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9157U - 新型蒸汽蓄能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蒸汽蓄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9157U
CN220339157U CN202321548301.9U CN202321548301U CN220339157U CN 220339157 U CN220339157 U CN 220339157U CN 202321548301 U CN202321548301 U CN 202321548301U CN 220339157 U CN220339157 U CN 220339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late
steam outlet
outlet pipe
sid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83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奇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5483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9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9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蒸汽蓄能器,包括:罐体,罐体内贮有水;进汽管,进汽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出汽管,出汽管位于罐体内,出汽管上设有进汽口且与进汽管的一端连接,出汽管的周面上设有出汽孔;还包括第一板状部件,第一板状部件上设有若干第一分散孔,第一板状部件位于出汽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使蓄能器内部水温均匀,蓄能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新型蒸汽蓄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蒸汽蓄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蒸汽蓄能器。
背景技术
蒸汽蓄能器是以水为介质的储存蒸汽热能的一种容器,目前在行业中有多种形式例如,CN213714056U公开了一种蒸汽蓄能器,包括罐体、将罐体内的水进行循环的水循环组件、蒸汽输送组件、将水循环组件送来的水喷射后与蒸汽输送组件送来的蒸汽混合使蒸汽成为液态的汽水混合器,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水循环组件和蒸汽输送组件连接,所述汽水混合器的输出管道与罐体连接。水循环组件的输入端与罐体连接。
虽然上述的蒸汽蓄能器在通过水循环组件使水和蒸汽快速混合,使水得到加热,利用水循环组件喷射产生负压,可以抽吸外部蒸汽,使蒸汽快速液化成水,这个方法可以使容器内的水成为达到饱和温度以上的饱和水,也可以达到与外部蒸汽相同温度的饱和水,从而达到蓄能的目的。
但是,输出管道的出口位于罐体下部,且水循环组件的输入端也位于罐体下部,从输出管道输出到罐体内的汽水混合物大部分被水循环组件抽走,在罐体内无法形成均匀分布,罐体内的水温情况为下热上冷,导致水温不均匀,同时造成蓄能效率低。另外,由于循环组件使水循环的过程需要采用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工作时需要消耗电能,使得蓄能的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新型蒸汽蓄能器,本实用新型能使蓄能器内部温度均匀。
新型蒸汽蓄能器,包括:
罐体,罐体内贮有水;
进汽管,进汽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
出汽管,出汽管位于罐体内,出汽管上设有进汽口且与进汽管的一端连接,出汽管的周面上设有出汽孔;
还包括第一板状部件,第一板状部件上设有若干第一分散孔,第一板状部件位于出汽管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一侧挡板位于出汽管的外侧,第一侧挡板与第一板状部件固定,第一侧挡板的一端位于出汽孔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侧挡板呈环形,第一侧挡板环绕在出汽管的周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板状部件,第二板状部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分散孔,第二板状部件位于第一板状部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与第二板状部件固定,第二侧挡板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板状部件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出汽管3上方布置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一侧挡板,使蒸汽在水平多孔管喷射出来后能二次均匀分布,汽水混合效果较常规单孔喷射形式,及带混合器的效果更好。
(2)、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一侧挡板构成引流罩的结构,使罐体内的水流更能形成上下循环,使下部的较冷的水能在循环的过程中,向上加热,罐体内的水温更加均匀,蓄能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新型蒸汽蓄能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的一部分。
图3为第一板状部件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侧挡板的立体图。
图5为第二种新型蒸汽蓄能器的主视图。
图6为第二板状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三种新型蒸汽蓄能器的主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
罐体1,进汽管2,主管2a,分管2b,出汽管3,出汽孔3a,第一板状部件4,第一分散孔4a,第一装配孔4b,第一侧挡板5,第二板状部件6,第二分散孔6a,第二侧挡板7,进汽阀8,支撑部件9,排汽阀10,进水阀11,排空阀12,安全阀13,液位计14,压力检测部件15,排污阀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包括:罐体1、进汽管2、出汽管3、第一板状部件4,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罐体1内贮有水,本实施例中的罐体1为卧式布置,即罐体1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罐体1的结构为常规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进汽管2的一端位于罐体1内,进汽管2的另一端位于罐体1的外部,在进汽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汽阀8,通过进汽阀8可以控制蒸汽进入到进汽管2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出汽管3位于罐体1内,出汽管3优先布置在罐体1的下部,出汽管3上设有进汽口且与进汽管2的一端连接,考虑到出汽管3的汽流均匀性,进汽管2与出汽管3连接时,出汽孔3a与出汽管3的长度中心位置连接。出汽管3的周面上设有出汽孔3a,当蒸汽进入到进汽管2内管,蒸汽沿着进汽管2进入到出汽管3内,然后从出汽孔3a喷出。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汽孔3a的数量为多个,这些出汽孔3a中心的连线优先位于同一直线上,当然,各个出汽孔3a中心的连线也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例如,相邻两个出汽孔3a呈一高一低的方式布置。出汽管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支撑部件9的一端连接,支撑部件9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面固定后,出汽管3的轴向与罐体1的轴向平行。
所述进汽管2与第一板状部件4配合,例如,第一板状部件4上设有第一装配孔4b,所述进汽管2穿过第一装配孔4b后,进汽管2与第一装配孔4b间隙配合。第一板状部件4与罐体1和/或出汽管3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板状部件4优先与罐体1和出汽管3连接,例如,在第一板状部件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第一支架4a和第二支架4b,第一支架4a用于连接第一板状部件4和罐体1,第二支架4b用于连接第一板状部件4和出汽管3。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板状部件4上设有若干第一分散孔4a,第一板状部件4位于出汽管3的上方。由于从出汽孔3a喷出的蒸汽不会立即融入到水中,而是会形成很多的气泡,这些汽泡会向罐体1的上部移动,由于第一板状部件4位于出汽管3的上方,因此,汽泡在向罐体1上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第一板状部件4的阻碍,又由于第一板状部件4上设置了若干的第一分散孔4a,汽泡只能通过第一分散孔4a向上移动,汽泡在通过第一分散孔4a时,由于汽泡的直径大于第一分散孔4a的内径,因此,汽泡在受到挤压时,每一个汽泡将分散成若干的小汽泡,这些小的汽泡的数量相对于从出汽孔3a喷射出来的蒸汽初始形成的汽泡而言,不但数量更多,分布均匀,而且更加容易被水吸收,因此,更容易使水的温度均匀,进而提升蓄能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由于不再需要采用循环水泵,而是通过出汽管3与第一板状部件4的相互作用来提升蓄热效率,因此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节能的优点。
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侧挡板5,第一侧挡板5位于出汽管3的外侧,第一侧挡板5与第一板状部件4固定,第一侧挡板5的一端位于出汽孔3a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挡板5优先采用环形结构,第一侧挡板5环绕在出汽管3的周围,例如第一侧挡板5为矩形的筒体。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侧挡板5与第一板状部件4固定后,以及第一侧挡板5环绕在出汽管3的周围,这样第一板状部件4与第一侧挡板5构成一个第一引流罩,又由于优先将出汽管3布置在罐体1的下部,当蒸汽从出汽孔3a喷射出来后,产生的汽泡向上移动过程中,在第一引流罩内形成涡流和负压,使得位于第一引流罩以及罐体1内的水在第一引流罩与罐体1之间进行循环,即水在第一引流罩的上方和下方进行循环(如图1和图2),这样不但有利于使蒸汽引流,使第一引流罩外部区域的水,通过循环让蒸汽更好地融入到水中,更加容易加热,而且让水循环起来,可以使罐体内的水温更加均匀,提升蓄能器的效率。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排汽阀10、进水阀11、排空阀12、安全阀13、液位计14、压力检测部件15、排污阀16,其中,排汽阀10、进水阀11、排空阀12、安全阀13均位于罐体1的顶部且与罐体1连接,排汽阀10用于排放蒸汽,进水阀11用于将水输入到罐体1内,控空阀12用于排放罐体1内的空气,安全阀13用于控制蓄能器的安全,例如,当罐体1内的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此时安全阀13打开,安全阀13优先采用电动阀,安全阀13受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控制器优先采用PLC,压力检测部件15与罐体1连接用于检测罐体1内的压力,压力检测部件15采用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液位计14用于检测罐体1内的液位,排污阀16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排污阀16用于排放污水或污垢。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还可以有以下结构或者变形方式:
(a),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板状部件6,第二板状部件6上设有若干第二分散孔6a,第二板状部件6位于第一板状部件4的上方。第二板状部件6的固定方式与第一板状部件4相同。第二板状部件6与进汽管2配合,二板状部件6上设有第二装配孔6b,进汽管2与第二装配孔6b间隙配合。
当从第一板状部件4输出的小汽泡在继续上升时,由于第二板状部件6位于第一板状部件4的上方,因此,汽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第二板状部件6的阻碍,又由于第二板状部件6上设置了若干的第二分散孔6a,汽泡只能通过第二分散孔6a向上移动,汽泡在通过第二分散孔6a时,由于汽泡的直径大于第二分散孔6a的内径,因此,汽泡在受到挤压时,每一个汽泡又将分散成若干的小汽泡不但数量更多,分布均匀,而且更加容易被水吸收,因此,更容易使水的温度均匀,进一步提升蓄能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散孔6a的孔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分散孔4a的孔径,这样更容易得到更多的小汽泡,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散孔6a的孔径等于第一分散孔4a的孔径,以及第二板状部件6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板状部件4的长度和宽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侧挡板7,第二侧挡板7与第二板状部件6固定,第二侧挡板7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板状部件6的下方。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侧挡板7与第二板状部件6固定后,第二侧挡板7与第二板状部件6固定构成一个第二引流罩,第一引流罩输出的汽水混合物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在第二引流罩内形成涡流和负压,使得位于第二引流罩以及罐体1内的水在第一引流罩、第二引流罩以及罐体1之间进行循环,进一步地使罐体内的水温均匀,以胶提升蓄能器的效率。
(b),第一板状部件4为多块,每个第一板状部件4的一端分别与进汽管2配合。
(c),如图7所示,出汽管3为多根,进汽管2由主管2a和多个分管2b组成主管2a与每个分管2b的一端连接,每个分管2b的另一端与一个出汽管3连接。每根出汽管3的上方均布置有由第一板状部件4和第一侧挡板5构成的第一引流罩,在每个第一引流罩的上方布置有由第二板状部件6和第二侧挡板7构成的第二引流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而非对其限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新型蒸汽蓄能器,包括:
罐体(1),罐体(1)内贮有水;
进汽管(2),进汽管(2)的一端位于罐体(1)内;
出汽管(3),出汽管(3)位于罐体(1)内,出汽管(3)上设有进汽口且与进汽管(2)的一端连接,出汽管(3)的周面上设有出汽孔(3a);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状部件(4),第一板状部件(4)上设有若干第一分散孔(4a),第一板状部件(4)位于出汽管(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板状部件(4)与罐体(1)和/或出汽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挡板(5),第一侧挡板(5)位于出汽管(3)的外侧,第一侧挡板(5)与第一板状部件(4)固定,第一侧挡板(5)的一端位于出汽孔(3a)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挡板(5)呈环形,第一侧挡板(5)环绕在出汽管(3)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状部件(6),第二板状部件(6)上设有若干第二分散孔(6a),第二板状部件(6)位于第一板状部件(4)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侧挡板(7),第二侧挡板(7)与第二板状部件(6)固定,第二侧挡板(7)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板状部件(6)的下方。
CN202321548301.9U 2023-06-17 2023-06-17 新型蒸汽蓄能器 Active CN22033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8301.9U CN220339157U (zh) 2023-06-17 2023-06-17 新型蒸汽蓄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8301.9U CN220339157U (zh) 2023-06-17 2023-06-17 新型蒸汽蓄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9157U true CN22033915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8301.9U Active CN220339157U (zh) 2023-06-17 2023-06-17 新型蒸汽蓄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9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1622B1 (en) Heat exchanger for the condensing boiler
CN220339157U (zh) 新型蒸汽蓄能器
US6510819B1 (en) Inlet baffle for water heater
CN204767470U (zh) 一种硝酸铵浓缩结晶装置
CN103816752A (zh) 一种船用螺旋喷淋烟气处理装置
CN209744347U (zh) 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
CN202692755U (zh) 一种沉浸式换热器
CN208948947U (zh) 一种水浴温控厌氧反应装置
CN209771586U (zh) 一种滤芯清洗装置
CN216988877U (zh) 一种用于晶片酸洗的循环槽
CN221322844U (zh) 一种脱水运转潜污泵冷却装置
CN213395248U (zh) 蒸汽蓄能器
CN211651373U (zh) 一种监测换热器调试监测装置
CN216717075U (zh) 一种机械加工废气余热处理装置
JP2019066084A (ja) 熱交換器
BG67277B1 (bg) Входяща дюза за бойлер с горно захранване
CN212511394U (zh) 调温式供水装置
CN220135220U (zh) 一种蒸汽管道疏水冷却系统
CN213932117U (zh) 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
CN216498378U (zh) 一种喷淋降温烟气处理装置
JP2002115907A (ja) 給湯器
CN210831943U (zh) 一种船舶鼓泡除氧装置
CN211659698U (zh) 一种氯化氢尾气治理装置
CN212075044U (zh) 一种印刷油墨储存装置
US10406490B2 (en)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mitigating thermal stratification in mixing tee pi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