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8740U -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8740U
CN220388740U CN202322101059.7U CN202322101059U CN220388740U CN 220388740 U CN220388740 U CN 220388740U CN 202322101059 U CN202322101059 U CN 202322101059U CN 220388740 U CN220388740 U CN 22038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illing machine
end part
samp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10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hi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hi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hi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hi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10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样机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包括铣样机基座、支撑板一、铣刀组件和液压杆,铣样机基座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撑板一,支撑板一的侧端部设置有铣刀组件,铣样机基座的上端部设置有液压杆;其中,支撑板一的位置位于液压杆的一侧,铣刀组件滑动安装于支撑板一的一侧;液压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口;其中,承载板位于铣刀组件的正下方,两个滑动槽口分别位于承载板的两侧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设计为拉杆式固定,使得在进行铣样工作流程中,只需要拉动把手即可对铣样件进行限位固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有效的提高了铣样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样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材料分析检验的日益重视,冶金制样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直读光谱分析制样越来越多地采用铣削的方法,铣削的最大好处是无污染。尤其是有色冶金行业,制样越来越多。
目前,现有的铣样机(根据专利号:CN 214173924 U),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铣样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部架设有主轴支架,所述主轴支架上部对称架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铣刀,所述机座底部架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部设置有放置台,所述固定架内部架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与放置台底部连接,所述放置台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夹紧块;该全自动铣样机结构合理,能实现对所待铣样加工的产品完成精准、高效和稳定的升降固定要求,移动研磨组件能对所待铣样加工的产品实现精准、高效和稳定的铣削作业,提高铣样机所铣样产品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且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安全系数高,便于清洁维护。
但在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根据下技术问题:该全自动铣样机的夹持双面压杆机构采用了转动螺纹杆进行固定,当铣样件较大或较小时,需要转动的螺纹圈数较多,较为耗时费力,不够便捷,且当铣样件的高度较高时,夹持的双面压杆机构虽可以限位固定底部,当上方会无法夹持,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因此,提出一种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解决自动铣样机的夹持双面压杆机构采用了转动螺纹杆进行固定,当铣样件较大或较小时,需要转动的螺纹圈数较多,较为耗时费力,不够便捷,且当铣样件的高度较高时,夹持的双面压杆机构虽可以限位固定底部,当上方会无法夹持,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包括铣样机基座、支撑板一、铣刀组件和液压杆,所述铣样机基座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侧端部设置有铣刀组件,所述铣样机基座的上端部设置有液压杆;
其中,所述支撑板一的位置位于液压杆的一侧,所述铣刀组件滑动安装于支撑板一的一侧;
所述液压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口;
其中,所述承载板位于铣刀组件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滑动槽口分别位于承载板的两侧的上端部;
两个所述滑动槽口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两个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位于铣样机基座右侧方向的所述弹簧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拉杆;
其中,两个所述拉杆均设置于弹簧的内侧,两个所述拉杆均贯穿位于铣样机基座左侧方向的所述弹簧。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的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调节口;
其中,所述支撑板二的位置位于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弧型轮,所述转动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其中,所述转动柱与支撑块进行转动安装,所述把手设置于调节口内侧。
两个所述滑动板上端部均设置有夹持板二,两个所述滑动板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两个所述夹持板二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二;
其中,两个所述滑动板呈对称安装,两个所述夹持板二呈对称安装。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板和夹持板二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每个所述转动轴一的侧端部均铰接安装有两个限位固定板,每个所述限位固定板的侧端部设置有支撑杆;
其中,位于下方的每个所述支撑杆均与滑动板进行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每个所述支撑杆均与夹持板二进行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转动轴二的上端部具贯穿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夹持板二的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
其中,两个所述调节螺栓均与转动轴一进行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均与滑动板进行滑动套接。
(三)有益效果
一、将铣样件放置在承载板上,然后拉动把手,把手受力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转动带动弧型轮,弧型轮受力转动带动滑动板和夹持板二,滑动板受力带动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受力带动限位固定板,限位固定板对铣样件进行固定,通过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设计为拉杆式固定,使得在进行铣样工作流程中,只需要拉动把手即可对铣样件进行限位固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有效的提高了铣样机的工作效率。
二、转动轴二受力移动带动夹持板二,夹持板二受力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受力在滑动板内滑动,当夹持板二调节为所需高度时,停止转动调节螺栓,然后拉动把手,对铣样件进行夹持,通过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的夹持板二设计为可升高,使得在面对夹持较高的铣样件时,可调节调节螺栓对夹持板二进行升高,从而更加有效的对铣样件进行固定,提高了铣样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整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型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结构图。
图例说明:1、铣样机基座;11、支撑板一;12、铣刀组件;13、液压杆;2、承载板;21、滑动槽口;22、滑动板;23、弹簧;24、拉杆;25、支撑块;26、转动柱;27、支撑板二;28、调节口;3、夹持板二;31、限位杆;32、转动轴一;33、限位固定板;34、支撑杆;35、转动轴二;36、调节螺栓;4、弧型轮;4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有效解决了自动铣样机的夹持双面压杆机构采用了转动螺纹杆进行固定,当铣样件较大或较小时,需要转动的螺纹圈数较多,较为耗时费力,不够便捷,且当铣样件的高度较高时,夹持的双面压杆机构虽可以限位固定底部,当上方会无法夹持,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有效解决了自动铣样机的夹持双面压杆机构采用了转动螺纹杆进行固定,当铣样件较大或较小时,需要转动的螺纹圈数较多,较为耗时费力,不够便捷,且当铣样件的高度较高时,夹持的双面压杆机构虽可以限位固定底部,当上方会无法夹持,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根据下: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包括铣样机基座1、支撑板一11、铣刀组件12和液压杆13,铣样机基座1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撑板一11,支撑板一11的侧端部设置有铣刀组件12,铣样机基座1的上端部设置有液压杆13;其中,支撑板一11的位置位于液压杆13的一侧,铣刀组件12滑动安装于支撑板一11的一侧;液压杆13的上端部设置有承载板2,承载板2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口21;其中,承载板2位于铣刀组件12的正下方,两个滑动槽口21分别位于承载板2的两侧的上端部;两个滑动槽口2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两个滑动板22,两个滑动板22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3,位于铣样机基座1右侧方向的弹簧23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拉杆24;其中,两个拉杆24均设置于弹簧23的内侧,两个拉杆24均贯穿位于铣样机基座1左侧方向的弹簧23,弧型轮4受力转动带动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滑动板22受力带动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受力带动限位固定板33,当滑动板22受力时,位于右侧的滑动板22带动拉杆24移动。
承载板2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5,支撑块25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27,支撑板二27的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调节口28;其中,支撑板二27的位置位于远离承载板2的一侧。支撑块25的上端部设置有转动柱26,转动柱26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弧型轮4,转动柱26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1;其中,转动柱26与支撑块25进行转动安装,把手41设置于调节口28内侧。两个滑动板22上端部均设置有夹持板二3,两个滑动板22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32,两个夹持板二3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二35;其中,两个滑动板22呈对称安装,两个夹持板二3呈对称安装,拉动把手41,把手41受力带动转动柱26进行转动,转动柱26转动带动弧型轮4,弧型轮4受力转动带动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滑动板22受力带动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受力带动限位固定板33,当承载板2上限位固定板33之间又可以容纳铣样件的位置时,停止拉动把手41。
两个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32,每个转动轴一32的侧端部均铰接安装有两个限位固定板33,每个限位固定板33的侧端部设置有支撑杆34;其中,位于下方的每个支撑杆34均与滑动板22进行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每个支撑杆34均与夹持板二3进行固定连接。两个转动轴二35的上端部具贯穿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36,两个夹持板二3的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31;其中,两个调节螺栓36均与转动轴一32进行转动连接,每个限位杆31均与滑动板22进行滑动套接,转动调节螺栓36,调节螺栓36受力在转动轴二35内进行螺纹转动,调节螺栓36转动螺纹调节转动轴二35的高度,转动轴二35受力移动带动夹持板二3,夹持板二3受力带动限位杆31移动,限位杆31受力在滑动板22内滑动,当夹持板二3调节为所需高度时,停止转动调节螺栓36。
工作原理:
第一步,当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需要使用时,工作人员拉动把手41,把手41受力带动转动柱26进行转动,转动柱26转动带动弧型轮4,弧型轮4受力转动带动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滑动板22受力带动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受力带动限位固定板33,当承载板2上限位固定板33之间又可以容纳铣样件的位置时,停止拉动把手41,将铣样件放置在承载板2上,然后拉动把手41,把手41受力带动转动柱26进行转动,转动柱26转动带动弧型轮4,弧型轮4受力转动带动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滑动板22受力带动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转动轴一32和转动轴二35受力带动限位固定板33,限位固定板33对铣样件进行固定,通过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设计为拉杆式固定,使得在进行铣样工作流程中,只需要拉动把手41即可对铣样件进行限位固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有效的提高了铣样机的工作效率。
第二步,当需要固定较高铣样件时,转动调节螺栓36,调节螺栓36受力在转动轴二35内进行螺纹转动,调节螺栓36转动螺纹调节转动轴二35的高度,转动轴二35受力移动带动夹持板二3,夹持板二3受力带动限位杆31移动,限位杆31受力在滑动板22内滑动,当夹持板二3调节为所需高度时,停止转动调节螺栓36,然后拉动把手41,对铣样件进行夹持,通过将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的夹持板二3设计为可升高,使得在面对夹持较高的铣样件时,可调节调节螺栓36对夹持板二3进行升高,从而更加有效的对铣样件进行固定,提高了铣样机的适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包括铣样机基座(1)、支撑板一(11)、铣刀组件(12)和液压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铣样机基座(1)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撑板一(11),所述支撑板一(11)的侧端部设置有铣刀组件(12),所述铣样机基座(1)的上端部设置有液压杆(13);
其中,所述支撑板一(11)的位置位于液压杆(13)的一侧,所述铣刀组件(12)滑动安装于支撑板一(11)的一侧;
所述液压杆(13)的上端部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口(21);
其中,所述承载板(2)位于铣刀组件(12)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滑动槽口(21)分别位于承载板(2)的两侧的上端部;
两个所述滑动槽口(2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两个滑动板(22),两个所述滑动板(22)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3),位于铣样机基座(1)右侧方向的所述弹簧(23)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拉杆(24);
其中,两个所述拉杆(24)均设置于弹簧(23)的内侧,两个所述拉杆(24)均贯穿位于铣样机基座(1)左侧方向的所述弹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27),所述支撑板二(27)的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调节口(28);
其中,所述支撑板二(27)的位置位于远离承载板(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5)的上端部设置有转动柱(26),所述转动柱(26)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弧型轮(4),所述转动柱(26)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1);
其中,所述转动柱(26)与支撑块(25)进行转动安装,所述把手(41)设置于调节口(28)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22)上端部均设置有夹持板二(3),两个所述滑动板(22)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32),两个所述夹持板二(3)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二(35);
其中,两个所述滑动板(22)呈对称安装,两个所述夹持板二(3)呈对称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22)和夹持板二(3)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一(32),每个所述转动轴一(32)的侧端部均铰接安装有两个限位固定板(33),每个所述限位固定板(33)的侧端部设置有支撑杆(34);
其中,位于下方的每个所述支撑杆(34)均与滑动板(22)进行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每个所述支撑杆(34)均与夹持板二(3)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二(35)的上端部具贯穿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36),两个所述夹持板二(3)的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31);
其中,两个所述调节螺栓(36)均与转动轴一(32)进行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31)均与滑动板(22)进行滑动套接。
CN202322101059.7U 2023-08-04 2023-08-04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Active CN22038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1059.7U CN220388740U (zh) 2023-08-04 2023-08-04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1059.7U CN220388740U (zh) 2023-08-04 2023-08-04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8740U true CN220388740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1059.7U Active CN220388740U (zh) 2023-08-04 2023-08-04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8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868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生产用稳定性检测装置
CN220388740U (zh) 铣样机双面压杆机构
CN113580044A (zh) 一种机电设备维修用夹持装置
CN114179032A (zh) 一种大型轴承自动化装配平台
CN213080776U (zh) 一种倾斜孔加工治具
CN210997449U (zh) 上排屑深孔加工机构
CN217586972U (zh) 一种多方位检测治具
CN113799013B (zh) 一种机械维修用夹具
CN216126424U (zh) 一种用于钢构件生产的冲孔装置
CN113084552B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加工工装
CN212758168U (zh) 一种便捷式分散机
CN210414237U (zh) 一种便于机械零件固定的加工工装结构
CN220805647U (zh) 一种互感器零部件加工设备
CN220955480U (zh) 一种扩孔器
CN220332244U (zh) 一种印刷设备的印刷辊支架
CN217901912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电气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20030173U (zh) 一种检具零件加工固定装置
CN220161403U (zh) 一种切管机托料装置
CN212978054U (zh) 一种夹具定位工作台
CN220658847U (zh) 一种u型螺栓加工用螺栓折弯机
CN220372280U (zh) 一种钢结构钻孔可调节夹具装置
CN216802286U (zh) 一种标准节的焊接限位结构
CN217617386U (zh) 一种钣金件快速上料装置
CN219818651U (zh) 一种单轴变位机
CN219924788U (zh) 一种丝杆易换的攻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