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2203U -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2203U
CN220352203U CN202321164649.8U CN202321164649U CN220352203U CN 220352203 U CN220352203 U CN 220352203U CN 202321164649 U CN202321164649 U CN 202321164649U CN 220352203 U CN220352203 U CN 220352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ing
pipe
scale
reaction kettle
pressure le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46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红
甄伟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yuguan Chuang Ne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yuguan Chuang Ne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yuguan Chuang Ne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yuguan Chuang Ne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46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2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2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2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通过在下排料管的周侧设置圆孔,圆孔总面积大于上排料管的管口面积,避免出现排料不畅,此外,圆孔可截留反应釜釜体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避免排料时堵塞排料管;且在排料的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带着搅拌叶转动的同时,通过带轮一、带轮二和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使得连接管带着排垢杆转动,利用转动的排垢杆清除下排料管侧面附着的结垢物,使得排料更加顺畅,通过将氧气进口设置于搅拌机构的正下侧,通入氧气时,可利用上搅拌叶和下搅拌叶对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锥形破泡孔配合分割片更容易将大气泡打碎成更小的气泡,增大气体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背景技术
镍、金、锌等金属氧压浸出生产工艺一般采用碳钢内衬砖高压釜、碳钢内衬钛高压釜两种,作为其工艺生产的主要设备。氧压浸出过程采用氧气或空气(空气中的氧)作为氧化剂,氧气通过氧压釜底部的进气口分别进入每个釜内隔室,在搅拌作用下与矿浆进行气、液、固三相混合、传质,进一步与低价物料发生氧化反应,将目标金属浸出进入溶液,完成目标金属的提取。
现有氧压浸出工业化生产线压力反应釜的排料基本分为两种方式,即上排料与下排料方式,物料靠压力反应釜内自身压力压出。排出物料多为含固浆料,因此易出现排料管堵塞现象,为改善上述问题,经检索,专利申请号为202121704114.6公开的一种用于卧式连续氧压浸出反应釜的排料管线。包括排料进口、排料釜内管、排料釜外管、接管法兰连接单元,浸出后浆体物料通过排料进口的圆形小孔由釜内排出进入排料釜内管,圆形小孔总面积大于排料釜内管管口面积,避免出现排料不畅,此外,圆形小孔可截留氧压釜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避免堵塞排料管道。
基于以上检索到的公开专利发现,即使圆形小孔可截留氧压釜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但是截留的大块结垢物依然位于圆形小孔处,造成圆形小孔进料不畅,因此提出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以进一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釜体,所述反应釜釜体内设有若干个通过隔板隔开的反应隔室,且每个反应隔室均设置有氧气进口、搅拌机构和排料管,且氧气进口位于反应釜釜体的下端,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搅拌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反应釜釜体的上端,所述转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反应釜釜体并与搅拌叶相固定,所述排料管包括上下固定连连通的上排料管和下排料管,所述下排料管的下端闭合,且周侧设置有圆孔,所述下排料管的外侧设置有排垢组件,所述排垢组件与转轴之间连接有联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排垢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排垢杆,所述连接管套设于上排料管的外侧,且连接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反应釜釜体的内顶端和下排料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排垢杆贴合于下排料管的外表面设置,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垢组件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于下排料管的下端,并与排垢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带轮一、带轮二和传动带,所述带轮一和带轮二分别固定套接于转轴和连接管的外侧,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带轮一与带轮二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一的直径小于带轮二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搅拌叶和下搅拌叶,且上搅拌叶和下搅拌叶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破泡孔。
进一步的,所述破泡孔为锥形,且破泡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分割片,所述氧气进口位于搅拌机构的正下侧。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通过在下排料管的周侧设置有圆孔,圆孔总面积大于上排料管的管口面积,避免出现排料不畅,此外,圆孔可截留反应釜釜体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避免排料时堵塞排料管;且在排料的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带着搅拌叶转动的同时,通过带轮一、带轮二和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使得连接管带着排垢杆转动,利用转动的排垢杆清除下排料管侧面附着的结垢物,使得排料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通过将氧气进口设置于搅拌机构的正下侧,通入氧气时,可利用上搅拌叶和下搅拌叶对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锥形破泡孔配合分割片更容易将大气泡打碎成更小的气泡,增大气体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搅拌机构和排料管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排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上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釜体;101、气相区;102、液相区;2、氧气进口;3、隔板;4、搅拌机构;41、驱动电机;42、转轴;43、上搅拌叶;431、破泡孔;432、分割片;44、下搅拌叶;5、排料管;51、上排料管;52、下排料管;6、联动机构;61、带轮一;62、带轮二;63、传动带;7、排垢组件;71、连接管;72、排垢杆;73、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釜体1,反应釜釜体1的内侧上下分别设置为气相区101和液相区102。
反应釜釜体1内设有若干个通过隔板3隔开的反应隔室,且每个反应隔室均设置有氧气进口2、搅拌机构4和排料管5,且氧气进口2位于反应釜釜体1的下端,用于向反应釜釜体1内通入氧气。
其中,搅拌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转轴42和搅拌叶,驱动电机41固定连接于反应釜釜体1的上端,转轴4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42的下端贯穿反应釜釜体1并与搅拌叶相固定,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带着搅拌叶转动,使得矿浆物料与氧气充分混合反应。
进一步的,搅拌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且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均与转轴42固定连接,上搅拌叶4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破泡孔431,其中,破泡孔431为锥形,且破泡孔431的孔壁上设置有分割片432,氧气进口2位于搅拌机构4的正下侧,通入氧气时,可利用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对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锥形破泡孔431配合分割片432更容易将大气泡打碎成更小的气泡,增大气体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排料管5包括上下固定连连通的上排料管51和下排料管52,下排料管52的下端闭合,且周侧设置有圆孔,圆孔总面积大于上排料管51的管口面积,避免出现排料不畅,此外,圆孔可截留反应釜釜体1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避免堵塞排料管5。
下排料管52的外侧设置有排垢组件7,排垢组件7包括连接管71和排垢杆72,连接管71套设于上排料管51的外侧,且连接管7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反应釜釜体1的内顶端和下排料管52的上端转动连接,排垢杆72贴合于下排料管52的外表面设置,并与连接管71固定连接,排垢组件7与转轴42之间连接有联动机构6,联动机构6包括带轮一61、带轮二62和传动带63,带轮一61和带轮二62分别固定套接于转轴42和连接管71的外侧,传动带63传动连接于带轮一61与带轮二62之间。
在排料的过程中,保持驱动电机41运作,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带着搅拌叶转动的同时,通过带轮一61、带轮二62和传动带63的传动作用,使得连接管71带着排垢杆72转动,利用转动的排垢杆72清除下排料管52侧面附着的结垢物,使得排料更加顺畅。
为了提高排垢杆72排垢的稳定性,排垢组件7还包括连接环73,连接环73转动连接于下排料管52的下端,并与排垢杆72的下端固定连接。
其中,带轮一61的直径小于带轮二62的直径,避免排垢杆72转动过快对排料造成不利影响。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从位于反应釜釜体1下端的氧气进口2向反应釜釜体1内通入氧气,与此同时,利用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带着搅拌叶转动,使得矿浆物料与氧气充分混合反应,氧气进口2位于搅拌机构4的正下侧,通入氧气时,可利用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对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锥形破泡孔431配合分割片432更容易将大气泡打碎成更小的气泡,增大气体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混合效果;下排料管52的周侧设置有圆孔,圆孔总面积大于上排料管51的管口面积,避免出现排料不畅,此外,圆孔可截留反应釜釜体1内产生的大块结垢物,避免排料时堵塞排料管5;且在排料的过程中,保持驱动电机41运作,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带着搅拌叶转动的同时,通过带轮一61、带轮二62和传动带63的传动作用,使得连接管71带着排垢杆72转动,利用转动的排垢杆72清除下排料管52侧面附着的结垢物,使得排料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釜体(1),所述反应釜釜体(1)内设有若干个通过隔板(3)隔开的反应隔室,且每个反应隔室均设置有氧气进口(2)、搅拌机构(4)和排料管(5),且氧气进口(2)位于反应釜釜体(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转轴(42)和搅拌叶,所述驱动电机(41)固定连接于反应釜釜体(1)的上端,所述转轴(4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的下端贯穿反应釜釜体(1)并与搅拌叶相固定,所述排料管(5)包括上下固定连连通的上排料管(51)和下排料管(52),所述下排料管(52)的下端闭合,且周侧设置有圆孔,所述下排料管(52)的外侧设置有排垢组件(7),所述排垢组件(7)与转轴(42)之间连接有联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垢组件(7)包括连接管(71)和排垢杆(72),所述连接管(71)套设于上排料管(51)的外侧,且连接管(7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反应釜釜体(1)的内顶端和下排料管(5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排垢杆(72)贴合于下排料管(52)的外表面设置,并与连接管(7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垢组件(7)还包括连接环(73),所述连接环(73)转动连接于下排料管(52)的下端,并与排垢杆(72)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6)包括带轮一(61)、带轮二(62)和传动带(63),所述带轮一(61)和带轮二(62)分别固定套接于转轴(42)和连接管(71)的外侧,所述传动带(63)传动连接于带轮一(61)与带轮二(6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一(61)的直径小于带轮二(6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且上搅拌叶(43)和下搅拌叶(44)均与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叶(4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破泡孔(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泡孔(431)为锥形,且破泡孔(431)的孔壁上设置有分割片(432),所述氧气进口(2)位于搅拌机构(4)的正下侧。
CN202321164649.8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Active CN220352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4649.8U CN22035220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4649.8U CN22035220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2203U true CN220352203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4649.8U Active CN22035220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2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62042A (en) Fermentation apparatus
CN108905922A (zh) 一种锂云母生产用硫酸锂浓缩液的过滤设备
CN105483372A (zh) 一种反应、分离、洗涤、蒸发和干燥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
CN220352203U (zh) 一种复合氧压浸出反应釜
CN213895771U (zh) 一种可高效搅拌的白酒生产催熟装置
CN217888001U (zh) 一种新型的铝灰反应输送系统
CN112316881A (zh) 多级反应釜
CN108402474A (zh) 果汁加工分离装置
CN209612285U (zh) 湿法反应器
CN109603724B (zh) 一种搅拌效率更高的化学反应釜
CN217163287U (zh) 一种高纯度蜂胶软胶囊的提纯设备
CN217297964U (zh) 一种碳浆法提金用搅拌装置
CN205586978U (zh) 多功能反应釜
CN212549514U (zh) 一种提升混合效率的搅拌釜
CN213570392U (zh) 一种牡丹籽粕高粱酒的酿酒发酵装置
CN206082261U (zh) 一种海藻肥生产用混合设备
CN114130334A (zh) 低噪破碎式搅拌釜
CN209772079U (zh) 钒铬共提的反应装置
CN207967195U (zh) 一种用于制备单粒子形貌镍锰钴酸锂材料的设备
CN114130333A (zh) 进出料同步式反应器
CN215901727U (zh) 一种连续化合成环嗪酮的生产系统
CN212167194U (zh) 一种萃取促进饲料发酵的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装置
CN109277068A (zh) 常温常压下钒铬共提的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CN219003047U (zh) 一种工业级氢氧化锂过滤提纯设备
CN220835523U (zh) 一种化学品加工用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