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2123U -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2123U
CN211552123U CN202020037222.1U CN202020037222U CN211552123U CN 211552123 U CN211552123 U CN 211552123U CN 202020037222 U CN202020037222 U CN 202020037222U CN 211552123 U CN211552123 U CN 21155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llecting pipe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7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阿勇
黄运松
麦嘉强
张锦俊
梁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7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2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板管换热器和多个分配管。板管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换热通道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多个分配管相连通,多个换热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一集流管连通。多个分配管均与第二集流管连通,并且多个分配管均位于第二集流管上方,并且多个分配管上均设置有节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换热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能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板管冷凝器都采用集流管作为流量分配器。通常分配管从集流管中心线插入。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分配方式,当板管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制冷剂进入集流管后,集流管内就是气液两相状态,直接导致分配到各个分配管的流量不一,影响换热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板管换热器,其能够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能够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板管换热器和多个分配管。
所述板管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配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
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方,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上均设置有节流机构。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上方。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均平行于水平面。
可选择地,多个所述分配管均垂直于所述第二集流管。
可选择地,所述分配管的直径与所述换热通道的直径相同。
可选择地,所述节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分配管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端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中间换热段,所述中间换热段设置为蛇形,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段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分配管,所述第二连接段垂直于所述分配管。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水平方向上的一侧。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平行。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板管换热器和多个分配管。
所述板管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配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
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方,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上均设置有节流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组件在应用于空调系统中时,当压缩机排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由第二集流管进入板管换热器时,能使得气态的制冷剂漂浮在第二集流管的顶部,由于多个分配管均设置于第二集流管的上方,第二集流管能将气态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中,此时板管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提高,便能打开空调系统中的节流装置使得更多的制冷剂流入板管换热器,并使得第二集流管中充满液态制冷剂,当第二集流管中充满液态制冷剂时,便能均匀分配制冷剂通过设置在分配管上的节流机构将液态的制冷剂等焓节流变成低温低压气液双相的制冷剂,以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其中,通过该换热组件能达到均匀分配制冷剂以及提高制冷剂换热效率的目的。另外,当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第一集流管进入板管换热器时,能通过第一集流管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地分配,同样能保证制冷剂有效的均匀分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换热组件,该空调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换热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空调系统;11-压缩机;12-四通阀;13-换热器;14-节流装置;15-换热组件;100-板管换热器;110-换热通道;111-第一连接段;112-第二连接段;113-中间换热段;120-换热板;200-第一集流管;300-第二集流管;310-分配管;311-节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该空调系统10能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组件15的换热效率。
其中,该空调系统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换热器13、节流装置14和换热组件15,该换热组件15组件能实现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组件15的换热效率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1的排气端和吸气端分别连接于四通阀12的两个端口;换热器13的其中一端连接于四通阀12的一个端口,另一端连接于节流装置14的一个端口;换热组件15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于四通阀12的一个端口,另一端连接于节流装置14的另一个端口。其中,当空调系统10处于制冷模式时,此时换热组件15作为冷凝器,即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首先进入至换热组件15,然后依次进入节流装置14、换热器13,再回到压缩机11中形成一个循环;当空调系统10处于制热模式时,此时换热组件15作为蒸发器,及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首先进入至换热器13,然后依次进入节流装置14、换热组件15,再回到压缩机11形成一个循环。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换热组件15能实现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流量相同,并且能提高换热组件15的换热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系统10中,可以将换热器13也设置为与换热组件15相同的换热结构,进而保证空调系统10整体的制冷剂分配均匀,并提高空调系统10整体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换热组件15包括第一集流管200、第二集流管300、板管换热器100和多个分配管310。板管换热器100具有多个换热通道110,多个换热通道110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多个分配管310相连通,多个换热通道110的另一端均与第一集流管200连通。多个分配管310均与第二集流管300连通,并且多个分配管310均位于第二集流管300上方,并且多个分配管310上均设置有节流机构311。其中节流机构311可以是在分配管310上设置单独的节流元件,例如膨胀阀、毛细管、节流阀芯等,或者可以将分配管310的其中一段设置为直径小于分配管310的细管,进而实现节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集流管200用于连接于四通阀12,进而使得当换热组件15作为冷凝器时,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能导入至第一集流管200中,并通过第一集流管200的集流作用之后,均匀地将制冷剂分配至多个换热通道110内部,以实现制冷剂均匀分配的目的。另外,第二集流管300用于连接于节流装置14,进而使得从节流装置14导出的气液双相的制冷剂流动至第二集流管300时,气态的制冷剂便能在第二集流管300中漂浮起来并上升至第二集流管300的上方,并有设置于第二集流管300上方的分配管310均匀分配至多个换热通道110中。另外,当第二集流管300中充满液态制冷剂时,第二集流管300能将液态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310中,并通过多个分配管310上设置的节流机构311对液态制冷剂进行降压降温,便能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便能实现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分配,并提高制冷剂换热效率的目的。
其中,在空调系统1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在经过节流装置14后形成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气液两相制冷剂由第二集流管300进入板管换热器100,能使得气态的制冷剂漂浮在第二集流管300的顶部,由于多个分配管310均设置于第二集流管300的上方,第二集流管300能将气态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310中,此时板管换热器100的出口过热度提高,便能打开空调系统10中的节流装置14使得更多的制冷剂流入板管换热器100,并使得第二集流管300中充满液态制冷剂,当第二集流管300中充满液态制冷剂时,便能通过设置在分配管310上的节流机构311将液态的制冷剂等焓节流变成低温低压气液双相的制冷剂,以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其中,通过该换热组件15能达到均匀分配制冷剂以及提高制冷剂换热效率的目的。另外,当空调系统10处于制热模式时,空调器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至第一集流管200,能通过第一集流管200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地分配,同样能保证制冷剂有效的均匀分配。
可选择地,第一集流管200位于第二集流管300的上方。并且,其中板管换热器100设置于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之间,以便于制冷剂的输送,同时便于制冷剂在板管换热器100中进行冷却。
可选择地,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均平行于水平面。通过将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设置为均平行于水平面,进而使得制冷剂在进入至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中时,能使得液态制冷剂在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中均匀地分布,便能通过第一集流管200将液态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换热通道110中,或者通过第二集流管300将液态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310中。对于气态制冷剂同样能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集流管200和第二集流管300均匀地分配至多个换热通道110或者多个分配管310中。便能实现将制冷剂均匀分配的目的。
可选择地,多个分配管310均垂直于第二集流管300。通过将多个分配管310设置于第二集流管300的上方,并同时使得多个分配管310均垂直于第二集流管300,便能在第二集流管300中的制冷剂能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310中,进一步保证对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多个分配管310与第二集流管300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满足分配管310的进液口位于第二集流管300上方即可。
进一步地,分配管310的直径与换热通道110的直径相同。将分配管310的直径设置为与换热通道110的直径相同,能便于分配管310的制作,降低制作成本。
另外,可选择地,节流机构311设置于分配管310靠近第二集流管300的一端设置。将节流机构311设置于分配管310上靠近第二集流管300的一端,进而使得经过节流机构311的气液双相的制冷剂能在分配管310中远离第二集流管300的一端分离,并先将气态的制冷剂导入至换热通道110,进一步提高换热通道110中制冷剂的均匀性,以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通道110包括第一连接段111、第二连接段112和中间换热段113,中间换热段113设置为蛇形,第一连接段111和第二连接段112分别连接于中间换热段113的两端,第一连接段111连接于第一集流管200,第二连接段112连接于分配管310,第二连接段112垂直于分配管310。
其中,板管换热器100还设置多个换热板120,多个换热板120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换热板120上均设置有一个换热通道110,中间换热段113则在换热板120的中部蜿蜒设置,进而能通过换热板120将换热通道110中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以提高板管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并且,其中将第二连接段112设置为垂直于分配管310,进而使得在本实施中,第二连接管平行于水平方向,能便于换热通道110中制冷剂的输送,并且能延长整个换热通道110的流动路径长度,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111连接于第一集流管200水平方向上的一侧。通过将第一连接段111连接于第一集流管200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能保证第一集流管200将进入至第一集流管200中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第一连接段111中,进而实现对于制冷剂均匀分配的目的。
另外,第一连接段111与第二连接段112相平行。第一连接段111和第二连接段112相互平行,能便于换热通道110的路线设置,并便于延长换热通道110的路径,进而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系统10及换热组件15能当压缩机11排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由第二集流管300进入板管换热器100时,能使得气态的制冷剂漂浮在第二集流管300的顶部,由于多个分配管310均设置于第二集流管300的上方,第二集流管300能将气态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分配管310中,此时板管换热器100的出口过热度提高,便能打开空调系统10中的节流装置14使得更多的制冷剂流入板管换热器100,并使得第二集流管300中充满液态制冷剂,当第二集流管300中充满液态制冷剂时,便能通过设置在分配管310上的节流机构311将液态的制冷剂标称低温低压气液双相的制冷剂,以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率。其中,通过该换热组件15能达到均匀分配制冷剂以及提高制冷剂换热效率的目的。另外,当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第一集流管200进入板管换热器100时,能通过第一集流管200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地分配,同样能保证制冷剂有效的均匀分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板管换热器和多个分配管;
所述板管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分配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
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均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方,并且多个所述分配管上均设置有节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均平行于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配管均垂直于所述第二集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的直径与所述换热通道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分配管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中间换热段,所述中间换热段设置为蛇形,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段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分配管,所述第二连接段垂直于所述分配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水平方向上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平行。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
CN202020037222.1U 2020-01-08 2020-01-08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55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7222.1U CN211552123U (zh) 2020-01-08 2020-01-08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7222.1U CN211552123U (zh) 2020-01-08 2020-01-08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2123U true CN211552123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7222.1U Active CN211552123U (zh) 2020-01-08 2020-01-08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2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594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594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1317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017047B2 (ja) 熱交換器、空調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US7640970B2 (en) Evaporator using micro-channel tubes
AU740183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6716629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US20060054310A1 (en) Evaporator using micro-channel tubes
US20160245596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427622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JP2005055108A (ja) 熱交換器
EP3156752B1 (en) Heat exchanger
CN214276219U (zh) 换热器和空调
JP2002130866A (ja) 空調用凝縮器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1552123U (zh)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JP2016148480A (ja) 熱交換器
KR20180087775A (ko) 냉장고의 열교환기
CN216592327U (zh)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JP3632248B2 (ja) 冷媒蒸発器
US20190024954A1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WO2021095439A1 (ja) 熱交換器
KR20180087776A (ko) 냉동사이클의 열교환기
CN216308291U (zh) 一种新型过冷器
CN21829621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21302044U (zh) 箱体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EP3971507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