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4291U -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4291U
CN220344291U CN202221623798.1U CN202221623798U CN220344291U CN 220344291 U CN220344291 U CN 220344291U CN 202221623798 U CN202221623798 U CN 202221623798U CN 220344291 U CN220344291 U CN 220344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inlet
dust cup
storage chambe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37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丽明
李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da Produc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da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da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da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37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4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4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4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包括:尘杯壳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尘杯壳体内,尘杯壳体内设置有旋风通道,旋风通道设置在过滤组件下方,尘杯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和尘杯壳体同轴布置,或者进风口的中轴线和尘杯壳体的中轴线相平行,进风口连通至旋风通道。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进入尘杯的空气充分的旋转,提高尘屑分离效果,防止滤网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所广泛使用的清洁设备。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然后通过外部的吸尘管来吸取尘屑。
尘杯是吸尘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用来收集吸尘器吸入的垃圾和杂物。现有尘杯上的进风口通常位于尘杯的侧面,并且位置对应设置在尘杯内过滤器一侧,进入尘杯的空气不能发生充分的旋转,使得空气中的尘屑分离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滤网堵塞,影响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使得进入尘杯的空气充分的旋转,提高尘屑分离效果,防止滤网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壳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尘杯壳体内,尘杯壳体内设置有旋风通道,旋风通道设置在过滤组件下方,尘杯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和尘杯壳体同轴布置,或者进风口的中轴线和尘杯壳体的中轴线相平行,进风口连通至旋风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尘杯壳体内设置有二级储尘室,旋风通道沿二级储尘室的周向螺旋布置,过滤组件设置在二级储尘室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进风口和二级储尘室同轴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尘杯壳体一侧设置有储灰室,尘杯壳体的杯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储灰室的甩灰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储灰室的截面呈“L”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甩灰口一侧的杯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旋风通道的底面上设置有泄压孔,泄压孔连通至储灰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旋风锥,过滤网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尘杯壳体上,旋风锥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旋风锥上设置有沿自身周向布置的若干个进风孔,进风孔与旋风锥的周壁相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进风口设置在尘杯壳体底部,进风口和过滤组件同轴布置,气流经进风口进入尘杯壳体后,在旋风通道内发生旋转,由于进风口设置在过滤组件前端,气流在与过滤网接触时已经充分旋转加速,提高尘屑分离效果,防止滤网堵塞。
2、本实用新型中,尘杯壳体一侧设置有储灰室,尘杯壳体的杯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储灰室的甩灰口。尘杯壳体内空气携带的尘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灰口进入储灰室,对尘屑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的立体图一。
图2为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的立体图二。
图3为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的剖视图。
图5为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中尘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尘杯壳体;11、旋风通道;111、泄压孔;12、进风口;13、二级储尘室;14、甩灰口;141、弧形导向板;2、过滤组件;21、过滤网;211、安装架;22、旋风锥;221、进风孔;3、储灰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壳体1和过滤组件2,过滤组件2可拆卸的安装在尘杯壳体1内,尘杯壳体1内设置有旋风通道11,旋风通道11设置在过滤组件2下方,尘杯壳体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和尘杯壳体同轴布置,或者进风口12的中轴线和尘杯壳体1的中轴线相平行,进风口12连通至旋风通道11。
尘杯壳体1内设置有二级储尘室13,旋风通道11沿二级储尘室13的周向螺旋布置,过滤组件2设置在二级储尘室13上方。进风口12和二级储尘室13同轴布置,进风口12穿过二级储尘室13的底面,进风口12这样布置可以使得尘杯结构紧凑,有利于控制吸尘器体积。旋风通道11具体由一块沿二级储尘室13周向、螺旋上升式布置的板体形成,泄压孔111设置在该板体上。
尘杯壳体1一侧设置有储灰室3,尘杯壳体1的杯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储灰室3的甩灰口14,甩灰口14具体设置在尘杯壳体1上侧(过滤组件2一侧)。尘杯壳体1内空气携带的尘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灰口14进入储灰室3,对尘屑进行收集。储灰室3设置在尘杯壳体1一侧,容积大,可以减少倒灰次数。
甩灰口14一侧的杯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141,弧形导向板14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引导尘屑落入储灰室3,降低气流冲击甩灰口14侧壁形成的噪音。储灰室3的截面呈“L”型。储灰室3上窄下宽,有效增大储灰室3的容积,降低倒灰频率。
旋风通道11的底面上设置有泄压孔111,泄压孔111连通至储灰室3,泄压孔111可以有效降低旋风通道11内的压力,同时便于实现储灰室3内尘屑的压灰。
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网21和旋风锥22,过滤网21通过安装架211固定安装在尘杯壳体1上,旋风锥2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11上,旋风锥22上设置有沿自身周向布置的若干个进风孔221,进风孔221与旋风锥22的周壁相切,进风孔221的数量具体为3个及3个以上,有效提高旋风锥22的进风效率。
工作原理:进风口12设置在尘杯壳体1底部,进风口12和过滤组件2同轴布置,气流经进风口12进入尘杯壳体1后,在旋风通道11内发生旋转,由于进风口12设置在过滤组件2前端,气流在与过滤网接触时已经充分旋转加速,提高尘屑分离效果,防止滤网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壳体(1)和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尘杯壳体(1)内,所述尘杯壳体(1)内设置有旋风通道(11),所述旋风通道(11)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2)下方,所述尘杯壳体(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尘杯壳体(1)同轴布置,或者所述进风口(12)的中轴线和所述尘杯壳体(1)的中轴线相平行,所述进风口(12)连通至所述旋风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壳体(1)内设置有二级储尘室(13),所述旋风通道(11)沿所述二级储尘室(13)的周向螺旋布置,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所述二级储尘室(13)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二级储尘室(13)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壳体(1)一侧设置有储灰室(3),所述尘杯壳体(1)的杯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所述储灰室(3)的甩灰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室(3)的截面呈“L”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甩灰口(14)一侧的杯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1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通道(11)的底面上设置有泄压孔(111),所述泄压孔(111)连通至所述储灰室(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网(21)和旋风锥(22),所述过滤网(21)通过安装架(211)固定安装在所述尘杯壳体(1)上,所述旋风锥(2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22)上设置有沿自身周向布置的若干个进风孔(221),所述进风孔(221)与所述旋风锥(22)的周壁相切。
CN202221623798.1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Active CN220344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798.1U CN220344291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798.1U CN220344291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4291U true CN220344291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3798.1U Active CN220344291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4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4421B (zh)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20344291U (zh)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CN102082480A (zh) 电机罩
CN116982878A (zh) 一种基于轴向转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CN210095629U (zh) 一种具有多锥旋风分离结构的吸尘器尘杯及吸尘器
CN107581974B (zh) 一种具有双螺旋尘气分离结构的尘杯
CN101623184A (zh)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CN109171557B (zh) 一种吸尘器
CN102772171A (zh) 旋风分离器
CN217447572U (zh) 一种尘杯旋风系统渐变结构及吸尘器
CN217365634U (zh) 一种节能吸尘器降噪结构
CN218128358U (zh) 一种切线进风方式的尘杯
CN218074784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EP3884831B1 (en) Inverted cone separation device with double dust-collecting cups and clean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3758044U (zh) 一种吸尘器尘杯内部挡尘罩结构
CN216642312U (zh) 工程机械发动机进气预滤器
CN217852728U (zh) 一种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及吸尘器
CN220967212U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吸尘器尘杯
CN217447573U (zh) 一种具有多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尘杯
CN213309468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尘杯式吸尘器
CN219152527U (zh) 一种带吸尘装置的磨头
CN219932476U (zh) 对旋风机及清洁器
CN112773281B (zh) 多相流体混合清洁气污分离集成结构
CN216256878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主动降噪装置
CN212346406U (zh) 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式进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