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1596U - 电路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1596U
CN220341596U CN202321855963.0U CN202321855963U CN220341596U CN 220341596 U CN220341596 U CN 220341596U CN 202321855963 U CN202321855963 U CN 202321855963U CN 220341596 U CN220341596 U CN 220341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ook
slot
inclined surface
boar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59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锋
盛赵伟
游文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1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1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0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05K7/1409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lever-typ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板装置,适于供扩充卡插设,扩充卡包括电性端部及卡合部。电路板装置包括电路板本体、插槽及连动结构。插槽设置于电路板本体。连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且位于插槽旁,连动结构包括连杆、按压部及固定部。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轴线。按压部连接于第一端且偏离于轴线。固定部位于第二端,具有卡勾、弹臂及固定件。卡勾靠近插槽且偏离于轴线,并具有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斜面。弹臂靠近插槽与卡勾。固定件从弹臂往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二斜面及朝向卡勾的第三斜面。本实用新型电路板装置可相当方便地固定扩充卡。

Description

电路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供扩充卡插设的电路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元,而有更多的扩充性需求。要如何能够快速且方便地将扩充卡设置或拆除于电路板,是本领域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一种电路板装置,适于供扩充卡插设,扩充卡包括电性端部及卡合部,电路板装置包括电路板本体、插槽及连动结构。插槽设置于电路板本体。连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且位于插槽旁,连动结构包括连杆、按压部及固定部。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轴线。按压部连接于第一端且偏离于轴线。固定部位于第二端,具有卡勾、弹臂及固定件。卡勾靠近插槽且偏离于轴线,并具有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斜面。弹臂靠近插槽与卡勾。固定件从弹臂往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二斜面及朝向卡勾的第三斜面。当电性端部插入插槽时,卡合部推抵第一斜面,而使连动结构以轴线翻转,而使卡勾让位,且卡合部推抵第二斜面,弹臂变形而使固定件让位,进而使扩充卡固定于固定件与卡勾之间。
基于上述,本案的电路板装置的连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且位于插槽旁,连动结构的按压部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且偏离于轴线。卡勾靠近插槽且偏离于轴线,并具有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斜面。固定件从弹臂往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二斜面及朝向卡勾的第三斜面。当扩充卡的电性端部插入插槽时,扩充卡的卡合部推抵第一斜面,而使连动结构以轴线翻转,而使卡勾让位,且卡合部推抵第二斜面,弹臂变形而使固定件让位,进而使扩充卡固定于固定件与卡勾之间,而可相当方便地固定扩充卡。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案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路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图3的固定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连动结构与卡合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至图8是卡合部在下移过程中与连动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8的连动结构与卡合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在按压部被按压之后卡合部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是依照本案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S:空间;
10:扩充卡;
12:电性端部;
14:卡合部;
16:电源端子;
20:电路板装置;
22:电路板本体;
24:插槽;
25:延伸线;
30:电源插槽;
100:连动结构;
110:连杆;
112:第一端;
114:第二端;
116:轴线;
120:按压部;
130、130a:固定部;
132:卡勾;
134:柄部;
136:卡勾部;
138:第一斜面;
140:弹臂;
150:固定件;
152:第二斜面;
154:第三斜面;
156:抵接面;
160:限位部;
170:连接段;
180:支架;
18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电路板装置20包括电路板本体22、插槽24及连动结构100。插槽24设置于电路板本体22,电路板本体22例如是主板,插槽24例如是PCI-E插槽24,但电路板本体22与插槽24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插槽24适于供扩充卡10插设。在本实施例中,扩充卡10以显示适配器为例,但扩充卡1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扩充卡10包括电性端部12、卡合部14。电性端部12可插设于插槽24,卡合部14用来将扩充卡10限制于插槽24,而使扩充卡10不会轻易脱离于插槽24。
连动结构100可转动地设置于电路板本体22且位于插槽24旁。如图2所示,连动结构100包括连杆110、按压部120及固定部130。连杆1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2与第二端114以及轴线116。按压部120连接于第一端112且偏离于轴线116。具体地说,连杆110与按压部120之间具有连接段170。按压部120透过连接段170连接于第一端112。由于连杆110、连接段170与按压部120之间分别弯折地连接,而使按压部120偏离于轴线116。
请搭配图1与图2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装置20还包括电源插槽30,设置于电路板本体22上,第一端112(图2)、连接段170(图2)与按压部120(图2)之间形成空间S,电源插槽30位于此空间S。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120偏离于轴线116,而让位给电源插槽3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扩充卡10还包括电源端子16,对位于电源插槽30。当扩充卡10的电性端部12插设于插槽24时,电源端子16会同时插设于电源插槽30,而可使电路板本体22对扩充卡10传递讯号且供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空间S也可以配置其他组件,不以此为限制。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装置20还包括支架180及扭簧185。支架180固定于电路板本体22(图1),连杆110以轴线116为转轴可翻转地设置于支架180。扭簧185位于支架180与连杆110之间,扭簧185的两端连接于支架180,且扭簧185的中央处连接于连杆110,以使连动结构100在相对于支架180翻转之后,可被扭簧185带回。在其他实施例中,扭簧185也可以是一端连接于支架180,另一端连接于连杆11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动结构100的材质例如是塑料,为了增加结构强度,连接段170或按压部120的材质可以选用金属。
如图4所示,连动结构100的固定部130位于第二端114,具有卡勾132、弹臂140及固定件150。卡勾132靠近插槽24(图1)且偏离于轴线116,并具有背离电路板本体22(图1)的第一斜面138。弹臂140靠近插槽24(图1)与卡勾132。弹臂140在靠近卡勾132处为固定端,且在远离卡勾132处为自由端。
固定件150从弹臂140往插槽24(图1)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电路板本体22的第二斜面152、朝向卡勾132的第三斜面154及相对于第三斜面154的抵接面156。卡勾132包括柄部134及卡勾部136,弹臂140的一端连接于柄部134,第三斜面154朝向柄部134,卡勾部136自柄部134往靠近固定件150的方向延伸。
请参阅图5与图6,此时,扩充卡10的卡合部14尚在卡勾132的第三斜面154上方,而尚未接触第三斜面154。由图6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卡勾132位于轴线116的左上方,非位于轴线116的正上方,而错开于轴线116。这样的设计可使得卡合部14后续在下推卡勾132的第一斜面138时,连动结构100能以轴线116为转轴翻转。此外,如图5所示,插槽24具有一延伸线25,延伸线25错开且平行于轴线116。也就是说,扩充卡10在插入插槽24后的位置错开于轴线116,而使翻转回的卡勾132能对卡合部14限位。下面对卡合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7所示,卡合部14下移而推抵第一斜面138,而使连动结构100以轴线116为转轴翻转,而使卡勾132让位。由于连动结构100翻转,固定件150会转动到卡合部14下方,卡合部14在下移时会推抵固定件150的第二斜面152。由于固定件150位于弹臂140上,弹臂140往后变形而使固定件150让位,卡合部14便能够持续下移。在此过程中,扭簧185(图3)蓄积弹力,且扩充卡10继续下移直到电性端部12插入插槽24。
如图8与图9所示,当扩充卡10的卡合部14下移至不接触卡勾部136的第一斜面138及固定件150的第二斜面152时,连动结构100不受到卡合部14的干涉,扭簧185(图3)释放所蓄积的弹力而将连动结构100带回原位,而使卡勾132反向转回到卡合部14上方。此时,卡勾132限制卡合部14往远离电路板本体22的第一方向D1(图8)移动,且卡合部14位于第三斜面154旁而被固定件150在第二方向D2(图8)上限位,而使扩充卡10固定于固定件150与卡勾132之间。
如图9所示,在此阶段中,扩充卡10的卡合部14位于柄部134与第三斜面154之间,且卡勾132与卡合部14在上下方向上偏离于轴线116,且位于轴线116的同侧。此时,若卡勾部136不预期的上移,卡勾部136对轴线116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而卡合部14上顶卡勾部136,卡勾部136也会对轴线116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而使得卡勾部136能够扣得更紧密,不会被卡合部14上推而退开于卡合部14的上方。因此,扩充卡10(图1)可更良好地被固定。
若要解除连动结构100对卡合部14的限位,只要按压图1的按压部120,按压部120便会受力而使连动结构100以连杆110为轴心翻转,卡勾132让位而解除对卡合部14在第一方向D1上的限位,且第三斜面154(图9)沿着卡合部14运动,而使弹臂140变形让位,以使固定件150解除对卡合部14在第二方向D2(图8)上的限位。
在第三斜面154离开卡合部14且弹臂140回位之后,如图10所示,固定部130的抵接面156抵靠于卡合部14,以使连动结构100(图1)保持在翻转的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使得使用者不用一直按着按压部120,旋转连杆110可保持在翻转状态,以方便使用者可慢慢将扩充卡10拔起。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的固定部130a与前一实施例的固定部13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0a还包括限位部160,位于弹臂140上,固定件150位于卡勾部136与限位部160之间,且固定件150比卡勾部136与限位部160更靠近电路板本体22(图1)。限位部160可用来限制卡合部14在下移过程的轨道,避免卡合部14过度远离卡勾部136,而无法下推到卡勾部136而使卡勾部136转动。
综上所述,本案的电路板装置的连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电路板本体且位于插槽旁,连动结构的按压部连接于连杆的第一端且偏离于轴线。卡勾靠近插槽且偏离于轴线,并具有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斜面。固定件从弹臂往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二斜面及朝向卡勾的第三斜面。当扩充卡的电性端部插入插槽时,扩充卡的卡合部推抵第一斜面,而使连动结构以轴线翻转,而使卡勾让位,且卡合部推抵第二斜面,弹臂变形而使固定件让位。当连动结构回位时,卡勾限制卡合部往远离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方向移动,且卡合部位于第三斜面旁而被固定件在第二方向上限位,而使扩充卡固定于固定件与卡勾之间。因此,扩充卡可相当方便且良好地被固定。
此外,当按压部受力而使连动结构以连杆为轴心翻转时,卡勾让位而解除对卡合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限位,且第三斜面沿着卡合部运动,而使弹臂变形让位,以使固定件解除对卡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限位。由于按压部远离于插槽,按压部不会被插槽附近的结构所阻挡,而可供使用者顺利按压来解锁,因此,扩充卡可轻易地被移除。另外,由于按压部偏离轴线,按压部被下压时,连动结构以转动的方式来解除对卡合部的限位,整体结构上可较为简单,且组件数量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路板装置,适于供扩充卡插设,所述扩充卡包括电性端部及卡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装置包括:
电路板本体;
插槽,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以及
连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且位于所述插槽旁,所述连动结构包括:
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轴线;
按压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且偏离于所述轴线;以及
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具有:
卡勾,靠近所述插槽且偏离于所述轴线,并具有背离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斜面;
弹臂,靠近所述插槽与所述卡勾;以及
固定件,从所述弹臂往所述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包括背离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二斜面及朝向所述卡勾的第三斜面;
其中,当所述电性端部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卡合部推抵所述第一斜面,而使所述连动结构以所述轴线翻转,而使所述卡勾让位,且所述卡合部推抵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弹臂变形而使所述固定件让位,进而使所述扩充卡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勾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动结构回位时,所述卡勾限制所述卡合部往远离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第三斜面旁而被所述固定件在第二方向上限位,而使所述扩充卡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勾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按压部受力而使所述连动结构以所述连杆为轴心翻转时,所述卡勾让位而解除对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限位,且所述第三斜面沿着所述卡合部运动,而使所述弹臂变形让位,以使所述固定件解除对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三斜面的抵接面,在所述第三斜面离开所述卡合部且所述弹臂回位之后,所述抵接面抵靠于所述卡合部,以使所述连动结构保持在翻转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包括柄部及卡勾部,所述弹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柄部,所述第三斜面朝向所述柄部,所述卡勾部自所述柄部往靠近所述固定件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扩充卡的所述电性端部插入所述插槽且所述连动结构回位时,所述扩充卡的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柄部与所述第三斜面之间,且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轴线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限位部,位于所述弹臂上,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卡勾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且所述固定件比所述卡勾部与所述限位部更靠近所述电路板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具有延伸线,所述延伸线错开且平行于所述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插槽,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按压部之间具有连接段,所述第一端、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按压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电源插槽位于此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本体,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杆之间。
CN202321855963.0U 2023-05-08 2023-07-14 电路板装置 Active CN2203415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459U TWM645709U (zh) 2023-05-08 2023-05-08 電路板裝置
TW112204459 2023-05-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1596U true CN220341596U (zh) 2024-01-12

Family

ID=8809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5963.0U Active CN220341596U (zh) 2023-05-08 2023-07-14 电路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243869U (zh)
CN (1) CN220341596U (zh)
DE (1) DE202023104905U1 (zh)
TW (1) TWM64570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3869U (ja) 2023-09-26
TWM645709U (zh) 2023-09-01
DE202023104905U1 (de)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0558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897065B2 (ja) 電子機器ユニット
JP572955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7140909B2 (en)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increasing a holding force for holding a connection object
JP2001307805A5 (zh)
KR100430133B1 (ko) 이방향 변위를 나타내는 스위치
CN212571436U (zh) 卡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卡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US5139437A (en) Socket
JPS63245786A (ja) Icカ−ドコネクタ
CN220341596U (zh) 电路板装置
TWI618313B (zh) 連接器
JP6816560B2 (ja)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CN110190411B (zh) 一种电接线端子
WO2011121446A1 (en) Connector having secured locking mechanism
JP200812380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176674B (zh) 电接线端子
CN105790003A (zh) 卡连接器
JP2001506396A (ja) 回動可能なカバーを有する電子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
US5977497A (en) Reliable switch for IC cards
JP4098071B2 (ja) コンタクト
JP201613646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27041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印刷配線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757121B2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21882793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JP4498874B2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