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2030U -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2030U
CN220382030U CN202321638200.0U CN202321638200U CN220382030U CN 220382030 U CN220382030 U CN 220382030U CN 202321638200 U CN202321638200 U CN 202321638200U CN 220382030 U CN220382030 U CN 220382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contact
striking
ar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8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锋
王森男
马金泉
谢永明
张延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von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von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von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von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8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2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2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2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包括: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所述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通过固定件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主触头的上端还设置主触点;所述弧触头包括第一弧触板和第二弧触板,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弧触板与所述第二弧触板连接处设有夹角;所述第二弧触板远离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一端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弧触点。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将弧触点焊接在延伸部上,使的弧触点与主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提高分断能力,并且弧触点采用CuW70制成,抗烧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静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断路器是能够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电流的开关装置。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光伏、风电、储能的发展交流系统电压已经达到了AC1500V,直流系统电压达到了DC1500V,随着系统电压的不断升高,随之配套的元器件的额定工作电压也需要满足系统电压要求,然而随着工作电压的提高,对断路器的可靠分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性能,现有结构中,通常采用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以及灭弧罩相互配合进行灭弧,现有静触头结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弧触点距离主触点较近,弧触头开距提升不明显,对分断性能提升较小;一种为弧触点距离主触点较远,开距提升明显,分断性能提升较大,但这种静触头结构一般为一体式结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因次,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断性能提升较大且成本低、并且有较好的抗烧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触头结构,包括: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所述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通过固定件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主触头的上端还设有主触点;
所述弧触头包括第一弧触板和第二弧触板,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弧触板与所述第二弧触板连接处形成夹角;
所述第二弧触板远离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一端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弧触点;
所述引弧片包括第一引弧板、第二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所述第二引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的另一侧向远离连接处延伸,所述第三引弧板的另一侧还连接引弧结构。
进一步,所述弧触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延伸部靠近第二弧触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弧触点采用CuW70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角板,所述固定角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触头远离安装所述弧触头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弧触板与所述第二弧触板通过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角板、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铆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螺栓螺母配合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与所述引弧结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引弧片的第三引弧板还设有下凹部,所述第二弧触板和延伸部一起放置在所述下凹部上,所述第二弧触板和所述第三引弧板通过螺钉件将两者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上述的静触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将弧触点焊接在延伸部上,使的弧触点与主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提高分断能力,并且弧触点采用CuW70制成,抗烧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主触头1、弧触头2、第一弧触板21、第二弧触板22、延伸部23、弧触点24、引弧片3、第一引弧板31、第二引弧板32、第三引弧板33、引弧结构34、第一固定孔35、第二固定孔36、主触点4、固定角板5、安装孔511、第一角板51、第二角板52、第一固定孔53、第二固定孔54、铆钉6、螺栓7、螺母8、垫板9、固定板91、固定柱92、加强筋93、支撑柱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静触头结构,包括:主触头1、弧触头2和引弧片3,所述主触头1、弧触头2和引弧片3通过固定件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主触头1呈长方体,所述主触头1的上端还设有主触点4,所述主触点4为长条状,所述主触点4远离所述弧触头2一侧通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触头1的上表面,所述主触点4面积小于所述主触头1上端的面积,
所述弧触头2包括第一弧触板21和第二弧触板22,所述第一弧触板2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的一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弧触板21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触板21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连接处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弧触板21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连接处的过渡部位形成弯弧面,所述第二弧触板22远离所述第一弧触板21的一端还连接延伸部23,所述延伸部23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连接,所述延伸部2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弧触板22的下表面齐平,所述延伸部23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弧触板22的上表面,所述延伸部23上设有弧触点24,所述弧触点2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延伸部23的上表面,所述弧触点24的面积小于所述延伸部23的面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触点24采用CuW70(钨铜合金)制成,因此具有很好的抗烧性,延长本申请静触头的使用寿命;
所述引弧片3包括第一引弧板31、第二引弧板32和第三引弧板33,所述第一引弧板31、第二引弧板32和第三引弧板33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引弧板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弧板31和第三引弧板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弧板31和第三引弧板33的另一侧向远离连接处延伸,使第一引弧板31与所述第三引弧板33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引弧板33的另一侧还连接引弧结构34,所述引弧结构34通过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所述引弧结构34为长条状,通过设置的引弧结构34使引弧片能将弧触点处产生的电弧通过引弧结构34引进灭弧室,从而提高分断能力。
此外,还包括固定角板5,所述固定角板包括第一角板51和第二角板52,所述第一角板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角板52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一角板51和第二角板52形成一个夹角为直接的固定角板,所述固定角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触头4远离安装所述弧触头2的一侧,所述第一角板51上还设有安装孔511,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固定角板固定在断路器的底板上。
为了将固定角板5、主触头1、弧触头2和引弧片3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固定角板5、主触头1、弧触头2和引弧片3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铆钉6定位,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螺栓7螺母8配合固定,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角板5的第一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孔54设置第二角板52上,主触头1的第一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12设置在主触头1的上部分,弧触头2的第一固定孔25和第二固定孔26设置在第一弧触板上,所述引弧片3的第一固定孔35和第二固定孔36设置所述第二引弧板上32。
此外,还包括垫板9,所述垫板9的一侧与所述引弧结构34连接,所述垫板9包括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下表面还设有固定柱92,所述固定柱92的上端通过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板91的下表面,组装时将引弧结构34搭接在所述固定板91,所述固定柱9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引弧板31抵接后通过螺钉件将垫板9牢固的固定在引弧结构34与第一引弧板31的之间,用于固定柱92位于引弧结构34与第一引弧板31的之间,从而通过固定柱9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合分闸过程第三引弧板33受力变形,从而提高机械寿命。
进一步,为了增加垫板9的支撑力,在所述固定板91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加强筋93,所述加强筋93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板9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板91下表面远离固定柱92的一端还设有支撑柱94,所述支撑柱94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柱通过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引弧片3的第三引弧板31还设有下凹部,所述第二弧触板22和延伸部一起放置在所述下凹部上,所述第二弧触板22和所述第三引弧板31通过螺钉件将两者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螺钉件为十字沉头螺钉,通过十字沉头螺钉将两者打紧能有效减小合分闸过程中的相对颤动,从而提高机械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所述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通过固定件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主触头的上端还设置主触点;
所述弧触头包括第一弧触板和第二弧触板,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弧触板与所述第二弧触板连接处设有夹角;
所述第二弧触板远离所述第一弧触板的一端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弧触点;
所述引弧片包括第一引弧板、第二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所述第二引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弧板和第三引弧板的另一侧向远离连接处延伸,所述第三引弧板的另一侧还连接引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触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延伸部靠近第二弧触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触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触点采用CuW70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角板,所述固定角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触头远离安装所述弧触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触板与所述第二弧触板通过一体成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的第三引弧板还设有下凹部,所述第二弧触板和延伸部一起放置在所述下凹部上,所述第二弧触板和所述第三引弧板通过螺钉件将两者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角板、主触头、弧触头和引弧片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铆钉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螺栓螺母配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与所述引弧结构连接。
9.一种断路器,包括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静触头结构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静触头结构相同。
CN202321638200.0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20382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200.0U CN22038203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200.0U CN22038203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2030U true CN220382030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8200.0U Active CN22038203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2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9052B2 (en) Bus bar structure and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US7144647B2 (en) Fuel cell stack
CN107369788B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US20190273232A1 (en) Battery pack with two end plates
US20230006290A1 (en) Battery top cover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220382030U (zh)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断路器
JP2016081667A (ja) 燃料電池用集電板、燃料電池スタック、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CN107452911B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电动汽车
KR20210016825A (ko) 고정 막대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자동차
JP5378366B2 (ja) 高電流容量エネルギー供給装置用の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
CN218826565U (zh) 分体式电抗器
CN206116506U (zh) 电池组及其极流片
WO2023093308A1 (zh) 一种地面供电电气车辆及受电靴
CN115732863A (zh) 一种电池及其生产工艺
CA3233042A1 (en) Voltage acquisition structure, and battery module having voltage acquisition structure
CN115566369A (zh) 电池模组
CN219457512U (zh) 一种框架断路器触头结构及框架断路器
CN21042992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模组结构
CN219144300U (zh) 一种电池
CN216928834U (zh) 一种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CN215816478U (zh) 电连接结构
CN218038898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静触头机构
CN216354513U (zh) 储能设备
CN217655997U (zh) 一种圆柱电池模组保护板固定结构
CN218242191U (zh) 高压连接分断装置、电池模组和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