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4101U -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34101U CN220334101U CN202321748949.0U CN202321748949U CN220334101U CN 220334101 U CN220334101 U CN 220334101U CN 202321748949 U CN202321748949 U CN 202321748949U CN 220334101 U CN220334101 U CN 2203341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pressurizing
- pneumatic conveying
- pipe section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领域,公开了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无需对发送仓内进行加压即能够实现密相气力输送,包括发送仓、接收仓、气控组件、气力输送管道以及多个增压件,气控组件包括隔膜泵,隔膜泵具有泵吸端和泵送端,泵吸端与发送仓连通,气力输送管道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高压端与泵送端连通,低压端与接收仓连通,多个增压件沿气力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向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即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通过隔膜泵自发送仓加压气力输送至气力输送管道,并通过多个增加件维持气力输送管道内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长距离的气力输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适用于粉末、小颗粒输送,广泛地应用在玻璃、玻纤、粮食加工、制药、饲料加工行业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输送。
目前,常规的密相气力输系统包括存储有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发送罐、用于接收该物料的接收仓以及连通两者间的输送管道,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装进发送罐,然后密封发送罐并自发送罐的顶部向其内充入高压压缩气体,使得其内加压到预定的发送气压,使得输送管道的发送罐侧和接收仓侧产生气压差,从而发送罐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在该气压差的驱动下,自发送罐至接收仓进行气力输送。
但上述实施方式存在着以下不足:1、由于发送罐是加压实施,其本体的制作成本高;然后设备配置的配件多,必须要配置:料位计、压力传感器、进口和泄气口的气动蝶阀、安全阀等,设备构成较复杂,硬件购置、运行以及维修成本也较高;2、在实施气力输送的整个过程中,发送罐的顶部必须持续充入高压压缩气体,否则其中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会因为失去气压驱动而在发送罐里,压不出去,也就是说:整个气力输送中消耗的压缩气体量会很大,从而使得能源被过量消耗;3、发送罐的对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发送方式是装满一罐,发送掉一罐,再装第2罐,再发送第2罐,也就是说,不能连续发送,如果要连续发送,就需要2台发送罐,串联,才能实现连续发送,这样设备的成本就会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无需对发送仓内进行加压即能够实现密相气力输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包括发送仓和接收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控组件,包括隔膜泵,该隔膜泵具有泵吸端和泵送端,所述泵吸端与所述发送仓连通,
气力输送管道,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所述高压端与所述泵送端连通,所述低压端与所述接收仓连通,
多个增压件,沿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向该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力气体总管,具有气压输入端和多个气压输出端,所述气压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通,
所述气控组件还包括控制气路,该控制气路具有进气端、第一过滤调压阀、第一出气端、第二过滤调压阀以及第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外部气源连通,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滤调压阀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调压阀与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
所述隔膜泵还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
所述增压件为气控调压阀,具有输入侧、控制侧以及输出侧,多个所述输入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多个气压输出端连通,所述控制侧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接通,所述输出侧向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气压调节针阀,所述输出侧对应通过所述气压调节针阀与所述气力输送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内压指示表,所述输出侧对应且依次通过所述气压调节针阀、所述内压指示表与所述气力输送管道连通。
优选地,将从所述高压端向所述低压端的方向作为气力输送方向,
将所述气力输送管道沿所述气力输送方向依次划分为一级增压输送管段、二级增压输送管段、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以及稳压输送管段,并且与所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以及所述稳压输送管段分别连通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为6米,所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5米;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9-12米,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3米;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12-18米,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6米;所述稳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2米。
更进一步地,气力输送管道的每个弯管处的近旁对应增设有一个所述增压件,该增压件沿所述气力输送方向设置在该弯折处之后的1米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包括发送仓、接收仓、气控组件、气力输送管道以及多个增压件,气控组件包括隔膜泵,隔膜泵具有泵吸端和泵送端,泵吸端与发送仓连通,气力输送管道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高压端与泵送端连通,低压端与接收仓连通,多个增压件沿气力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向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即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通过隔膜泵自发送仓加压气力输送至气力输送管道,并通过多个增加件维持气力输送管道内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长距离的气力输送,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发送仓内进行加压即能够实现密相气力输送。
2.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压力气体总管,压力气体总管具有气压输入端和多个气压输出端,气压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通,气控组件还包括控制气路,控制气路具有进气端、第一过滤调压阀、第一出气端、第二过滤调压阀以及第二出气端,进气端与外部气源连通,进气端通过第一过滤调压阀与第一出气端连通,进气端通过第二过滤调压阀与第二出气端连通,隔膜泵还具有驱动端,驱动端与第一出气端连通,增压件为气控调压阀,具有输入侧、控制侧以及输出侧,多个输入侧分别对应与多个气压输出端连通,控制侧与第二出气端接通,输出侧向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的外部气源、控制气路以及隔膜泵简单实现了长距离气力输送管道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地稳定且可靠的输送,从而使得购置硬件成本进一步下降。
3.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多个气压调节针阀,输出侧对应通过气压调节针阀与气力输送管道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压力气体总管经由增加件供给气力输送管道一定的预定输送增压,并能够通过气压调节针阀对每个增压件向气力输送管道内输入的该预定输送增压进行调节,以维持相隔较长距离的高压端和低压端间的气力输送压力差,从而保证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能够始终在气力输送管道内进行有效地气力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密相气力输送系统,1、发送仓,2、气控组件,21、控制气路,211、进气端,212、第一过滤调压阀,213、第一出气端,214、第二过滤调压阀,215、第二出气端,22、隔膜泵,221、泵吸端,222、驱动端,223、泵送端,3、气力输送管道,31、高压端,32、低压端,33、弯管处,4、压力气体总管,41、气压输入端,42、气压输出端,5、增压件,51、输入侧,52、控制侧,53、输出侧,6、气压调节针阀,7、内压指示表,8、接收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作具体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100,包括发送仓1、气控组件2、气力输送管道3、压力气体总管4、增压件5、气压调节针阀6、内压指示表7以及接收仓8,在本实施例中,密相气力输送系统100设置在生产厂区内。
具体地,发送仓1存储有待气力输送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附图中未示出)。
气控组件2包括控制气路21和隔膜泵22。
控制气路21是由通气管路及控制阀件构成的气体回路,具有进气端211、第一过滤调压阀212、第一出气端213、第二过滤调压阀214以及第二出气端215,具体地,控制气路21具有多个气体支路,第一过滤调压阀212与第一出气端213、第二过滤调压阀214与第二出气端215分别位于两条气体支路上。
进气端211与外部气源(附图中未示出)连通,进气端211通过第一过滤调压阀212与第一出气端213连通,进气端211通过第二过滤调压阀214与第二出气端215连通,具体地,外部气源为恒压压缩空气,第一过滤调压阀212和第二过滤调压阀214的作用均为过滤通过自身的气体并调节该气体的压力。
隔膜泵22具有泵吸端221、驱动端222以及泵送端223,具体地,隔膜泵22是一种气控压力调节泵。
泵吸端221通过通气管与发送仓1连通,驱动端222与第一出气端213连通,泵送端223与气力输送管道3连通,具体地,第一出气端213通过向驱动端222通入预定驱动压力的压缩气体,控制泵吸端221至泵送端223的气体过流,从而调节泵送端223气体输出压力相对于泵吸端221的输入压力。
气力输送管道3具有高压端31、低压端32以及弯管处33。
高压端31与泵送端223连通,低压端32与接收仓8连通,高压端31的内压大于低压端32的内压,从而气力输送管道3内的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自高压端31至低压端32的气力输送,从高压端31向低压端32的方向为气力输送方向(附图中未示出),弯管处33即为气力输送管道3拐弯的结构连接处。
将气力输送管道3沿气力输送方向依次划分为一级增压输送管段(附图中未示出)、二级增压输送管段(附图中未示出)、三级增压输送管段(附图中未示出)以及稳压输送管段(附图中未示出),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为6米,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9-12米,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12-18米,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之后皆为稳压输送管。
如图2所示,压力气体总管4具有气压输入端41和多个气压输出端42,气压输入端41与外部气源连通。
增压件5的数量为多个,增压件5为气控调压阀,具有输入侧51、控制侧52以及输出侧53,。
多个增压件5的输入侧51分别与多个气压输出端42对应连通,控制侧52与第二出气端215接通,输出侧53向气力输送管道3的内部增压输入,具体地,第二出气端215通过向控制侧52通入预定控制压力的压缩气体,控制输入侧51至输出侧53的气体过流,从而调节输出侧53的气体输出压力相对于输入侧51的输入压力。
多个增压件5沿气力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向气力输送管道3的内部增压输入,具体地,增压件5通过向气力输送管道3的内部输入气体,从而改变该处气力输送管道3的内压,多个增压件5使得气力输送管道3的内压自高压端31至低压端32单调降低,从而能够实现对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有效气力输送而不产生阻滞、堆积。
对应设置与一级增压输送管段、二级增压输送管段、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以及稳压输送管段分别连通的增压件5的设置密度依次减小,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5米;,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3米;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6米;稳压输送管段的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2米。
气力输送管道3的每个弯管处33的近旁对应增设有一个增压件5,并且增压件5沿气力输送方向设置在弯折处33之后的1米之内,即在上段描述中的设置密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增压件5。
气压调节针阀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输出侧53对应通过气压调节针阀6与气力输送管道3连通。
内压指示表7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输出侧53对应且依次通过气压调节针阀6、内压指示表7与气力输送管道3连通,具体地,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内压指示表7得知气力输送管道3各个增压件5通过气压调节针阀6向气力输送管道3内的输入压力值,从而根据该输入压力值判断气力输送管道3内的气力输送是否处于无阻滞、堆积状态,若发生阻滞、堆积,则能够通过对第二出气端215、增压件5或者气压调节针阀6进行调整,以使得气力输送管道3内的气力输送处于无阻滞、堆积状态,即有效实现粉末状物料或者小颗粒物料的气力输送。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就能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包括发送仓和接收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控组件,包括隔膜泵,该隔膜泵具有泵吸端和泵送端,所述泵吸端与所述发送仓连通,
气力输送管道,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所述高压端与所述泵送端连通,所述低压端与所述接收仓连通,
多个增压件,沿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向该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气体总管,具有气压输入端和多个气压输出端,所述气压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通,
所述气控组件还包括控制气路,该控制气路具有进气端、第一过滤调压阀、第一出气端、第二过滤调压阀以及第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外部气源连通,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滤调压阀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调压阀与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
所述隔膜泵还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
所述增压件为气控调压阀,具有输入侧、控制侧以及输出侧,多个所述输入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多个气压输出端连通,所述控制侧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接通,所述输出侧向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内部增压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气压调节针阀,所述输出侧对应通过所述气压调节针阀与所述气力输送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内压指示表,所述输出侧对应且依次通过所述气压调节针阀、所述内压指示表与所述气力输送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将从所述高压端向所述低压端的方向作为气力输送方向,
将所述气力输送管道沿所述气力输送方向依次划分为一级增压输送管段、二级增压输送管段、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以及稳压输送管段,并且与所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以及所述稳压输送管段分别连通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为6米,所述一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5米;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9-12米,所述二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3米;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延伸长度范围为12-18米,所述三级增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6米;所述稳压输送管段的所述增压件的设置密度为1个/12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每个弯管处的近旁对应增设有一个所述增压件,该增压件沿所述气力输送方向设置在该弯管处之后的1米之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8949.0U CN220334101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8949.0U CN220334101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34101U true CN220334101U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5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48949.0U Active CN220334101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34101U (zh) |
-
2023
- 2023-07-05 CN CN202321748949.0U patent/CN2203341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334101U (zh) | 一种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
CN210214114U (zh) | 一种自动稳压的气力输送系统 | |
CN114526443A (zh) | 一种用于氢气切换的控制系统 | |
CN114033965B (zh) | 一种单组分或多组分气体的充装控制系统 | |
CN101464184B (zh) | 负压气力输送称量系统 | |
CN213655069U (zh) | 一种集成式真空单元 | |
CN201138233Y (zh) | 负压气力输送称量系统 | |
CN212960916U (zh) | 一种液态过氧化环己酮用输送系统 | |
CN212406978U (zh) | 一种空压机机组多泵头集中式卸荷装置 | |
CN210035055U (zh) | 新型标准气体充装装置 | |
CN207661422U (zh) | 一种蒸汽减压系统 | |
WO2021161133A1 (en) | An apparatus for optimal loadsharing between parallel gas compressors | |
CN215862861U (zh) | 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 | |
CN212424653U (zh) | 炭黑正压气力输送设备 | |
CN214149852U (zh) | 一种发动机试车台工艺气系统 | |
CN218507555U (zh) | 一种稳定的液体输送系统 | |
CN213576827U (zh) | 一种新型串联连续料流输送系统 | |
CN205471660U (zh) | 连续定量气力输送系统 | |
CN220448668U (zh) | 一种化工危险品运输罐 | |
CN107726049A (zh) | 一种蒸汽减压系统 | |
CN220727920U (zh) | 超高纯气体两进一出控制面板 | |
CN207258761U (zh) | 一种用于密相输送的气流传输系统 | |
CN216997679U (zh) | 一种氮气回收系统 | |
CN221140238U (zh) | 连续式进料装置 | |
CN210102935U (zh) | 一种气力输送下引式仓泵固气比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