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190U -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190U
CN220377190U CN202321877578.6U CN202321877578U CN220377190U CN 220377190 U CN220377190 U CN 220377190U CN 202321877578 U CN202321877578 U CN 202321877578U CN 220377190 U CN220377190 U CN 220377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uction
pipe
box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75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
李青强
周导
柳佳
雷祖祥
许竞
喻义天
刘俊
钟飞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xiang Transportation Burea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ingxiang Transportation Burea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xiang Transportation Bureau,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ingxiang Transportation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3218775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属于路面除积水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上表面放置有抽离箱,车体内部安装有汲水箱、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一汲水管以及第二汲水管,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汲水箱相连,第一抽水泵的吸水端与第一汲水管相连,第一汲水管的另一端用于抽吸车辙路面的积水,第二汲水管的一端与汲水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的吸水端相连,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抽离箱相连,抽离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汲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磁铁,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吸附磁铁的吸附件。以上设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面积水回收后需要输送至其他设备中进行处理且现有的吸水管道容易产生磨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积水清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网络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公路交通的大流量、重轴载、渠化的公路运输方式已经形成,这使得车辙成为重载交通下路面损坏的主要类型,车辙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道路使用寿命,对交通安全也有直接影响。其中沥青路面最严重的为水损害,水损害是指水分浸入路面结构内部,导致混合料强度降低,在车辆荷载等作用下使路面逐渐出现掉粒、松散及结构性破坏等问题。其严重降低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缩短道路使用寿命,车辙使路面局部碾压密实和厚度减小,降低了面层结构的整体性,促使其他病害的产生。
现有技术积水处理装置,只能够将路面上的积水进行回收,回收后不能进行再利用,只能输送至别的设备中进行处理,而且现有的吸水管道是伸向底面,当面对不平整的路面时,吸水管道容易与底面产生摩擦导致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路面积水回收后需要输送至其他设备中进行处理且现有的吸水管道容易产生磨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表面放置有抽离箱,车体内部安装有汲水箱、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一汲水管以及第二汲水管,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汲水箱相连,第一抽水泵的吸水端与第一汲水管相连,第一汲水管的另一端用于抽吸车辙路面的积水,第二汲水管的一端与汲水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的吸水端相连,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抽离箱相连,抽离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抽离箱还连接有用于抽取抽离箱内过滤后的积水进行喷水的花洒;所述第一汲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磁铁,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吸附磁铁的吸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汲水管上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汲水管的轴向,所述车体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横向滑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车体外。
优选地,所述车体底部设有与两道车辙对应的两个连接座,每个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连接轴,每根所述连接轴上固设若干所述第一汲水管,其中一根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汲水管朝向底面的一端分别指向另一根所述连接轴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抽离箱侧面设置有汲水管小孔,所述第二汲水管的一端穿过汲水管小孔并与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吸水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抽离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位于过滤装置上方。
优选地,所述抽离箱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过滤装置为网格网状滤膜,所述网格网状滤膜安装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汲水管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汲水管与积水接触的一端呈斜口状。
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设有两相对的抽离箱支撑架,所述抽离箱放置在两抽离箱支撑架之间,各抽离箱支撑架的下端与车体固定连接,各抽离箱支撑架的上端两边设有耳部,耳部内设有螺纹孔,紧固螺钉穿过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以使两抽离箱支撑架对抽离箱进行紧固。
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表面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翻盖,所述翻盖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二汲水管通过的开口,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通孔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抽水泵和第一汲水管将路面车辙处的积水进行抽取并输入汲水箱内,由于路面上的积水会夹杂一定的淤泥,因此积水进入汲水箱内长时间放置后会产生一定的沉淀,从而实现第一次过滤;当汲水箱内的积水放置了一段时间之后,可通过第二汲水管和第二抽水泵将汲水箱内的上层清液吸取至抽离箱内,并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使得流入抽离箱内的积水较纯净,此时可将车体移动至需要进行洒水的底面进行洒水操作,实现回收的积水进行再利用;而车体在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第一汲水管与底面的摩擦产生磨损,可通过吸附件将第一汲水管上的磁铁吸附住,此时第一汲水管的自由端被限位在车体上,就不会与底面产生磨损,提高了第一汲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A处局部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车体;2、手推杆;3、汲水箱;4、抽水泵安装架;5、第一汲水管;6、第二汲水管;
7、抽离箱;8、抽离箱支撑架;9、紧固螺钉;10、翻盖;11、花洒;13、第二抽水泵;14、连接轴;15、连接座;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上表面放置有抽离箱7,车体1内部安装有汲水箱3、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13、第一汲水管5以及第二汲水管6,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汲水箱3相连,第一抽水泵的吸水端与第一汲水管5相连,第一汲水管5的另一端用于抽吸车辙路面的积水,第二汲水管6的一端与汲水箱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13的吸水端相连,第二抽水泵13的出水端与抽离箱7相连,抽离箱7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抽离箱7还连接有用于抽取抽离箱7内过滤后的积水进行喷水的花洒11,所述花洒11内有抽吸装置(图中未示出),能够将抽离箱7内积水抽出喷洒出来,抽吸装置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一汲水管5远离第一抽水泵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磁铁,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吸附磁铁的吸附件(图中未视出)。本实施例中,车体1整体呈矩形且内部中空,车体1两侧面下部安装有驱动轮,车体1后端一体设有手推杆2。抽离箱7可拆卸安装在车体1顶面,车体1底面未封闭,第一抽水泵安装在抽水泵安装架4上,抽水泵安装架4固接在车体1内,本实施例中,汲水箱3设有两个,两个汲水箱3分别位于车体1内的前部和后部,汲水箱3整体呈圆筒状,汲水箱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体1前进方向垂直,汲水箱3的两端一体设有穿过车体1侧壁并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柱。抽水泵安装架4也设有两个且位于两个汲水箱3之间,抽水泵安装架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汲水箱3表面并与其固定连接,抽水泵安装架4通过固定在两个汲水箱3之间从而安装在车体1内。抽水泵安装架4内的第一抽水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汲水箱3连通。所述第一汲水管5的一端穿过所述抽水泵安装架4并与其内的第一抽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汲水管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环状的所述磁铁,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1上,用于吸附磁铁,所述吸附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第一汲水管5的长度选择车体1的合适位置,不限于车体1的底面或侧面,用于吸附磁铁。当不需要吸取车辙路面的积水时,将第一汲水管5抬起并使磁铁吸附在吸附件上,此时第一汲水管5被限位在车体1上,当移动车体1时,第一汲水管5端部不会与路面之间产生磨损;当需要吸取车辙路面的积水时,将第一汲水管5端部从吸附件下取下并放置在路面上即可,优选地,所述吸附件可以为矩形件,矩形件表面可设置弧形凹槽用于使磁铁卡入,提高吸附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汲水管5上连接有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车体1的前进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汲水管5的轴向,所述车体1上设有连接座15,所述连接轴1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4与连接座15之间形成了铰接关系,用于使第一汲水管5设有磁铁的一端可绕铰接点抬起或落下,抬起时,磁铁与吸附件吸附,使得第一汲水管5被限位在车体1上;落下时,第一汲水管5能够每次落在相同的位置,当第一汲水管5位于连接轴14和磁铁之间的部分为硬质管时落地点更加可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15横向滑动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连接轴14的一端延伸至车体1外。由于车辙印记不一定是同样的宽度,因此若路面上的具有积水的车辙为不同宽度的,此时就需要能够调节第一汲水管5的落地点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车辙印,而连接座15能够沿车体1进行横向滑动,能够带动第一汲水管5垂直于车体1前进方向进行横向滑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第一汲水管5的落地点,连接轴14伸出车体1外的一端主要目的是方便人工操作,当人工横向移动连接轴14时,即可带动连接座15沿车体1进行横向滑动,如图3所示,本实施列中,车体1底部设置有垂直于车体1前进方向的滑槽16,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座15,所述连接座15上铰接有所述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汲水管5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与两道车辙对应的两个连接座15,每个连接座15上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连接轴14,每根所述连接轴14上固设若干所述第一汲水管5,其中一根所述连接轴14上的第一汲水管5朝向底面的一端分别指向另一根所述连接轴14的下方。两排连接轴14上连接的第一汲水管5从前向后依次交错设置。多个第一汲水管5且相互交错能够使吸水范围更广,吸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抽离箱7侧面设置有汲水管小孔,第二抽水泵13通过螺纹螺钉固定连接在抽离箱7内壁,所述第二汲水管6的一端穿过汲水管小孔并与所述第二抽水泵13的吸水端相连,当汲水箱3里的水装满以后,可以打开第二抽水泵13对汲水箱3吸取积液,进行回收过滤,能够得到更加干净的积水。
进一步地,所述抽离箱7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抽水泵13的出水端位于过滤装置上方,能直接将从汲水管里的水抽取至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对所述抽离箱7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过滤装置可以为网格网状滤膜或被间隔较小的滤布包裹的铁质材料滤网,所述过滤装置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凸台上,当上面堆积的残留物较多时,可以拧出螺栓从而取下过滤装置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汲水管5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汲水管5与积水接触的一端呈斜口状,斜口处设有过滤网(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滤网用于过滤公路路辙积水里较大的杂质异物,防止第一汲水管5堵塞,同时斜口面接触使得覆盖积水面积更广,汲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上设有两相对的抽离箱支撑架8,所述抽离箱7放置在两抽离箱支撑架8之间,所述抽离箱7能够从车体1上取下,所述抽离箱7内长期处理积水,当抽离箱7内部存在损坏需要对抽离箱7进行维修时,可以单独在车体1上取下旧的抽离箱7换上新的抽离箱7,能够快速更换,不会影响正常作业,所述抽离箱支撑架8为有一定强度的弹性材料,各抽离箱支撑架8的下端与车体1固定连接,各抽离箱支撑架8的上端两边设有耳部,耳部内设有螺纹孔,紧固螺钉9穿过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以使两抽离箱支撑架8对抽离箱7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上表面设有与车体1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翻盖10,所述翻盖10的一端边缘设有呈U形开口,第二汲水管6从U形开口穿过,所述翻盖10另一端与通孔铰接,汲水箱3上设有连接螺口,第二汲水管6与连接螺口螺纹连接。在操作作业时,如果遇到第二汲水管6堵塞时,可以打开翻盖10,拆下与抽离箱3的连接,清理第二汲水管6内的异物,翻盖10打开或关闭不仅能及时清理异物,同时设备内部需要维护保养时也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人通过手推杆2推动车体1在车辙路面积水处行驶,放下第一汲水管5,打开第一抽水泵,根据路辙宽度通过连接轴14调节第一汲水管5位置使其位于积水处,积水通过第一汲水管进入汲水箱3,积水首先能够在汲水箱3里沉淀过滤,当汲水箱3内积水沉淀后,打开第二抽水泵13,通过第二汲水管6将滚筒汲水箱3里上层清液吸入抽离箱7,积水进入抽离箱7后通过过滤装置完成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积水暂存在抽离箱7,当需要使用时,过滤后的积水就能通过花洒11喷洒出来,作用于干燥地面,抑制灰尘,作业完毕后,关闭所有抽水泵,将第一汲水管5吸附在车体1上,将车体1放回原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体上表面放置有抽离箱,车体内部安装有汲水箱、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一汲水管以及第二汲水管,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汲水箱相连,第一抽水泵的吸水端与第一汲水管相连,第一汲水管的另一端用于抽吸车辙路面的积水,第二汲水管的一端与汲水箱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的吸水端相连,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抽离箱相连,抽离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抽离箱还连接有用于抽取抽离箱内过滤后的积水进行喷水的花洒;所述第一汲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磁铁,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吸附磁铁的吸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汲水管上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汲水管的轴向,所述车体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横向滑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车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部设有与两道车辙对应的两个连接座,每个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连接轴,每根所述连接轴上固设若干所述第一汲水管,其中一根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汲水管朝向底面的一端分别指向另一根所述连接轴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离箱侧面设置有汲水管小孔,所述抽离箱内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汲水管的一端穿过汲水管小孔并与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吸水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离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位于过滤装置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离箱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过滤装置为网格网状滤膜,所述网格网状滤膜安装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汲水管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汲水管与积水接触的一端呈斜口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两相对的抽离箱支撑架,所述抽离箱放置在两抽离箱支撑架之间,各抽离箱支撑架的下端与车体固定连接,各抽离箱支撑架的上端两边设有耳部,耳部内设有螺纹孔,紧固螺钉穿过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以使两抽离箱支撑架对抽离箱进行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表面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翻盖,所述翻盖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二汲水管通过的开口,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通孔铰接。
CN202321877578.6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Active CN220377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578.6U CN22037719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578.6U CN22037719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190U true CN220377190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7578.6U Active CN22037719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5916B1 (ko) 노면의 비점오염물질 제거장치가 채용된 청소차량
CN204690657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
CN107233761A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04343096B (zh) 环卫车用拖吸式路面清洁装置
CN108301341A (zh) 一种适用乡道、高速多路型道路减速带
US201100172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shing temporary road mats
KR100979766B1 (ko) 저소음·배수성 아스팔트포장도로 기능유지차
US20100059090A1 (en) Vehicle washing installation with artificial turf covered wash bay
CN111891078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自动洗车台
CN220377190U (zh)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除积水装置
KR100414905B1 (ko) 원통형 미세 협잡물 제거장치
CN209190398U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无心磨床机
KR100979475B1 (ko) 친환경 콘크리트 포장도로의 교량 슬라브면 보수면 부착력 증대 장치
KR102050324B1 (ko) 포장 도로 공극 회복용 차량
CN210216286U (zh)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降尘多用车
JP3932411B2 (ja) トンネル内壁面の洗浄装置
CN211772615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除尘装置
CN111560845B (zh) 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
CN210049172U (zh) 一种自动化清洗路面机构及车载式清洗路面的设备
CN209392878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
CN211849196U (zh) 一种沥青路面杂物清洗装置
CN220247130U (zh) 一种防淤积市政排水排污管道
CN218765548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表面异物的称重地磅
CN209584779U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沥青路面喷洒装置
CN114273062B (zh) 一种建筑现场的石子粉碎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