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3957U -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3957U
CN220303957U CN202321690299.9U CN202321690299U CN220303957U CN 220303957 U CN220303957 U CN 220303957U CN 202321690299 U CN202321690299 U CN 202321690299U CN 220303957 U CN220303957 U CN 220303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ylinder
temperature
magnesia powder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02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唐金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Xu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anweiz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anweiz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anweiz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02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3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3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3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镁粉处理装置,目的是提供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控制氧化镁粉冷却时间从而为氧化镁粉降温。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筒体的底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筒体内腔设置有换热室、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室左右两端的冷却气体进口和冷却气体出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镁粉处理装置,尤其是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以通过控制氧化镁粉冷却时间实现氧化镁粉的降温。
背景技术
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冶金建材、化肥、医药、塑料、橡胶、耐火材料等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氧化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行各业对于氧化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现有工艺生产过程中很多高温氧化镁粉冷却采用自然冷却、水冷、风冷等冷却形式及设备,但存在着高温粉体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冷却系统较为复杂、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还会降低生产线运转率,提高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控制氧化镁粉冷却时间从而为氧化镁粉降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筒体的底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筒体内腔设置有换热室、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室左右两端的冷却气体进口和冷却气体出口;
所述换热室内由上而下设置着至少三个换热管束,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通过相应的连接箱连通;第一换热管束的进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最后一个换热管束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
每个换热管束包括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换热管,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两侧的筒体壁部,并且贯通所述筒体壁部后再通过安装在筒体外壁的连接箱连通相邻的换热管束,或者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或者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相邻换热管之间还保持间距,以形成高温氧化镁粉的流动通道。
所述筒体的筒体壁部设置有若干人孔门以及料位计。
所述筒体壁部采用槽钢作为外骨架,内衬有耐火混凝土浇筑层。
所述换热管为φ89x4.5~φ159x6鳍片管,相邻换热管的横向间距为100~200mm,竖向间距为150~300mm,上下相邻的换热管相互错开布置,以作为高温氧化镁粉的流动通道。
所述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之间预留有400~800mm的间距,以作为检修空间。
所述筒体的下部环形设置有支承座,该支承座与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控制氧化镁粉在换热室中的料位高度和冷却气体流量,来控制氧化镁粉的冷却时间和冷却气体进出口平均温度,以达到时间温度双调节的冷却方式;并且操作简便,冷却效果良好。
2、氧化镁粉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气体与高温氧化镁粉不直接接触,因而冷却气体洁净可直接用于后续生产环节中,减少了后续系统除尘设备的投入。
4、氧化镁粉降温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通过冷却气体吸收热量后,可直接利用于后续生产环节,即节能又提高了系统热效率。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厂可进行模块化生产,现场安装便捷,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中间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2、第一换热管束,3、第二换热管束,4、第三换热管束,5、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5-1、阀门,6、冷却气体进口,7、冷却气体出口,8、第一连接箱,9、第二连接箱,10、支承座,11、人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为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筒体,筒体内腔设置有换热室;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1,筒体的底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5;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气体进口6和冷却气体出口7,换热室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和冷却气体出口。
所述换热室内,若干个换热管束(图中显示三个换热管束)由上而下地设置;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通过对应安装在筒体外壁的连接箱连通,第一换热管束2的进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第三换热管束4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所述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之间预留有400~800mm的间距,以作为检修空间。
每个换热管束包括若干个换热管(其中第一换热管束2包括55根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束3包括44根换热管,第三换热管束4包括44根换热管;每个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管数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这些换热管相互平行并且水平设置;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侧壁部,并且贯通所述筒体壁部后再通过所述连接箱连通相邻的换热管束,其中第一换热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第三换热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相邻换热管之间还保持间距,以形成高温氧化镁粉的流动通道。所述连接箱安装在筒体外壁对应于管束的位置,作为冷却气体流动转向的空间;其中,第一连接箱8的安装位置对应于第一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出口以及第二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进口,第二连接箱9的安装位置对应于第二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出口以及第三管束中所有换热管的进口。连接箱箱体材料采用常规的保温材料(如保温岩棉板)即可。
所述筒体的筒体壁部对应于换热室的位置设置有利于检修用的若干人孔门11,以及检测料位用的料位计(图中省略)。
所述筒体壁部采用槽钢作为外骨架,内衬有耐火混凝土浇筑层。
所述换热管为φ89x4.5~φ159x6鳍片管,相邻换热管的横向间距为100~200mm,竖向间距为150~300mm,上下相邻的换热管相互错开布置,从而作为高温氧化镁粉的流动通道。
所述筒体的下部环形设置有支承座10,该支承座与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架连接,以支撑整个装置的重量。
设备运行过程中,工艺系统生产中由其它设备输出的约350~550℃的高温氧化镁粉14从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1自由落入筒体、进入换热室并滞留其中,降温至100~120℃的氧化镁粉15再通过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5的阀门5-1流出装置;环境温度的冷却气体通过冷却气体进口6输入筒体,经过换热室升温至150~350℃左右后,再从冷却气体出口7排出。其中在换热室中:环境温度的冷却气体12先从冷却气体进口6往左通过第一换热管束中的所有换热管进入第一连接箱8,接着从第一连接箱8往右折返通过第二换热管束中的所有换热管进入第二连接箱9,然后从第二连接箱9再往左通过第三换热管束中的所有换热管进入冷却气体出口7排出,排出气体13的温度为150~350℃左右,可送入氧化镁粉的后续生产工艺系统中,从而实现了余热回收利用。此过程中,可通过控制设置在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5的阀门5-1,来控制氧化镁粉在换热室中的料位高度,从而控制氧化镁粉的冷却时间,并通过控制冷却气体进出口温度来实现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双调节,提高冷却效果;料位高度可通过设置在换热室左右两侧的料位(图中省略)进行监测。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方式,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进料口(1),筒体的底端设置有高温氧化镁粉出料口(5)、筒体内腔设置有换热室、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室左右两端的冷却气体进口(6)和冷却气体出口(7);
所述换热室内由上而下设置着至少三个换热管束,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通过相应的连接箱连通;第一换热管束的进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最后一个换热管束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
每个换热管束包括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换热管,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两侧的筒体壁部,并且贯通所述筒体壁部后再通过安装在筒体外壁的连接箱连通相邻的换热管束,或者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进口,或者连通所述的冷却气体出口;相邻换热管之间还保持间距,以形成高温氧化镁粉的流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体壁部设置有若干人孔门(11)以及料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壁部采用槽钢作为外骨架,内衬有耐火混凝土浇筑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φ89x4.5~φ159x6鳍片管,相邻换热管的横向间距为100~200mm,竖向间距为150~300mm,上下相邻的换热管相互错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换热管束之间预留有400~800mm的间距,以作为检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部环形设置有支承座(10),该支承座与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架连接。
CN202321690299.9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Active CN220303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299.9U CN2203039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299.9U CN2203039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3957U true CN220303957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0299.9U Active CN220303957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3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1166Y (zh) 余热锅炉
CN105664804A (zh) 一种轴径向等温反应器
CN220303957U (zh) 一种用于氧化镁粉降温的装置
CN109161389B (zh) 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
CN203928811U (zh) 一种线型玻璃管换热器
CN101201219B (zh) 一种连续热处理装置
CN205973791U (zh) 一种双氧水生产氢化反应用新型固定床
CN109232179B (zh) 甲醇合成工艺
CN203836922U (zh) 一种应用于煤气化装置的余热回收设备
CN103629959B (zh) 一种自动控制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的吹灰方法
CN2886492Y (zh) 风-水热交换器及应用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系统
CN208620881U (zh) 一种模块化板式风冷器
CN103604277B (zh) 二氧化碳预冷液化提纯一体化设备
CN207019035U (zh) 烟气余热锅炉
CN202304484U (zh) 一种冷却塔
CN112824819A (zh) 水泥熟料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1464062A (zh) 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
CN201458724U (zh) 石墨制块孔式下点火三合一盐酸合成炉
CN219149271U (zh) 一种环保型塔器结构
CN206298548U (zh) 一种干馏热解无烟煤的冷却设备
CN215597317U (zh) 换热装置
CN112097509A (zh) 一种提高烧结矿竖式冷却炉换热效率的装置和方法
CN205227289U (zh) 一种水泥厂窑头孰料冷却机废气余热过热器
CN203811018U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轻型钢架结构塔的节水防冻装置
CN212609926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7

Address after: No. 17, East 4th Street, West Street, Jiaoyudian Village, Datangzhuang Town, Baodi District, Tianjin City, 301813

Patentee after: Wang Xu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 Panqing Road, Datangzhuang Town, Baodi District, Tianjin City, 301813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JIANWEIZ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