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842U -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 Google Patents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9842U
CN220319842U CN202320309915.5U CN202320309915U CN220319842U CN 220319842 U CN220319842 U CN 220319842U CN 202320309915 U CN202320309915 U CN 202320309915U CN 220319842 U CN220319842 U CN 220319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gear
low
pump body
supporting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99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鹏
易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XIANG PUMP INDUST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XIANG PUMP INDUST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XIANG PUMP INDUST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XIANG PUMP INDUST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99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9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9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9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流泵技术领域,公开了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包括底座以及泵体,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机以及调速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调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调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进水端设置有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安装环与泵体进水端的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内环面上沿径向对称固定有若干导流板,若干所述导流板均延伸进泵体的内部,若干所述导流板指向轴心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固定轴,该装置解决了泵轴转速固定,导致使用情境不同时易产生冗余能耗的问题,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流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背景技术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混流泵的比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一般在300-500之间;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
目前,市场上的节能型混流泵,通常在叶轮与进水口之间增设有引流结构,以及原动机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通过降低流体对叶轮的冲击以及原动机自身的震动导致的额外负载,达到节能的效果,但原动机运转的功率无法调节,而混流泵正常运转与启动时所需的动力不同,往往导致启动时间长或正常运转时产生冗余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调整叶轮转速的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包括底座以及泵体,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机以及调速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调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调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相连接,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并与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沿同向设置,所述传动轴背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三支撑块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贯穿开设有滑槽以及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径向设置在滑槽背离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背离第三支撑块的一端穿过滑槽、并连接有把手,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的两侧开口上均固定有限位环,所述定位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延伸进滑槽内,所述定位块背离第一轴承的一侧固定有弹簧以及卡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块上,所述弹簧沿传动轴的径向设置,所述卡块延伸出定位孔、并设置有凸台,所述卡块的凸台与第二支撑块相贴合,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四支撑块,所述泵体的泵轴与第四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泵轴上间隔固定有高速二级齿轮以及低速二级齿轮,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高速一级齿轮以及低速一级齿轮,所述高速一级齿轮的齿端面与低速一级齿轮的齿端面相互贴合,所述高速一级齿轮设置为可以与高速二级齿轮相啮合,所述低速一级齿轮设置为可以与低速二级齿轮相啮合,所述高速一级齿轮、低速一级齿轮、高速二级齿轮以及低速二级齿轮的齿宽均相同,所述传动齿轮的齿宽是低速二级齿轮齿宽的两倍,所述高速二级齿轮与低速二级齿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与低速二级齿轮的齿宽相同,所述第一轴承的宽度与定位块的宽度之和与低速二级齿轮的齿宽相同,所述泵体的进水端设置有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安装环与泵体进水端的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内环面上沿径向对称固定有若干导流板,若干所述导流板均延伸进泵体的内部,若干所述导流板指向轴心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固定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垂直于轴心的端面呈扇形,所述导流板扇形的半径与泵体进水端内腔的半径相同,所述固定轴背离泵体的一端呈圆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电机与泵轴之间增设了调速机构,电机的输出轴为调速机构的输入端,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与对应支撑块活动连接,传动轴上相互贴合安装有高速一级齿轮以及低速一级齿轮,泵轴上对应间隔安装有高速二级齿轮以及低速二级齿轮,高速一级齿轮与高速二级齿轮形成高速传动,此时泵轴转速快,叶轮产生的推力大,能够快速启动泵体,低速一级齿轮与低速二级齿轮形成低速传动,此时泵轴转速降低,适用于流体正常循环,推动传动轴即可分别实现启用高速传动或低速传动,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泵轴的转速,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所示的A-A线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的B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泵体;3、电机;4、第一支撑块;5、主动齿轮;6、传动轴;7、第二支撑块;701、滑槽;702、定位孔;8、第三支撑块;9、把手;10、卡块;11、弹簧;12、定位块;13;第一轴承;14、限位环;15、传动齿轮;16、高速一级齿轮;17、低速一级齿轮;18、第二轴承;19、泵轴;20、第四支撑块;21、高速二级齿轮;22、低速二级齿轮;23、导流盘;231、安装环;232、导流板;233、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泵体2、电机3以及调速机构,泵体2的泵轴19与电机3的输出轴沿同向设置,调速机构的输入端与电机3相连,调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2相连。
调速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固定在底座1上,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并与第一支撑块4转动连接。
底座1上固定有第二支撑块7以及第三支撑块8,第一支撑块7设置在靠近电机3的一端,第三支撑块8设置在靠近泵体2的一端,第二支撑块7上贯穿开设有滑槽701,第三支撑块8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三支撑块8的通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的内圈固定有传动轴6,传动轴6与泵轴19沿同向设置,传动轴6的另一端穿过滑槽701、并固定有把手9,传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3,第一轴承13与滑槽701活动连接;第一轴承13以及第二轴承18减小了传动轴6转动的阻力,减少了额外能耗,推动把手9,传动轴6即可沿轴向移动。
第二支撑块7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定位孔702,定位孔702与滑槽701相互垂直,且相互贯通,定位孔70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的上端固定有弹簧11以及卡块10,弹簧11沿传动轴6的径向设置,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块7上,卡块10的上端延伸出定位孔702、并设置有凸台,卡块10的凸台和第二支撑块7的上端面相贴合,滑槽701的两侧开口上均固定有限位环14;两个限位环14限制了第一轴承13不会滑出滑槽701,正常状态下定位块12在弹簧11的作用下延伸进滑槽701内,与限位环14共同限制了第一轴承13的轴向位移,将卡块10提起,使得定位块12移出滑槽701,才能移动传动轴6,运行时传动轴6不会意外滑动,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传动轴6上固定有传动齿轮15、高速一级齿轮16以及低速一级齿轮17,高速一级齿轮16的齿端面与低速一级齿轮17的齿端面相互贴合设置,传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5相啮合,传动齿轮15的齿宽是高速一级齿轮16齿宽的两倍,第一轴承13的宽度与定位块12的宽度之和与高速一级齿轮16的齿宽相同;移动传动轴6时,第一轴承13被限制在定位块12的两侧移动,即传动轴6的位移距离与高速一级齿轮16的齿宽相等,因此在传动轴6移动时,传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5始终相啮合。
底座1上固定有第四支撑块20,泵轴19延伸出泵体2、并与第四支撑块20转动连接,泵轴19上间隔固定有高速二级齿轮21以及低速二级齿轮22,高速二级齿轮21与低速二级齿轮22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高速一级齿轮16的齿宽相等,高速二级齿轮21可以与高速一级齿轮16相啮合,低速二级齿轮22可以与低速一级齿轮17相啮合,高速一级齿轮16、低速一级齿轮17、高速二级齿轮21以及低速二级齿轮22的齿宽均相同;电机3启动时,传动轴6的转速较电机3的输出轴转速更快,移动传动轴6时,可以控制两组齿轮分别啮合,高速一级齿轮16与高速二级齿轮21相啮合时,低速一级齿轮17与低速二级齿轮22相互分离,形成高速传动,此时泵轴19的转速较传动轴6更快,在不增大电机3功率的同时,叶轮能够提供更大的推力,适用于启动泵体2或需要流体高速循环时;高速一级齿轮16与高速二级齿轮21相互分离时,低速一级齿轮17与低速二级齿轮22相啮合,形成低速传动,此时泵轴19的转速降低,叶轮转动的功率降低,减少了能耗,适用于一般要求下泵体2的正常运行。
泵体2的进水端设置有导流盘23,导流盘23的安装环231与泵体2的法兰固定连接,安装环231的内环面上沿径向对称固定有若干导流板232,若干导流板232均延伸进泵体2的内部,导流板232背离轴心的一侧端面呈扇形,导流板232扇形的半径与泵体2进水端内腔的半径相同,若干导流板232指向轴心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固定轴233,固定轴233背离泵体2的一端呈圆锥状;紊乱的流体经过导流盘23后,被若干导流板232整流,再进入泵体2,减少了对叶轮的冲击,降低了能耗。
具体地,在电机3与泵轴19之间增设了调速机构,电机3的输出轴为调速机构的输入端,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通过传动齿轮15带动传动轴6转动,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8,第一轴承13以及第二轴承18分别与第二支撑块7以及第三支撑块8对应活动连接,传动轴6上相互贴合安装有高速一级齿轮16以及低速一级齿轮17,泵轴19上对应间隔安装有高速二级齿轮21以及低速二级齿轮22,高速一级齿轮16与高速二级齿轮21形成高速传动,此时泵轴19转速快,叶轮产生的推力大,能够快速启动泵体,低速一级齿轮17与低速二级齿轮22形成低速传动,此时泵轴19转速降低,适用于流体正常循环,推动传动轴6即可分别实现启用高速传动或低速传动,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泵轴19的转速,节约了能源。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包括底座(1)以及泵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电机(3)以及调速机构,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为调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调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泵体(2)相连接,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4)与第三支撑块(8),所述第一支撑块(4)与第三支撑块(8)均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并与第一支撑块(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有传动齿轮(15),所述传动齿轮(15)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与电机(3)的输出轴沿同向设置,所述传动轴(6)背离电机(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18),所述第二轴承(18)与第三支撑块(8)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第二支撑块(7),所述第二支撑块(7)上贯穿开设有滑槽(701)以及定位孔(702),所述定位孔(702)沿径向设置在滑槽(701)背离底座(1)的一侧,所述传动轴(6)背离第三支撑块(8)的一端穿过滑槽(701)、并连接有把手(9),所述传动轴(6)上安装有第一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3)与滑槽(701)活动连接,所述滑槽(701)的两侧开口上均固定有限位环(14),所述定位孔(70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延伸进滑槽(701)内,所述定位块(12)背离第一轴承(13)的一侧固定有弹簧(11)以及卡块(10),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块(7)上,所述弹簧(11)沿传动轴(6)的径向设置,所述卡块(10)延伸出定位孔(702)、并设置有凸台,所述卡块(10)的凸台与第二支撑块(7)相贴合,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第四支撑块(20),所述泵体(2)的泵轴(19)与第四支撑块(20)转动连接,所述泵轴(19)上间隔固定有高速二级齿轮(21)以及低速二级齿轮(22),所述传动轴(6)上固定有高速一级齿轮(16)以及低速一级齿轮(17),所述高速一级齿轮(16)的齿端面与低速一级齿轮(17)的齿端面相互贴合,所述高速一级齿轮(16)设置为可以与高速二级齿轮(21)相啮合,所述低速一级齿轮(17)设置为可以与低速二级齿轮(22)相啮合,所述高速一级齿轮(16)、低速一级齿轮(17)、高速二级齿轮(21)以及低速二级齿轮(22)的齿宽均相同,所述传动齿轮(15)的齿宽是低速二级齿轮(22)齿宽的两倍,所述高速二级齿轮(21)与低速二级齿轮(22)之间的最短距离与低速二级齿轮(22)的齿宽相同,所述第一轴承(13)的宽度与定位块(12)的宽度之和与低速二级齿轮(22)的齿宽相同,所述泵体(2)的进水端设置有导流盘(23),所述导流盘(23)的安装环(231)与泵体(2)进水端的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231)的内环面上沿径向对称固定有若干导流板(232),若干所述导流板(232)均延伸进泵体(2)的内部,若干所述导流板(232)指向轴心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固定轴(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32)垂直于轴心的端面呈扇形,所述导流板(232)扇形的半径与泵体(2)进水端内腔的半径相同,所述固定轴(233)背离泵体(2)的一端呈圆锥状。
CN202320309915.5U 2023-02-21 2023-02-21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Active CN220319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915.5U CN2203198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915.5U CN2203198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9842U true CN220319842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9915.5U Active CN2203198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9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6697A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US11346357B2 (en) Individual axis driven three stage counter rotating axial flow pump
CN105545807B (zh) 叶片倾斜角可变叶轮
CN111577608B (zh) 一种离心泵
CN204113969U (zh) 双腔三涡轮式液力缓速器
CN105351206A (zh) 节段式多级离心泵
CN207714821U (zh) 一种浅基坑组合式升降旋转舞台
CN108361124A (zh) 飞行器用锥齿传动扭矩自平衡无轴涵道风扇或桨叶
CN220319842U (zh) 节能型强制循环混流泵
CN206753976U (zh) 设置有甩油叶轮的单级单吸悬臂离心泵
CN104806657B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和驱动装置
CN103206508A (zh) 新型液力变矩器
KR102590484B1 (ko) 감속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수직형 펌프
CN103016671B (zh) 一种凸轮式无级变速方法及变速器
CN113931847A (zh) 一种可逆式对旋轴流泵
CN202955198U (zh) 一种低速高效节能型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CN208203435U (zh) 一种飞行器用锥齿传动扭矩自平衡无轴涵道风扇或桨叶
CN212079679U (zh) 一种推拉式风机
CN112746986B (zh) 一种能调节短叶片直径的复合叶片结构
CN105775148A (zh) 横流风扇式旋翼系统
CN202955197U (zh) 一种低速高效节能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N206889279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泵
CN207158662U (zh) 一种可换减速机的高效传动提升机
CN207598843U (zh) 一种导轮单向离合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N206246410U (zh) 一种具有双吸叶轮的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