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7049U -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7049U
CN220317049U CN202320823996.0U CN202320823996U CN220317049U CN 220317049 U CN220317049 U CN 220317049U CN 202320823996 U CN202320823996 U CN 202320823996U CN 220317049 U CN220317049 U CN 220317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horizontal
rods
horizontal rods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39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g Logistics Co ltd Xingbao Storage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ipg Logistics Co ltd Xingbao Storage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g Logistics Co ltd Xingbao Storage Branch filed Critical Sipg Logistics Co ltd Xingbao Storag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08239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7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7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7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包括支撑部、水平杆、第一牵引部与第二牵引部。支撑部位于Y型吊具的中心,每个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部的外侧表面。相邻的两个水平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一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上方,其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第二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下方,其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Y型吊具通过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牵引设备并接收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且通过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利用第一牵引部传导天车或行车提供的牵引力,并利用第二牵引部来钩挂待起吊的货物,无需工人的手动干预,从而避免造成手部挤伤或压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物流的智能装卸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背景技术
当前,申请人一直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的有色金属(诸如铜、铝、锌、镍、银等)交割仓库。近几年来,有色金属的进出库量逐年稳步增加。并且,申请人在去年底还在江苏设立了分库区,以铜杆和铝杆的堆存业务为主,每日的进出库量甚至高达上千吨。
通常来说,铜杆和铝杆在出厂时是圆筒形状,每捆铜杆或者铝杆的重量大约为3~5吨,其高度为1.5米,圆筒状的直径从1.5米至2米不等,为方便堆存和进出库操作,往往在每捆铜杆或者铝杆的上方沿圆周均匀分布3个吊耳,相邻的两个吊耳以120度的夹角均匀分别在圆周上。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大多数地区的仓储作业方式使用行车并通过吊环放下3根链条钩,每根链条钩分别挂在铜杆或铝杆圆筒的3个吊耳处起吊。然而,这种作业方式需要两人用手托钩或摘钩,容易造成人的手部挤伤或压伤。此外,当铜杆或铝杆圆筒堆垛至2-3层高(相当于3米~4.5米)时,针对吊耳的挂钩和脱钩操作还需要操作工人在现场实施登高作业,这种装卸方式也会增加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如何对当前铜杆或铝杆圆筒的装卸方案进行改进,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伤事故,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铜杆或铝杆圆筒的装卸方案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包括:
支撑部,位于所述Y型吊具的中心,该支撑部为圆柱体;
三个水平杆,每个水平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部的外侧表面,相邻的所述水平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三个第一牵引部,与三个所述水平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牵引部焊接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牵引部包括沿所述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
三个第二牵引部,与三个所述水平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牵引部焊接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牵引部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相对于所述水平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牵引部包括沿所述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
其中,所述Y型吊具通过所述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牵引设备并且接收来自所述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所述Y型吊具通过所述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所述待装卸的货物为圆形桶状的铝杆或铜杆。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牵引部还包括手柄,焊接于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Y型吊具利用所述手柄的旋转力来执行起吊或卸货操作。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每个所述吊装孔还套设一挂钩,所有挂钩的开口均朝着同一时钟方向,当握住所述手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Y型吊具利用所述挂钩来钩住所述货物并执行起吊操作;当握住所述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挂钩与所述货物脱离接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手柄为L型把手或O型拉环。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焊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焊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的下表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环形加强筋,设置于以所述支撑部为中心的弧线上且焊接在每个所述水平杆的上侧和/或下侧。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多个平衡筋,每个平衡筋跨接于相邻的两个水平杆之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为直径95mm、壁厚7.5mm、高度150mm的无缝钢管。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水平杆为直径45mm、壁厚13.5mm、长度800mm的无缝钢管。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牵引部和所述第二牵引部均为长350mm、宽50mm、厚16mm的长方体钢板。
采用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包括支撑部、3个水平杆、3个第一牵引部与3个第二牵引部。支撑部位于Y型吊具的中心且为圆柱体,每个水平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部的外侧表面。第一牵引部与水平杆一一对应,第一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水平杆的上方,其中第一牵引部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第二牵引部也与水平杆一一对应,第二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水平杆的下方,其中第二牵引部与第一牵引部相对于水平杆对称设置,第二牵引部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Y型吊具通过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牵引设备并且接收来自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并且通过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设计了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水平杆,并且在水平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焊接了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利用第一牵引部传导天车或行车提供的牵引力,利用第二牵引部来钩挂待起吊的货物,由于挂钩与货物的包扎钢带之间的接触已经无需工人的手动干预,从而避免造成手部挤伤或压伤。此外,当铜杆或铝杆圆筒须堆垛时,也无需工人现场实施登高作业来挂钩和脱钩,进一步降低了仓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货物吊装方案的状态示意图;
图2示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图2的辅助装卸吊具的俯视图;
图3B示出图2的辅助装卸吊具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采用图4所示的辅助装卸吊具进行货物起吊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依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使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申请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货物吊装方案的状态示意图。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圆筒形状的铜杆或者铝杆在有色金属仓库进行堆存时,每捆铜杆或者铝杆的重量大约为3~5吨,其高度为1.5米,并且直径在1.5~2米之间。为方便堆存和进出库操作,往往在每捆铜杆或者铝杆的上方沿圆周均匀分布3个吊耳,然后使用行车通过吊环放下3根链条钩,每根链条钩分别钩挂在对应位置的吊耳处起吊。但是,这种作业方式需要两人用手托钩或摘钩,容易造成人的手部挤伤或压伤。
图2示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图2的辅助装卸吊具的俯视图,以及图3B示出图2的辅助装卸吊具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2以及图3A,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辅助装卸吊具包括支撑部10、水平杆21、水平杆23、水平杆25、第一牵引部30、第一牵引部32、第一牵引部34、第二牵引部40、第二牵引部42和第二牵引部44。
详细而言,支撑部10位于辅助装卸吊具的中心,支撑部10为空心或实心的圆柱体。水平杆21、水平杆23以及水平杆25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例如,可定义水平杆的第一端为靠近支撑部10的一侧,水平杆的第二端为远离支撑部10的一侧。每根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部10的外侧表面。较佳地,支撑部10可采用直径95mm、壁厚7.5mm、高度150mm的无缝钢管。水平杆可采用直径45mm、壁厚13.5mm、长度800mm的无缝钢管。
第一牵引部30与水平杆21对应设置。第一牵引部30焊接于水平杆21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1的上侧。类似地,第一牵引部32与水平杆23对应设置,第一牵引部32焊接于水平杆23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3的上侧。第一牵引部34焊接于水平杆25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5的上侧。例如,第一牵引部30、32和34为长350mm、宽50mm、厚16mm的长方体钢板。另外,第一牵引部30包括沿水平杆2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30a。第一牵引部32包括沿水平杆23长度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32a,第一牵引部34包括沿水平杆25长度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34a。
第二牵引部40与水平杆21对应设置,并且第二牵引部40与第一牵引部30相对于水平杆21对称分布。第二牵引部40焊接于水平杆21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1的下侧。类似地,第二牵引部42与水平杆23对应设置,并且第二牵引部42与第一牵引部32相对于水平杆23对称分布。第二牵引部42焊接于水平杆23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3的下侧。第二牵引部44与水平杆25对应设置,并且第二牵引部44与第一牵引部34相对于水平杆25对称分布。第二牵引部44焊接于水平杆25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水平杆25的下侧。例如,第二牵引部40、42和44为长350mm、宽50mm、厚16mm的长方体钢板。此外,为保证辅助装卸吊具放置时的平稳度,还可将支撑部的下表面与第二牵引部的下边缘设置位于同一平面。另外,第二牵引部40包括沿水平杆2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40a。第二牵引部42包括沿水平杆23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42a,第二牵引部44包括沿水平杆25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44a。
在进行起吊操作时,该辅助装卸吊具通过第一牵引部的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位于吊具上方的牵引设备,并接收来自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以及通过第二牵引部的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
于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铜杆或铝杆圆筒的直径大约介于1.5米~2米之间,为方便辅助装卸吊具与铜杆或铝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更加匹配,第一牵引部30、32和34均设有多个贯通孔,且相邻的贯通孔等距离或不等距离地间隔排列,如此一来,第一牵引部可根据圆筒直径的大小来选择对应位置的贯通孔,以套设卸扣并与牵引设备的牵引绳进行连接。例如,当圆筒的直径较小时,可选择第一牵引部的、靠近内侧的贯通孔;当圆筒的直径较大时,可选择第一牵引部的、靠近外侧的贯通孔。类似地,第二牵引部40、42和44均设有多个吊装孔,且相邻的吊装孔等距离或不等距离地间隔排列,第二牵引部可根据圆筒直径的大小来选择对应位置的吊装孔,以便套设卸扣并与待装卸的货物上的包扎钢带进行连接。例如,当圆筒的直径较小时,可选择第二牵引部的、靠近内侧的吊装孔;当圆筒的直径较大时,可选择第二牵引部的、靠近外侧的吊装孔。
参照图3A,在该实施例中,水平杆的数量为3,相邻的水平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作为一替换实施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水平杆的数量为4,相邻的水平杆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此外,为了强化每个水平杆与支撑部10之间的焊接牢固度,辅助装卸吊具还包括第一加强筋50和第二加强筋52。其中,第一加强筋50焊接于支撑部10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诸如水平杆21)的上表面,第二加强筋52焊接于支撑部10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诸如水平杆21)的下表面。
由上述可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设计了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水平杆,且在水平杆的上侧与下侧分别焊接了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从而利用第一牵引部来传导天车或行车提供的牵引力,利用第二牵引部来钩挂待起吊的铜杆或铝杆,由于挂钩与货物的包扎钢带之间的接触已经无需工人的手动干预,从而避免造成手部挤伤或压伤。此外,当铜杆或铝杆圆筒须堆垛时,也无需工人现场实施登高作业来挂钩和脱钩,进一步降低了仓储的安全隐患。
图4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采用图4所示的辅助装卸吊具进行货物起吊的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4和图5,将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进行比较,其主要区别是在于,第一牵引部还包括手柄,焊接于远离支撑部10的一端,辅助装卸吊具利用手柄的旋转力执行起吊或卸货操作。例如,水平杆21上侧的第一牵引部包括手柄60,水平杆23上侧的第一牵引部包括手柄62,水平杆25上侧的第一牵引部包括手柄64。例如,手柄可设计为O型拉环、L型把手或其他适合的形状。
在一具体实施例,每个第二牵引部的吊装孔还套设一挂钩,所有挂钩的开口均朝着同一时钟方向,且与相应的水平杆成90度角。当握住手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吊具利用挂钩来钩住货物并执行起吊操作;当握住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挂钩与货物脱离接触。
图6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6,在该实施例中,辅助装卸吊具还包括环形加强筋70。环形加强筋设置于以支撑部10为中心的弧线上且焊接在水平杆21、水平杆23和水平杆25各自的上侧和/或下侧。当每个水平杆下侧的吊装孔钩挂同一货物或不同货物时,通过环形加强筋可促进水平杆彼此之间更加平衡。
图7示出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7,在该实施例中,辅助装卸吊具还包括多个平衡筋,每个平衡筋跨接于相邻的两个水平杆之间。例如,平衡筋72a跨接于水平杆21与水平杆23之间。平衡筋72b跨接于水平杆23与水平杆25之间。平衡筋72c跨接于水平杆21与水平杆25之间。类似地,当每个水平杆下侧的吊装孔钩挂同一货物或不同货物时,通过平衡筋72a、72b和72c可促进水平杆彼此之间更加平衡。
图8示出依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的使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参照图8并结合图2,在辅助装卸吊具的使用方法中,首先执行步骤S11,将牵引设备的卸扣套设于辅助装卸吊具的贯通孔30a、32a和34a。接着在步骤S13中,将与挂钩相连接的卸扣套设于辅助装卸吊具的吊装孔40a、42a和44a。然后在步骤S15中,使用挂钩来钩住待装卸的货物的包扎钢带。最后执行步骤S17,牵引设备提供向上的牵引力,对待装卸的货物执行起吊或卸装操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辅助装卸吊具的使用方法还包括:焊接一手柄于第一牵引部的、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然后握住手柄,当施加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时,起吊待装卸的货物;当施加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时,货物与辅助装卸吊具脱离接触。
采用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及其使用方法,该辅助装卸吊具包括支撑部、多个水平杆、多个第一牵引部与多个第二牵引部。支撑部位于辅助装卸吊具的中心且为空心或实心的圆柱体,每个水平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部的外侧表面。第一牵引部与水平杆一一对应,第一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水平杆的上方,其中第一牵引部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第二牵引部也与水平杆一一对应,第二牵引部焊接于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水平杆的下方,其中第二牵引部与第一牵引部相对于水平杆对称设置,第二牵引部包括沿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辅助装卸吊具通过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牵引设备并且接收来自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并且通过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设计了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水平杆,并且在水平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焊接了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利用第一牵引部传导天车或行车提供的牵引力,利用第二牵引部来钩挂待起吊的货物,由于挂钩与货物的包扎钢带之间的接触已经无需工人的手动干预,从而避免造成手部挤伤或压伤。此外,当铜杆或铝杆圆筒须堆垛时,也无需工人现场实施登高作业来挂钩和脱钩,进一步降低了仓储的安全隐患。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该Y型吊具包括:
支撑部,位于所述Y型吊具的中心,该支撑部为圆柱体;
三个水平杆,每个水平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每个所述水平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部的外侧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平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三个第一牵引部,与三个所述水平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牵引部焊接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牵引部包括沿所述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贯通孔;以及
三个第二牵引部,与三个所述水平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牵引部焊接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牵引部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相对于所述水平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牵引部包括沿所述水平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吊装孔;
其中,所述Y型吊具通过所述贯通孔内套设的卸扣连接牵引设备并且接收来自所述牵引设备提供的牵引力,所述Y型吊具通过所述吊装孔内套设的卸扣刚性连接待装卸的货物,所述待装卸的货物为圆形桶状的铝杆或铜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还包括手柄,焊接于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Y型吊具利用所述手柄的旋转力来执行起吊或卸货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吊装孔还套设一挂钩,所有挂钩的开口均朝着同一时钟方向,当握住所述手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Y型吊具利用所述挂钩来钩住所述货物并执行起吊操作;当握住所述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挂钩与所述货物脱离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L型把手或O型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焊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焊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壁以及每个水平杆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环形加强筋,设置于以所述支撑部为中心的弧线上且焊接在每个所述水平杆的上侧和/或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吊具还包括多个平衡筋,每个平衡筋跨接于相邻的水平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直径95mm、壁厚7.5mm、高度150mm的无缝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为直径45mm、壁厚13.5mm、长度800mm的无缝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和所述第二牵引部均为长350mm、宽50mm、厚16mm的长方体钢板。
CN202320823996.0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Active CN220317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996.0U CN22031704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996.0U CN22031704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7049U true CN220317049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3996.0U Active CN22031704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7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4750B2 (en) Rack and hoist system
CN203269315U (zh) 一种链条连杆式矩形吊索具及其辅助工具
CN220317049U (zh)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y型吊具
CN114538274A (zh) 电杆吊装卡具
CN116605743A (zh)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辅助装卸吊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1198358U (zh) 吊具
CN201077714Y (zh) 集装箱起吊底角锁孔专用吊具
CN216613682U (zh) 一种内罩吊具
US2020000213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elongate construction elements
CN220618102U (zh) 一种桶装海绵钛及中间合金叉车运输辅助吊具
CN211419491U (zh) 一种叉车用吊臂
CN217148262U (zh) 钢管吊具
CN109850749B (zh) 一种自动锁铁皮桶的水平起吊装置
CN215946464U (zh) 一种集装箱吊具
CN217627095U (zh) 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
CN215208042U (zh) 钢筋防坠吊装装置
CN218290131U (zh) 一种赋予液压运桶车起吊功能的装置
CN212712337U (zh) 一种空心砖吊运用吊笼
CN218434484U (zh) 捆扎钢筋吊运绳分离盘及吊运装置
CN211365483U (zh) 一种设置吊耳的加强周转桶
CN215101617U (zh) 一种天车联轴器装卸装置
CN214141218U (zh) 吨袋吊具
CN210313118U (zh) 一种吊笼
CN214733757U (zh) 一种用于钢带卷吊装的工具
CN208947910U (zh) 一种拖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