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6565U - 分体式电抗器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电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6565U
CN218826565U CN202320179328.9U CN202320179328U CN218826565U CN 218826565 U CN218826565 U CN 218826565U CN 202320179328 U CN202320179328 U CN 202320179328U CN 218826565 U CN218826565 U CN 218826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pillar
yoke
clip
lower yoke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93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
张际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nlu Special Transfor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nlu Special Transfor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nlu Special Transfor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nlu Special Transfor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93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6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6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6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属于电抗器技术领域,其中,该分体式电抗器包括上轭组件、下轭组件、中柱铁芯、两个中夹件、骨架和绕组;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相对设置并位于上轭组件下方,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中柱铁芯一端与上轭组件连接,中柱铁芯的另一端与下轭组件连接;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并连接于下轭组件;两个中夹件对应抵接于中柱铁芯纵向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位置;骨架套设于中柱铁芯的外周并且中夹件位于骨架与中柱铁芯之间;绕组套设于骨架外周。该分体式电抗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拼装后的电抗器整体强度大、连接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分体式电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抗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成熟发展,发电机的体型也越来越大,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必不可少的交流器以及交流器中的电抗器体积也随之增加,虽然大型的发电机发电效率高,但是庞大的体积给发电机、交流器和电抗器的安装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阶段电抗器大多都是一体式的,电抗器庞大的体积不仅导致其安装拆卸困难,还会给电抗器的维修更换带来极大不便。一旦电抗器出现故障,其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不仅会导致维修成本高,还会因维修更换耗时长而影响发电机的运行。在专利CN218414197U中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其通过将电抗器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以便于电抗器的安装拆卸及运输,虽然将电抗器设计为分体式可以方便安装拆卸和运输,但是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强度较低,通过在中柱铁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中夹件,以使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对应连接,这会使中柱铁芯结构变复杂,增加中柱铁芯的生产成本;而且中夹件尺寸较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中夹件易发生弯折损坏,导致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断开连接,而且中夹件一旦损坏,需要同时更换中柱铁芯和中夹件,这无疑增加了电抗器的维修更换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电抗器不仅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整体强度较小,不能满足电抗器的实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电抗器,以简化电抗器的中柱铁芯结构,增加中柱铁芯与电抗器的上下轭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包括:
上轭组件;
下轭组件,其与上轭组件相对设置并位于上轭组件下方,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
中柱铁芯,其一端与上轭组件连接,中柱铁芯的另一端与下轭组件连接;
两个中夹件,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并连接于下轭组件;两个中夹件对应抵接于中柱铁芯纵向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位置;
骨架,其套设于中柱铁芯的外周并且中夹件位于骨架与中柱铁芯之间;
绕组,其套设于骨架外周。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上、下轭组件设计为分体式,并利用螺杆连接上、下轭组件,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上、下轭组件;通过设置中夹件,利用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于中柱铁芯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在上、下轭组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增加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骨架,以分隔绕组和中柱铁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轭组件包括上轭件,上轭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上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夹件;下轭组件组件包括下轭件,下轭件与上轭件相对设置并且下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夹件,下夹件与上夹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螺杆连接;中柱铁芯竖直设置并且中柱铁芯的上端与上轭件抵接,中柱铁芯的下端与下轭件抵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上夹件之间设有顶板,顶板与两个上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上夹件连接为一体,顶板与两个上夹件共同形成第一安装空间,上轭件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下夹件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与两个下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下夹件连接为一体,底板与两个下夹件共同形成第二安装空间,下轭件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夹件背离上轭件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下夹件背离下轭件的一侧设有下连接部,螺杆竖直设置并且螺杆上下两端与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对应连接,以连接上轭组件和下轭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中夹件竖直设置并且抵接于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中夹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安装空间中并与下轭件抵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夹件抵接于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连接时前后方向的连接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中夹件与两个下夹件对应设置,中夹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下夹件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夹件设有下夹件通孔,中夹件设有中夹件通孔,下轭件设有下轭件通孔,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对应设置,紧固件同时设于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中,以连接下轭件、中夹件及其对应的下夹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中柱铁芯与骨架之间设有撑条,撑条设于中柱铁芯的边部并沿中柱铁芯纵向延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轭件、下轭件和中柱铁芯分开设有风道,开设于上轭件的风道、开设于下轭件的风道以及开设于中柱铁芯的风道相互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电抗器采用分体式结构,当某一部件损坏时,仅更换维修某一部件即可,无需连带更换其他部件,检减少了维修更换成本;并且电抗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拼装后的电抗器整体强度大、连接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中撑条与中柱铁芯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中未装配绕组、骨架和撑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中中柱铁芯与中夹件、下轭件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中中夹件与下轭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一个实施例中中夹件与下夹件、底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轭组件;2、绕组;3、下轭组件;4、螺杆;5、端子;6、中柱铁芯;7、风道;8、中夹件;9、骨架;
11、上轭件;12、顶板;13、上夹件;131、上连接部;
31、下轭件;32、下夹件;33、底板;34、底座;35、接地螺栓;321、下连接部;
91、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电抗器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分体式电抗器包括上轭组件1、下轭组件3、中柱铁芯6、两个中夹件8、骨架9和绕组2。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2所示,上轭组件1包括上轭件11,上轭件1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上轭件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夹件13,两个上夹件13之间设有沿上轭件11前后方向设置的顶板12,顶板12与上夹件13垂直设置并且两个上夹件13通过顶板12连接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2与两个上夹件13一体成型,以增加顶板12与两个上夹件13的连接强度;两个上夹件13与顶板12共同形成第一安装空间,上轭件11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上夹件13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上轭件11的前后两侧连接,以将上轭件11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夹件13背离上轭件11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131,上连接部131通过螺杆4与下轭组件3连接,以将上轭组件1与下轭组件3连接为一体。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下轭组件3与上轭组件1相对设置并位于上轭组件1下方;下轭组件3包括下轭件31,下轭件3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下轭件3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夹件32,两个下夹件32之间设有沿下轭件31前后方向设置的底板33,底板33与下夹件32垂直设置并且两个下夹件32通过底板33连接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33与两个下夹件32一体成型,以增加底板33与两个下夹件32的连接强度;两个下夹件32和底板33共同形成第二安装空间,下轭件31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下夹件32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下轭件31的前后两侧对应连接,以将下轭件31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中;下夹件32背离下轭件31的一侧设有下连接部321,下连接部321与上连接部131对应设置并且下连接部321通过螺杆4与上连接部131连接,以将下轭组件3与上轭组件1连接为一体;还需要说明的是,下轭组件3还包括底座34,底座34位于下轭件31底部并连接于两个下夹件32;底座34设有若干连接孔,紧固件通过连接孔将分体式电抗器与其他设备连接;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下夹件32背离下轭件31的一侧还设有接地螺栓35,接地螺栓35与地面接触,以防止引起触电事故。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中柱铁芯6竖直设置并且设置于上轭件11与下轭件31之间;中柱铁芯6的上端与上轭件11抵接,中柱铁芯6的下端与下轭件31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中柱铁芯6、上轭件11和下轭件31均为金属材质,优选为硅钢片。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4-图6所示,中夹件8用于限制中柱铁芯6与下轭组件连接时的前后位置;两个中夹件8相对设置并且连接于下轭组件3;两个中夹件8竖直设置并且对应抵接于中柱铁芯6的前后两侧;两个中夹件8与两个下夹件32对应设置;中夹件8竖直设置且中夹件8的下端位于第二安装空间中并且通过紧固件与下轭件31以及对应的下夹件3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分体式电抗器的整体结构,紧固件同时连接于下轭件31、中夹件8及其对应的下夹件32,下夹件32设有下夹件通孔,中夹件8设有中夹件通孔,下轭件31设有下轭件通孔,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对应设置,紧固件同时设于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中,以将中夹件8、下轭件31和对应的下夹件32连接为一体,从而使下夹件8和下轭件31同时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中;HIA需要说明的是,中夹件通孔贯通中夹件8设置并且沿中柱铁芯6的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2所示,骨架9用于使绕组2与中柱铁芯6绝缘;骨架9套设于中柱铁芯6的外周,为了简化骨架9与中柱铁芯6的结构,便于二者连接,在实际生产中,骨架9通过抵接于中柱铁芯6的外周,由于骨架9紧贴中柱铁芯6会对中柱铁芯6造成损伤,因此,骨架9与中柱铁芯6之间设有撑条91,使骨架9与中柱铁芯6之间产生空隙,以防止骨架9损伤中柱铁芯6;撑条91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设于中柱铁芯6的边部。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1和图2所示,绕组2缠绕于骨架9的外周并且绕组2连接有用于电气连接的端子5。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如图2-图4所示,上轭件11、下轭件31和中柱铁芯6分开设有用于散热的风道7,开设于上轭件11的风道7和开设于下轭件31的风道7沿中柱铁芯6的左右方向延伸,开设于中柱铁芯6的风道7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开设于上轭件11的风道7和开设于下轭件31的风道7以及开设于中柱铁芯6的风道7相互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是螺栓等用于连接的部件,紧固件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的安装步骤为:通过紧固件将两个上夹件13对应与上轭件11的前后两侧连接,以组合形成上轭组件1;通过另一紧固件将两个下夹件32和两个中夹件8对应与下轭件31的前后两侧连接,以组合形成下轭组件3;接着将中柱铁芯6放置于两个中夹件8之间并将中柱铁芯6的下端与下轭件31抵接;再将撑条91安装于中柱铁芯6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边部并将骨架9套设于中柱铁芯6外周,接着将绕组2缠绕于骨架9外周;然后将上轭组件1放置于中柱铁芯6上端并使上轭件11与中柱铁芯6的上端抵接,最后将上夹件13的上连接部131与对应的下夹件32的下连接部321通过螺杆4连接,以使中柱铁芯6的上下两端同时对应抵接于上轭件11和下轭件31,从而各个部件组装形成电抗器。
上述分体式电抗器通过设置中夹件,利用中夹件限制中柱铁芯在前后方向的安装位置,以增加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当中夹件8发生损坏时,只需将中夹件8与下轭组件3拆卸分离,即可更换新的中夹件8,而无需连带更换中柱铁芯6,减少了电抗器的维修更换成本;并且上述分体式电抗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拼装后的电抗器整体强度大、连接可靠性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轭组件;
下轭组件,其与所述上轭组件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上轭组件下方,所述下轭组件与所述上轭组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
中柱铁芯,其一端与所述上轭组件连接,所述中柱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轭组件连接;
两个中夹件,两个所述中夹件相对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下轭组件;两个所述中夹件对应抵接于所述中柱铁芯纵向相对的两侧,以限制所述中柱铁芯与所述下轭组件的连接位置;
骨架,其套设于所述中柱铁芯的外周并且所述中夹件位于所述骨架与所述中柱铁芯之间;
绕组,其套设于所述骨架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组件包括上轭件,所述上轭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上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夹件;所述下轭组件包括下轭件,所述下轭件与所述上轭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下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夹件,所述下夹件与所述上夹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所述螺杆连接;所述中柱铁芯竖直设置并且所述中柱铁芯的上端与所述上轭件抵接,所述中柱铁芯的下端与所述下轭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夹件之间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两个所述上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所述上夹件连接为一体,所述顶板与两个所述上夹件共同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上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夹件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所述下夹件连接为一体,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共同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下轭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件背离所述上轭件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下夹件背离所述下轭件的一侧设有下连接部,所述螺杆竖直设置并且所述螺杆上下两端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对应连接,以连接所述上轭组件和所述下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件竖直设置并且抵接于所述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所述中夹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下轭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夹件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对应设置,所述中夹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下夹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件设有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设有中夹件通孔,所述下轭件设有下轭件通孔,所述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通孔和所述下轭件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紧固件同时设于所述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通孔和所述下轭件通孔中,以连接所述下轭件、所述中夹件及其对应的所述下夹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铁芯与所述骨架之间设有撑条,所述撑条设于所述中柱铁芯的边部并沿所述中柱铁芯纵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件、所述下轭件和所述中柱铁芯分开设有风道,开设于所述上轭件的风道、开设于所述下轭件的风道以及开设于所述中柱铁芯的风道相互连通。
CN202320179328.9U 2023-02-06 2023-02-06 分体式电抗器 Active CN218826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9328.9U CN218826565U (zh) 2023-02-06 2023-02-06 分体式电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9328.9U CN218826565U (zh) 2023-02-06 2023-02-06 分体式电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6565U true CN21882656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9328.9U Active CN218826565U (zh) 2023-02-06 2023-02-06 分体式电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6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3842A (zh) * 2023-04-27 2023-07-18 安徽英大科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3842A (zh) * 2023-04-27 2023-07-18 安徽英大科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26565U (zh) 分体式电抗器
CN106299192A (zh) 一种拼装式电池箱模组固定架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箱
CN111599955A (zh) 一种无模组类铝壳电池模组及铝壳电池
CN209896151U (zh)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固定结构
CN108134038A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2625835U (zh) 电池包
CN203111315U (zh) 车架和具有该车架的汽车
CN211879486U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极耳固定结构
CN219696663U (zh) 一种电池连接导片
CN220700874U (zh) 一种电芯固定结构及车辆
CN220087133U (zh) 自发电模块
CN112531294A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连接件及连接方法
CN220363210U (zh) 换电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8731649U (zh) 电池模组
CN22110226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414197U (zh) 分体式电抗器
CN219498066U (zh) 便于组装的电池组连接架
CN218677405U (zh) 锂电池系统
CN218242162U (zh) 一种电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CN214043824U (zh) 一种电芯固定支架
CN212695238U (zh) 电池模组
CN219086101U (zh) 密封组件及电池
CN217562715U (zh) 一种电池系统
CN217740733U (zh) 电池端电连接器、电池包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20253377U (zh) 电芯支架及储能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