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8159U - 电子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8159U
CN220368159U CN202321497923.3U CN202321497923U CN220368159U CN 220368159 U CN220368159 U CN 220368159U CN 202321497923 U CN202321497923 U CN 202321497923U CN 220368159 U CN220368159 U CN 220368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sulating base
insulator
electronic
conductiv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79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钢
陈益芳
李凯文
刘季超
肖倩
程秀锋
王智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hua Ferrite and Ceram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hua Ferrite and Ceram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hua Ferrite and Ceram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hua Ferrite and Ceram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79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8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8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8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与导电件组,导电件的端部设置有焊杯结构。通过绝缘基座将导电件进行固定,再将电子线的端部分别与位置固定的导电件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电子线相互连接时,直接将两处于自由状态的电子线端部相互接触后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个电子线端部接触不方便、甚至在焊接时容易脱开的麻烦,使两个电子线的连接更加方便,也能保证焊接质量使两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并且通过绝缘基座的支撑与绝缘作用,避免导电件与机体之间发生接触,由于电子线端部固定在导电件的端部,因此也能避免电子线连接端与机体发生接触,也使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电子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是由多个模块或元件相互连接来完成其整个功能所需。各个模块或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使用电连接件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电连接件连接的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在采用电连接件连接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装时,将模块或元件上自带的电子线的端部相连即可,但是目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在安装或组装时,大多存在着电连接件连接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着的在安装或组装时设备内电子线连接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以及导电件组,且每个所述导电件组均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贯穿所述绝缘基座设置,所述导电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焊杯结构。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组的数量有多个,每个所述导电件组均包括多个导电件,两相邻所述导电件组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组内的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同一所述导电件组中的所有所述导电件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件组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呈夹角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导电件同时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体设置,所述导电件上还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所述限位部件与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分别抵接,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定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绝缘基座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一凹槽;
或,所述第一绝缘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凹槽。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绕所述导电件或所述导电件组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绝缘基座安装于机体。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孔以及多个紧固件,多个所述安装孔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以将所述绝缘基座安装于所述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可以通过绝缘基座将导电件进行固定,再将电子线的端部分别与位置固定的导电件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电子线相互连接时,直接将两处于自由状态的电子线端部相互接触后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个电子线端部接触不方便、甚至在焊接时容易脱开的麻烦,使两个电子线的连接更加方便,也能保证焊接质量使两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并且通过绝缘基座的支撑与绝缘作用,避免导电件与机体之间发生接触,由于电子线端部固定在导电件的端部,因此也能避免电子线连接端与机体发生接触,也使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基座;11、第一绝缘体;12、第二绝缘体;2、导电件组;21、导电件;3、焊杯结构;4、第一凹槽;5、支撑部件;6、安装孔;7、限位部件;71、限位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1以及导电件组2,且每个导电件组2均包括导电件21,导电件21贯穿绝缘基座1设置,导电件2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焊杯结构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基座1至少部分为绝缘材质,绝缘材质分布在绝缘基座1与机体以及导电件21相互接触的部位,起到绝缘的作用。当然绝缘基座1也可以整体全部为绝缘材质制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
导电件21一般为杆状、条状,或者是其他具有一定长度的件体。导电件21可以是实心结构,导电件21采用实心结构强度更好;也可以在导电件21内部设置让位通孔,让位通孔沿整个导电件21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导电件21,在导电件21内部设置让位通孔,可以减轻导电件21的自身重量,并且降低导电件21的制作成本,具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定。
焊杯结构3是目前常用的将电子线与导电件21相互焊接的结构。当导电件21内部设置让位通孔时,在导电件21的端部处设置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让位通孔的局部相互组合而形成焊杯结构3。当导电件采用实心结构时,需要分别在导电件21的两个端部设置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容纳孔,同时也在导电件21的端部处设置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容纳孔结合形成焊杯结构3。
此外,导电件组2的数量与需要进行连接的元器件组数相互匹配,即一个绝缘基座1可以为多组元器件的连接提供支撑。并且每个导电件组2内导电件2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导电件组2内导电件21的数量,根据与导电件组2相连接的元器件上输出电子线的数量进行自由的选择。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连接组件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绝缘基座1固定在机体上,并保持所有导电件21不与机体发生接触。然后将需要相互连接的两根电子线,分别放置并固定在同一个导电件21两端部处的焊杯结构3内,通过焊接将两根电子线与同一根导电件21的两个端部分别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两根电子线之间的连接。并且在所有电子线均连接后来完成整个元器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连接组件,通过在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多个导电件组2,每个导电件组2均包括多个贯穿绝缘基座1设置的导电件21,并且在导电件2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焊杯结构3。通过绝缘基座1将导电件21进行固定,然后将电子线的端部分别与位置固定的导电件21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电子线相互连接时,直接将两处于自由状态的电子线端部相互接触后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个电子线端部接触不方便的麻烦,使两个电子线的连接更加方便,也能使两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并且通过绝缘基座1的支撑与绝缘作用,避免导电件21与机体之间发生接触,由于电子线端部固定在导电件21的端部,因此也能避免电子线连接端与机体发生接触,也使电子线之间的连接更加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机体可以是容纳元器件的容器,例如是电子设备的主壳体,也可以是支撑元器件的支撑件,如主壳体内部的支撑架等,还可以是主壳体内的其他部件或元器件,例如设置在主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与图5所示,导电件组2的数量有多个,每个导电件组2均包括多个导电件21,两相邻导电件组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导电件组2内的导电件21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具体的,相邻的两个导电件组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并且同一个导电件组2内的多个导电件21也都相互间隔设置,可以保证导电件21之间不会发生接触,同时也能保证在电子线连接后不会发生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子线发生接触而短路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导电件组2中的导电件21均相互平行设置,不同导电件组2中的导电件21呈夹角设置,具体的,导电件组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可以保证在进行连接后,避免多个电子线发生接触而短路,使电子线的连接更加安全。同时还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导电件组2成夹角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导电件组2的倾斜角度可以自由进行设置,使导电件组2的角度与元器件的位置相互匹配,使元器件上的输出电子线可以直接与导电件21的端部进行连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电子线在与导电件21连接后产生弯折或弯曲。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有的导电件21沿第一方向X延伸,也即绝缘基座1上的所有导电件21均相互平行设置,在导电件21与绝缘基座1相互安装时,只需要在绝缘基座1加工时从一个方向来加工绝缘基座1上的安装孔6,可以降低绝缘基座1的加工成本。此外采用所有的导电件21均相互平行设置的方式,避免电子线在进行连接后多个电子线发生接触。
为了减少导电件组2所占用的空间,在上述特征导电件组2与导电件21的基础上,导电件组2中的多个导电件21均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呈夹角设置。具体的,导电件组2中的多个导电件21均沿第二方向Y排列成一条直线,可以减少每个导电件组2自身所占用的空间,避免了在绝缘基座1上布置导电件组2时占用空间大的情况产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导电件组2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错位设置,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分别呈夹角设置。具体的,导电件组2采用在沿第三方向Z上错位设置,在多个导电件组2进行排列时,可以将多个导电件组2之间的直线形式的排列,通过错位设置更改为沿折线排列,这样在保证两个导电件组2之间间距的同时,减少了多个导电件组2在沿第三方向上所占用的距离空间,从而可降低所有导电件组2在沿第三方向Z上的整体尺寸,进而减少绝缘基座1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导电件组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个导电件组2内部的导电件21数量也为两个。其中两个导电件组2分别位于绝缘基座1的角部位置,使两个导电件组2可以在保证间隔设置的同时,还能沿第三方向Z上错位设置,可以使四个导电件21的布局更合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绝缘基座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体11以及与第二绝缘体12,导电件21同时贯穿第一绝缘体11以及第二绝缘体12设置,导电件21上还设置有限位部件7,限位部件7位于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之间,限位部件7用于与第一绝缘体11和第二绝缘体12分别抵接以限定导电件21与绝缘基座1的相对位置。具体的,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相互抵靠组成绝缘基座1,导电件21同时贯穿第一绝缘体11以及第二绝缘体12,在导电件21的外部还设置有限位部件7。绝缘基座1采用分体结构在导电件21安装时,将导电件21的两个端部分别贯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通过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将限位部件7夹在中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导电件21在安装后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的可能,使导电件21的安装更加安全稳固。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限位部件7包括限位板,导电件21贯穿限位部件7设置,其中限位板的外形轮廓要大于导电件21的轮廓尺寸。且限位部件7与导电件21为一体结构,使限位部件7安装更牢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绝缘体1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部件7的第一凹槽4;具体的,第一凹槽4的数量与限位部件7的数量相匹配,第一凹槽4凹设在第二绝缘体12上靠近第一绝缘体11的侧面上,并且第一凹槽4的侧壁环绕导电件21设置,第一凹槽4的深度与限位部件7的厚度尺寸相互匹配。其中,限位部件7的厚度尺寸指的是限位部件7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凹槽4的设置可以在导电件21贯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后,将限位部件7放置在第一凹槽4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限位部件7的存在而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之间存在安装间隙,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的安装贴合更紧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绝缘体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位部件7的第二凹槽。具体的,第二凹槽的数量与导电件21的数量相匹配,第二凹槽凹设在第一绝缘体11上靠近第二绝缘体12的侧面上,并且第二凹槽的侧壁环绕导电件21设置,第二凹槽的深度与限位部件7的厚度尺寸相互匹配。其中,限位部件7的厚度尺寸指的是限位部件7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在导电件21贯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后,将限位部件7放置在第二凹槽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之间存在安装间隙,使第一绝缘体11与第二绝缘体12的安装贴合更紧密。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凹槽4与第二凹槽还可以同时存在,并且第一凹槽4的位置与第二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凹槽4与第二凹槽共同组成用于容纳限位部件7的容纳空间。并且当第一凹槽4与第二凹槽同时存在时,第一凹槽4与第二凹槽的深度总和与限位部件7的厚度尺寸相匹配。
为了避免导电件21在安装时出现安装方向错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位部件7位于导电件21的一侧。具体的,限位部件7在导电件21上向某一个方向凸出设置,限位部件7与焊杯结构3的朝向形成一个固定的夹角,并且第一凹槽4和/或第二凹槽的方向与限位部件7相互匹配。通过限位部件7与导电件21上焊杯结构3朝向的夹角关系,在导电件21安装时对导电件21进行方向上的指示以及定位。这样通过限位部件7自身的形状就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件21发生安装方向错误的问题产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限位部件7上设置有定位凸出部71,定位凸出部71用于避免导电件21的安装方向错误。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出部71可以是设置在限位部件7外部的一个凸出部,也可以是将限位部件7的一个端部伸长形成,只要使限位部件7的外形变成一个非圆形的形状即可。定位凸出部71一般设置在限位部件7的周圈上,在第一凹槽4和/或第二凹槽的侧壁上也设置有与定位凸出部71形状及位置相互匹配的定位区域。定位凸出部71的设置可以在导电件21安装时,在定位凸出部71与定位区域位置不匹配时,即可直观的表示导电件21的安装有问题,对导电件21的安装方向起到定位与指示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件21安装方向发生错误。此外,当导电件21的横截面外形为圆形时,定位凸出部的设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件21安装后发生转动,使导电件21的安装更加稳固可靠。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与图5所示,限位部件7包括限位板,导电件21贯穿限位板设置,且导电件21与限位部件7偏心设置,具体的,限位部件7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等中的其中一种,在此不做限定,只要保证限位部件7的几何中心位于导电件21的轴心之外。这样就会使限位部件7位于导电件21某一侧的体积大于位于导电件21其他区域的体积,同时第一凹槽4和/或第二凹槽的形状与限位部件7的形状相互匹配。这样通过限位部件7自身的形状就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电件21发生安装方向错误的问题产生的几率,保证导电件21上焊杯结构3的朝向正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与图4所示,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支撑部件5,支撑部件5绕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设置。具体的,导电件21贯穿绝缘基座1的同时也贯穿支撑部件5,支撑部件5凸设在绝缘基座1的侧面上。支撑部件5也为绝缘材质,可以与绝缘基座1为一体结构属于绝缘基座1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独立的部件安装在绝缘基座1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5的工作原理如下:为了方便绝缘基座1的安装,在机体上个通常会设置有用于容纳绝缘基座1的卡装槽,卡装槽一般是将金属板材通过折弯制成。在卡装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避让导电件21的避让开口。在绝缘基座1安装时绝缘基座1会沿第三方向Z插入到卡装槽,绝缘基座1安装插入卡装槽内时,导电件21同时也会滑入到避让开口内。导电件21的端部通过避让开口伸出卡装槽,方便导电件21与电子线连接。
在支撑部件5上至少有一个支撑面,并且支撑面绕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设置,可以在导电件21滑入到避让开口内时,通过支撑面抵靠在避让开口处,使支撑部件5对单个导电件21或者整个导电件组2形成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电件21与避让开口处的机体发生接触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块,支撑部件5的形状可以是圆形、长圆形、矩形等中的任何一种,在此不做限定。导电件21在贯穿绝缘基座的同时也贯穿支撑部件5设置,此时支撑部件5的周圈面即为绕设在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外部的支撑面,使导电件21的安装更安全。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部件5包括绕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设置的挡板,此时挡板的外侧面即为支撑面。支撑部件5可以是一个整体,支撑部件5连续围绕在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周围。支撑部件5也可以是多个挡板绕导电件21或导电件组2周圈,并且多个挡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将绝缘基座1与机体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可以采用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与紧固件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安装槽等结构,与紧固件相互配合实现绝缘基座1的固定;也可以在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凸起、弹性凸起等机构,并在机体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卡装为来实现固定。在安装时,通过将绝缘基座1安装在机体的安装位处,并使用固定结构将绝缘基座1固定即可,固定结构的设置可以使绝缘基座1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的安装孔6与多个紧固件。在机体上也设置有与安装孔6位置相互匹配的安装过孔。在绝缘基座1安装后,使用紧固件穿过安装孔6与安装过孔即可完成绝缘基座1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绝缘基座1在安装后发生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座以及导电件组,且每个所述导电件组均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贯穿所述绝缘基座设置,所述导电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焊杯结构,所述绝缘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导电件同时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体设置,所述导电件上还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所述限位部件与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分别抵接,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定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绝缘基座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组的数量有多个,每个所述导电件组均包括多个导电件,两相邻所述导电件组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组内的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同一所述导电件组中的所有所述导电件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件组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一凹槽;
或,所述第一绝缘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件的第二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导电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绕所述导电件或所述导电件组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绝缘基座安装于机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孔以及多个紧固件,多个所述安装孔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以将所述绝缘基座安装于所述机体上。
CN202321497923.3U 2023-06-12 2023-06-12 电子连接组件 Active CN220368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7923.3U CN2203681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电子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7923.3U CN2203681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电子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8159U true CN220368159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3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7923.3U Active CN2203681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电子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8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68159U (zh) 电子连接组件
CN116885467A (zh) 电子连接组件
CN212908192U (zh) 一种连接器
US9954327B1 (en) Modular PCB housing with grounding clip
CN216085240U (zh) 采样端子定位结构、采样组件定位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2257507U (zh) 便携式换电电池包的汇流排
CN212783908U (zh) 一种带有卡勾的电连接器
CN210669871U (zh) 一种usb直插式电源适配器的组装结构
CN210136982U (zh) 电池模组
CN111786163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4706328U (zh) 一种汽车高速连接器
JPH07220700A (ja) プリント基板を内蔵するパック電池
CN210468311U (zh) 一种插针组件
CN112787138B (zh) 一种汽车高速连接器组件
CN220383299U (zh) 电路板组件及烟雾报警器
CN212751307U (zh) 一种车载连接器
CN220585337U (zh) 顶盖组件
CN219555268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支架结构
CN216903628U (zh) 一种大电流低表面贴装的电源连接器
CN215183793U (zh) 一种低压开关漏电模块的连接结构
CN216818707U (zh) 直焊式Type-C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13243014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线机构
CN210837907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0743791U (zh) 一种电容器安装支架
CN212783967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