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6542U -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66542U CN220366542U CN202321788336.XU CN202321788336U CN220366542U CN 220366542 U CN220366542 U CN 220366542U CN 202321788336 U CN202321788336 U CN 202321788336U CN 220366542 U CN220366542 U CN 2203665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refrigerant
- pipe
- branch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涉及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本体、多个第一换热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通过三通件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使用不同的制冷剂,应选择匹配管径的换热器,以提高换热效率。如R22冷媒压损较大,通常应用于φ7管、φ9管换热器。而对于R32、R410A冷媒,压损小,匹配φ7、φ5管换热器,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若在大冷量风冷柜中使用φ5管的蒸发器,蒸发在制冷情况下,可能出现换热管内的流程过长导致冷媒可能会提前过热,进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其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
换热本体;
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
第一冷媒管,多个第一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连接;
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二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
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为φ5管。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位于换热本体的同侧。
通过上述设置,在插接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时仅在换热本体的一侧完成即可,可以使得换热器更便利进行安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通过上述设置,避免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在换热本体内出现干涉的情况。并且还能够通过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的排布来保证换热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换热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本体内的第二换热管及感温包,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连接,感温包设置于第二换热管。
由于第一换热管的设置有三通件,第一换热管与三通件连接处的管厚度较薄,因此在第一换热管上设置感温包容易使得第一换热管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第二换热管出现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保证感温包的正常工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管与多个第一换热管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换热管位于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感温包能够检测到换热器的极限温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换热管分为两组,第一冷媒管为液态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包括两个第一冷媒支管及与两个第一冷媒支管连接的第一冷媒总管;
两个第一冷媒支管远离第一冷媒总管的一端分别与两组中的多个第一支管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分配与每组第一换热管中的第一支管连接的毛细管的长度。使得冷媒的流程长度较为均匀,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均匀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三通件设置于换热本体靠近第一冷媒管的一侧,三通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
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均为U型管,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及第一管路连接,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路及第二冷媒管连接,第三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路及第二冷媒管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冷媒从第一冷媒管在第一换热管内流至第二冷媒管时,会在换热本体内往复流动两圈,也即冷媒的流程大约为4m。进而能够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通时出现提前过热的情况。从而保证换热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换热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支管靠近第一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一管路靠近第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液态冷媒从第一冷媒管流入第一支管,并在第一支管流向第一管路时,液态冷媒从上往下流动阻力较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管靠近第二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二管路靠近第二支管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第三支管靠近第二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三管路靠近第三支管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在气态冷媒占比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气态冷媒在第二支管或第三支管内流动时,具有从下到上的流动趋势,这样气态冷媒流动的阻力会较小,从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增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装置、管路及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换热器,换热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媒管或第二冷媒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本体、多个第一换热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一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二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均为φ5管。通过三通件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与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换热器;10-换热本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面;14-第二面;20-第一换热管;21-第一支管;22-第二支管;23-第三支管;24-三通件;241-第一管路;242-第二管路;243-第三管路;30-第一冷媒管;31-第一冷媒支管;32-第一冷媒总管;40-第二冷媒管;50-感温包;60-第二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换热器中,冷媒在流动阻力损失越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越低。不同冷媒在换热管内流动的压降特性差异较大,冷媒流动产生的阻力损失均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干度越大,冷媒的比容越大,流速越快,使阻力损失增大。阻力损失大小为R22>R290>R410A>R32。R410A的流动阻力损失略大于R32。而对于R32或R410A冷媒能够匹配φ7或φ5管。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φ5换热器行业内已应用于小冷量机型,如1P-5P机型,大冷量的机型中使用较少,例如,在10P风冷柜机型中,机身宽度约为900~1100mm,换热器的高度设计一般为950~1000mm左右,若使用φ5管,则需要增加换热器内换热管的密度来增加换热强度,在制冷情况下,蒸发器流程过长,则冷媒可能会提前过热,出现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使得换热效率降低的情况。例如,现有大多数换热器中使用为一进一出类型的换热管。该类型的换热管在大冷量的换热器的换热本体内时,需要多次来回穿过换热本体相对的两侧,也即在换热本体内进行一定数量的弯折,以在厚度方向上使得换热管充实地布置在换热本体内,来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大换热管在换热本体内的宽度,也即会增大冷媒在换热本体内的流程,从而降低换热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1,其能够有效保证换热器1的换热效率。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的具体结构及其带来的相应的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包括换热本体10、多个第一换热管20、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
其中多个第一换热管20位于换热本体10内且沿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20包括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及三通件24,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分别与三通件24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一支管21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30连接,多个第二支管22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多个第三支管23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均为φ5管。
需要说明的是,φ5管指的是外径为5mm管。本实施例中提到的长度方向值得是换热器1安装在风冷柜中的延伸方向。以图1为参考,长度方向值得为a方向,宽度方向指的为b方向,厚度方向指的为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同时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三通件24的设置,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时,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二冷媒管40为气态冷媒管冷媒能在通过第一支管21后分流进入第二支管22于第三支管2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管20为“一进两出”的形式,也即,一根第一换热管20有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的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这为两根换热支管。
当换热器1为蒸发器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二冷媒管40为气态冷媒管,也就是说,第一支管21为进管。多根换热管会在换热本体10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布,对于“一进一出”形式的换热管来说,一般需要保证与毛细管连接的相邻“进管”之间的间距,也即,一般需要保证第一支管21之间的间距,因此“一进一出式”换热管在换热本体10长度方向上的数量有限,为了保证在厚度方向上使得换热管充实地布置在换热本体10内,来保证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所以“一进一出”的换热管需要多次来回穿过换热本体10相对的两侧。但如此便会增大冷媒在换热本体10内的流程,从而降低换热效率。
而在同样的换热本体10的空间内,“一进两出”形式的第一换热管20相对于“一进一出”形式的换热管,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的管的数量更多,因此,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40位于换热本体10的同侧。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为蒸发器时,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二冷媒管40为气态冷媒管。也就是说,气态冷媒管与液态冷媒管位于换热本体10的同一侧,因此在插接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40时仅在换热本体10的一侧完成即可,可以使得换热器1更便利地进行安装。
容易理解的,由于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40位于换热本体10的同侧,因此第一换热管20在换热本体10内从靠近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穿入换热本体10并在换热本体10设置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与换热本体10远离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相对的一侧之间往复回转,最终从换热本体10远离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回穿至换热本体10靠近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使用φ5管的蒸发器内部流程长度为4m左右较为合理。也就是说,在换热器1内部的第一换热管20的长度在4m。
容易理解的,对于设置“一进一出”式换热管的换热器1,在换热本体10长度方向上排布的换热管的数量有限,因此,为了保证在厚度方向上使得换热管充实地布置在换热本体10内,来保证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换热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其中第一面13与第二面14的间距为换热本体10的长度。“一进一出”式的换热管会在从第一面13穿至第二面14,并在第二面14回转再传至第一面13,再从第一面13穿至第二面14,再从第二面14回转穿设至第一面13,再从第一面13回转穿至第二面14,最后再从第二面14回转穿至第一面13。“一进一出”式会在第一面13与第二面14之间往复穿设三圈。由于10P大冷量的风冷柜的换热器1的宽度尺寸约为900-1100mm,“一进一出”式的换热管在第一面13与第二面14之间来回穿设三圈的长度约为6m左右。远大于使用φ5管合理长度4m。因此,可能会出现冷媒提前过热,导致降低换热温差和过多的气体在管路内的阻力较大,形成较大压损的情况。
而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进管对应两个出管,可以通过两个出管来增大换热本体10内换热管的密度。从而可以减小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的圈数,因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冷媒通过第一换热管20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的圈数为两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三通件24设置于换热本体10靠近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三通件2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路241、第二管路242及第三管路243,也就是说,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均为U型管,第一支管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30及第一管路241连接,第二支管22的两端分别与三通件24的第二管路242及第二冷媒管40连接,同样的,第三支管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路243及第二冷媒管40连接。
容易理解的,冷媒在从第一支管21流至第一管路241时,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流动一圈,并从三通件24分流,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42与第二管路242流过第二支管22与第三支管23。冷媒通过第二支管22流至第二冷媒管40时,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流动一圈,冷媒通过第三支管23流至第二冷媒管40时,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流动一圈,也就是说,冷媒从第一冷媒管30在第一换热管20内流至第二冷媒管40时,会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流动两圈,也即冷媒的流程大约为4m。进而能够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内流通时出现提前过热的情况。从而保证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支管22与第三支管23沿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容易理解的,由于第二支管22与第三支管23沿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能够避免第二支管22与第三支管23在换热本体10内出现干涉的情况。并且还能够通过第二支管22与第三支管23的排布来保证换热器1的在长度方向上的换热效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上,换热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第一支管21靠近第一冷媒管30的一端相对第一管路241更靠近第一端11。
需要说明的是,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安装在风冷柜内时,其中第二端12为底部安装在风冷柜的安装底板上。
也就是说,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安装在风冷柜内时,第一支管21靠近第一冷媒管30的一端的高度相对第一管路241更高。因此液态冷媒从第一冷媒管30流入第一支管21,并在第一支管21流向第一管路241时,液态冷媒从上往下流动阻力较小。
需要说明的,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为蒸发器,且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二冷媒管40为气态冷媒管,冷媒在φ5管径的第一换热管20内流动时,在经过第一支管21后流程大约为2m,冷媒中的气态冷媒占比加大,阻力也从而开始变大,在经过三通件24后被第二管路242及第三管路243分为两路,可以降低冷媒流动阻力。在三通件24的第二管路242与第三管路243的冷媒分别向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流动,在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内的流动的气态冷媒占比进一步增大,冷媒的流动阻力也进一步增大。
进一步地,第二支管22靠近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相对第二管路242靠近第二支管22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11,第三支管23靠近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相对第三管路243靠近第三支管23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11。也就是说,当换热器1作为蒸发器安装在风冷柜内时,第二支管22靠近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的高度相对第二管路242靠近第二支管22的一端更高,第三支管23靠近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的高度相对第三管路243靠近第三管路243的一端更高。
因此,在气态冷媒占比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气态冷媒在第二支管22或第三支管23内流动时,具有从下到上的流动趋势,这样气态冷媒流动的阻力会较小,从而使得换热器1的换热效率增高。
换热器1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本体10内的第二换热管60及感温包50,第二换热管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连接,感温包50设置于第二换热管60。也就是说,第二换热管60为“一进一出”式的换热管,且感温包50设置在第二换热管60上,由于第一换热管20的设置有三通件24,第一换热管20与三通件24连接处的管厚度较薄,因此第一换热管20上设置感温包50容易使得第一换热管20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3-图4为参考,冷媒能通过“一进一出”式的第二换热管60在换热本体10内往复三圈。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本体10内的仅有“一进一出”式的类似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换热管60。
而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换热管60上设置感温包50,能够避免第二换热管60出现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以保证感温包50正常工作。
当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感温包5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换热管20不与三通件24连接处。以避免第一换热管20出现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
进一步得,第二换热管60与多个第一换热管20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换热管60位于多个第一换热管20的一侧。具体的,第二换热管60位于多个第一换热管20靠近换热本体10第二端12的一侧。也就是说,感温包50设置于换热本体10靠近第二端12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时,靠近换热本体10第二端12的温度最低,在制热时,靠近换热本体10第二端12的温度最高,因此,通过上述设置,感温包50能够检测到换热器1的极限温度。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换热管20分为两组,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一冷媒管30包括两个第一冷媒支管31及与两个冷媒支管连接的第一冷媒总管32,两个第一冷媒直管远离第一冷媒总管32的一端分别与两组中的多个第一支管2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冷媒管30还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一冷媒支管31连接两组毛细管。毛细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支管31及第一支管21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冷媒支管31,能够更好的分配与每组第一换热管20中的第一支管21连接的毛细管的长度。使得冷媒的流程长度较为均匀,以提高换热器1的换热均匀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均位于换热本体10的第一面13。为了避免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40之间产生干涉,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40位于第一面13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装置、管路及上述的换热器1,换热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媒管30或第二冷媒管4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调节器为风冷柜,换热器1为蒸发器,换热装置为冷凝器,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第二冷媒管40为气态冷媒管时。换热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媒管30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1及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包括换热本体10、多个第一换热管20、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多个第一换热管20位于换热本体10内且沿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20包括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及三通件24,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分别与三通件24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一支管21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30连接,多个第二支管22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多个第三支管23远离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40连接。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及第三支管23均为φ5管。通过三通件24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20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本体(10);
多个第一换热管(20),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0)内且沿所述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包括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第三支管(23)及三通件(24),所述第一支管(21)、所述第二支管(22)及所述第三支管(23)分别与所述三通件(24)的三个开口连接;
第一冷媒管(30),多个所述第一支管(21)远离所述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0)连接;
第二冷媒管(40),所述多个所述第二支管(22)远离所述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支管(23)远离所述三通件(2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
所述第一支管(21)、所述第二支管(22)及所述第三支管(23)为φ5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媒管(30)与所述第二冷媒管(40)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0)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管(22)与所述第三支管(23)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本体(10)内的第二换热管(60)及感温包(50),所述第二换热管(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0)及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所述感温包(50)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管(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管(60)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60)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0)分为两组,所述第一冷媒管(30)为液态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30)包括两个第一冷媒支管(31)及与两个所述第一冷媒支管(31)连接的第一冷媒总管(32);
两个所述第一冷媒支管(31)远离所述第一冷媒总管(32)的一端分别与两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支管(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件(24)设置于所述换热本体(10)靠近所述第一冷媒管(30)的一侧,所述三通件(2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路(241)、第二管路(242)及第三管路(243);
所述第一支管(21)、所述第二支管(22)及所述第三支管(23)均为U型管,所述第一支管(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30)及所述第一管路(241)连接,所述第二支管(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路(242)及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所述第三支管(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管路(243)及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换热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换热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第一支管(21)靠近所述第一冷媒管(30)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管路(241)靠近所述第一端(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管(22)靠近所述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管路(242)靠近所述第二支管(22)的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一端(11);所述第三支管(23)靠近所述第二冷媒管(40)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三管路(243)靠近所述第三支管(23)的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一端(11)。
10.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管路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装置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0)或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8336.XU CN22036654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8336.XU CN22036654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66542U true CN220366542U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9517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88336.XU Active CN220366542U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66542U (zh) |
-
2023
- 2023-07-07 CN CN202321788336.XU patent/CN2203665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180801B2 (ja) | 冷凍空調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1842637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21671662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04613709A (zh) | 冰箱的制冷循环 | |
WO2022089661A1 (zh) |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 |
EP2980516B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same | |
CN100404979C (zh) | 冰箱的冷凝器 | |
CN220366542U (zh) |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 |
CN102032719B (zh) |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平行流换热装置 | |
CN201233137Y (zh) | 一种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 | |
CN216592327U (zh) |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 |
US11988422B2 (en) |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drain | |
CN116518745A (zh) | 一种逆流降温高效换热器 | |
CN211552123U (zh) |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 |
CN210463663U (zh) | 一种用于立式制冷陈列柜的加密型蒸发器 | |
CN114198946A (zh) |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 |
JP2021191996A (ja) | 伝熱管、及び、熱交換器 | |
KR101890826B1 (ko) | 실외열교환기 | |
JP4983878B2 (ja) |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蔵庫、空気調和機 | |
CN221302044U (zh) | 箱体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 |
CN213901571U (zh) | 箱状的管式冷凝器及冰箱 | |
CN218296215U (zh) | 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114518042B (zh) |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空调系统 | |
CN216308291U (zh) | 一种新型过冷器 | |
CN202816909U (zh) | 一种变频空调芯片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