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762U -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762U
CN220365762U CN202321991153.8U CN202321991153U CN220365762U CN 220365762 U CN220365762 U CN 220365762U CN 202321991153 U CN202321991153 U CN 202321991153U CN 220365762 U CN220365762 U CN 220365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s
blade body
blade
flow impeller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11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田琢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11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所述贯流式叶轮包括若干个中间风叶体和位于端部的端部风叶体,其中,中间风叶体包括第一环状端板和若干个第一叶片,相邻两个第一叶片的翼间距为Pa,多个所述中间风叶体形成中部风叶结构,在所述中部风叶结构的两端的端部风叶体,所述端部风叶体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若干个第二叶片,相邻两个第二叶片的翼间距为Pb,其中,所述第二叶片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叶片的设置数量,且Pb<Pa。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通过调整端部风叶体中叶片的数量和间距,改善贯流式叶轮中流体的稳定性流动,提高贯流式叶轮的性能和效率,避免循环涡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挂机空调的节能性,逐渐将换热器及贯流风叶的外径、风道扩大。但在这种结构下风扇转速降低,尽管是在低风量的静音条件下(以下称为静音条件),因送风噪音会因变动而及其明显。
既往的空气调和机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
特别是图1所示,风叶体组成的贯流式叶轮3由以下构成:
风叶体,包括中间风叶体11和端部风叶体13:风叶体由第一环状端板9和设在第一环状端板9上的多枚叶片10所构成的一个单元;
其中,为了改善贯流风叶的噪音,特别是因叶片旋转的压力变动而引起的旋转噪音,往往将多枚叶片10分别错位排列形成不等间距,使其带有压力变动相位;同时在连接中间风叶体11和端部风叶体13时会使其相对于贯流风叶的中心偏离一定角度。因此要先将中间风叶体11和端部风叶体13注塑成型,然后用超声波互相熔接构成贯流式叶轮3。
但是在既往的空气调和机的壁挂式内机上,为了实现静音化而扩大的贯流风叶贯流式叶轮3通过的风量相对一般风叶会更少一点。
特别是如图2所示,表示图1中B-B截面和C-C截面的流体状态;
·中间风叶体11和端部风叶体13两者之间;
·中间风叶体11和端部风叶体13,两者中任意一者;
上述的风叶体的风道上带有侧壁,与贯流式叶轮3的轴向中心相比气流在侧壁的摩擦更大,风阻更高,通过贯流风叶3的风量现住减少,并且气流F1变得不稳定。因此在贯流风叶内部产生并向蜗舌5靠近的循环涡A1的行动也变得不稳定。
其中因为中间风叶体11的两端为圆环状端板因此同两端的风叶体及其它的风叶体之间的空间是互通的,如图3所示为贯流式叶轮3的轴向中央A-A截面上的流体状态,可见循环涡A1的不稳定状态传播到A2,循环涡A2的行动也变得不稳定。并且通过中间风叶体11的部分气流F2也变得不稳定。
因此在静音条件下,贯流式叶轮3整体所生成的循环涡不稳定,并且通过贯流式叶轮3的气流也不稳定,即使是静音条件,但送风噪音也会因变动而格外刺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音条件下送风噪音较为刺耳导致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贯流式叶轮,包括若干个中间风叶体和位于端部的端部风叶体,其中,中间风叶体包括第一环状端板和若干个第一叶片,相邻两个第一叶片的翼间距为Pa,多个所述中间风叶体形成中部风叶结构,在所述中部风叶结构的两端的端部风叶体,所述端部风叶体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若干个第二叶片,相邻两个第二叶片的翼间距为Pb,其中,所述第二叶片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叶片的设置数量,且Pb<Pa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叶片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叶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风叶体分别设置为第一端部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所述贯流式叶轮由第一端部风叶体、中间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沿着轴向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包括第二环状端板,在所述第二环状端板上设置轴承,第二端部风叶体包括第三环状封板,在所述第三环状封板上设置传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中均设置第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中均设置第二叶片,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中第二叶片的设置数量与中间风叶体中第一叶片中的设置数量比值为1.05~1.16,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设置数量为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第二端部风叶体中第二叶片的设置数量比所述中间风叶体中第一叶片中的设置数量多2~4片。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风叶体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包含第二叶片的风叶体,所述端部风叶体中另外一个为包含第一叶片的风叶体。
进一步的,所述贯流式叶轮的传动轴端的为第三端部风叶体,所述第三端部风叶体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的结构,所述贯流式叶轮的轴承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的结构,或者,所述贯流式叶轮的轴承端的为第四端部风叶体,所述第四端部风叶体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的结构,所述贯流式叶轮的传动轴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的结构,所述第三端部风叶体或者第四端部风叶体中第二叶片的设置数量与中间风叶体中第一叶片中的设置数量比值为1.05~1.16,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设置数量为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状端板的中心处呈中空状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在静音条件下,当通过大型化贯流风叶的贯流式叶轮的风量相对变少时,特别是风量大幅减小的情况下,通过使两端的端部风叶体中的第二叶片的翼间距Pb小于第一叶片的翼间距Pa,可以降低流通第二叶片之间的流体的速度,改善第二叶片表面的流体脱落,防止第二叶片间流体的不稳定情况发生,从而流通端部风叶体的流体变得稳定,并能够改善循环涡不稳定现象。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通过调整端部风叶体中叶片的数量和间距,改善贯流式叶轮中流体的稳定性流动,提高贯流式叶轮的性能和效率,避免循环涡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上游设有换热器,其下游设有如上述所述的贯流式叶轮,贯流式叶轮的背面是涡旋状的背板,正面设有蜗舌,下方出风侧设有用于控制风向的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在换热器的正面安装有面板。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贯流式叶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贯流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部、C-C部截面流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部截面流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种贯流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贯流式叶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D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E-E部、F-F部截面流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种贯流式叶轮中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翼间距比对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第二种贯流式叶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第三种贯流式叶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第一种贯流式叶轮中第一叶片与第三叶片的外轮廓比对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第一种贯流式叶轮中第一叶片与第三叶片的翼间距比对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贯流式叶轮中E-E部、F-F部截面流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贯流式叶轮中D-D部截面流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室内机出风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内机;2-换热器;3-贯流式叶轮;4-背板;5-蜗舌;6-上下导风板;7-左右导风板;8-面板;9-第一环状端板;10-叶片;10a-第一叶片;10b-第二叶片;11-中间风叶体;12-第二环状端板;13-端部风叶体;14第三环状封板;15-轴承;16-传动轴;17-第一端部风叶体;18-第二端部风叶体;19-第三端部风叶体;20-第四端部风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横向”、“纵向”、“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流式叶轮,包括若干个中间风叶体11和位于端部的端部风叶体13,其中,中间风叶体11包括第一环状端板9和若干个第一叶片10a,相邻两个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为Pa,多个所述中间风叶体11形成中部风叶结构,在所述中部风叶结构的两端的端部风叶体13,所述端部风叶体13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若干个第二叶片10b,相邻两个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为Pb,其中,所述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且Pb<Pa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贯流式叶轮,所述端部风叶体13包含若干个第二叶片10b的结构,中部风叶结构中的中间风叶体11包含若干个第一叶片10a,如图6、图7、图8所示,端部风叶体13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大于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其翼间距(叶片间距)Pb要比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Pa要窄。
通过上述构成,在静音条件下,当通过大型化贯流风叶的贯流式叶轮3的风量相对变少时,特别是风量大幅减小的情况下,通过使两端的端部风叶体13中的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Pb小于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Pa,可以降低流通第二叶片10b之间的流体的速度,改善第二叶片10b表面的流体脱落,防止第二叶片10b间流体的不稳定情况发生,从而流通端部风叶体13的流体变得稳定,并能够改善循环涡不稳定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通过调整端部风叶体中叶片的数量和间距,改善贯流式叶轮中流体的稳定性流动,提高贯流式叶轮的性能和效率,避免循环涡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如图4、图5所示,所述端部风叶体13分别设置为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所述贯流式叶轮3由第一端部风叶体17、中间风叶体11、第二端部风叶体18沿着轴向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包括第二环状端板12,在所述第二环状端板12上设置轴承15,第二端部风叶体18包括第三环状封板14,在所述第三环状封板14上设置传动轴16。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贯流式叶轮3的结构,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可靠,有助于提升贯流式叶轮的性能和工作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均设置第二叶片10b,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与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比值为1.05~1.16,所述第二叶片10b、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为整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比所述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多2~4片。具体的,作为本申请的示例,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为35,所述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为33。
该设置进一步改善了贯流式叶轮3发生的送风噪音。
作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所述第一环状端板9的中心处呈中空状设置。
该设置使得中部风叶结构中的中间风叶体11与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之间的环状端板空间时联通的,当贯流式叶轮3的两端的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循环涡不稳定情况得到改善,中间风叶体11的循环涡也变得稳定,使得贯流式叶轮3中流体整体变的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静音条件下通过大型化贯流风叶的贯流式叶轮3的风量相对减少时,特别是风量大幅减小的情况下,通过使两端的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的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为Pb小于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Pa,可以改善第二叶片10b表面的流体脱落,防止第二叶片10b间流体的不稳定情况发生,从而流通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的流体F3变得稳定,改善循环涡不稳定现象。
因此,如图13、图14所示,由于中间风叶体11以及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之间为环状端板空间是相互联通的,当贯流式叶轮3两端的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的循环涡A3的不稳定情况得到改善,不会传播而影响到到两端以外的中间风叶体11的循环涡A4,从而循环涡A4也变得稳定。从而通过中间风叶体11的气流的一部分A4也变得稳定。
因此室内机1在静音条件下,可以改善贯流式叶轮3发生的送风噪音。
实施例2
相比于实施例1中示例,该实施例中将端部风叶体13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包含第二叶片10b的风叶体,所述端部风叶体13中另外一个为包含第一叶片10a的风叶体。
如图9所示、图10所示,该设置将所述贯流式叶轮3一端(传动轴端)的第三端部风叶体19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10b的结构,另外一端(轴承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11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10a;或者,将所述贯流式叶轮3一端(轴承端)的第四端部风叶体20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10b的结构,另外一端(传动轴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11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10a;所述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且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为Pb小于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Pa。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在静音条件下,当通过大型化贯流风叶的风量相对变少时,由于第三端部风叶体19、第四端部风叶体20的风道上设有侧壁,该位置摩擦力要比贯流式叶轮3的轴向中央方向更大,特别是出风风道的结构上可能存在障碍物,风阻变大得更明显,通过贯流式叶轮3的气流量显著减少。但通过使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Pb窄于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Pa,可以降低流通第二叶片10b之间的流体的速度,改善第二叶片10b表面的流体脱落,防止第二叶片10b间流体的不稳定情况发生,从而流通第三端部风叶体19或者第四端部风叶体20的流体F3变得稳定,并能够改善循环涡A3的不稳定现象。
因此,由于中间风叶体11以及第三端部风叶体19或者第四端部风叶体20的两端为环状端板,空间是相互联通的,当两端的风第三端部风叶体19或者第四端部风叶体20的循环涡A3不稳定现象得到改善,除两端以外的其它中间风叶体11的循环涡A4也变得稳定,并且流通中间风叶体11的部分气流F4页变得稳定。
因此在室内机1的静音条件下,贯流式叶轮3所产生的送风噪音可以得到改善。
实施例3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二叶片10b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叶片10a的厚度。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
当在风量较少的低风静音条件下通过大型化贯流风叶的风量相对较少时,和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由于中间风叶体11以及第一端部风叶体17或第二端部风叶体18或第三端部风叶体19或第四端部风叶体20之间为圆环状端板,空间相互连通,当贯流式叶轮3两端的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或第三端部风叶体19、第四端部风叶体20的循环涡不稳定情况得到改善,其它中间风叶体11的循环涡也变得稳定。并且通过中间风叶体11的部分气流也变得稳定,从而可以改善贯流式叶轮3的送风噪音。
另外当处于风量较大的强风、高风条件下时,第二叶片10b之间的流路长度相对于第一叶片10a之间的流路长度要更长,第二叶片10b之间的流动阻力被尽可能抑制(减少),能够抑制贯流式叶轮3的风叶动力增加,从而能够抑制室内机1的风叶电机功率上升。
如果贯流式叶轮3两端风叶体的第二叶片10b,只是增加数量,但是厚度保持和第一叶片10a相同,则每个叶片之间的空间会变狭窄,此时在狭窄空间内,通过相同风量时,流动阻力(压损)会增加。因此本实施例中减薄第二叶片10b的厚度,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流动阻力增加,在强风、高风条件下防止风机功率上升。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5所示,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1的风道上游设有换热器2,其下游设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贯流式叶轮3,贯流式叶轮3的背面是涡旋状的背板4,正面设有蜗舌5,下方出风侧设有用于控制风向的上下导风板6和左右导风板7,在换热器2的正面安装有面板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中间风叶体(11)和位于端部的端部风叶体(13),其中,中间风叶体(11)包括第一环状端板(9)和若干个第一叶片(10a),相邻两个第一叶片(10a)的翼间距为Pa,多个所述中间风叶体(11)形成中部风叶结构,在所述中部风叶结构的两端设置有端部风叶体(13),所述端部风叶体(13)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若干个第二叶片(10b),相邻两个第二叶片(10b)的翼间距为Pb,其中,所述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且Pb<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10b)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叶片(10a)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风叶体(13)分别设置为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所述贯流式叶轮(3)由第一端部风叶体(17)、中间风叶体(11)、第二端部风叶体(18)沿着轴向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包括第二环状端板(12),在所述第二环状端板(12)上设置轴承(15),第二端部风叶体(18)包括第三环状封板(14),在所述第三环状封板(14)上设置传动轴(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均设置第二叶片(10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均设置第二叶片(10b),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与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比值为1.05~1.16,所述第二叶片(10b)、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为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风叶体(17)、第二端部风叶体(18)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比所述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多2~4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风叶体(13)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包含第二叶片(10b)的风叶体,所述端部风叶体(13)中另外一个为包含第一叶片(10a)的风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式叶轮(3)的传动轴端的为第三端部风叶体(19),所述第三端部风叶体(19)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10b)的结构,所述贯流式叶轮(3)的轴承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11)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10a)的结构,或者,所述贯流式叶轮(3)的轴承端的为第四端部风叶体(20),所述第四端部风叶体(20)设置为包含第二叶片(10b)的结构,所述贯流式叶轮(3)的传动轴端的风叶体以及其余的中间风叶体(11)中叶片均为第一叶片(10a)的结构,所述第三端部风叶体(19)或者第四端部风叶体(20)中第二叶片(10b)的设置数量与中间风叶体(11)中第一叶片(10a)中的设置数量比值为1.05~1.16,所述第二叶片(10b)、所述第一叶片(10a)的设置数量为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端板(9)的中心处呈中空状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1)的风道上游设有换热器(2),其下游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贯流式叶轮(3),贯流式叶轮(3)的背面是涡旋状的背板(4),正面设有蜗舌(5),下方出风侧设有用于控制风向的上下导风板(6)和左右导风板(7),在换热器(2)的正面安装有面板(8)。
CN202321991153.8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365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1153.8U CN220365762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1153.8U CN220365762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762U true CN220365762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1153.8U Active CN220365762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8997B1 (ko) 이중 반전 팬
US10436496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2002081A1 (ja) 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102269169A (zh) 贯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95690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860972U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365762U (zh) 一种贯流式叶轮及空调器
CN108469073B (zh) 窗式空调设备
CN108443978B (zh) 空调设备
CN108488936B (zh) 窗式空调
CN108375125B (zh) 窗式空调设备
CN217558625U (zh)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JPH053993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8397846B (zh) 空调设备
JP5879486B2 (ja) 送風装置
CN110939607A (zh) 风机壳体、风机以及设置有风机的运行系统
CN210317809U (zh) 风机结构、贯流风机及空调设备
CN114922848A (zh)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JPH0742692A (ja) 貫流ファ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WO2014199589A1 (ja) 送風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14909322A (zh) 叶轮、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CN209840275U (zh) 贯流风叶及其风叶单元
CN108443977B (zh) 窗式空调设备
CN220769787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08488902B (zh) 窗式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