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2300U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2300U
CN220332300U CN202321908295.3U CN202321908295U CN220332300U CN 220332300 U CN220332300 U CN 220332300U CN 202321908295 U CN202321908295 U CN 202321908295U CN 220332300 U CN220332300 U CN 220332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wer nozzle
inkjet
motor
side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82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刘军和
刘晓东
张亚莉
吕先跃
向鸿
何小明
刘昱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82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2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2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2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组件,喷墨组件包括喷头摆动结构、喷头水平旋转结构、喷头结构和喷头转动结构,喷头摆动结构与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喷头水平旋转结构与喷头摆动结构可转动地连接,喷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架和喷头,第一连接架固定在喷头水平旋转结构上,喷头转动结构与第一连接架可转动地连接,喷头固定在喷头转动结构上;喷墨平台组件,喷墨平台组件设置在喷墨组件下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时,形状较为复杂的区域无法均匀喷涂、漏涂的问题。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曲面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异形多曲面盖板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在在彩色盖板加工过程中,常采用喷墨打印机对盖板进行喷涂。
现有技术中的,喷墨打印机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限,仅适用于对2D、2.5D或弧度规则的3D盖板进行喷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对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时,形状较为复杂的区域无法均匀喷涂、漏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组件,喷墨组件包括喷头摆动结构、喷头水平旋转结构、喷头结构和喷头转动结构,喷头摆动结构与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喷头水平旋转结构与喷头摆动结构可转动地连接,喷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架和喷头,第一连接架固定在喷头水平旋转结构上,喷头转动结构与第一连接架可转动地连接,喷头固定在喷头转动结构上;喷墨平台组件,喷墨平台组件设置在喷墨组件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摆动结构具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长度方向设置,喷头水平旋转结构具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喷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喷头转动结构具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喷头相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沿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具有多个喷孔,多个喷孔处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墨平台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结构、底板结构、水平转动结构和固定结构,底板结构固定在水平移动结构上,水平转动结构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固定在底板结构上,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结构相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的宽度大于固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墨组件还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结构,第一直线驱动结构与安装架可移动地连接,第一直线驱动结构沿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墨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结构,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直线驱动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直线驱动结构与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墨平台组件还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保湿组件,保湿组件包括保湿盒结构、第二连接架和第三直线驱动结构,第三直线驱动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保湿盒结构与第三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喷墨打印机,将待加工的3D异形盖板放置在喷墨平台组件上,控制喷墨组件对待加工的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在喷头摆动结构、喷头水平旋转结构和喷头转动结构的协同控制下喷头结构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进行转动,从而使喷头可以朝向各个方向进行喷墨,实现对3D异形盖板曲面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喷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时,形状较为复杂的区域无法均匀喷涂、漏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喷墨打印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喷墨组件;11、喷头摆动结构;12、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3、喷头结构;131、第一连接架;1311、第一侧板;1312、第二侧板;1313、第三侧板;132、喷头;14、喷头转动结构;15、第一直线驱动结构;20、喷墨平台组件;21、水平移动结构;22、底板结构;23、水平转动结构;24、固定结构;30、保湿组件;31、保湿盒结构;32、第二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申请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组件10,喷墨组件10包括喷头摆动结构11、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喷头结构13和喷头转动结构14,喷头摆动结构11与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与喷头摆动结构11可转动地连接,喷头结构13包括第一连接架131和喷头132,第一连接架131固定在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上,喷头转动结构14与第一连接架131可转动地连接,喷头132固定在喷头转动结构14上;喷墨平台组件20,喷墨平台组件20设置在喷墨组件10下方。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将待加工的3D异形盖板放置在喷墨平台组件20上,控制喷墨组件10对待加工的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在喷头摆动结构11、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和喷头转动结构14的协同控制下喷头结构13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进行转动,从而使喷头132可以朝向各个方向进行喷墨,实现对3D异形盖板曲面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喷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3D异形盖板进行喷涂时,形状较为复杂的区域无法均匀喷涂、漏涂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头摆动结构11具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长度方向设置,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具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架131相连接。沿x轴方向为宽度方向,沿y轴方向为长度方向。在喷头摆动结构11的作用下,喷头结构13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轴线在与xOz平面平行的竖直平面上摆动。在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的作用下,喷头结构13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轴线在水平平面上旋转。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控制喷头摆动结构11和喷头结构13从而控制喷头结构13的角度以实现对多种3D异形盖板的喷涂,避免漏涂。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架131具有第一侧板1311、第二侧板1312和第三侧板1313,第一侧板1311与第二侧板131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侧板1313与第二侧板131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侧板1312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喷头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311和第三侧板1313可转动地连接,喷头转动结构14具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喷头相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喷头转动结构14的作用下,喷头132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为轴线在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转动。在喷头摆动结构11、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和喷头结构13的协同控制下,喷头132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增加从而适应更多的3D异形盖板的喷涂。在喷涂过程中,需要保证喷涂区域与喷墨方向始终保持90°垂直来保证油墨分布均匀,反之则会导致喷涂区域两侧油墨厚度不一致,喷墨效果差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头132具有多个喷孔,多个喷孔处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多个开关可以对每个喷孔分别进行控制,根据待加工3D异形盖板的形状,所需图形的颜色形状等控制每个喷孔的出墨量,防止了对无图案区域进行喷墨,避免了油墨浪费。出墨量和开关均由喷墨系统进行控制。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墨平台组件20包括水平移动结构21、底板结构22、水平转动结构23和固定结构24,底板结构22固定在水平移动结构21上,水平转动结构23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固定在底板结构22上,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结构24相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水平移动结构21为带传送结构,水平移动结构21沿y轴方向移动,水平移动结构21带动底板结构22、水平转动结构23和固定结构24一起沿y轴方向移动,水平转动结构23上具有第一负压通道,固定结构24上具有第二负压通道,第一负压通道与所述第二负压通道相连通,并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便于拆卸和安装,可根据不同的待加工3D异形盖板更换不同的固定结构24。固定结构24为空心结构,固定结构24与待加工3D异形盖板相接触的面具有多个吸附孔,对第一负压通道和第二负压通道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环境,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待加工3D异形盖板被吸附在固定结构24上。将待加工3D异形盖板固定在固定结构24上,待加工3D异形盖板随着固定结构24从喷头132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喷头132对待加工3D异形盖板进行喷墨。在水平转动结构23的作用下,固定结构24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进一步增加了喷头结构13与待加工3D异形盖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转动,减少了喷涂死角。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头132的宽度大于固定结构24。避免了因待加工3D异形盖板无法完全被喷头132覆盖导致的漏喷等问题,喷头可根据待加工3D异形盖板的尺寸进行更换。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墨组件10还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与安装架可移动地连接,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沿宽度方向设置。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为直线导轨结构,直线导轨结构具有导轨、承载滚道和滑块,承载滚道设置在导轨和滑块之间,承载滚道内部转轴和滚珠,转轴带动滚珠和承载滚道的转动,从而使滑块沿导轨方向运动。安装架固定在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的滑块上。在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的作用下,安装架沿x轴方向移动,带动喷头结构13沿x轴方向移动,喷头结构13的移动范围更大,从而使喷墨范围增大,适用于更多尺寸的待加工3D异形盖板。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墨组件10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结构,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直线驱动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与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第二直线驱动结构为直线导轨结构,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的导轨固定在第二直线驱动结构的滑块上。在第二直线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喷头结构13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在喷头摆动结构11、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喷头转动结构14、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和第二直线驱动结构的协同控制下,需要保证喷涂区域与喷墨方向始终保持90°垂直来保证油墨分布均匀,反之则会导致喷涂区域两侧油墨厚度不一致,喷墨效果差的问题。喷孔距离喷墨区域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一般距离为1mm至4mm,距离较小会导致油墨较厚,距离较大会导致油墨较薄或是部分区域未完全喷涂的问题。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墨平台组件20还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24内。固定结构24为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对固定结构24进行加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待加工3D异形盖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50°至150°,油墨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粘度较大,避免了油墨喷涂到曲面上时滑动,导致待加工3D异形盖板上的图案变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对待加工3D异形盖板进行加热,如在固定结构24的内表面上镶嵌电热丝的方式。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保湿组件30,保湿组件30包括保湿盒结构31、第二连接架32和第三直线驱动结构,第三直线驱动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保湿盒结构31与第三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第三直线驱动结构为直线导轨结构,第二连接架32固定在第三直线驱动结构的滑块上,在第三直线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保湿组件30沿y轴方向移动。保湿盒结构31内部具有一定体积的慢干溶剂。当喷墨完成后,保湿组件30在第三直线驱动结构的作用下移动至喷头结构13的下方,在第二直线控制结构的作用下,喷头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直至喷孔完全浸入到慢干溶剂内,避免了油墨凝固堵塞喷孔,影响后续喷墨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底板结构22为可升降结构。底板结构22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多个导柱和气缸,多个导柱与下底板竖直连接且垂直于下底板,上底板上开有与多个导柱一一对应的孔,多个导柱分别穿设在上底板的孔中,气缸设置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在气缸的作用下,上底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水平转动结构23设置在上底板上,从而待加工3D异形盖板在底板结构22的作用下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因喷头结构13和待加工3D异形盖板高度差过大的原因导致待加工3D异形盖板靠近下方的侧面未能喷涂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异形产品喷涂装备(喷墨打印机),以解决3D单曲面以及多曲面异形产品油墨喷涂以及喷涂油墨均匀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产品喷涂装置(喷墨打印机),首先需要自动获取3D产品形状,尺寸信息,用于下端平台(喷墨平台组件20)与喷头132左右/上下运行轨迹,根据产品图形设计结构,导入相应的喷涂图案,喷涂装备(喷墨打印机)控制喷头132根据导入图形的形状进行运动,喷头132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对图案区域进行喷墨,形成对应的需求图案,对无图案可视透明区域喷头132自动关闭,减少油墨浪费以及确保后续其他处理工作,下端产品放置平台(固定结构24)内部安装加热装置(加热结构),对治具(固定结构24)进行加热,产品放置在治具(固定结构24)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喷头132控制油墨喷涂时,产品表面油墨可快速进行表面预热表干处理,避免油墨喷涂在产品斜面时流动,出现油墨因流动造成厚度不均匀等问题,下端治具放置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可上下升降与左右旋转,通过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旋转与喷头132不同角度旋转,保证喷头132与产品始终保持水平且喷头132与产品呈90°垂直,确保喷涂油墨均匀性,针对3D异形产品弧形折弯不在同一垂直或者扭曲异性产品时,通过下端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旋转与上端喷头132角度控制,确保产品曲面异形区域与喷头132保持同一水平,以及同一高度,确保油墨喷涂均匀性。
为了是本技术领域的人更好的理解本方案发明,下面结合示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首先通过将产品形态2D图以及3D图导入喷墨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来获取产品相关信息,喷涂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获取产品相关信息后自动生成设备运行轨迹和图案喷涂形态,将相应喷墨打印项目的治具(固定结构24)使用螺丝或者其他固定方式把产品治具(固定结构24)固定在喷墨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治具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喷墨打印下端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连接真空孔,印刷治具(固定结构24)连接真空气孔,治具(固定结构24)表面预留真空气孔,真空孔与真空气孔相连通,喷墨打印产品放置在产品治具(固定结构24)表面,开启真空吸附,可有效避免喷墨产品在下端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旋转与运行过程中喷墨产品位置移动,导致喷墨打印尺寸偏移,喷墨打印喷头132可根据待喷墨打印产品的宽度自行选择安装,喷头132长度需要大于产品最大宽度,确保盖板产品宽度可完全被喷头132覆盖,避免因产品宽度过大,喷头132有效覆盖面积过小造成漏喷等问题,喷头132前端安装喷头左右旋转机构(喷头转动结构14),可根据产品弧度自行控制调节喷头132与产品角度,喷头132上端安装喷头机构左右旋转装置(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与喷头机构上下旋转装置(喷头摆动结构11),控制喷头132两端左右与上下旋转功能,确保满足对不同弧度或者扭曲弧形产品喷墨打印功能,下端喷墨模具放置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用于放置喷墨打印产品治具(固定结构24)和待喷墨打印产品,下端喷墨模具放置平台(水平转动结构23)可以左右旋转,旋转角度90度,让喷墨打印喷头132与喷墨打印产品始终保持纵向90度垂直,喷头机构上下移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可根据产品设计图纸与喷涂打印治具(固定结构24)的位置自行自动调整,确保喷头132与喷涂产品保持一致高度,确保喷头油墨均匀性,喷墨打印喷头132喷墨时,喷墨打印系统可根据油墨厚度、OD值、色差值、透过率等相关要求自动调控制喷头132油墨出墨量,喷墨打印图案根据3D图纸导入喷墨系统,喷头132根据导入图形自动控制喷头132的若干喷孔自动出墨,喷墨平台左右移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运行时喷头132开始喷墨打印,喷墨到可视区内时,喷头132上的喷孔自动关闭,避免多余油墨喷墨打印在可视区内,喷墨打印设备下端治具(固定结构24)内安装连接治具的加热模组(加热结构),喷墨打印产品放置在治具(固定结构24)上进行加热,油墨喷墨打印在产品表面上可快速表干油墨,避免因喷墨油墨粘度过低、油墨流动性强,导致油墨喷涂在产品弧形斜面上流动,导致油墨表面不均匀。喷墨打印完成后,喷头保湿装置(保湿组件30)运行到喷头132下端,进行保湿存放,避免喷头132内油墨堵塞喷头132,便于下次喷墨打印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仿形喷涂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申请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申请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墨组件(10),所述喷墨组件(10)包括喷头摆动结构(11)、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喷头结构(13)和喷头转动结构(14),所述喷头摆动结构(11)与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与所述喷头摆动结构(1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喷头结构(13)包括第一连接架(131)和喷头(132),所述第一连接架(131)固定在所述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上,所述喷头转动结构(14)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喷头(132)固定在所述喷头转动结构(14)上;
喷墨平台组件(20),所述喷墨平台组件(20)设置在所述喷墨组件(10)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摆动结构(11)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喷头水平旋转结构(12)具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3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31)具有第一侧板(1311)、第二侧板(1312)和第三侧板(1313),所述第一侧板(1311)与所述第二侧板(131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侧板(1313)与所述第二侧板(1312)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312)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喷头(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311)和所述第三侧板(131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喷头转动结构(14)具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沿宽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32)具有多个喷孔,多个所述喷孔处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平台组件(20)包括水平移动结构(21)、底板结构(22)、水平转动结构(23)和固定结构(24),所述底板结构(22)固定在所述水平移动结构(21)上,所述水平转动结构(23)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结构(22)上,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结构(24)相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32)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结构(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组件(10)还包括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与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沿宽度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组件(10)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结构(15)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平台组件(20)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2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保湿组件(30),所述保湿组件(30)包括保湿盒结构(31)、第二连接架(32)和第三直线驱动结构,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保湿盒结构(31)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结构可移动地连接。
CN202321908295.3U 2023-07-19 2023-07-19 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20332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295.3U CN220332300U (zh) 2023-07-19 2023-07-19 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295.3U CN220332300U (zh) 2023-07-19 2023-07-19 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2300U true CN220332300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8295.3U Active CN220332300U (zh) 2023-07-19 2023-07-19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2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2595B (zh) 一种柔性介质基板的电流体动力喷印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5289926B (zh)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
CN220332300U (zh) 喷墨打印机
US8157367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CN211307923U (zh) 一种全自动uv喷墨打印机
KR100987082B1 (ko) 각도 설정이 가능한 패드 인쇄장치
CN110756391A (zh) 在线式双轨高速喷射点胶机
WO2020248222A1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及其一遍式喷墨打印方法
CN215662499U (zh) 圆柱体喷墨打印系统的喷墨打印装置
CN212400653U (zh) 一种全自动数码喷墨装置
CN211730685U (zh) 具有固化功能的打印小车及打印机
KR102178227B1 (ko) 금속재용 uv인쇄 시스템
CN211892509U (zh) 一种喷印装置
CN110773737B (zh) 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防翘曲形变的3d打印机
CN208542484U (zh) 一种数控智能悬臂点胶机
CN102501634A (zh) 一种适用于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的加热装置
CN206465627U (zh) 一种小体积型双用uv印刷机
CN110978800A (zh) 一种全自动数码喷墨装置
CN21712431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防伪系统可变颜色的喷印装置
CN112622452A (zh) 一种数码喷墨刷印机的夹持装置及刷印机
CN220904123U (zh) 一种阵列式x轴无限3D打印机
CN214396000U (zh) 一种数码喷墨刷印机
CN115837336B (zh) 一种多辊上胶加热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CN217099399U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CN212827406U (zh) 打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