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7157U -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7157U
CN220337157U CN202321705800.4U CN202321705800U CN220337157U CN 220337157 U CN220337157 U CN 220337157U CN 202321705800 U CN202321705800 U CN 202321705800U CN 220337157 U CN220337157 U CN 220337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pump structure
support
driven wheel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58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辉
李冬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shengt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t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t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t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58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7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7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7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水泵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本体和连杆,第二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啮合有从动轮,连杆与从动轮套接,从动轮通过定位轴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主动轮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通过主动轮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连杆与从动轮套接,进而提供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主动轮和从动轮在转动时,齿条间摩擦力较小,有效降低了水泵结构的噪音,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背景技术
冲牙器是一种用于护理口腔的结构,冲牙器通过利用一定压力将清洗水柱从冲牙器喷嘴内喷出,以对使用者的口腔进行清洁,目前冲牙器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有技术中,冲牙器通过水泵结构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从喷嘴喷出,以实现冲牙。传统的水泵结构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使从动轮带动活塞连杆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活塞进行抽水或送水。然而,主动轮和从动轮大多为直齿轮,齿轮运转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以对水泵结构进行降噪及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以对水泵结构进行降噪及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本体和连杆,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有从动轮,所述连杆与所述从动轮套接,所述从动轮通过定位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所述从动轮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本体包括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水泵壳,所述水泵壳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连杆的一端卡接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活塞的一端套接有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圈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水凸起和第二防水凸起,所述防水圈还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横截面均呈V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圈的外侧壁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用于存储润滑油脂,所述储油槽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凸起和第二防水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端安装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轮上设有传动部,所述连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传动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用于包覆所述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支架内还安装有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主动轮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连杆与从动轮套接,进而提供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主动轮和从动轮在转动时,齿条间摩擦力较小,有效降低了水泵结构的噪音,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降噪水泵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降噪水泵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降噪水泵结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降噪水泵结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中防水圈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21、放置槽;3、水泵组件;31、连杆;32、水泵壳;321、进水端;322、出水端;33、活塞;34、防水圈;341、第一防水凸起;342、第二防水凸起;343、第一容纳槽;344、第二容纳槽;354、储油槽;35、单向阀;4、驱动电机;5、主动轮;6、从动轮;61、传动部;7、定位轴;8、第三支架;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安装有水泵组件3,水泵组件3包括水泵本体和连杆31,第二支架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5,主动轮5啮合有从动轮6,连杆31与从动轮6套接,从动轮6通过定位轴7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主动轮5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6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主动轮5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6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连杆31与从动轮6套接,进而提供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主动轮5和从动轮6在转动时,齿条间摩擦力较小,有效降低了水泵结构的噪音,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5所示,水泵本体包括具有进水端321和出水端322的水泵壳32,水泵壳3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3,连杆31的一端卡接于活塞33内,活塞33的一端套接有防水圈3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连杆31的移动带动活塞33在水泵壳32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防水圈34起防水作用,防止水从水泵壳32内流出。
如图3和图6所示,防水圈34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防水圈34还设有第一容纳槽343和第二容纳槽34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均呈环状设置,通过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分别与水泵壳32内壁抵接,进而方便防水圈34对水泵壳32进行防水。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容纳槽343和第二容纳槽344的横截面均呈V形设置。
如图3和图6所示,防水圈34的外侧壁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储油槽354,储油槽354内用于存储润滑油脂,储油槽354位于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储油槽354内存储油脂,降低防水圈34与水泵壳32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防水圈34进行润滑,便于防水圈34在水泵壳32内移动。
如图3所示,出水端322安装有单向阀3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单向阀35的设置,防止水回流至水泵壳32内。
如图3-5所示,从动轮6上设有传动部61,连杆31的一端套接于传动部6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传动部61偏心设置于从动轮6上。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传动部61的转动,便于带动连杆31进行往复直线移动。
如图1-4所示,第二支架2的一侧设有放置槽21。需要说明的是,放置槽21起管路引导作用,便于将连接管安装于放置槽21内,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水端321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水箱连通。
如图1-4所示,第二支架2相对于第一支架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支架8,第三支架8用于包覆驱动电机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支架8与第二支架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三支架8内还安装有用于给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的电池9。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电池9给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驱动电机4驱动主动轮5进行旋转,由于主动轮5与从动轮6啮合,使从动轮6开始转动,由于连杆31的一端套接于传动部61,带动连杆31进行移动,由于传动部61偏心设置,带动连杆31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使活塞33在水泵壳32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便于水泵进行抽水或送水。
工作原理:通过主动轮5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从动轮6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连杆31与从动轮6套接,进而提供了一种降噪水泵结构,主动轮5和从动轮6在转动时,齿条间摩擦力较小,有效降低了水泵结构的噪音,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安装有水泵组件(3),所述水泵组件(3)包括水泵本体和连杆(31),所述第二支架(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啮合有从动轮(6),所述连杆(31)与所述从动轮(6)套接,所述从动轮(6)通过定位轴(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5)上设有呈螺旋形设置的齿条,所述从动轮(6)上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包括具有进水端(321)和出水端(322)的水泵壳(32),所述水泵壳(3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3),所述连杆(31)的一端卡接于所述活塞(33)内,所述活塞(33)的一端套接有防水圈(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34)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所述防水圈(34)还设有第一容纳槽(343)和第二容纳槽(3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43)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44)的横截面均呈V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34)的外侧壁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储油槽(354),所述储油槽(354)内用于存储润滑油脂,所述储油槽(354)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凸起(341)和第二防水凸起(34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322)安装有单向阀(3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6)上设有传动部(61),所述连杆(31)的一端套接于所述传动部(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设有放置槽(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支架(8),所述第三支架(8)用于包覆所述驱动电机(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噪水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8)内还安装有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的电池(9)。
CN202321705800.4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Active CN220337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5800.4U CN2203371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5800.4U CN2203371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7157U true CN22033715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5800.4U Active CN2203371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7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5581B (zh) 可实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自润滑雨刷电机
CN215918369U (zh) 清洗机往复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
CN215927742U (zh) 手持式清洗机
CN112096590A (zh) 一种降噪防漏耐用的脉冲冲牙器泵体构件
CN109875710B (zh) 一种节约环保的智能洁牙器及方法
CN113374683A (zh) 手持式清洗机
CN220337157U (zh) 一种降噪水泵结构
CN108678924A (zh) 一种泵单元及高压清洗机
CN111059447B (zh) 一种可实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高铁用雨刷器
CN208885460U (zh) 一种泵单元及高压清洗机
WO2023011590A1 (zh) 一种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清洗机
CN215875490U (zh) 一种新型头部按摩仪
CN211247522U (zh) 手持式高压清洗机以及清洗机
CN208369394U (zh) 智能锁电机总成
CN219492504U (zh) 一种水泵及冲牙器
CN218981969U (zh) 一种手持式高压清洗机
CN218670562U (zh) 减速器油泵及减速器系统
CN219492566U (zh) 一种防漏水水泵及冲牙器
CN215334072U (zh) 一种高强度单向器
CN211066441U (zh) 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
CN214208558U (zh) 一种洗牙装置及洗牙器
CN218498948U (zh) 一种水泵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
CN215384808U (zh) 一种冲牙器机芯
CN216570769U (zh) 一种筋膜枪
CN219176551U (zh) 出液系统的一体式管腔结构、出液系统及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