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821U -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821U
CN220326821U CN202321489130.7U CN202321489130U CN220326821U CN 220326821 U CN220326821 U CN 220326821U CN 202321489130 U CN202321489130 U CN 202321489130U CN 220326821 U CN220326821 U CN 220326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subslot
liquid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atomiz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91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辉
肖小朋
刘斌
钟勇
聂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91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所述雾化芯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背设置的吸液面与雾化面,所述吸液面设有第一储液槽;及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件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储液槽的第一底壁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能够提高液态基质经由基体导向发热件的顺畅度,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雾化领域使用的多孔陶瓷基体,为了实现其储液功能,大部分孔隙设置分布为不均匀形态,当孔径小的部分聚集,会造成雾化液阻塞现象,导致产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第一方面,所述雾化芯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背设置的吸液面与雾化面,所述吸液面设有第一储液槽;及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件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储液槽的第一底壁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
其中,所述第一正投影的第一轮廓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正投影的第二轮廓中心线重合。
其中,所述第二正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的面积之比为80%~160%。
其中,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合。
其中,所述发热件包括电阻结构及设于所述电阻结构相对两端的两个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与所述电阻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液槽包括第一槽及设于所述第一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槽,且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第一槽对应所述电阻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槽对应所述电极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槽的第一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其中,沿所述第二槽靠近所述第一槽的方向,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子槽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连通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槽,其中,所述第一子槽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二子槽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且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子槽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连通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槽,其中,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宽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子槽的宽度为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其中,所述吸液面还设有第二储液槽,所述第一储液槽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内,且所述第一储液槽的所述第一底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储液槽的第二底壁更靠近所述雾化面。
本申请提供了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基体及发热件,所述基体具有第一储液槽,所述发热件在所述基体的雾化面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储液槽的第一底壁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有利于液态基质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槽后能够更为顺畅地导向所述发热件,以避免所述液态基质堵塞现象,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能够提高液态基质经由基体导向发热件的顺畅度,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
第二方面,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电芯组件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的发热件电连接所述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能够为所述发热件提供电能。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通过所述雾化组件中的雾化芯能够提高液态基质经由基体导向发热件的顺畅度,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雾化芯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雾化芯沿A-A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雾化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在雾化面上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在雾化面上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沿B-B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沿B-B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沿C-C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沿C-C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雾化芯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雾化芯沿D-D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沿E-E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气溶胶形成装置1;雾化组件10;雾化芯100;基体110;吸液面111;雾化面112;第一储液槽113;第一底壁1131;第二正投影1132;第二轮廓中心线L2;第一槽1133;第一子底壁1135;第一子槽1137;第二子槽1138;第二槽1134;第二子底壁1136;第二储液槽114;第二底壁1141;发热件120;第一正投影121;第一轮廓中心线L1;电阻结构122;电极结构123;第一壳体200;第一端部210;第一开口211;第二端部220;第二开口221;储液腔230;支架300;导液孔310;排气孔320;雾化腔330;导气管400;导气通道410;底座500;第一电极600;第二电极700;电芯组件20;第二壳体21;电池22;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第四间距D4;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了雾化芯100。请参照图1-图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雾化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雾化芯沿A-A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雾化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在雾化面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芯100包括基体110及发热件120。所述基体110具有相背设置的吸液面111与雾化面112。所述吸液面111设有第一储液槽113。所述发热件120设于所述雾化面112。所述发热件120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第一正投影121与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第一底壁1131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第二正投影1132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芯100用于加热并雾化液态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雾化芯100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电子烟、或医疗雾化装置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用于存储液态基质,并将所述液态基质导向所述雾化面112,以使得所述发热件120能够加热并雾化所述液态基质。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第一底壁1131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发热件120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以使得所述液态基质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后,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所述液态基质能够正对所述发热件120,即所述液态基质经过所述基体110朝向所述雾化面112流动,能够有更多的所述液态基质直接到达所述发热件120,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液态基质能够更顺畅地通过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导向所述发热件120,从而避免所述液态基质堵塞现象。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投影121大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且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落在所述第一正投影121内,或者,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部分重合;或者,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大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所述第一正投影121落在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内,或者,所述第一正投影121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部分重合;或者,所述第一正投影121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完全重合。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12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通过丝网印刷的金属线路、或金属蚀刻网片等。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120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第一正投影121可以为任意形状,举例而言,所述第一正投影121可以但不限于为“S”字形、或“Z”字形、或“X”字形等。
可选地,所述基体110包括但不限于吸液棉、多孔陶瓷、多孔金属、多孔玻璃或者其他可以吸收液态基质的多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基体110为多孔陶瓷时,所述基体110的主体成分原料为硅藻土、石英砂、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氮化铝、碳化硅、碳化铝粉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基体110通过主体成分原料添加一定的助烧剂和造孔剂后进行充分混合、并加定量的粘结剂后进行成型、再经过烧结后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所述基体110的孔径的范围为5μm~50μm,所述基体110的孔隙率范围为40%~80%,且所述基体110的表面光滑平整,呈整体块状,使得所述基体110的结构强度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雾化芯100,所述雾化芯100包括基体110及发热件120,所述基体110具有第一储液槽113,所述发热件120在所述基体110的雾化面112上的第一正投影121与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第一底壁1131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第二正投影1132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有利于液态基质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后能够更为顺畅地导向所述发热件120,以避免所述液态基质堵塞现象,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100能够提高液态基质经由基体110导向发热件120的顺畅度,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第一轮廓中心线L1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第二轮廓中心线L2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第一底壁1131与所述发热件120正对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液态基质能够更多地直接流向所述发热件120,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液态基质流向所述发热件120的顺畅度,进而提高了所述基体110的导液效果及所述发热件120的雾化效果。其中,所述第一轮廓中心线L1是指所述第一正投影121在各处的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第二轮廓中心线L2是指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在各处的中心点的连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面积之比为80%~160%,以使得所述液态基质导向所述发热件120的效果较佳。举例而言,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面积之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0%、或100%、或120%、或140%、或160%、或位于80%~160%之间的其它值。如若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面积之比小于80%,则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液态基质能够顺畅导向所述发热件120上的区域过小,使得所述发热件120上部分区域接收液态基质不够顺畅,从而发生堵塞现象,进而影响所述发热件120的雾化效果。如若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面积之比大于160%,则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液态基质除了直接流向所述发热件120外,流向所述雾化面112上除所述第一正投影121以外的区域过多,从而对流向所述发热件120的液态基质进行了分流,降低了流向所述发热件120的液态基质的量。因此,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121的面积之比为80%~160%,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液态基质导向所述发热件120的效果较佳。
请参照图7,图7为图1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在雾化面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投影121与所述第二正投影1132完全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第一底壁1131与所述发热件120完全正对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的液态基质能够正对所述发热件120以直接流向所述发热件120,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液态基质流向所述发热件120的顺畅度,提高了所述基体110的导液效果及所述发热件120的雾化效果。
请参照图8及图9,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沿B-B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件120包括电阻结构122及设于所述电阻结构122相对两端的两个电极结构123。所述电极结构123与所述电阻结构122电连接。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包括第一槽1133及设于所述第一槽1133相对两端的第二槽1134,且所述第一槽1133与所述第二槽1134连通。所述第一槽1133对应所述电阻结构122设置。所述第二槽1134对应所述电极结构123设置。所述第一槽1133的第一子底壁1135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所述第二槽1134的第二子底壁1136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结构123主要用于外接电源,以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阻结构122。所述电阻结构122主要用于加热并雾化液态基质。所述第一槽1133对应所述电阻结构122设置,是指所述第一槽1133的第一子底壁1135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阻结构122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槽1134对应所述电极结构123设置,是指所述第二槽1134的第二子底壁1136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极结构123在所述雾化面11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由于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以使得所述第一槽1133内的液态基质能够更快地、更为顺畅地流向所述电阻结构122,有利于所述电阻结构122加热并雾化所述液态基质,提高了所述雾化芯100的雾化效果。
请参照图8及图10,图10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沿B-B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槽1134靠近所述第一槽1133的方向,所述第二槽1134的第二子底壁1136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D2逐渐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槽1134的第二子底壁1136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D2逐渐变小,以使得所述第二槽1134内的液态基质能够流向所述第一槽1133,以使得对应流向所述电阻结构122的液态基质更为充足,能够避免所述电阻结构122的雾化速度过快而发生干烧。
请参照图8及图11,图11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一实施方式中沿C-C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1133包括第一子槽1137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1137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1138。所述第二子槽1138连通所述第一子槽1137与所述第二子槽1138。其中,所述第一子槽1137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D3。所述第二子槽1138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112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D4,且所述第三间距D3小于所述第四间距D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间距D3小于所述第四间距D4,以使得所述第一子槽1137内的液态基质相较于所述第二子槽1138内的液态基质更为充足,且所述第一子槽1137相交于所述第二子槽1138更靠近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设置,以使得流向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的液态基质更为充足,有利于避免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的温度过高而雾化速度过快导致干烧。
请参照图8及图12,图12为图8中的雾化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沿C-C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1133包括第一子槽1137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1137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1138。所述第二子槽1138连通所述第一子槽1137与所述第二槽1134。其中,所述第一子槽1137的槽宽为第一宽度W1,所述第二子槽1138的宽度为第二宽度W2,且所述第一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宽度W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宽度W2,以使得所述第一子槽1137内的液态基质相较于所述第二子槽1138内的液态基质更为充足,且所述第一子槽1137相交于所述第二子槽1138更靠近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设置,以使得流向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的液态基质更为充足,有利于避免所述电阻结构122的中部位置的温度过高而雾化速度过快导致干烧。
请参照图13-图15,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雾化芯的俯视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的雾化芯沿D-D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液面111还设有第二储液槽114。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内,且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所述第一底壁1131相较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的第二底壁1141更靠近所述雾化面1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内,且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所述第一底壁1131相较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的第二底壁1141更靠近所述雾化面112,是指所述第一储液槽113的部分凹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的所述第二底壁1141,且另外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内。其中,设于所述第一储液槽113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114内的部分在图15中采用虚线进行了示意。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所述第二储液槽114能够提高所述基体110对液态基质的存储量,以使得液态基质能够及时补充至所述第一储液槽113内,从而使得所述发热件120能够接收到充足的液态基质,进而提高了所述发热件120加热并雾化所述液态基质的效果。
请参照图5、图16-图18,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沿E-E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1包括电芯组件20与雾化组件10。所述雾化组件10与所述电芯组件20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10包括前述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雾化芯100。所述雾化芯100的发热件120电连接所述电芯组件20,所述电芯组件20能够为所述发热件120提供电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1用于加热并雾化液态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1可以但不限于为电子烟、或医疗雾化装置等。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1通过所述雾化组件10中的雾化芯100能够提高液态基质经由基体110导向发热件120的顺畅度,提高导液及雾化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210及第二端部220。所述第一端部210具有第一开口211,所述第二端部220具有第二开口221。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部220为吸嘴,所述第二开口221即为出气口;或者,吸嘴装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21,且所述吸嘴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221。
可选地,所述雾化组件10还包括支架300、导气管400、底座500、第一电极600及第二电极700。所述支架300设有所述第一壳体200内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11。所述支架300具有导液孔310及排气孔320。所述导气管400具有导气通道410,所述导气通道410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孔320,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开口221。所述第一壳体200、所述支架300、所述导气管400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存储液态基质的储液腔230。所述雾化芯100设于所述支架300内,并与所述支架300和/或所述底座500围设形成雾化腔330。所述雾化腔330连通所述排气孔320。所述基体110具有吸液面111及雾化面112。所述吸液面111通过所述导液孔310露出,以使所述储液腔230内的液态基质能够通过所述导液孔310传输至所述吸液面111,并使所述吸液面111的液态基质传输至所述雾化面112,从而使所述发热件120加热并雾化所述液态基质形成位于所述雾化腔330内的气溶胶。所述气溶胶能够依次通过所述雾化腔330、所述排气孔320、所述导气通道410、所述第二开口221排出,或供用户吸食。所述底座500装设于所述第一端部210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211,所述底座500支撑所述支架300。所述第一电极600与所述第二电极700装设于所述底座500,且贯穿所述底座500分别与所述发热件120电连接。此外,所述雾化组件10还具有连通所述雾化腔330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可设置于多处,例如,所述底座500、所述第一壳体200等。此外,所述雾化组件10还包括多种密封结构,例如用于密封所述支架300与所述第一壳体200的支架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雾化芯100与所述支架300的雾化芯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底座500与所述壳体的底座密封件等。
所述电芯组件20还包括第二壳体21、电池22及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200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所述电池2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1内,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600与所述第二电极70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极600与所述第二电极700为所述发热件120提供电能。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22,用于控制所述电池22的输出参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背设置的吸液面与雾化面,所述吸液面设有第一储液槽;及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件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储液槽的第一底壁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形状相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投影的第一轮廓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正投影的第二轮廓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正投影的面积之比为80%~1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电阻结构及设于所述电阻结构相对两端的两个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与所述电阻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液槽包括第一槽及设于所述第一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槽,且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第一槽对应所述电阻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槽对应所述电极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槽的第一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槽靠近所述第一槽的方向,所述第二槽的第二子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逐渐变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子槽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连通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槽,其中,所述第一子槽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二子槽的底壁与所述雾化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且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子槽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槽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连通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槽,其中,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宽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子槽的宽度为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面还设有第二储液槽,所述第一储液槽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储液槽内,且所述第一储液槽的所述第一底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储液槽的第二底壁更靠近所述雾化面。
10.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电芯组件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的发热件电连接所述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能够为所述发热件提供电能。
CN202321489130.7U 2023-06-12 2023-06-12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Active CN220326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130.7U CN220326821U (zh) 2023-06-12 2023-06-12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130.7U CN220326821U (zh) 2023-06-12 2023-06-12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821U true CN220326821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9130.7U Active CN220326821U (zh) 2023-06-12 2023-06-12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3515U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8308716A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8185536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107951079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5658373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7978957U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216088845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2826132A (zh) 导液件、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系统
WO2020248230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发热组件
CN220326821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112056630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403595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9732600U (zh) 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电子烟
CN21608884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608884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WO2022237453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75426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343667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6776109U (zh) 夹层式气雾发生装置
CN216315566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21701U (zh) 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03006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3440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