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657U - 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657U
CN220365657U CN202321870268.1U CN202321870268U CN220365657U CN 220365657 U CN220365657 U CN 220365657U CN 202321870268 U CN202321870268 U CN 202321870268U CN 220365657 U CN220365657 U CN 220365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engine
gas recirculation
recirculation pipe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02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田和孝
村上京士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02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冷却性能及燃料效率。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沿水平方向排列于车辆的前部;排气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前侧且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直立;废气再循环管,连接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通道及所述发动机本体的进气通道之间,废气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净化后通过所述废气再循环管再循环至所述发动机本体;散热器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周围,所述废气再循环管沿着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延伸且位于所述散热器护罩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之间;以及盖体,设置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上。

Description

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排气净化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关于燃料效率提高的研究开发。在关于车辆的燃料效率提高的研究开发中,为了能够增加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管的流量以提高燃料效率,须加装废气再循环冷却器,然此举使布局空间紧凑。此外,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隔热罩与废气再循环管等构件之间需留有间隙,而无法以良好的空间利用率进行设置。因此,有必要对发动机进行改良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冷却性能及燃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沿水平方向排列于车辆的前部;排气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前侧且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直立;废气再循环管,连接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通道及所述发动机本体的进气通道之间,废气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净化后通过所述废气再循环管再循环至所述发动机本体;散热器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周围,所述废气再循环管沿着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延伸且位于所述散热器护罩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之间;以及盖体,设置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焊接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废气再循环阀,所述废气再循环阀连接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后方。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废气再循环管设置于散热器护罩与排气净化装置之间且用以隔热的盖体安装于废气再循环管上,而能够以紧凑的布局方式达到构件之间的隔热效果。此外,盖体具有散热片的效果而可对废气再循环管进行冷却。据此,即使为了提高燃料效率而增加废气再循环管的流量,不需额外设置废气再循环冷却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冷却性能及燃料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发动机的局部上视图;
图3是图1的废气再循环管及盖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动机;
110:发动机本体;
120:散热器;
130:废气再循环管;
1301:区段;
140:散热器护罩;
150:盖体;
160:排气净化装置;
170:废气再循环阀;
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立体图,其示出轴向X、Y、Z。图2是图1的发动机的局部上视图。图3是图1的废气再循环管及盖体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00包括发动机本体110、散热器120、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Recirculation)管130、散热器护罩140、盖体150及排气净化装置160。
散热器120与发动机本110体沿水平方向(轴向Y)排列于车辆的前部。排气净化装置160设置于发动机本体110的前侧且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轴向Z)直立。废气再循环管130连接于排气净化装置160的排气通道及发动机本体110的进气通道之间,废气在排气净化装置160净化后通过废气再循环管130再循环至发动机本体110。散热器护罩140例如是树脂制护罩且设置于散热器120的周围,废气再循环管130沿着排气净化装置160延伸且位于散热器护罩140与排气净化装置160之间。盖体150设置于废气再循环管130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00中,废气再循环管130设置于散热器护罩140与排气净化装置160之间且用以隔热的盖体150安装于废气再循环管130上,而能够以紧凑的布局方式达到构件之间的隔热效果。此外,盖体150具有散热片的效果而可对废气再循环管130进行冷却。据此,即使为了提高燃料效率而增加废气再循环管的流量,不需额外设置废气再循环冷却器。从而,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00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冷却性能及燃料效率。
具体而言,散热器护罩140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轴向Z)延伸。废气再循环管130的区段1301(标示于图1)亦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轴向Z)延伸而对应于散热器护罩140,盖体150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轴向Z)设置于废气再循环管130的区段1301上而位于废气再循环管130的区段1301与散热器护罩14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50例如是以焊接的方式设置于废气再循环管130上,而有利于以热传导的方式来冷却废气再循环管130。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50可通过其他适当方式设置于废气再循环管130上,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00还包括设置于发动机本体110的废气再循环阀170,废气再循环阀170连接于废气再循环管130且位于散热器120的后方。散热器120的散热气流可对废气再循环阀170进行主动式冷却,据以进一步提高燃料效率。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废气再循环管设置于散热器护罩与排气净化装置之间且用以隔热的盖体安装于废气再循环管上,而能够以紧凑的布局方式达到构件之间的隔热效果。此外,盖体具有散热片的效果而可对废气再循环管进行冷却。据此,即使为了提高燃料效率而增加废气再循环管的流量,不需额外设置废气再循环冷却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冷却性能及燃料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本体;
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沿水平方向排列于车辆的前部;
排气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前侧且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直立;
废气再循环管,连接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通道及所述发动机本体的进气通道之间,废气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净化后通过所述废气再循环管再循环至所述发动机本体;
散热器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周围,所述废气再循环管沿着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延伸且位于所述散热器护罩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之间;以及
盖体,设置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焊接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废气再循环阀,
所述废气再循环阀连接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后方。
CN202321870268.1U 2023-07-17 2023-07-17 发动机 Active CN220365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0268.1U CN220365657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0268.1U CN220365657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657U true CN220365657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0268.1U Active CN220365657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7673U (zh) 用于车辆的系统
JP4557738B2 (ja) 燃料電池車の冷却装置
JP2011190744A (ja) 内燃機関用吸気冷却装置
JP2010249129A (ja) チャージエアクーラ及び冷却システム
WO2013073553A1 (ja) 排気ガス再循環システム
JP2002188526A (ja) Egr装置
CN1183316C (zh) 具有内燃机的汽车
JP2013079614A (ja) ハイブリッド過給車用冷却装置
JP2005201093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220365657U (zh) 发动机
JP2003278608A (ja) Egr装置
JP6430185B2 (ja) Egr装置
JPH10220305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ー付きegr装置
JP4958075B2 (ja) ターボ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
CN210660363U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以及发动机
JP2013122200A (ja) 排気再循環装置
CN11244072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
JP2007177651A (ja) 内燃機関のegr装置
CN114901932B (zh) 车辆的冷却装置
KR100423290B1 (ko) 자동차의 냉각계 배치구조
CN214997959U (zh) 一种egr冷却器的进水端结构
CN217917605U (zh) 一种散热模块的布置结构
CN210829533U (zh) 一种翅片式egr冷却器
CN211924346U (zh) 一种摩托车涡轮增压发动机
CN220748386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进气室耐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