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5531U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5531U
CN220355531U CN202320977484.XU CN202320977484U CN220355531U CN 220355531 U CN220355531 U CN 220355531U CN 202320977484 U CN202320977484 U CN 202320977484U CN 220355531 U CN220355531 U CN 220355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extension
indoor uni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74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杰
邱嵩
王亮
马振豪
李永德
李建科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74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5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5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5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导风组件,壳体包括出风口,导风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室内机,换热器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内。本申请中,通过导风组件的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实现导风组件的覆盖范围大于壳体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增大了室内机导风组件的导风范围,提升了导风效果。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壁挂式室内机的导风板多为单导板设计或者对接式双导板设计。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机,其壳体设置有出风口,通过导风板覆盖出风口,实现送风。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室内机的导风板仅覆盖空调出风口,使导风效果仅限于空调出风口位置,导致导风范围小、导风效果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通过导风组件的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实现导风组件的覆盖范围大于壳体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增大了室内机导风组件的导风范围,提升了导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壳体,包括出风口;导风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可选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第二导风板,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第二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延长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带动第一延长部相对于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第二导风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延长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带动第二延长部相对于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第一避让槽,设置于出风口的两侧,第一避让槽用于容纳第一延长部;第二避让槽,设置于出风口的两侧,第二避让槽用于容纳第二延长部。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通过搭接的方式相连接。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沿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第二倾斜部沿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二倾斜部搭接于第一倾斜部。
可选地,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位于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沿出风口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部包括凸出于第一延长部的第一凸部,第一凸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凸出于第二延长部的第二凸部,第二凸部与壳体转动连接;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于壳体转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于壳体转动。
可选地,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的两端对应延伸至壳体的相对的两端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器;以及如前所述的室内机,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导风组件。壳体包括出风口,导风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具体地,导风组件转动设置于壳体的出风口处,导风组件可相对于壳体旋转,导风组件相对壳体向外旋转,以打开出风口;导风组件相对壳体向内旋转,以关闭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具体地,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导风组件的延长部的长度大于出风口的长度,实现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本申请提供的室内机,其壳体包括出风口,导风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通过导风组件相对于壳体转动,能够打开或关闭壳体的出风口,在空调器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能够实现对从出风口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调节;在空调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能够实现关闭壳体的出风口,保护壳体内部结构,并且美观,提高客户满意度。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导风组件的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实现延长部的覆盖范围大于壳体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增大了室内机导风组件的导风范围,提升了导风效果。解决了现有室内机的导风板仅覆盖空调出风口,导致导风范围小、导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搭接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室内机;
101:壳体;1011:出风口;1012:第一避让槽;1013:第二避让槽;
102:第一驱动件;103:第二驱动件;104:连接架;105:延长部;
200:导风组件;
201:第一导风板;2011:第一延长部;2012:第一连接部;2013:第一倾斜部;202:第二导风板;2021:第二延长部;2022:第二连接部;2023:第二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室内机100。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1和导风组件200。壳体101包括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包括延长部105,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105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1和导风组件200。壳体101包括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与壳体101转动连接,具体地,导风组件200转动设置于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处,导风组件200可相对于壳体101旋转,导风组件200相对壳体101向外旋转,以打开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相对壳体101向内旋转,以关闭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包括延长部105,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105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具体地,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105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011的长度,实现延长部105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
本申请提供的室内机100,其壳体101包括出风口1011,导风组件200与壳体101转动连接。通过导风组件200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能够打开或关闭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在空调器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200能够实现对从出风口1011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调节。在空调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200能够实现关闭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保护壳体101内部结构,并且美观,提高客户满意度。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105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实现延长部105的覆盖范围大于壳体101出风口1011的出风范围,增大了室内机100导风组件200的导风范围,提升了导风效果。解决了现有室内机100的导风板仅覆盖空调出风口1011,导致导风范围小、导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导风组件200包括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第一导风板201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第一导风板201包括第一延长部2011,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2011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第二导风板202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第二导风板202包括第二延长部2021,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二延长部2021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导风组件200包括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均与壳体101转动连接,不仅能够实现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还能够引导从出风口1011送出的气体的流向,比如冷风或热风,起到导风的作用,使冷风或热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环境。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导风板201包括第一延长部2011,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2011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使得第一延长部2011的覆盖范围大于对应位置的出风口1011的出风范围,增大了第一导风板201的导风范围,进而提升了导风效果。同理,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二导风板202的第二延长部2021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使得第二延长部2021的覆盖范围大于对应位置的出风口1011的出风范围,增大了第二导风板202的导风范围,进而提升了导风效果。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20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2012,第一连接部2012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第一延长部201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012,第一连接部2012用于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第二导风板20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022,第二连接部2022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第二延长部2021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022,第二连接部2022用于带动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2012和第二连接部2022均与壳体101转动连接,以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进而实现壳体101出风口1011的打开或者关闭。
而且,通过第一连接部2012和第二连接部2022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还能够实现对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优化空调调节温度的效果。比如,空调制冷时,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的开度,将出风口1011输出的冷气向上导出,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空调制热时,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的开度,将出风口1011输出的热气向下导出,有利于室内热度均匀提升,以提高制热效果。
可选地,壳体101还包括第一避让槽1012和第二避让槽1013。第一避让槽1012设置于出风口1011的两侧,第一避让槽1012用于容纳第一延长部2011。第二避让槽1013设置于出风口1011的两侧,第二避让槽1013用于容纳第二延长部2021。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避让槽1012设置于出风口1011的两侧,在第一连接部2012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一避让槽1012能够对第一延长部2011的旋转路径进行避让。在第一连接部2012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关闭出风口1011的情况,第一延长部2011能够盖合于第一避让槽1012。第二避让槽1013设置于出风口1011的两侧,在第二连接部2022带动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二避让槽1013能够对第二延长部2021的旋转路径进行避让。在第二连接部2022带动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关闭出风口1011的情况,第二延长部2021能够盖合于第二避让槽1013。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避让槽1012和第二避让槽1013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的导风范围,提高导风效果。
另外,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分别能够盖合于第一避让槽1012和第二避让槽1013,实现空调外观导风板位置的全覆盖,优化外观,提升用户满意度。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通过搭接的方式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当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均覆盖于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二导风板202搭接于第一导风板201的外部,实现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相接位置处出风口1011的全覆盖,提升室内机100结构的密封性。
另外,由于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均为长度较长、宽度较窄的结构,在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关闭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搭接的连接方式,能够避免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连接处出现缝隙不均匀的现象,优化外观,提升客户满意度。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20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部2013,第一倾斜部2013沿第一导风板20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板2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2023,第二倾斜部2023沿第二导风板202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二倾斜部2023搭接于第一倾斜部2013。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在第一导风板201的外侧设置第一倾斜部2013,对应的,在第二导风板202的内侧设置第二倾斜部2023,通过第一倾斜部2013和第二倾斜部2023的设置,对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搭接位置的进行让位,进一步实现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相接位置处出风口1011的全覆盖,提升室内机100结构的密封性。同时,还能够避免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连接处出现缝隙不均匀的现象,优化外观,提升客户满意度。
可选地,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位于出风口1011的相对的两侧。沿出风口1011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部2012包括凸出于第一延长部2011的第一凸部,第一凸部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2022包括凸出于第二延长部2021的第二凸部,第二凸部与壳体10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均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位于出风口1011的相对的两侧,能够增大导风范围,进而提高导风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延长部201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012,第二延长部2021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022。第一连接部2012包括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的第一凸部,第二连接部2022包括与壳体101转动连接的第二凸部。通过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于壳体101转动,实现第一延长部2011和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进而实现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以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1011。
可选地,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103。第一驱动件102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201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20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第二驱动件103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201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20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6所示,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103均设置于壳体101内部,第一驱动件102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201的第一连接部2012相连接,以驱动第一导风板20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第二驱动件103的输出端与第二导风板202的第二连接部2022相连接,以驱动第二导风板202相对于壳体10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
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102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第二驱动件103包括但不限于电机。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2012的长度小于出风口1011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部2012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2012相对于壳体101旋转至壳体101内,实现第一导风板201的旋转打开,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在第一连接部2012带动第一延长部201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关闭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2012覆盖于出风口1011,提升出风口1011的密封性。
而且,由于第一连接部2012的长度小于出风口1011的长度,第一连接部2012能够相对于壳体101旋转至壳体101内,在第一连接部2012与第一驱动件102相连时,能够缩短第一驱动件102与第一连接部2012的力臂,使得第一驱动件102输出转矩小,节省成本。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2022的长度小于出风口1011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部2022带动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2022相对于壳体101旋转至壳体101内,实现第二导风板202的导风作用。在第二连接部2022带动第二延长部2021相对于壳体101转动至关闭出风口101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2022覆盖于出风口1011,提升出风口1011的密封性。
而且,由于第二连接部2022的长度小于出风口1011的长度,第二连接部2022能够相对于壳体101旋转至壳体101内,在第二连接部2022与第二驱动件103相连时,能够缩短第二驱动件103与第二连接部2022的力臂,使得第二驱动件103输出转矩小,节省成本。
可选地,室内机100还包括连接架104,连接架104设置于壳体101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2012和第二连接部2022均与连接架104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102和第二驱动件103分别驱动第一连接部2012和第二连接部2022相对于壳体101转动时,连接架104能够提高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室内机100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的两端对应延伸至壳体101的相对的两端的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1所示,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2011的两端对应延伸至壳体101的相对的两端的端部,第二延长部2021的两端对应延伸至壳体101的相对的两端的端部,增加第一导风板201和第二导风板202的导风范围,以提高导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器以及如前任一实施例的室内机100,换热器设置于壳体101内。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设置于壳体101内,室内的空气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送出,以实现空调器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处设置有导风组件200,导风组件200与壳体101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1。在空调器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200能够实现对从出风口1011送出气体进行导风调节。在空调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导风组件200能够实现关闭壳体101的出风口1011,保护壳体101内部结构,并且美观,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该实施例中,导风组件200包括延长部,沿出风口1011的长度方向,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1011的侧壁,实现延长部的覆盖范围大于壳体101出风口1011的出风范围,增大了室内机100导风组件200的导风范围,提升了导风效果。
可以理解,空调器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室内机100,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室内机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出风口;
导风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第二导风板与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第一导风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沿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第二倾斜部沿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二倾斜部搭接于第一倾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第一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延长部,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第二延长部凸出于出风口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风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延长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带动第一延长部相对于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第二导风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延长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带动第二延长部相对于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壳体还包括:
第一避让槽,设置于出风口的两侧,第一避让槽用于容纳第一延长部;
第二避让槽,设置于出风口的两侧,第二避让槽用于容纳第二延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通过搭接的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位于出风口的相对的两侧;
沿出风口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部包括凸出于第一延长部的第一凸部,第一凸部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凸出于第二延长部的第二凸部,第二凸部与壳体转动连接;
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于壳体转动;
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导风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相对于壳体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长部的两端对应延伸至壳体的相对的两端的端部。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
CN202320977484.XU 2023-04-26 2023-04-26 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355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7484.XU CN22035553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7484.XU CN22035553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5531U true CN220355531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7484.XU Active CN22035553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5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4005073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50117666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20220107096A1 (en) Air guiding devic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596254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20355531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678988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4279736A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9868194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111720991A (zh) 蜗壳组件及风管机
CN220624351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0408478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3019913U (zh) 空调器及其壳体
CN217559959U (zh) 空调面板组件及空调
KR200358419Y1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송풍기의 도어 구조
CN220852524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19713596U (zh) 多功能换热新风机
CN220506988U (zh) 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
CN219243738U (zh) 空调器
CN220852522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19868398U (zh) 风管接头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2066958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20366526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组件、空调器
CN220507189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206695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53100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