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4161U -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4161U
CN220354161U CN202322017523.4U CN202322017523U CN220354161U CN 220354161 U CN220354161 U CN 220354161U CN 202322017523 U CN202322017523 U CN 202322017523U CN 220354161 U CN220354161 U CN 220354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ort
wa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7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碧智
谭连元
杨家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ul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TONGRU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ul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TONGRU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ul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TONGRU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ul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7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4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4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4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液压系统,用于拉直机,包括蓄能油路、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下夹钳,所述第二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上夹钳;所述蓄能油路分别通过旁通管与所述第一油路的第一入油口和所述第二油路的第二入油口连接;所述蓄能油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安全阀组和蓄能器。通过将蓄能油路连通在第一油路的第一入油口和第二油路的第二入油口,利用安全阀组和蓄能器保持系统压力,利用蓄能器补偿泄露的作用,蓄能液压系统保压前使液压泵卸荷,功率利用合理,减少蓄能器的蓄能次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蓄能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生产的过程中,铝型材在挤出成形后需要通过拉直机来进行拉直处理,拉直机包括固定头装置和可在移动轨道上移动的移动头装置,在移动头装置上利用上夹钳和下夹钳同步进行夹持铝型材;同时,移动头装置通常还会设有用于铝型材输送的上料带和用于驱动送料带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部件、以及用于锁定移动头装置位置的锁定部件。
其中,公告号为CN214022713U公开了一种拉直机旋转拉头,包括拉直座,拉直座的一端设有进料槽;夹紧块滑动安装在拉直座上,且对称倾斜设置在进料槽的两侧。适用大型铝型材的拉直和扭曲的校正。
现有拉直机的蓄能液压系统,通常需要蓄能器来进行蓄能控制,通常采用两个蓄能器分别设置在上夹钳油缸和下夹钳油缸处,以起到蓄能作用,然而上述蓄能液压系统在每一次油缸循环动作时蓄能器都需要充液的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减低工作效率;同时因为蓄能器重复蓄能而导致蓄能器的使用寿命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蓄能液压系统在每一次油缸循环动作时蓄能器都需要充液的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减低工作效率;且因为蓄能器重复蓄能而导致蓄能器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液压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用于拉直机,包括蓄能油路、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下夹钳,所述第二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上夹钳;所述蓄能油路分别通过旁通管与所述第一油路的第一入油口和所述第二油路的第二入油口连接;所述蓄能油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安全阀组和蓄能器。
上述蓄能液压系统通过将蓄能油路连通在第一油路的第一入油口和第二油路的第二入油口,利用安全阀组和蓄能器保持系统压力,利用蓄能器补偿泄露的作用,蓄能液压系统保压前使液压泵卸荷,功率利用合理,减少蓄能器的蓄能次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蓄能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二控制阀组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液换向阀和第一液动换向阀;所述主供油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和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控制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T口和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T口与回油油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路设有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保压阀组,所述保压阀组包括并联连接的溢流阀和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和测压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的第一双单向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用于控制上料带,所述第三油路包括第三控制阀组和上料带马达;所述第三控制阀组包括第三电液换向阀和第三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三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三双单向节流阀与所述上料带马达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用于控制送料带进行升降动作;所述第四油路包括第四控制阀组和升降油缸,所述第四控制阀组包括第四电液换向阀和第四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四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四双单向节流阀分别与所述升降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五油路,所述第五油路用于控制锁定部件;所述第五油路包括第五控制阀组和锁定油缸组,所述第五控制阀组包括第五电液换向阀和第五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五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五双单向节流阀分别与所述锁定油缸组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五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五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包括第二电液换向阀、第二液动换向阀和减压阀;所述主供油路的出口端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第二电液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和所述第二液动换向阀的控制腔连通,所述第二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蓄能油路、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能油路、3-第一油路、4-第二油路、6-第三油路、7-第四油路、8-第五油路;
11-安全阀组、12-蓄能器;
21-主供油路、22-旁通管、23-回油油路;
31-第一控制阀组、32-第一油缸、33-第一电液换向阀、34-第一液动换向阀、35-第一双单向节流阀;
41-第二控制阀组、42-第二油缸、43-保压阀组、44-第二电液换向阀、45-第二液动换向阀、46-减压阀、47-压力传感器、48-测压接头;
61-第三控制阀组、62-上料带马达、63-第三电液换向阀、64-第三双单向节流阀;
71-第四控制阀组、72-升降油缸、73-第四电液换向阀、74-第四双单向节流阀;
81-第五控制阀组、82-锁定油缸组、83-第五电液换向阀、84-第五双单向节流阀、85-第五双液控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蓄能液压系统,用于拉直机,包括蓄能油路1、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21的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第一油路3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下夹钳,第二油路4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上夹钳;蓄能油路1分别通过旁通管22与第一油路3的第一入油口和第二油路4的第二入油口连接;蓄能油路1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安全阀组11和蓄能器12。
上述蓄能液压系统通过将蓄能油路1连通在第一油路3的第一入油口和第二油路4的第二入油口,利用安全阀组11和蓄能器12保持系统压力,利用蓄能器12补偿泄露的作用,蓄能液压系统保压前使液压泵卸荷,功率利用合理,减少蓄能器12的蓄能次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蓄能器12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油路3包括第一控制阀组31和第一油缸32,第二油路4包括第二控制阀组41和第二油缸42;第一控制阀组31包括第一电液换向阀33和第一液动换向阀34;主供油路21的出口端与第一电液换向阀33的P口连通,第一电液换向阀33的A口和B口分别和第一液动换向阀34的控制腔连通,第一液动换向阀34的A口和B口分别与第一油缸32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第一液动换向阀34的T口和第一电液换向阀33的T口与回油油路23连通。如此,蓄能液压系统的主供油路21来油时,首先给蓄能器12进行充压,当充压到一定压力时,使主供油路21保持系统压力,然后设定第一油缸32的运动行程,给第一电液换向阀33通电,高压油通过第一电液换向阀33进入第一液动换向阀34,从蓄能液压系统的第二单向阀和蓄能器12来的高压液压油汇合通过大口径的第一液动换向阀34进入第一油缸32的无杆腔,实现第一油缸32的快速带力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油路4设有与第二油缸42的有杆腔连通的保压阀组43,保压阀组43包括并联连接的溢流阀和单向阀。如此,通过并联连接的溢流阀和单向阀能够在液压油路出现漏油以及断电时,利用保压阀组43短时间内保持第二油缸42的有杆腔内的油压,使移动头的上夹钳在无动力的情况下缓慢下落、不会突然掉落,避免操作人员在移动头处发生安全事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连接有压力传感器47和测压接头48。如此,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47和测压接头48,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二油路4进行维护检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31还包括设在第一液动换向阀33的A口和B口的第一双单向节流阀35。如此,利用第一双单向节流阀35对第一液动换向阀33的A口和B口两个通道进行节流控制,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21的第三油路6,第三油路6用于控制上料带,第三油路6包括第三控制阀组61和上料带马达62;第三控制阀组61包括第三电液换向阀63和第三双单向节流阀64,第三电液换向阀63的A口和B口通过第三双单向节流阀63与上料带马达62连通。如此,通过第三控制阀组61控制上料带马达62进行转动,便于自动化控制;同时,利用第三双单向节流阀64对第三液动换向阀63的A口和B口两个通道进行节流控制,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21的第四油路7,第四油路7用于控制送料带进行升降动作;第四油路7包括第四控制阀组71和升降油缸72,第四控制阀组71包括第四电液换向阀73和第四双单向节流阀74,第四电液换向阀73的A口和B口通过第四双单向节流阀74分别与升降油缸72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如此,通过第四控制阀组71控制升降油缸72进行升降动作,便于自动化控制;同时,利用第四双单向节流阀74对第四液动换向阀73的A口和B口两个通道进行节流控制,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21的第五油路8,第五油路8用于控制锁定部件;第五油路8包括第五控制阀组81和锁定油缸组82,第五控制阀组81包括第五电液换向阀83和第五双单向节流阀84,第五电液换向阀83的A口和B口通过第五双单向节流阀84分别与锁定油缸组8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如此,通过第五控制阀组81控制锁定油缸组82进行锁定动作,从而将移动头固定在移动轨道上,实现移动头的定位动作,便于自动化控制;同时,利用第五双单向节流阀84对第五电液换向阀83的A口和B口两个通道进行节流控制,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五控制阀组81还包括第五双液控单向阀85,第五双液控单向阀85设置在第五电液换向阀83的A口和B口。如此,利用第五双液控单向阀85组成液压锁,将锁定油缸组82准确锁定在某个位置;同时,作为防止负载失压的安全措施,避免锁定油缸组82在液压闭锁时的爬行或漂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组41包括第二电液换向阀44、第二液动换向阀45和减压阀46;主供油路21的出口端通过减压阀46与第二电液换向阀44的P口连通,第二电液换向阀44的A口和B口分别和第二液动换向阀45的控制腔连通,第二液动换向阀44的A口和B口分别与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如此,第二控制阀组41的工作原理同第一控制阀组31,通过在第二电液换向阀44的P口设置减压阀46,是因为移动头的上夹钳通常在提升状态,由于第二油缸42无杆腔内的液压油需要提高一定的油压来克服上夹钳的自重,利用减压阀46能够提供阻力减小无杆腔内液压油的压力。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蓄能液压系统,用于拉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油路、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下夹钳,所述第二油路用于控制移动头的上夹钳;
所述蓄能油路分别通过旁通管与所述第一油路的第一入油口和所述第二油路的第二入油口连接;
所述蓄能油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安全阀组和蓄能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二控制阀组和第二油缸;
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液换向阀和第一液动换向阀;
所述主供油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和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控制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
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T口和所述第一电液换向阀的T口与回油油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设有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保压阀组,所述保压阀组包括并联连接的溢流阀和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和测压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的第一双单向节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用于控制上料带,所述第三油路包括第三控制阀组和上料带马达;
所述第三控制阀组包括第三电液换向阀和第三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三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三双单向节流阀与所述上料带马达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用于控制送料带进行升降动作;
所述第四油路包括第四控制阀组和升降油缸,所述第四控制阀组包括第四电液换向阀和第四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四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四双单向节流阀分别与所述升降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液压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主供油路的第五油路,所述第五油路用于控制锁定部件;
所述第五油路包括第五控制阀组和锁定油缸组,所述第五控制阀组包括第五电液换向阀和第五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五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通过所述第五双单向节流阀分别与所述锁定油缸组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五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五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包括第二电液换向阀、第二液动换向阀和减压阀;
所述主供油路的出口端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第二电液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液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和所述第二液动换向阀的控制腔连通,所述第二液动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
CN202322017523.4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Active CN220354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523.4U CN2203541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523.4U CN2203541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4161U true CN220354161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523.4U Active CN22035416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4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7195B (zh) 一种闭式泵控非对称缸的液压折弯机电液控制系统
CN102168540B (zh) 一种具有压力补偿装置的液压抽油机
CN202579410U (zh) 一种油缸缓冲控制阀
CN111810477B (zh) 用于插销升降装置的液压系统
KR101701016B1 (ko) 유압 압출기 및 유압 압출기를 작동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9849401B (zh) 一种节能式液压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20354161U (zh) 一种蓄能液压系统
CN109175183B (zh) 大型模锻液压机混合动力液压传动系统及方法
CN107700576A (zh) 液压挖掘机动势能回收利用系统
AU2017204055A1 (en) Device for the direct recovery of hydraulic energy by means of a single-acting hydraulic cylinder
CN109248981B (zh) 蓄势器流量和压力动态补偿控制系统
CN103851037A (zh) 一种多压力源节能液压站
CN115978020A (zh) 一种基于独立负载口的压铸机压射液压系统
CN213856861U (zh) 一种液压镦锻机液压系统
CN211259170U (zh) 具备自定位功能的总线式电液缸
CN115306779A (zh) 一种液压系统、作业臂及工程机械
CN108386397B (zh) 一种恒压蓄能器系统
CN108591189B (zh) 一种变参数蓄能器控制系统及动臂节能液压系统
CN114001069B (zh) 一种矫直机的液压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6788847U (zh) 双吊点液压启闭机的同步控制系统
CN219865675U (zh) 集成式低压钢支撑轴力伺服支撑头
CN217381080U (zh) 液压缸系统及液压步进梁
CN220396142U (zh) 步进梁炉底机械的节能液压系统
CN216691639U (zh) 一种工程机械阀控式增压缸连续作业装置
CN215890631U (zh) 一种agv用四油缸顶升同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