组件300能够完全收纳于内凹空间内,保证滚轮组件300与支撑面分离。而对于举升组件200而言,则可以通过使举升组件200与连杆410拆分的方式,保证举升组件200具备与设备本体100拆离的能力,在滚轮组件300可以被收纳在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之内的情况下,使设备本体100的外侧或外观面之外不再设有抬升机构的其他机构。
固定座350具体可以为框状结构,换句话说,固定座350可以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主体部110,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连接于主体部110的相背两侧,且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互间隔,以为轮座320的安装提供避让空间。基于上述结构的固定座350,在转轴340的轴向上,可以使轮座320限位设置于固定座350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从而还可以利用固定座350为轮座320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以在轮座320相对固定座350转动的过程中,防止轮座320发生偏移,使轮座320的转动稳定性相对更高。
具体地,固定座350可以采用金属等结构强度相对较大的材料制成,且在设备本体100的底座亦采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固定座350固定连接于底座120上对应的位置,保证固定座350与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更高。
如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毫米波检测设备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举升组件200举升设备本体100,且一并驱动连杆410相对设备本体100向远离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为了提升连杆410的移动稳定性,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毫米波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限位件130,限位件130固定连接于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且底座120的相背两侧均设有限位件130,各限位件130均设有限位槽131,各限位槽13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通过连杆410的相背两端分别伸入限位槽131,使得连杆410能够与限位槽131沿限位槽131的延伸方向活动配合,对应地,限位槽131还可以在除限位槽131的延伸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为连杆410提供限位作用,以提升连杆410在被驱动的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保证滚轮组件300能够可靠地展开。
限位件130具体可以采用金属等结构强度相对较大的材料制成,且在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采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将限位件130固定在底座120中与连杆410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处,且在限位件130与底座120固定连接执之前,使连杆410的相背两端能够分别伸入至两个限位槽131之内,且与限位槽131形成限位配合关系。
为了降低设备本体100的改造难度,且防止可能因设置内凹空间等对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上的器件布局产生不利影响,可选地,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背离举升组件200的一端所设置的滚轮组件3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使两个滚轮组件300分别位于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两侧边缘处,在此情况下,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因需设置滚轮组件300而对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进行的改造程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升滚轮的展开可靠性,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毫米波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固定板140,且各滚轮组件300均可以配设有固定板140,利用固定板140还可以为滚轮组件300提供防护作用,防止外界因素干扰滚轮的正常滚动。
各固定板140均包括固定连接的顶板和侧板,顶板盖设于滚轮的顶部,侧板设置于滚轮背离设备本体100的一侧,从而使固定板140可以为滚轮提供可靠的防护作用。同时,在转轴340的轴向上,还可以使轮座320限位设置于设备本体100和侧板之间,以在轮座320相对设备本体100转动的过程中,利用固定板140为轮座320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轮座32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使轮座320的转动可靠性相对更高。具体地,固定板140可以采用金属等材料形成,且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使固定板140可以被稳定地固定在设备本体100的底座120中对应于滚轮的位置处。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抬升机构,应用于毫米波检测设备,以用于移动所述毫米波检测设备的设备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举升组件(200)、滚轮组件(300)和连杆(410);
所述举升组件(200)包括举升件(210)和支撑滚轮(220),所述举升件(210)的座体(211)支撑于所述支撑滚轮(220),且所述举升件(210)的举升轴(212)支撑于所述设备本体(100);
所述滚轮组件(300)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滚轮组件(300)均包括滚轮(310)和轮座(320),所述滚轮(310)转动安装于所述轮座(320),且各所述轮座(320)均与所述连杆(410)连接,所述连杆(410)与所述举升轴(212)连接,以使所述举升轴(212)通过所述连杆(410)驱动各所述滚轮(310)均支撑所述设备本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200)还包括支撑件(230)和驱动件(240),所述驱动件(240)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41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211),所述支撑件(230)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举升轴(212),且所述支撑件(23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240)背离其第二端的部分上;
所述举升组件(200)沿第一方向相背两侧中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滚轮组件(300),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滚轮组件(300)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滚轮(220)的相背两侧;
各所述滚轮组件(300)还包括联动杆(330)和转轴(340),所述滚轮(310)转动安装于所述轮座(320)的第一端,所述轮座(32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联动杆(330)与所述连杆(41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40)可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100),且所述轮座(320)中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转轴(340)转动连接;
在所述举升轴(212)被举升的情况下,所述支撑件(230)带动所述驱动件(240)相对所述座体(211)转动,驱动所述连杆(410)向远离所述举升件(210)的方向移动,且通过所述联动杆(330)驱动所述轮座(320)以所述转轴(340)为轴转动,以使所述滚轮支撑所述设备本体(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座(250),所述举升件(210)的座体(211)支撑于所述安装座(250),所述安装座(250)支撑于所述支撑滚轮(220),且所述驱动件(2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杆(410)的轴向,所述举升件(210)的相背两侧均设有所述驱动件(240),各所述驱动件(24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杆(410)转动连接,各所述驱动件(240)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安装座(250)转动连接,且各所述驱动件(240)均与所述支撑件(23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40)包括第一连接段(241)和第二连接段(242),所述第一连接段(2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211),所述第一连接段(2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4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41)朝向所述连杆(41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段(242)的另一端设有驱动槽(242a),所述连杆(410)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驱动槽(242a)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加强件(420),所述加强件(420)套设于所述连杆(410),且所述加强件(42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4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轮(220)的相背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滚轮组件(300),且位于所述支撑滚轮(220)同一侧的多个所述滚轮组件(3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轮均为万向轮。
9.一种毫米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100)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抬升机构,所述设备本体(100)包括底座(120),所述底座(120)的底面设有内凹空间,多个所述滚轮组件(300)均安装于所述内凹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毫米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300)包括转轴(340)和固定座(350),所述固定座(350)容纳于所述内凹空间,且所述固定座(35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20),所述转轴(340)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350),且在所述转轴(340)的轴向上,所述轮座(320)限位设置于所述固定座(350)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
CN202322040958.0U 2023-07-31 2023-07-31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397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958.0U CN220397186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958.0U CN220397186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7186U true CN220397186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958.0U Active CN220397186U (zh) 2023-07-31 2023-07-31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7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77205A1 (en) Substantially linear vertical lift system
JP5852349B2 (ja) 昇降機構
JP2008074543A (ja) 移載装置における昇降台の取付構造
CN220397186U (zh) 抬升机构和毫米波检测设备
JP2016215744A (ja) 作業機械の下部走行体
JP2021533055A (ja) 車両クレーンのブレーシング装置、特に横方向スーパーリフト用の取り付け部品輸送ユニットを有する車両クレーンシステム
KR20120138512A (ko) 화물 이송 장치
US20080200270A1 (en) Fairground Attraction Having a Heightwise Movable People Carrier
CN105776039A (zh) 起重机和用于这种起重机的支承单元
CN110925559B (zh) 一种计算机专用升降支撑设备
CN210499069U (zh) 型钢预组立装置
CN109437049B (zh) 一种升降结构及锚杆钻车
KR101015941B1 (ko) 잠금수단이 구비된 세미시져형 차량정비용 리프트
CN101238059A (zh) 千斤顶
CN110626964A (zh) 可调节高度并可折叠的新型起重机
CN110562215A (zh) 一种装卸装置自升降机构的支撑结构
CN221319194U (zh) 一种防托盘倾倒的剪叉托举机构及搬运叉车
CN219452106U (zh) 一种管片拆除机
CN220844591U (zh) 一种翻车机旋转装置
CN218669413U (zh) 拱架作业平台及拱架作业车
CN220245321U (zh) 龙门吊
CN217205661U (zh) 自动导引车及停车系统
CN212198182U (zh) 一种单臂行走梁机构
CN21576049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防倾装置
CN220163956U (zh) 一种防护门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