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234U -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234U
CN220377234U CN202320778070.4U CN202320778070U CN220377234U CN 220377234 U CN220377234 U CN 220377234U CN 202320778070 U CN202320778070 U CN 202320778070U CN 220377234 U CN220377234 U CN 220377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control
floating
control electric
wat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80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维纤
张璐
庄鹏宇
吴世璋
刘渊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80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移动机构的表面,移动机构包括游动组件和漂浮组件,收集机构包括集中组件和储存组件,漂浮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漂浮组件对称地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组件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前侧储存组件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后侧。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游动组件可以带动漂浮组件和收集机构在水面移动,并且可以对收集机构和漂浮组件进行支撑和限位,漂浮组件可以将游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便于游动组件对垃圾进行收集,集中组件可以将垃圾集中收集,并由惯性输送给储存组件,储存组件可以对水面垃圾进行暂时性储存,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储存。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垃圾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面垃圾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属于水污染物,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和水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水面垃圾处理,会对水面上的垃圾进行回收采集,避免垃圾持续对水资源和水中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公开号为:CN20475355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伸缩杆、垃圾网口张开收拢机构、浮力支撑和垃圾收集网,其中,垃圾网口张开收拢装置安装在伸缩杆的一端,浮力支撑安装在垃圾网口张开收拢装置上并且在伸缩杆的对面位置,垃圾收集网安装在垃圾网口张开收拢装置的下面。此装置可以实现在水中的自动漂浮,并且何以在水中做往复运动收集垃圾。收集完成后还能够沿伸缩杆自动缩回,使用十分方便。
在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时,就会使用到垃圾收集设备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回收,而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现有的水面垃圾收集设备为人工手动收集,不具备远程遥控等能力,无法对管道内等狭小环境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有效收集,降低了对垃圾收集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水面垃圾收集设备为人工手动收集,不具备远程遥控等能力,无法对管道内等狭小环境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有效收集,降低了对垃圾收集的灵活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游动组件和漂浮组件,所述收集机构包括集中组件和储存组件;
所述漂浮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漂浮组件对称地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组件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前侧,所述储存组件连接在游动组件的后侧。
为了起到带动漂浮组件和收集机构移动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游动组件包括输送外壳、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所述输送外壳具有用于对垃圾进行收集的中空通道,所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栓接在输送外壳底部的前侧,所述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栓接在输送外壳的后侧。
为了起到让游动组件漂浮在水面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框架和漂浮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输送外壳的侧面,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漂浮囊可拆卸地连接于两支撑框架之间。
为了起到对水面垃圾收集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中组件包括限位框架、收集板和引入槽,所述限位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的前侧,所述限位框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收集板,限位框架后端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引入槽。
为了起到对收集后垃圾储存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组件包括连接框架、限位套绳和收集网,所述连接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的后侧,所述限位套绳栓接在连接框架的后侧,所述收集网缝接在限位套绳的内壁。
为了起到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防护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地,在所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的表面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的表面设置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为网状,所述防护板与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配合使用。
为了起到对漂浮囊防护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漂浮囊的表面栓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设为弧形,所述防护外壳与漂浮囊配合使用。
为了起到增加收集板收集垃圾效率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收集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辅助辊轮,所述辅助辊轮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所述辅助辊轮与收集板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游动组件可以带动漂浮组件和收集机构在水面移动,并且可以对收集机构和漂浮组件进行支撑和限位,漂浮组件可以将游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便于游动组件对垃圾进行收集,集中组件可以将垃圾集中收集,并由惯性输送给储存组件,储存组件可以对水面垃圾进行暂时性储存,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储存。
2.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游动组件,输送外壳可以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进行支撑和限位,并且对漂浮组件和收集机构进行支撑和限位,可以对收集后的垃圾由惯性输送到收集机构内。
3.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漂浮组件,支撑板可以对支撑框架进行支撑和限位,支撑框架可以对漂浮囊进行支撑和限位,漂浮囊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并且带动游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上,便于收集机构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
4.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集中组件,限位框架可以对收集板进行限位,收集板可以增加游动组件对垃圾收集的范围,增加对垃圾收集的效率,引入槽可以增加垃圾在水中进入到游动组件内的范围,避免水面垃圾从游动组件的底部意外漂走。
5.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防护板,可以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进行防护,避免水中杂物进入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内造成损伤。
6.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外壳,可以对漂浮囊进行防护,避免水中漂浮的尖锐物体对漂浮囊造成损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游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漂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机构;
101、游动组件;1011、输送外壳;1012、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
102、漂浮组件;1021、支撑板;1022、支撑框架;1023、漂浮囊;
2、收集机构;
201、集中组件;2011、限位框架;2012、收集板;2013、引入槽;
202、储存组件;2021、连接框架;2022、限位套绳;2023、收集网;
3、防护板;
4、防护外壳;
5、辅助辊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参照图1,包括移动机构1和收集机构2,收集机构2可拆卸地连接在移动机构1的表面,移动机构1包括游动组件101和漂浮组件102,收集机构2包括集中组件201和储存组件202;
漂浮组件102设置有两组,两组漂浮组件102对称地连接在游动组件101的两侧,集中组件201连接(优选地连接方式为栓接,但并不限于此)在游动组件101的前侧,储存组件202连接(优选地连接方式为栓接,但并不限于此)在游动组件101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设置移动机构1和收集机构2,游动组件101可以带动漂浮组件102和收集机构2在水面移动,并且可以对收集机构2和漂浮组件102进行支撑和限位,漂浮组件102可以将游动组件101漂浮在水面,便于游动组件101对垃圾进行收集,集中组件201可以将垃圾集中收集,并由惯性输送给储存组件202,储存组件202可以对水面垃圾进行暂时性储存,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储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游动组件101包括输送外壳1011、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输送外壳1011内设置有中空通道,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连接(优选地连接方式为栓接,但并不限于此)在输送外壳1011底部的前侧,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连接(优选地连接方式为栓接,但并不限于此)在输送外壳1011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游动组件101,输送外壳1011可以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进行支撑和限位,并且对漂浮组件102和收集机构2进行支撑和限位,可以对收集后的垃圾由惯性输送到收集机构2内,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可以将游动组件101在水中推动,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可以将游动组件101在水中后退,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为电力驱动的螺旋桨,可以与外用控制中枢远程连接,并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漂浮组件102包括支撑板1021、支撑框架1022和漂浮囊1023,支撑板1021安装在输送外壳1011的侧面,支撑板1021的前后两端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框架1022,漂浮囊1023可拆卸地连接于两支撑框架10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漂浮组件102,支撑板1021可以对支撑框架1022进行支撑和限位,支撑框架1022可以对漂浮囊1023进行支撑和限位,漂浮囊1023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并且带动游动组件101漂浮在水面上,便于收集机构2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4所示,集中组件201包括限位框架2011、收集板2012和引入槽2013,限位框架2011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的前侧,所述限位框架20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收集板2012,限位框架2011后端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引入槽20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中组件201,限位框架2011可以对收集板2012进行限位,收集板2012可以增加游动组件101对垃圾收集的范围,增加对垃圾收集的效率,引入槽2013可以增加垃圾在水中进入到游动组件101内的范围,避免水面垃圾从游动组件101的底部意外漂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5所示,储存组件202包括连接框架2021、限位套绳2022和收集网2023,连接框架2021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的后侧,限位套绳2022连接在连接框架2021的后侧,收集网2023缝接在限位套绳2022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存组件202,连接框架2021可以对限位套绳2022进行支撑和限位,限位套绳2022可以对收集网2023进行限位,收集网2023可以对收集后的垃圾进行暂时性储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的表面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的表面栓接有防护板3,防护板3设为网状,防护板3与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护板3,可以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进行防护,避免水中杂物进入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内造成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漂浮囊1023的表面栓接有防护外壳4,防护外壳4设为弧形,防护外壳4与漂浮囊1023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护外壳4,可以对漂浮囊1023进行防护,避免水中漂浮的尖锐物体对漂浮囊1023造成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如图4所示,收集板20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辅助辊轮5,辅助辊轮5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辅助辊轮5与收集板2012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辅助辊轮5,可以因自身的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转动,增加垃圾与收集板2012接触时移动的效率,提高收集板2012对垃圾收集的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移动机构1和收集机构2通电后启动,再将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放入水中,直至漂浮囊1023将输送外壳1011漂浮在水面上为止,之后将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远程与外用控制中枢连接,对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进行远程遥控,让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带动输送外壳1011向垃圾处方向移动,在输送外壳1011与垃圾接触时,收集板2012可以对垃圾进行辅助收集,垃圾会因为惯性而漂向收集网2023内,从而将垃圾进行收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收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可拆卸地连接在移动机构(1)上,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游动组件(101)和漂浮组件(102),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集中组件(201)和储存组件(202);
所述漂浮组件(102)设置有两组,两组漂浮组件(102)对称地连接在游动组件(101)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组件(201)连接在游动组件(101)的前侧,所述储存组件(202)连接在游动组件(101)的后侧;
所述游动组件(101)包括输送外壳(1011)、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所述输送外壳(1011)具有用于对垃圾进行收集的中空通道,所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底部的前侧,所述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的后侧;
所述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的表面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的表面连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设为网状,所述防护板(3)与推进遥控电动螺旋桨(1012)和后退遥控电动螺旋桨(1013)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102)包括支撑板(1021)、支撑框架(1022)和漂浮囊(1023),所述支撑板(1021)安装在输送外壳(1011)的侧面,支撑板(1021)的前后两端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框架(1022),所述漂浮囊(1023)可拆卸地连接于两支撑框架(10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组件(201)包括限位框架(2011),所述限位框架(2011)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的前侧,所述限位框架(20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地连接有收集板(2012),限位框架(2011)后端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引入槽(2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组件(202)包括连接框架(2021)、限位套绳(2022)和收集网(2023),所述连接框架(2021)可拆卸地连接在输送外壳(1011)的后侧,所述限位套绳(2022)栓接在连接框架(2021)的后侧,所述收集网(2023)缝接在限位套绳(202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囊(1023)的表面连接有防护外壳(4),所述防护外壳(4)设为弧形,所述防护外壳(4)与漂浮囊(1023)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20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辅助辊轮(5),所述辅助辊轮(5)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所述辅助辊轮(5)与收集板(2012)配合使用。
CN202320778070.4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Active CN220377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070.4U CN2203772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070.4U CN2203772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234U true CN220377234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8070.4U Active CN2203772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5403B (zh) 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
AU2020101385A4 (en) A water surface garbage collector
CN209921569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09243694U (zh) 一种水上漂浮垃圾清理船
CN113699957B (zh) 一种实现海漂垃圾捕获和运输的水上机器人
CN110820707B (zh) 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
CN21154786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0063314U (zh) 一种具有垃圾收集功能的节能双体船
CN220377234U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108263572A (zh) 一种履带式水下机器人
CN113309054B (zh) 一种自驱动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备及使用方法
CN213267792U (zh) 一种智能水面清洁机器人
CN102020005A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器
CN220374717U (zh) 一种大型水面垃圾聚拢回收船
CN203113301U (zh) 小型水体漂浮物清除器
CN218400913U (zh) 基于小型水域自动清洁蓄电智能小船
CN216153987U (zh)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CN216070430U (zh) 一种高效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
CN216428213U (zh) 一种红树林环境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CN110143261A (zh) 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
CN215165415U (zh) 一种自驱动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备
CN211711022U (zh)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装置
CN111216851A (zh) 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098168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8322667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