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808U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808U
CN220326808U CN202222950498.0U CN202222950498U CN220326808U CN 220326808 U CN220326808 U CN 220326808U CN 202222950498 U CN202222950498 U CN 202222950498U CN 220326808 U CN220326808 U CN 220326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ation
air guide
wal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04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鹏飞
黄惠华
周波
韦成志
魏优勋
范兰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04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雾化主体,外壳内设有导气通道;雾化主体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底壳和雾化芯,底壳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出的周壁,底壁和周壁界定出容置槽,雾化芯安装于容置槽内,周壁显露于导气通道的壁面设有通孔,以使冷凝液由通孔进入雾化芯内,由雾化芯加热雾化,其可以避免冷凝液被吸入口中,可保证气溶胶的口感,且提高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技术就是通过电加热液体达到沸点蒸发产生雾化蒸汽的技术,随着雾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电子雾化技术也被用在更多其他的领域,如美容、医疗等领域。
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雾化部件,该外壳与雾化部件之间形成有导气通道,以将雾化部件生成的气溶胶导出雾化装置以供消费者享用,目前,导气通道靠近雾化部件中的雾化芯附近,容易生成且堆积冷凝液,冷凝液会随气流进入到消费者口中,会影响口感,且冷凝液可能具有刺激感,安全性稍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雾化主体,所述外壳内设有导气通道;
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底壳和雾化芯,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延伸出的周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壁界定出容置槽,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周壁显露于所述导气通道的壁面设有通孔,以使冷凝液由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雾化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相互配合的导液体和发热体;
所述导液体具有雾化面,所述发热体包括非均匀网状的发热部以及与所述发热部两点连接的两个引脚;
所述发热部贴设或嵌设于所述雾化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2221的中间的间隙大于其两端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体包括相互连接且渗透率不相同的第一导液部和第二导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底壁之间的隔热件;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壳内以压制所述雾化芯的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导气管与储液腔;
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装座与底座,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接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上部外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导气孔以及进液通道,所述导气孔与所述导气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液通道连接并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延伸出的围壁,所述围壁相对延伸有两个支撑臂,所述围壁与所述底板界定出限位槽,所述底板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导气通道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形成雾化空间,所述底壁设有通槽,以使所述雾化面显露于所述雾化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用以支撑所述雾化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套接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套体;
所述套体包括顶壁,所述顶壁相对两端延伸有两个挡壁,所述顶壁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通道相对设置且二者连通,所述顶壁还设有导气筒,所述导气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管和所述导气孔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雾化主体,外壳内设有导气通道;雾化主体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底壳和雾化芯,底壳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出的周壁,底壁和周壁界定出容置槽,雾化芯安装于容置槽内,周壁显露于导气通道的壁面设有通孔,以使冷凝液由通孔进入雾化芯内,由雾化芯加热雾化,其可以避免冷凝液被吸入口中,可保证气溶胶的口感,且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地,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中:
图1至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外壳与雾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内的雾化主体,外壳1内设有导气通道,该雾化主体可以是包括雾化组件2,雾化组件2包括底壳21和雾化芯22,底壳21包括底壁211和由底壁211延伸出的周壁212,底壁211和周壁212界定出容置槽A,雾化芯22安装于容置槽A内,周壁212显露于导气通道的壁面设有通孔213,该通孔213可以是长条孔结构,其可以是连续的一个或者间隔设置的多个,其可以使冷凝液由通孔213进入雾化芯22内,由雾化芯加热雾化,其可以避免冷凝液被吸入口中,可保证气溶胶的口感,且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壳21采用材质不限的耐热性能良好的耐高温材料(绝缘,耐温>=250℃),防止雾化芯22产生的高温导致底壳21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芯22包括相互配合的导液体221和发热体222,该导液体221具有雾化面,发热体222包括非均匀网状的发热部2221以及与发热部2221两点连接的两个引脚2222,该发热部2221贴设或嵌设于雾化面上。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2221的中间的间隙大于其两端的间隙,形成“中间疏,两边密”的结构,该发热部2221的网状结构呈现两边密,中间疏,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发热体222的发热部位过于集中在中心位置,导致中心位置温度过高,边缘位置温度相对较低,温度梯度差值较大的情况。优选地,该发热部2221的网孔可以是圆孔,该发热部2221中间的圆孔内径可以是大于两端的圆孔内径。或者,该发热部2221的网孔可以是方孔,该发热部2221中间的方孔尺寸可以是大于两端的方孔内径。当然,该发热部2221的孔型可以是单一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组合,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地,非均匀网状发热体良好的温度梯度在拥有均匀网状发热体雾化时烟雾量充足、烟雾细腻这些优势之外,还能够使烟雾更具有层次感,进而可以大幅提升口感。同时,该网片发热体不容易出现炸油、积碳、烧焦、糊味等不良情况,拥有良好的雾化能力与稳定性。
两个引脚2222可以是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优选地,该发热体222的材料可以是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适当阻抗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体221可以是包括相互连接且渗透率不相同的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该第一导液部2211与第二导液部2212可以是一体结构,或者二者叠设在一起,该第二导液部2212与发热体222连接,该第一导液部2211的渗透能力可以大于该第二导液部2212的渗透能力,以使雾化液快速进入到第一导液部2211,并由第一导液部2211进入到第二导液部2212,该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可以是由多孔陶瓷制得,可以理解的是,制得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的材料还可以是发泡金属、多孔玻璃或硬质玻纤管等具有微孔毛细效应的多孔材料,或者,该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可以是导液棉。优选地,该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的制备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以理解地,第一导液部2211拥有良好的导液性能,为雾化芯22的供液提供保障;第二导液部2212吸液后雾化出的烟液口味还原度极高,每次雾化的一致性良好,为该雾化芯22的口感与一致性提供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还包括设于雾化芯22与底壁211之间的隔热件23,该隔热件23可以是硅胶材料制成,其可以进行隔热,避免太多的热量传递到底壳21上使底壳21变形,其该隔热件23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避免底壳21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还包括安装于底壳21内以压制雾化芯22的盖板24,该盖板24可以更好地固定住雾化芯22,避免雾化芯22发生位移等问题。优选地,盖板24朝上的一面要与底壳21的上端面平齐,以保证导液体221与发热体222始终保持紧贴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1内设有导气管11与储液腔12,该外壳1大体上为沿着一中心轴方向延伸的纵长结构,即其沿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在横截面内两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和厚度,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气孔,自出气孔的周沿向下延伸有导气管11。
外壳11的下端为敞口,以便于雾化主体由该敞口装入外壳1,该外壳1的内部形成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12。该导气管11可以为金属件,如不锈钢等制备而成,其为中空的圆管结构,当然,该导气管11也可以采用稳定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备而成,其材质、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1为一体结构,可以是由硬质的绝缘材料制备而成,譬如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备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装座3与底座4,雾化组件2安装于安装座3与底座4之间。优选地,该安装座3和底座4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该安装座3和底座4可以是硅胶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座3包括主体部31以及与主体部31连接的套接部32,套接部32套接于雾化组件2的上部外周,主体部31上设有导气孔311以及进液通道312,导气孔311与导气管11的下端连接,进液通道312连接并连通储液腔12与雾化组件2。优选地,该进液通道312可以是设置两个,前述的盖板24上也可以设有两个油孔241,以使雾化液由进液通道312和该两个油孔241进入到雾化芯22上。可理解地,两个进液通道312用以控制进液量,防止出现供液不足或供液过多的情况。
优选地,该雾化主体还包括套接在主体部31上的套体6,该套体6包括顶壁61,顶壁61相对两端延伸有两个挡壁62,顶壁61设有进液孔611,进液孔611与进液通道312相对设置且二者连通,顶壁61还设有导气筒612,导气筒612的两端分别与导气管11和导气孔311连接,该导气筒612可以是穿装于该导气孔311的内孔,该导气管11的下端伸入到该导气筒612的内孔中,可以是过盈配合。优选地,该套体6可以是硅胶套,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也可以不设置该套体6。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座4包括底板41和由底板41延伸出的围壁42,围壁42相对延伸有两个支撑臂43,围壁42与底板41界定出限位槽B,底板41设有进气孔411,进气孔411与导气通道连接,限位槽B的内腔形成雾化空间,前述的隔热件23设有孔231,底壁211设有通槽214,孔231、通槽214相通,以使雾化面显露于雾化空间,发热体222将导液体221中的雾化液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进入到雾化空间中,并随着气流由导气通道导出雾化装置,以供消费者享用。优选地,该进气孔411可以是间隔设置的两个。优选地,该进气孔411的周沿可以向上延伸形成导气筒结构。
进一步地,该围壁43或者两个支撑臂43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卡扣部44,该外壳1靠近敞口处设有第一卡槽13,二者卡扣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嵌套部32外侧面设有第二卡扣部321,该围壁43或者两个支撑臂43设有第二卡槽45,二者卡扣连接在一起。当然,该雾化主体还可以是与外壳1通过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进行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主体包括支撑座5,支撑座5设于限位槽B内,用以支撑雾化组件2,该支撑座5可以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部51以及连接该两个支撑部51的两个连接部52,该两个支撑部51可以是大致呈柱状结构,如可以是呈半圆柱状结构,该两个支撑部51用于支撑该雾化组件2,具体地,该两个支撑部51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以支撑底壳21,该两个支撑部51上还可以设有限位壁,限位壁大致呈C型或者半圆形,以对底壳21的两侧进行限位。
优选地,该雾化主体还包括两个导电柱7,前述的底板41上设有两个安装孔412,该两个支撑部51上还分别设有穿孔511,该两个支撑部51的底部设有与该穿孔511连接的穿线槽512,以及与穿线槽512一端连接的安装槽513,前述的底壳21的底壁211还设有过孔215,该过孔215与该穿孔511对应设置,该两个导电柱7安装于该安装孔412内且其端部伸入到安装槽513内,该两个引脚分别穿设该过孔215、穿孔511、穿线槽512并弯折进入到安装槽513内,以与安装于该安装槽513内的导电柱7电性连接。
参阅图4,由气流方向可以看出,在底壳21与后续安装座3配合的位置容易积攒冷凝液,冷凝液会随着气流的上升滑出导气通道,在易积液的位置开设通孔213后,冷凝液会被导液体221吸收,可以有效防止冷凝液的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雾化装置,以及与该雾化装置连接的供电组件,该供电组件用以向该雾化装置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雾化主体,所述外壳(1)内设有导气通道;
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组件(2),所述雾化组件(2)包括底壳(21)和雾化芯(22),所述底壳(21)包括底壁(211)和由所述底壁(211)延伸出的周壁(212),所述底壁(211)和所述周壁(212)界定出容置槽(A),所述雾化芯(22)安装于所述容置槽(A)内,所述周壁(212)显露于所述导气通道的壁面设有通孔(213),以使冷凝液由所述通孔(213)进入所述雾化芯(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22)包括相互配合的导液体(221)和发热体(222);
所述导液体(221)具有雾化面,所述发热体(222)包括非均匀网状的发热部(2221)以及与所述发热部(2221)两点连接的两个引脚(2222);
所述发热部(2221)贴设或嵌设于所述雾化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2221)的中间的间隙大于其两端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221)包括相互连接且渗透率不相同的第一导液部(2211)和第二导液部(2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芯(22)与所述底壁(211)之间的隔热件(23);
所述雾化组件(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壳(21)内以压制所述雾化芯(22)的盖板(24)。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导气管(11)与储液腔(12);
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装座(3)与底座(4),所述雾化组件(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与所述底座(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包括主体部(3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31)连接的套接部(32),所述套接部(32)套接于所述雾化组件(2)的上部外周,所述主体部(31)上设有导气孔(311)以及进液通道(312),所述导气孔(311)与所述导气管(11)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液通道(312)连接并连通所述储液腔(12)与所述雾化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底板(41)和由所述底板(41)延伸出的围壁(42),所述围壁(42)相对延伸有两个支撑臂(43),所述围壁(42)与所述底板(41)界定出限位槽(B),所述底板(41)设有进气孔(411),所述进气孔(411)与所述导气通道连接,所述限位槽(B)的内腔形成雾化空间,所述底壁(211)设有通槽(214),以使所述雾化面显露于所述雾化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设于所述限位槽(B)内,用以支撑所述雾化组件(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套接在所述主体部(31)上的套体(6);
所述套体(6)包括顶壁(61),所述顶壁(61)相对两端延伸有两个挡壁(62),所述顶壁(61)设有进液孔(611),所述进液孔(611)与所述进液通道(312)相对设置且二者连通,所述顶壁(61)还设有导气筒(612),所述导气筒(6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管(11)和所述导气孔(311)连接。
CN202222950498.0U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326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0498.0U CN22032680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0498.0U CN22032680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808U true CN220326808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0498.0U Active CN22032680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6664A (zh) 一种发热陶瓷体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WO2022222798A1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772979A (zh) 高强度的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
WO2021227742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826142A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230270170A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3428333U (zh) 发热单元、分段式加热组件以及雾化装置
CN21810492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20326808U (zh) 雾化装置
CN214854329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01979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US20220104550A1 (en) Atomization sheet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CN215455411U (zh) 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0094676U (zh) 分离式雾化芯结构及雾化器
CN217771447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组件
CN215075504U (zh) 发热组件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WO2023273507A1 (zh) 雾化器
CN214547185U (zh) 高强度的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
CN114259085B (zh) 单体陶瓷发热体
CN215075530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315620U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2877607U (zh) 一种发热陶瓷体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15531626U (zh) 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6509071A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No.21 Jintong Road, Tangxia Town,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