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4809U -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4809U
CN220354809U CN202322069127.6U CN202322069127U CN220354809U CN 220354809 U CN220354809 U CN 220354809U CN 202322069127 U CN202322069127 U CN 202322069127U CN 220354809 U CN220354809 U CN 220354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line
liquid
trapping devic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91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成银
冯海强
刘迅
刘庆茹
赵彩虹
柴兴军
万想
陈波
陈海军
王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91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4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4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4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属于易挥发液体管道输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气体捕集装置、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和快开法兰;所述气体捕集装置通过快开法兰连接在过滤器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利用液体、气体混合液密度差的特点,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体捕集装置时,气体密度小往上走,进入气体捕集装置上部,而气体捕集装置内充满的液体则往下走,填充管道内原气体的空间,避免气体进入泵腔内,在屏蔽电泵运行前将气体捕集装置内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出后关闭排气阀;气体捕集装置设计有液位计,能方便观察装置内气体情况;顶部设有排气阀,在启泵前便于排出管道内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易挥发液体管道输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处理厂投产运行后,每天需要进行气田轻烃装车作业,目前天然气处理厂对气田轻烃的输送选用的是管道输送,通过屏蔽电泵,也叫离心泵,进行增压,通过管道输送装到油罐车内进行拉运。但这种方式存在泵体内会有气体进入的缺点,从轻烃储罐到屏蔽电泵的管道,由于现场地势的原因,管线走向高低变化,在管路中存在“门”弯,气田轻烃属于易挥发介质,在天气温度较高,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管道内部分液体挥发为气体,这部分气体会集聚在管道“门”型弯处;在启动屏蔽电泵进行装车过程中,“门”型弯处的气体会随流动液体进入泵腔内,而离心泵的泵腔内进入气体后容易引起“气锁”,造成泵压力低,排量低,泵无法完成增压输送液体工作;屏蔽电泵通过平衡管进行电机冷却降温,但当泵“气锁”时,造成电机冷却失效,泵体升温,对气田轻烃进行加热,在泵体内产生更过气体,加剧“气锁”,造成泵无法正常工作。而现有技术中解决“气锁”现象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劳动强度加大,作业时间加长
岗位员工为了排出泵体内气体的故障,通常采用在泵体或泵出口压力表拷克处进行排气,在排气过程中伴随液体排出,时常需要反复多次启停泵和排气操作,一般启泵耗时30min;在泵体温度升高时,使用新鲜水给泵体降温;在泵体温度过高时,只能停止作业,等待泵体温度降低;在夏天,尤其是炎热天气进行装车作业时,装车时间只能调整在早上或晚上环境温度较低时才能装车,司机师傅因无法装车只能等待,严重时需等待五六个小时才能将泵启运正常。
(2)为解决“气锁”排出的气田轻烃液体,存放在污水井、干化池,气田轻烃易挥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环境风险和气田轻烃损失
泵腔内进入气体后,泵压下降,排量下降,为了排出泵腔内气体,通常是采用在泵体排气阀或泵出口压力表拷克处进行排气操作,气体排出过程中会有大量气田轻烃液体同时排出,一次装车作业排出15L左右气田轻烃,全年装车1000车次左右,合计排出气田轻烃15m3,排出液体一般存放在露天的干化池或污水井内,由于气田轻烃易挥发,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气田轻烃挥发对环境也会影响,也是一种产品浪费。
(3)设备维修次数高
屏蔽电泵使用石墨轴承,在泵产生“气锁”现象时,容易造成泵内缺少液体冷却和润滑,造成石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石墨轴承故障后需拆泵更换维修,年维修4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离心泵泵腔内产生“气锁”现象的操作存在耗时耗力、维修次数高和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该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效果好,操作简单,直观,便捷,解决了管道内气体无法观察和排出的困难,不必在泵体或压力表拷克进行排气(气液同时排出)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包括气体捕集装置、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和快开法兰;所述气体捕集装置通过快开法兰连接在过滤器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
所述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
所述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
所述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
所述玻璃液位计中玻璃管长度为300mm。
所述快开法兰包括快开接头和加工法兰;所述快开接头连接在过滤器上端;所述加工法兰连接在竖直管路底端。
所述竖直管路上端设置有盲板或封头。
所述盲板或封头上设置有DN20的管路与排气阀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通过对气田轻烃装车流程中使用的过滤器进行改进,拆除过滤器上端盲板,通过法兰连接一个竖直管路作为气体捕集装置,气体捕集装置上端设置有排气阀,利用液体、气体混合液密度差的特点,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体捕集装置时,气体密度小往上走,进入气体捕集装置上部,而气体捕集装置内充满的液体则往下走,填充管道内原气体的空间,避免气体进入泵腔内,在屏蔽电泵运行前将气体捕集装置内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出后关闭排气阀;气体捕集装置设计有液位计,能方便观察装置内气体情况;顶部设有排气阀,在启泵前便于排出管道内气体。本发明中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直观,便捷,解决了液体管道内气体无法观察和排出的困难,不必在泵体或压力表拷克进行排气(气液同时排出)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启泵时间由过去的30min降低到3min,全年节约工时450h;也避免气田轻烃的排出损耗,减少轻烃的挥发对环境的影响;年回收气田轻烃量价值5.2万元;屏蔽电泵维修次数由年4次减少不到1次,降低了机泵的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气田轻烃装车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结构尺寸示意图。
其中:1-地基;2-液相介质;3-出口;4-快开法兰;5-气相介质;6-排气阀;7-玻璃液位计;8-进口;9-过滤器;10-气体捕集装置;101-气田轻烃储罐;102-门型弯;103-屏蔽电泵;104-压力显示及排气阀;105-气动截断阀;106-流量计;107-装车鹤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包括气体捕集装置10、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9和快开法兰4;气体捕集装置10通过快开法兰4连接在过滤器9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6。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快开法兰4包括快开接头和加工法兰;所述快开接头连接在过滤器上端;所述加工法兰连接在竖直管路底端;竖直管路上端设置有盲板或封头,盲板或封头上设置有DN20的管路与排气阀6连接。如图4所示,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玻璃液位计中玻璃管长度为300mm。
参见图2和图3,过滤器9的进口8与气田轻烃储罐101连接,过滤器9的出口3与屏蔽电泵103连接,过滤器9安装在气田轻烃储罐101和屏蔽电泵103之间;气田轻烃存储于轻烃储罐内,在气田轻烃装车时,倒通轻烃储罐与屏蔽电泵流程、屏蔽泵出口到装车鹤壁的流程,并将装车鹤管放入油罐车内,导通流程后,启动屏蔽泵,给液体增压,泵出口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后,打开泵出口阀门,通过屏蔽电泵,液体被输送到油罐车内,这样达到气田轻烃输送装车的目的。将过滤器上盲板替换为顶端带封头或盲板的竖直钢管,在竖直钢管侧面安装一个玻璃管液位计,顶部安装气体排空阀。在倒通轻烃储罐与屏蔽电泵流程后,启泵前根据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玻璃管液位计显示的液位,缓慢打开顶部放空排气阀,等液位升到预定位置时,关闭放空阀;进行启泵操作,在初始运行的几分钟里,管道内的气体会随液体流动到达泵进口,根据气液密度不同特性,气体往上走,液位往下走,管道内的气体在经过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时,气体进入设备上部,上部液体填充原管道气体所在空间,从而保障进入泵腔内只有液体,气体被提前分离出来,实现了泵运行正常。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捕集装置(10)、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9)和快开法兰(4);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通过快开法兰(4)连接在过滤器(9)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位计中玻璃管长度为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法兰(4)包括快开接头和加工法兰;所述快开接头连接在过滤器上端;所述加工法兰连接在竖直管路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上端设置有盲板或封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板或封头上设置有DN20的管路与排气阀(6)连接。
CN202322069127.6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Active CN220354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9127.6U CN220354809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9127.6U CN220354809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4809U true CN220354809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9127.6U Active CN220354809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4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54809U (zh) 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CN108311488A (zh) 一种油田清洁环保一体化系统
CN111156417A (zh) 一种用于低温甲醇洗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21475B (zh) 一种循环水浴液氮快速气化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2798343A (zh) 一种可存储不同深度水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用抽提装置
CN209799944U (zh) 一种单井多功能集油器
CN216079296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低压氢气稳流系统
CN108505973A (zh) 一种密闭清洗环保回收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
CN201485902U (zh) 全自动上水增压器
CN106345756B (zh) 一种大型压缩机组油路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02537652A (zh) 一种可不停车置换气柜水封槽底部杂质的方法及气柜
CN213204308U (zh) 一种多功能稳流补偿装置
CN208843999U (zh) 一种多功能油品精滤设备
CN208845374U (zh) 一种新型煤矿用离心式水泵引水装置
CN220976902U (zh) 一种胺液存储处理装置
CN208348948U (zh) 一种lng储罐撬装设备
CN217707176U (zh) 一种氟化氢槽清空装置
CN213329081U (zh) 一种气动排水装置
CN219326140U (zh) 一种新型的耐压储罐及自动气压注油系统
CN1178870A (zh) 自灌式水泵吸水装置
CN216556442U (zh) 一种复合式安全型沼气储柜
CN218910252U (zh) 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
CN209539581U (zh) 一种智能式离心泵注水装置
CN215496307U (zh) 一种真空注油管道系统
CN216301517U (zh) 用于飞行器的湿翼加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