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169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169U
CN220326169U CN202321949817.4U CN202321949817U CN220326169U CN 220326169 U CN220326169 U CN 220326169U CN 202321949817 U CN202321949817 U CN 202321949817U CN 220326169 U CN220326169 U CN 220326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9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9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设置于阵列基板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像素开口,发光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内,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定义层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T1,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定义层关于可见光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T2,T1>T2。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对于红外光的透光率高,显示面板对外光感应器的工作性能影响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往往需要在一块具有可透光区域的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红外光感应器,红外光感应器通过可透光区域内各发光单元之间的缝隙发射或接收光波。由于显示面板将阻挡部分光波的传播,使得显示面板降低红外光感应器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显示面板降低感光器件工作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功能层,设置于阵列基板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像素开口,发光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内,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定义层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T1,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定义层关于可见光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T2,T1>T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像素定义层包括基材和分布在基材中的可见光过滤颗粒。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可见光过滤颗粒为可见光吸收颗粒。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可见光过滤颗粒为可见光反射颗粒。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平坦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发光功能层之间;
像素定义层包括靠近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阵列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粗糙度大于平坦层的表面的粗糙度。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平坦层,至少一层平坦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发光功能层之间,平坦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透光部,第一透光部为聚酰亚胺部,第一透光部的黄色指数小于10。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平坦层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透光部,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透光部的透光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阵列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布在第二显示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透光导电结构,透光导电结构位于衬底靠近发光功能层的一侧并位于第一显示区,透光导电结构电连接发光单元和薄膜晶体管。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红外光感应器,设置在阵列基板背离发光功能层的一侧,红外光感应器在显示装置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叠。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定义层关于红外光的第一透光率大于其关于可见光的第二透光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使得更多的红外光可以透光像素定义层,更少的可见光可以被像素定义层过滤;在显示面板用于与红外光感应器配合使用时,红外光可以透过第一显示区射入红外光感应器,而全部或部分可见光可以被第一显示区阻挡,或红外光感应器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透过第一显示区射出,降低显示面板对红外光感应器的工作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
1、阵列基板;11、衬底;12、薄膜晶体管;121、有源层;122、栅绝缘层;123、栅极;124、第一层间介质层;125、第二层间介质层;126、漏极;127、第一极板;128、第二极板;129、源极;13、透光导电结构;14、第一缓冲层;15、柔性有机层;16、第二缓冲层;17、第三缓冲层;18、第四缓冲层;
2、发光功能层;21、像素定义层;211、基材;212、可见光过滤颗粒;213、第一表面;214、第二表面;31、第一透光部;32、第二透光部;22、发光单元;23、像素开口;3、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相关技术中,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往往需要在一块具有可透光部域的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红外光感应器,红外光感应器通过可透光部域内各发光单元之间的缝隙发射或接收光波。由于显示面板将阻挡部分光波的传播,使得显示面板降低红外光感应器的工作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和发光功能层2,发光功能层2设置于阵列基板1的一侧,发光功能层2包括像素定义层21和多个发光单元22,像素定义层21具有多个像素开口23,发光单元22设置于像素开口23内,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定义层21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T1,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定义层21关于可见光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T2,T1>T2。
阵列基板1内设置有多种元器件以及多种信号走线。像素定义层21可以呈网格状,发光单元22可通过打印工艺、蒸镀工艺等设置在像素开口内。多个发光单元22可以分别是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波的发光单元22。例如,可以是能够发出红光的红色发光单元,能够发出绿光的绿色发光单元,以及,能够发出蓝光的蓝色发光单元。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来制备上述各个发光单元22。或者,也可以将发光单元22设置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Micro-LED)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LightEmittingDiode,QLED)。发光单元22通过信号走线与控制器件连接,以实现多个发光单元22配合显示不同图像。
第一透光率T1大于第二透光率T2,即红外光透过像素定义层21的能力大于可见光透过像素定义层21的能力。可以通过调整像素定义层21的结构、制备材料、制备工艺等实现T1>T2。例如:在像素定义层21内设置多个微结构,多个微结构按照预设规律排列形成阵列,改变微结构的长宽高、以及微结构的间距,从而提高像素定义层21的第一透光率T1,使得T1>T2。还例如:采用可见光过滤材料制备像素定义层21,以降低第二透光率T2,使得T1>T2。
像素定义层21的第二透光率T2较低,使得像素定义层21具有可见光阻挡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小相邻发光单元22发出的光产生混光。第二显示区AA2可以围绕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或绕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设置。与第二显示区AA2相比,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更适合设置红外光感应器,红外光感应器可以感应从显示面板100的一侧穿过显示面板100射出的红外光,或红外光感应器射出的红外光穿过显示面板100射出。该红外光感应器可以是红外光发射器,也可以是红外光接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定义层21关于红外光的第一透光率T1大于其关于可见光的第二透光率T2,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显示区AA1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使得更多的红外光可以透过像素定义层21,更少的可见光可以被像素定义层21过滤;在显示面板100用于与红外光感应器配合使用时,红外光可以透过第一显示区AA1射入红外光感应器,而全部或部分可见光可以被第一显示区AA1阻挡,或红外光感应器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透过第一显示区AA1射出,降低显示面板100对红外光感应器的工作性能的影响。
请结合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21包括基材211和分布在基材211中的可见光过滤颗粒212。
可见光过滤颗粒212可以为用于滤出特定波长的染料基(或颜料基)聚合物。射向像素定义层21的可见光可以被可见光过滤颗粒212吸收或反射。可选地,可见光过滤颗粒212为具有颜色的树脂或其他有机基材料。具有颜色的树脂可以是黑色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见光过滤颗粒212为可见光吸收颗粒。可见光吸收颗粒可以选自方酸类有机染料、酞菁类有机染料、硝基二苯胺类染料、氨基酮类染料、蒽醌类染料、喹啉类染料、三嗪类染料、苯并噻唑类染料和香豆素类染料、铁铬类无机染料、钴铜类无机染料、铬类无机染料中的多种。可选地,可见光吸收颗粒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4-甲基戊烯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见光过滤颗粒212为可见光反射颗粒。可见光反射颗粒可以为五氧化二铌、氧化铝、氧化铈、氧化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平坦层3,平坦层3设置于阵列基板1和发光功能层2之间;像素定义层21包括靠近阵列基板1的第一表面213和背离阵列基板1的第二表面214,第一表面213和第二表面214中的至少一者的粗糙度大于平坦层3的表面的粗糙度。
平坦层(PLN)3可以将位于平坦层3靠近阵列基板1一侧的结构平坦化,从而方便在平坦层3上设置像素定义层21、发光单元22等。平坦层321可以采用硅氧化物SiOx或硅氮化物SiNx,可以是单层、多层或SiOx和SiNx的复合层。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设置3层平坦层3。平坦层3还可以具有绝缘作用,绝缘的平坦层3包括但不限于聚硅氧烷系材料、亚克力系材料或聚酰亚胺系材料等。
表面的粗糙度越高,该表面的反射性越低。第一表面213和第二表面214中的至少一者的粗糙度大于平坦层3的表面的粗糙度,以降低像素定义层21对红外光的反射性,提高像素定义层21对红外光的通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至少一层平坦层3,至少一层平坦层3设置于阵列基板1和发光功能层2之间,平坦层3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透光部31,第一透光部31为聚酰亚胺部,第一透光部的黄色指数(yellownessindex,YI)小于10。
阵列基板1和发光功能层2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层或多层平坦层3。第一透光部31可以全部或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第一透光部的黄色指数越小,其透光率越大。所以设置第一透光部的黄色指数小于10,有利于红外光通过第一透光部31。
第一透光部可以采用无色聚酰亚胺制备,无色聚酰亚胺的透光率大于黄色聚酰亚胺的透光率。相较于黄色指数大于或等于10的黄色聚酰亚胺,采用无色聚酰亚胺制备的第一透光部31具有更高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层3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透光部32,第一透光部31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透光部32的透光率。
第二透光部32可以全部或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区AA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部32与第一透光部31可以一同采用无色聚酰亚胺,使得第一透光部31的透光率等于第二透光部32的透光率,且两者可以一同制备,简化制备步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3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透光部32的透光率,使得第二透光部32阻挡部分光线,避免环境光通过第二透光部32射出显示面板100。第二透光部32可以采用黄色聚酰亚胺制备,相较于无色聚酰亚胺,黄色聚酰亚胺的成本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阵列基板1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2,多个薄膜晶体管12分布在第二显示区AA2。
薄膜晶体管12会阻挡部分光波,通过将薄膜晶体管12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以提高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请结合参阅图4,薄膜晶体管12可以包括有源层121、栅绝缘层(GI)122、栅极123、第一层间介质层(CI)124和第二层间介质层(ILD)125,有源层121设于衬底11靠近发光功能层2的一侧,栅绝缘层122覆盖于有源层121,栅极123设于栅绝缘层122背离衬底11的一侧,第一层间介质层124覆盖于栅极123和栅绝缘层122,第二层间介质层125覆盖第一层间介质层124。源极(Source)129和漏极(Drain)126形成于第二层间介质层125上。
栅极123在有源层121的投影位置的部分有源层121作为沟道区,沟道区两侧为源漏区,源漏区可以包括位于沟道区一侧的源区和沟道区另一侧的漏区。有源层121可以通过沉积工艺和刻蚀工艺得到。源漏区可以经过导电化处理,例如进行离子注入,或利用UV光或近UV频段的光进行照射得到。源极129和漏极126通过介电层过孔与有源层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2还包括存储电容。存储电容包括第一极板127和第二极板128。作为一个示例,栅极123及第一极板127可以同层制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包括衬底11和透光导电结构13,透光导电结构13位于衬底11靠近发光功能层2的一侧并位于第一显示区AA1,透光导电结构13电连接发光单元22和薄膜晶体管12。
衬底11可为硬质衬底11或柔性衬底11,例如玻璃、树脂或聚酰亚胺(PI)等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还包括设在衬底11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缓冲层(BL)14、柔性有机层15、第二缓冲层16、第三缓冲层17和第四缓冲层18。第三缓冲层17可以为SiNx层,第四缓冲层18可以为SiO2层。
阵列基板1可以包括多个透光导电层,在相邻透光导电层之间设置介电层,相邻透光导电层可以通过介电层中的过孔连接。通过图案化透光导电层、多个透光导电层配合连接等方式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透光导电结构13。透光导电结构13电连接发光单元22和薄膜晶体管12,从而实现发光单元22与薄膜晶体管12电连接。介电层可以是前述的平坦层3。
例如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3层透光导电层和3层平坦层3,透光导电层和平坦层3依次叠设。
当然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滤光层等结构。封装层设置在像素定义层21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以隔绝或减少水氧进入像素定义层21。滤光层可以设置在像素定义层21背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滤光层可以降低显示面板100对外部环境光的反射率,并且使得发光单元22发出的光透射出去。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10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具有前述显示面板100的相关结构,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具有前述显示面板100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红外光感应器,红外光感应器设置在阵列基板1背离发光功能层2的一侧,红外光感应器在显示装置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至少部分重叠。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关于红外光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T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关于可见光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T2,T1>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基材和分布在所述基材中的可见光过滤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过滤颗粒为可见光吸收颗粒;
或所述可见光过滤颗粒为可见光反射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
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平坦层的表面的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平坦层,所述至少一层平坦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所述平坦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为聚酰亚胺部,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黄色指数小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透光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部为黄色聚酰亚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布在所述第二显示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透光导电结构,所述透光导电结构位于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透光导电结构电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薄膜晶体管。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红外光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红外光感应器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叠。
CN202321949817.4U 2023-07-24 2023-07-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326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817.4U CN220326169U (zh) 2023-07-24 2023-07-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817.4U CN220326169U (zh) 2023-07-24 2023-07-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169U true CN220326169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9817.4U Active CN220326169U (zh) 2023-07-24 2023-07-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72718B1 (ko) 컬러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928646B1 (ko) 표시 장치
CN1094451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08583B (zh)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KR100753257B1 (ko) 광학 디바이스 및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TW202011097A (zh) 顯示面板
US11569290B2 (en)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2990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2822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90092655A (ko) 배선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배선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1242012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
US118644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20326169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40503B2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07426A1 (en) Display panel,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5990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1267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375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7080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40357911A1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0948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21127823U (zh) 显示装置
CN117479736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5578615U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车辆
KR2023016985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