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987U -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53987U CN216153987U CN202122154874.0U CN202122154874U CN216153987U CN 216153987 U CN216153987 U CN 216153987U CN 202122154874 U CN202122154874 U CN 202122154874U CN 216153987 U CN216153987 U CN 2161539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urface
- ship body
- floating body
- recovery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包括船体和浮体侧翼。船体内设有回收腔。船体的前端设有收集口,船体的后端设有排水口。收集口和排水口均与回收腔相连通,排水口与回收腔之间设有过滤网。浮体侧翼有两个。两个浮体侧翼分别设于船体的左右两侧并与船体连接。浮体侧翼的下方设置有朝后的螺旋桨,浮体侧翼的内部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螺旋桨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水面垃圾回收器的两个浮体侧翼能够为船体提供浮力并通过螺旋桨实现水下行走,将水面异物通过收集口回收到回收腔内。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水面垃圾或浮藻的清理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背景技术
垃圾污染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水面垃圾破坏了水体中固有的生态系统与水体的功能,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健康,而且极为影响观感,因此清理水面漂浮物极为重要,对于一些景点的观景水体尤甚。现有技术中,清理水面垃圾的主要方式还是人工清理。人工清理一般依靠竹竿和捕捞网来打捞水面杂物,尤其是远离岸边的水面垃圾,清理难度和危险度都极高,清理人员通常要在风吹日晒的情况下工作,且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包括:船体和浮体侧翼;所述船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船体的前端设有收集口,所述船体的底部后端设有朝后的排水口,所述收集口和排水口均与所述回收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回收腔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浮体侧翼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浮体侧翼分别设于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浮体侧翼的下方设置有朝后的螺旋桨,所述浮体侧翼的内部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螺旋桨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面垃圾回收器,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两个所述浮体侧翼能够为船体的两侧提供浮力支撑,使得所述船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两个所述浮体侧翼的驱动单元能够分别驱动各自的螺旋桨,使得水面垃圾回收器整体能够在水面航行。通过控制两个螺旋桨的转动速度配合能够使得水面垃圾回收器整体实现水面上的转向和移动,从而能够使水面垃圾从所述收集口流入到回收腔内。随垃圾一起流入回收腔的水流能够从所述排水口往后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水面垃圾回收器能够实现水面垃圾的自动回收清理,避免了人工清理的各种不便,提高了水面垃圾的清理效率和清理程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口朝前设于所述船体的前端顶部,所述收集口与所述浮体侧翼相平齐,所述回收腔设于所述船体的中后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面垃圾回收器在水中航行的时候,所述收集口刚好能够与水面漂浮物相平齐,水流和水面垃圾都能够从所述收集口顺畅地流入到所述回收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口和回收腔之间还设有前后延伸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口和回收腔相连通,所述回收通道内设有止回阻挡件;所述止回阻挡件的上端转动铰接于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所述止回阻挡件的转动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止回阻挡件或所述回收通道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止回阻挡件相对所述回收通道的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面垃圾和水流能够沿回收通道流入回收腔内,又能够通过止回阻挡件防止水面垃圾从回收腔内逆向流出,避免了水面垃圾回收器静止或往后移动时,所述回收腔内的垃圾受倒流的水流影响而从收集口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舱门,所述排污舱门的一端与所述船体活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船体可拆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除所述排污舱门与所述船体的连接可以将其打开,从而能够方便地将所述回收腔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的内侧顶部设有微型控制单元和蓄电池,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驱动单元以及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能够为所述驱动单元供能,实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远距离无线工作。所述微型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自动航行或人机交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的顶部外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在工作时,所述太阳能板朝上,能够利用太阳能为机器人供电,节省了常规能源,绿色环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的前侧顶部设有朝前的摄像头和/或传感器,所述摄像头和/或传感器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或传感器能够对水面上的障碍物和垃圾进行识别,以便进行水面垃圾的清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与所述排水口之间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抽水泵能够将水流由前往后抽取,使得所述回收腔内的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并在所述收集口形成往回收腔流动的水流,能够更好地将水面垃圾吸入回收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体侧翼前后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挂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挂钩能够对水面垃圾回收器整体进行吊挂转移,方便将水面垃圾回收器通过吊挂方式放入水中或从水中吊出到船上、岸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和浮体侧翼的外侧壁均为流线型曲面形状,以左右方向为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宽度方向,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宽度尺寸大于其自身的高度尺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人的外侧壁整体设置为流线型曲面,能够减小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提高垃圾的清理效率。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宽度尺寸大于其自身的高度尺寸,使其能够更加平稳地在水中漂浮或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船体,110、收集口,120、排水口,130、排污舱门,140、太阳能板,150、摄像头,200、浮体侧翼,210、螺旋桨,22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水面垃圾回收器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包括:船体100和两个浮体侧翼200。
两个所述浮体侧翼200分别设于所述船体100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船体100固定连接。
所述浮体侧翼200前后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挂钩220。所述浮体侧翼200的下方设置有朝后的螺旋桨210。所述浮体侧翼200的内部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螺旋桨210驱动连接。
所述螺旋桨210包括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穿过所述浮体侧翼200的外壳并伸入到所述浮体侧翼200内部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旋转驱动轴与所述浮体侧翼200外壳的连接处设置防水橡胶圈。考虑到便于控制螺旋桨210转动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为微型变速电机。
所述船体100的内侧顶部设有密封的元件放置腔。所述元件放置腔设置有微型控制单元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控制单元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还包括外设的遥控器。
所述船体100的顶部外侧设有太阳能板140。所述太阳能板140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太阳能板140能够在回收器工作过程中为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船体100的前侧顶部设有朝前的摄像头150和传感器。
所述船体100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设于所述船体100的中后部。所述船体100的前端设有收集口110。所述收集口110朝前设于所述回收腔的前端顶部,所述收集口110与所述浮体侧翼200相平齐。两侧的浮体侧翼200能够对船体100提供浮力而进行承托,当回收器漂浮在水中时,所述收集口110能够刚好与水面平齐,水面的漂浮垃圾能够容易通过所述收集口110进入到回收腔内。
所述收集口110和回收腔之间还设有前后延伸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口110和回收腔相连通。
所述回收通道内设有止回阻挡件。所述止回阻挡件的上端转动铰接于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所述止回阻挡件的转动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
所述止回阻挡件或所述回收通道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止回阻挡件相对所述回收通道的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止回阻挡件的上端前侧。所述止回阻挡件能够往后翻起贴近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水面垃圾和水流能够顺利地通过所述回收通道往后进入到回收腔;而当所述止回阻挡件往前翻转至垂直所述回收通道时,所述限位部会抵在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使得所述止回阻挡件无法继续往前翻转,即使船体100往后运动,所述回收腔内的物件也不会从回收通道流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回收通道的两侧侧壁并往所述回收通道内凸起。
所述船体100的底部后端设有朝后的排水口120。所述收集口110和排水口120均与所述回收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口120与所述回收腔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排水口120之间设有抽水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120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能够防止水通过排水口120回流进入所述回收腔内。
所述船体100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舱门130,所述排污舱门130的一端与所述船体100活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船体100可拆连接。
所述摄像头150和传感器、所述抽水泵和所述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100),所述船体(100)内设有回收腔,所述船体(100)的前端设有收集口(110),所述船体(100)的底部后端设有朝后的排水口(120),所述收集口(110)和排水口(120)均与所述回收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口(120)与所述回收腔之间设有过滤网;
浮体侧翼(200),所述浮体侧翼(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浮体侧翼(200)分别设于所述船体(100)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船体(100)连接,所述浮体侧翼(200)的下方设置有朝后的螺旋桨(210),所述浮体侧翼(200)的内部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螺旋桨(210)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110)朝前设于所述船体(100)的前端顶部,所述收集口(110)与所述浮体侧翼(200)相平齐,所述回收腔设于所述船体(100)的中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110)和回收腔之间还设有前后延伸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口(110)和回收腔相连通,所述回收通道内设有止回阻挡件;所述止回阻挡件的上端转动铰接于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所述止回阻挡件的转动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止回阻挡件或所述回收通道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止回阻挡件相对所述回收通道的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舱门(130),所述排污舱门(130)的一端与所述船体(100)活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船体(100)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内侧顶部设有微型控制单元和蓄电池,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驱动单元以及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顶部外侧设有太阳能板(140),所述太阳能板(140)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前侧顶部设有朝前的摄像头(150)和/或传感器,所述摄像头(150)和/或传感器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所述排水口(120)之间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微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侧翼(200)前后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挂钩(2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和浮体侧翼(200)的外侧壁均为流线型曲面形状,以左右方向为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宽度方向,所述水面垃圾回收器的宽度尺寸大于其自身的高度尺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4874.0U CN216153987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4874.0U CN216153987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53987U true CN216153987U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4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54874.0U Active CN216153987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53987U (zh)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54874.0U patent/CN2161539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22422U (zh) | 一种可带水操作的鱼塘电动清淤装置 | |
CN212534019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 |
CN216153987U (zh) |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 |
CN109774873A (zh) | 一种可升降的水面垃圾清洁装置 | |
CN108221898B (zh) | 一种水面污染物清洁方法 | |
CN109878643A (zh) | 一种全自动水面垃圾清洁装置 | |
CN109024518A (zh) | 一种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 |
CN111216851A (zh) | 水面垃圾清理船 | |
CN211898256U (zh) | 水上垃圾清洁机器人 | |
CN209798717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清洁机器人 | |
CN209873756U (zh) | 一种水体漂浮污染物遥控回收装置 | |
KR20030006640A (ko) | 청정에너지를 이용한 수중폭기장치 | |
CN21159287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水面垃圾清理船 | |
CN209617401U (zh) | 一种用于水面清理垃圾的装置 | |
CN207902709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 |
CN210284539U (zh) | 一种可升降的垃圾机器人 | |
CN208007237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 |
CN208293547U (zh) | 一种气动式小河道漂浮物分类打捞设备 | |
CN209833924U (zh) | 一种用于清理水面污物的船 | |
CN109878644A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洁机器人 | |
CN212047810U (zh) | 水面垃圾清理船 | |
CN111441322A (zh) | 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8022096U (zh) | 一种水面巡航清洁机器人 | |
CN110004897A (zh) | 一种水体漂浮污染物遥控回收装置 | |
CN213443000U (zh) | 一种吸水式太阳能无人双体清洁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