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9268U -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9268U
CN220339268U CN202322045314.0U CN202322045314U CN220339268U CN 220339268 U CN220339268 U CN 220339268U CN 202322045314 U CN202322045314 U CN 202322045314U CN 220339268 U CN220339268 U CN 22033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guide rail
bolt
fine adjustm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53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进
史建航
马理
杨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airuid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airuid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airuid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airuid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53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9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包括检测表,所述检测表底部设置有探针,还包括导轨、可以在所述导轨上来回滑动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表座,所述检测表设置在所述表座上并且可以随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来回滑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制动盘上的固定卡爪和移动卡爪。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卡爪和移动卡爪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制动盘上,探针抵在制动盘表面然后移动检测表,此时检测表显示屏上显示制动盘不同区域实时的厚度值,用制动盘初始厚度减去实时测量的厚度就可以得出制动盘不同区域磨耗厚度,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制动盘属于易磨损件,也属于高精度零件,尤其是动车的制动盘,当其表面局部磨损厚度超过规定的数值时需要及时更换制动盘。所以测量轨道交通制动盘的磨损程度成了检查制动盘的重中之重,然而现有技术中,检测制动盘的磨损程度靠直尺和塞尺相配合,工具即原始,效率低又不够精准,因此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测量制动盘磨损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能够精准快速测量制动盘磨耗厚度,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包括检测表,所述检测表底部设置有探针,还包括导轨、可以在所述导轨上来回滑动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表座,所述检测表设置在所述表座上并且可以随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来回滑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制动盘上的固定卡爪和移动卡爪。
优选的,所述表座为L型,其底部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所述滑块侧壁上,所述表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两个固定耳中间开设有缝隙和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耳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检测表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固定孔,拧紧所述螺栓孔上设置的紧固螺栓便可以通过所述两个固定耳加紧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设置有探针。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直导轨,所述导轨上下壁表面均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用于所述滑块来回滑动的凹槽,所述导轨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参照孔。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凹字型,所述滑块内腔上下对称设置有两排滚珠,两排所述滚珠嵌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活动把手、弧形板、U型连接座、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丝杠和微调螺母,所述活动把手包括齿环、对称设置在所述齿环底部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
所述第二力臂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转动铰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弧形板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U型连接座转动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一力臂转动铰接,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之间;
所述U型连接座一端与所述弧形板转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相连接,所述微调螺母通过其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杠贯穿所述移动卡爪。
优选的,所述移动卡爪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移动卡爪前壁上开设有微调开口,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导轨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导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丝杠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微调开口相贯通,所述微调螺母位于所述微调开口内;
旋转所述微调螺母时,所述微调螺母可以带动所述移动卡爪沿所述丝杠来回移动;
向靠近所述固定卡爪的方向掰动所述齿环时,所述第二力臂将绕所述第二螺栓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力臂通过所述第三螺栓拉动所述弧形板向靠近所述固定卡爪的方向移动,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带动所述U型连接座向相同方向运动,所述U型连接座通过所述丝杠带动所述微调螺母向相同方向运动,所述微调螺母位于所述微调开口内,进而可以带动所述移动卡爪向相同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三螺栓转动到所述第二螺栓和固定卡爪之间时将所述移动卡爪锁止,向远离所述固定卡爪的方向掰动所述齿环时解锁所述移动卡爪。
优选的,所述移动卡爪和固定卡爪相对应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与制动盘外缘的台阶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表,所述检测表底部设置有探针,还包括导轨、可以在所述导轨上来回滑动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表座,所述检测表设置在所述表座上并且可以随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来回滑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制动盘上的固定卡爪和移动卡爪,通过固定卡爪和移动卡爪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制动盘上,探针抵在制动盘表面然后移动检测表,此时检测表显示屏上显示制动盘不同区域实时的厚度值,用制动盘初始厚度减去实时测量的厚度就可以得出制动盘不同区域磨耗厚度。
(2)本实用新型移动卡爪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移动卡爪前壁上开设有微调开口,第一通孔横截面形状与导轨横截面形状相同,导轨贯穿第一通孔,丝杠贯穿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微调开口相贯通,微调螺母位于微调开口内;旋转微调螺母时,微调螺母可以带动移动卡爪沿丝杠来回移动;向靠近固定卡爪的方向掰动齿环时,第二力臂将绕第二螺栓转动,同时第一力臂通过第三螺栓拉动弧形板向靠近固定卡爪的方向移动,弧形板通过第一螺栓带动U型连接座向相同方向运动,U型连接座通过丝杠带动微调螺母向相同方向运动,微调螺母位于微调开口内,进而可以带动移动卡爪向相同方向运动,当第三螺栓转动到第二螺栓和固定卡爪之间时将移动卡爪锁止,向远离固定卡爪的方向掰动齿环时解锁移动卡爪,移动卡爪锁止时正好与固定卡爪将滑轨固定在制动盘上,简单快捷。
(3)本实用新型微调螺母位于微调开口内,旋转微调螺母时,微调螺母带动移动卡爪可以沿丝杠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而可以调整移动卡爪与固定卡爪之间的距离,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制动盘,可以固定在不同尺寸的制动盘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卡爪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卡爪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卡爪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卡爪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卡爪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导轨,11-参照孔,12-凹槽,2-表座,21-固定耳,22-固定孔,23-螺栓孔,3-滑块,5-滚珠,4-检测表,41-探针,42-连接管,6-移动卡爪,61-第一台阶面,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64-微调开口7-固定卡爪,71-第二台阶面,8-制动盘,9-锁止机构,91-活动把手,911-齿环,912-第一力臂,913-第二力臂,92-弧形板,93-U型连接座,94-第一螺栓,95-第二螺栓,96-第三螺栓,97-丝杠,10-微调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6, 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包括检测表4、导轨1、可以在导轨1上来回滑动的滑块3和设置在滑块3上的表座2,检测表4设置在表座2上并且可以随滑块3沿导轨1来回滑动,导轨1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制动盘上的固定卡爪5和移动卡爪6,检测表4为电子千分表。
表座2为L型,其底部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滑块3侧壁上,表座2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耳21,两个固定耳21中间开设有缝隙和固定孔22,两个固定耳21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螺栓孔23,螺栓孔23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检测表4底部设置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贯穿固定孔22,拧紧螺栓孔23上设置的紧固螺栓便可以通过两个固定耳21加紧连接管42,连接管42底部设置有探针41。
导轨1为直导轨,导轨1上下壁表面均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用于滑块3来回滑动的凹槽12,导轨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参照孔11,参照孔11之间的间距均为2CM,可以用于参考定位制动盘磨损严重的位置。
滑块3为凹字型,滑块3内腔上下对称设置有两排滚珠5,两排滚珠5嵌入在凹槽12内,滑块3内设置有阻尼,可以使检测表4随滑块3匀速缓慢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导轨1作为直导轨和其配套的滑块3均为现有技术,故对其详细结构不做赘述。
还包括锁止机构9,锁止机构9包括活动把手91、弧形板92、U型连接座93、第一螺栓94、第二螺栓95、第三螺栓96、丝杠97和微调螺母10,活动把手91包括齿环911、对称设置在齿环911底部的第一力臂912和第二力臂913;
第二力臂913底部通过第二螺栓95转动铰接在导轨1上,弧形板92一端通过第一螺栓94与U型连接座93转动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螺栓96与第一力臂912转动铰接,弧形板92位于第一力臂912和第二力臂913之间;
U型连接座93一端与弧形板92转动铰接,另一端与丝杠97相连接,微调螺母10通过其内螺纹设置在丝杠97上,丝杠97贯穿移动卡爪6。
移动卡爪6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63,移动卡爪6前壁上开设有微调开口64,第一通孔62横截面形状与导轨1横截面形状相同,导轨1贯穿第一通孔62,丝杠97贯穿第二通孔63,第二通孔63和微调开口64相贯通,微调螺母10位于微调开口64内;
旋转微调螺母10时,微调螺母10可以带动移动卡爪6沿丝杠97来回移动,进而可以实现带动移动卡爪6沿着丝杠97来回移动,进而可以调整移动卡爪6跟固定卡爪7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制动盘。当移动卡爪6和固定卡爪7之间的间距小于制动盘半径,无法将导轨1固定在制动盘上时,旋转微调螺母10带动移动卡爪6移动扩大跟固定卡爪7之间的间距即可。
向靠近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齿环911时,第二力臂913将绕第二螺栓95转动,同时第一力臂912通过第三螺栓96拉动弧形板92向靠近固定卡爪7的方向移动,弧形板92通过第一螺栓94带动U型连接座93向相同方向运动,U型连接座93通过丝杠97带动微调螺母10向相同方向运动,微调螺母10位于微调开口64内,进而可以带动移动卡爪6向相同方向运动,当第三螺栓96转动到第二螺栓95和固定卡爪7之间时将移动卡爪6锁止,向远离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齿环911时解锁移动卡爪6,锁移动卡爪6跟固定卡爪7之间的间距增大,便可以从制动盘上将本实用新型取下。
移动卡爪6和固定卡爪7相对应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面61和第二台阶面71,第一台阶面61和第二台阶面71与制动盘外缘的台阶面相配合,使移动卡爪6和固定卡爪7与制动盘贴合紧密固定牢靠。
工作原理:
将固定卡爪7的第二台阶面71与制动盘外缘的台阶面紧密贴合, 然后向靠近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齿环911时,第二力臂913将绕第二螺栓95转动,同时第一力臂912通过第三螺栓96拉动弧形板92向靠近固定卡爪7的方向移动,弧形板92通过第一螺栓94带动U型连接座93向相同方向运动,U型连接座93通过丝杠97带动微调螺母10向相同方向运动,微调螺母10位于微调开口64内,进而可以带动移动卡爪6向相同方向运动,当第三螺栓96转动到第二螺栓95和固定卡爪7之间时将移动卡爪6锁止,此时移动卡爪6的第一台阶面61与制动盘外缘的台阶面紧密贴合。探针41抵在制动盘表面然后移动检测表4,此时检测表4显示屏上显示制动盘不同区域实时的厚度值,用制动盘初始厚度减去实时测量的厚度就可以得出制动盘不同区域磨耗厚度。向远离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齿环911时解锁移动卡爪6,锁移动卡爪6跟固定卡爪7之间的间距增大,便可以从制动盘上将本实用新型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包括检测表(4),所述检测表(4)底部设置有探针(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1)、可以在所述导轨(1)上来回滑动的滑块(3)和设置在所述滑块(3)上的表座(2),所述检测表(4)设置在所述表座(2)上并且可以随所述滑块(3)沿所述导轨(1)来回滑动,所述导轨(1)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制动盘上的固定卡爪(7)和移动卡爪(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座(2)为L型,其底部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所述滑块(3)侧壁上,所述表座(2)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耳(21),所述两个固定耳(21)中间开设有缝隙和固定孔(22),两个所述固定耳(21)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螺栓孔(23),所述螺栓孔(23)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表(4)底部设置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贯穿所述固定孔(22),拧紧所述螺栓孔(23)上设置的紧固螺栓便可以通过所述两个固定耳(21)加紧所述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底部设置有探针(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为直导轨,所述导轨(1)上下壁表面均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用于所述滑块(3)来回滑动的凹槽(12),所述导轨(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参照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为凹字型,所述滑块(3)内腔上下对称设置有两排滚珠(5),两排所述滚珠(5)嵌入在所述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9),所述锁止机构(9)包括活动把手(91)、弧形板(92)、U型连接座(93)、第一螺栓(94)、第二螺栓(95)、第三螺栓(96)、丝杠(97)和微调螺母(10),所述活动把手(91)包括齿环(911)、对称设置在所述齿环(911)底部的第一力臂(912)和第二力臂(913);
所述第二力臂(913)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95)转动铰接在所述导轨(1)上,所述弧形板(92)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栓(94)与所述U型连接座(93)转动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螺栓(96)与所述第一力臂(912)转动铰接,所述弧形板(92)位于所述第一力臂(912)和第二力臂(913)之间;
所述U型连接座(93)一端与所述弧形板(92)转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97)相连接,所述微调螺母(10)通过其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丝杠(97)上,所述丝杠(97)贯穿所述移动卡爪(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卡爪(6)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63),所述移动卡爪(6)前壁上开设有微调开口(64),所述第一通孔(62)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导轨(1)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导轨(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62),所述丝杠(97)贯穿所述第二通孔(63),所述第二通孔(63)和微调开口(64)相贯通,所述微调螺母(10)位于所述微调开口(64)内;
旋转所述微调螺母(10)时,所述微调螺母(10)可以带动所述移动卡爪(6)沿所述丝杠(97)来回移动;
向靠近所述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所述齿环(911)时,所述第二力臂(913)将绕所述第二螺栓(95)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力臂(912)通过所述第三螺栓(96)拉动所述弧形板(92)向靠近所述固定卡爪(7)的方向移动,所述弧形板(92)通过所述第一螺栓(94)带动所述U型连接座(93)向相同方向运动,所述U型连接座(93)通过所述丝杠(97)带动所述微调螺母(10)向相同方向运动,所述微调螺母(10)位于所述微调开口(64)内,进而可以带动所述移动卡爪(6)向相同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三螺栓(96)转动到所述第二螺栓(95)和固定卡爪(7)之间时将所述移动卡爪(6)锁止,向远离所述固定卡爪(7)的方向掰动所述齿环(911)时解锁所述移动卡爪(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卡爪(6)和固定卡爪(7)相对应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面(61)和第二台阶面(71),所述第一台阶面(61)和第二台阶面(71)与制动盘外缘的台阶面相配合。
CN202322045314.0U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Active CN220339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314.0U CN22033926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314.0U CN22033926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9268U true CN220339268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5314.0U Active CN220339268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9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39268U (zh)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CN117029624A (zh) 便携式轨道交通制动盘磨耗厚度测量仪
CN207936891U (zh) 一种内螺纹中径测量仪
CN211947839U (zh) 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
CN110736409B (zh) 一种多功能数显卡尺
CN101900520A (zh) 圆柱齿轮螺旋角检测用角度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97953A (zh) 轧机轴承孔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5491493U (zh) 一种同心度检测工具
CN113701599B (zh) 一种液压阀块加工用成品精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2133534U (zh) 一种金属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4747674U (zh) 一种管道内外径测量装置
CN110806164B (zh) 一种检测小规格样块角度的装置与方法
CN108871300B (zh) 一种用于墙体垂直度检测的工装
CN111707165A (zh) 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
CN214747968U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CN216283089U (zh) 一种百分表的校准装置
CN211576824U (zh) 一种柔性片弯曲性能的测量工具
CN218781981U (zh) 一种箱包拉杆摇摆度测试装置
CN214666806U (zh) 一种便于转换工装的计量检测装置
CN212452206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20062828U (zh) 一种轨距尺检定器
CN216620864U (zh) 一种精密机械检测设备
CN216745881U (zh) 一款简易平行度与平面度检测治具
CN114877784B (zh) 差型装配件铰孔件壁厚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CN109029198A (zh) 一种相对位置凹凸量测量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