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3064U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3064U
CN220293064U CN202321001024.XU CN202321001024U CN220293064U CN 220293064 U CN220293064 U CN 220293064U CN 202321001024 U CN202321001024 U CN 202321001024U CN 220293064 U CN220293064 U CN 220293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ir guide
curved surface
groove
dimensional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10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xin Precision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xin Precision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xin Precision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xin Precision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10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3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3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3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雾化面一侧向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凹槽的表面,或者,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凹槽内。该发热体具有立体曲面发热部,相比相关技术采用平面片状的发热体结构,该发热体与导液体的直接接触面较大,可以使得提高雾化效果以及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量,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背景技术
雾化技术可应用于医疗雾化、美容雾化以及电子烟上,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壳体组件以及容置在壳体组件内的雾化芯,如图1所述,一般的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贴设在导液体上的发热体,该发热体通常是平面片状结构,该发热体贴设在导液体的雾化面上,以对导液体内流至该雾化面一侧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
由于发热体采用平面片状结构,受制于自身结构尺寸等因素,其雾化效果一般,雾化面积较小,使得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气溶胶的量较小,消费者使用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所述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一侧向所述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
所述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所述凹槽的表面,或者,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上设有若干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孔、方孔或异形孔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尺寸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为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一侧倾斜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形状为拱状、半球状或喇叭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以其中心为界,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一个导电部,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另一个导电部;
所述第一部分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通孔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上与所述导电部连接处的两侧设有缺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电部伸出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与安装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导气通道与储液腔;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周;所述顶部上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导气槽,以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进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导气槽的深度;
所述安装支架外周设有与所述导气槽连通的导气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内还设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设于所述套接部内,所述固定塞呈筒状,以套设在所述雾化芯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塞包括顶壁和由所述顶壁周沿延伸出的环状周壁;
所述固定塞上设有与所述进液槽相对应的进液孔;
其中,所述固定塞位于所述套接部内时,所述顶壁与所述进液槽的下周抵接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槽连通,而所述顶壁与所述导气槽的下周相隔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孔的内径比所述进液槽的内径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部的套体;
所述套体呈筒状,包括端壁和由所述端壁延伸出的围壁,所述端壁上设有导气孔以及导液孔,所述导液孔与所述进液槽对应设置;
所述导气孔的周沿朝向所述安装支架一侧延伸有柱状的导气部,所述导气部伸入所述导气槽内,所述导气通道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气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孔以及与所述雾化芯的导电部连接的导电体。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雾化面一侧向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凹槽的表面,或者,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凹槽内。该发热体具有立体曲面发热部,相比相关技术采用平面片状的发热体结构,该发热体与导液体的直接接触面较大,可以使得提高雾化效果以及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量,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地,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分解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分解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医疗雾化、美容雾化以及电子烟雾化。
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装置以及与该雾化装置连接以向该雾化装置提供工作电能并控制该雾化装置的工作状态的供电装置。
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如药液或者烟液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以供消费者享用。
参阅图2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0,以及设于外壳10内的雾化主体,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20与安装支架30,以及设于安装支架30上的雾化芯40。
结合图7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芯40包括导液体41以及发热体42,导液体41具有进液面41a与雾化面41b,雾化面41b一侧向导液体41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
该发热体42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422,立体曲面发热部421贴设凹槽的表面,或者,立体曲面发热部421镶嵌于凹槽内,相比相关技术采用平面片状的发热体结构,该发热体42与导液体41的直接接触面较大,可以使得提高雾化效果以及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量,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设有若干通孔4211。该通孔4211为圆孔、方孔或异形孔中的至少一种。该通孔4211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饿,该通孔4211可以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该通孔4211可以是长条形孔。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的通孔4211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一种孔型也可以是多种孔型的组合,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该通孔4211的尺寸由靠近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优选地,该通孔4211的设置数量可以是由靠近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逐渐减少。
优选地,通孔4211的开孔方向为由靠近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一侧倾斜的方向。即该通孔4211的开孔方向与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成一定角度,使得雾化后的气溶胶可形成螺旋气流,而减少气溶胶生成基质如烟油在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表面停留而冷凝。
优选地,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形状为拱状、半球状或喇叭状。如图7所示,优选半球状,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侧面可为半圆状。
优选地,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以其中心为界,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上设有一个导电部422,第二部分上设有另一个导电部422;第一部分上的通孔4211与第二部分上的通孔4211对称设置。
优选地,该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与导电部422连接处的两侧设有缺槽4212,使得该导电部422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优选地,两个导电部422伸出凹槽设置,进一步地,该导液体41的雾化面41b位于该凹槽周沿的部分可设有导电片,该导电部422伸出该凹槽并与该导电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该导电片与该雾化面41b之间形成卡槽,该导电部422可伸入到该卡槽内,并与该导电片电性连接。该导电片还可以设有引脚。该导电片由高导电率的金属制备而成,如采用铜、金、银或铝。
优选地,该导液体41为多孔陶瓷、导液棉或硅胶套。该发热体42可为金属、金属玻璃、金属陶瓷、或者为导电陶瓷及其复合氧化物。金属陶瓷为金属或者金属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与陶瓷材料复合制得,其中陶瓷材料起电阻调节作用和强度增强作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铈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10可由硬质的塑胶材料制得,譬如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备而成。
该外壳10设有导气通道11与储液腔12;该安装支架30包括顶部31以及与顶部31连接的套接部32,该套接部32套设于雾化芯40的外周;顶部31上设有与导气通道11连通的导气槽311,以及与储液腔12连通的进液槽312。优选地,该进液槽312可以是设置两个,两个进液槽312对称设于该导气槽311的两侧。优选地,该安装支架30为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该进液槽312的深度大于导气槽311的深度;该安装支架30外周设有与导气槽311连通的导气凹槽3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套接部32内还设有固定塞50,固定塞50设于套接部32内,固定塞50呈筒状,以套设在雾化芯40的上部。
优选地,该固定塞50包括顶壁51和由顶壁51周沿延伸出的环状周壁52;固定塞50上设有与进液槽312相对应的进液孔511。
其中,固定塞50位于套接部32内时,顶壁51与进液槽312的下周抵接且进液孔511与进液槽312连通,而顶壁51与导气槽311的下周相隔间隙,使得气溶胶可经过该导气凹槽33、该间隙以及导气槽311进入到导气通道11。采用该固定塞50配合安装支架30还可避免储液腔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入到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为气流在该雾化装置中流动的通道的总和)如进入到导气槽311和/或导气凹槽33中,避免未雾化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跟随气流被导出该雾化装置。
优选地,该固定塞50与该导液体41过盈配合设置,该固定塞50优选硅胶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液孔511的内径比进液槽312的内径小,可避免大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对该导液体41造成冲击。当然,该进液孔511的内径可以是与进液槽312的内径相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主体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安装支架30的上部的套体60;
该套体60呈筒状,其包括端壁61和由端壁61延伸出的围壁62,端壁61上设有导气孔611以及导液孔612;该导液孔612与进液槽312对应设置,优选地,该导液孔612与该进液槽312的孔径相同。
该导气孔611的周沿朝向安装支架30一侧延伸有柱状的导气部63,导气部63伸入导气槽311内,导气通道11的下端插接于导气部63内。
优选地,该底座20上设有进气孔211以及与雾化芯40的导电部422连接的两个导电体23。该导电体23可以是与导电部422连接,或者可以是跟引脚连接,或者跟导电片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电性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该底座20可以是包括底壁21以及由该底壁21延伸出的支撑臂22,该支撑臂22可以用于支撑安装支架30。优选地,该底壁21与该导液体41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以在该底壁21上方形成雾化空间,该雾化空间与导气凹槽33连通。前述的两个导电体23安装于该底壁21上。进气孔211可以是在该底壁21贯通形成,用以外界气体由该进气孔211进入到雾化空间。
优选地,该底座20与外壳10可以是过盈配合固定,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卡扣连接固定。该底座20可以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液体(41)以及发热体(42),所述导液体(41)具有进液面(41a)与雾化面(41b),所述雾化面(41b)一侧向所述导液体(41)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
所述发热体(42)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421),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422),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贴设所述凹槽的表面,或者,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镶嵌于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设有若干通孔(4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为圆孔、方孔或异形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的尺寸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的开孔方向为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一侧倾斜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形状为拱状、半球状或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以其中心为界,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一个导电部(422),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另一个导电部(422);
所述第一部分上的通孔(4211)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通孔(4211)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与所述导电部(422)连接处的两侧设有缺槽(42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部(422)伸出所述凹槽。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以及设于所述外壳(10)内的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20)与安装支架(30),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设有导气通道(11)与储液腔(12);
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顶部(31)以及与所述顶部(31)连接的套接部(32),所述套接部(32)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周;所述顶部(31)上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11)连通的导气槽(311),以及与所述储液腔(12)连通的进液槽(3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312)的深度大于所述导气槽(311)的深度;
所述安装支架(30)外周设有与所述导气槽(311)连通的导气凹槽(3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32)内还设有固定塞(50),所述固定塞(50)设于所述套接部(32)内,所述固定塞(50)呈筒状,以套设在所述雾化芯的上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塞(50)包括顶壁(51)和由所述顶壁(51)周沿延伸出的环状周壁(52);
所述固定塞(50)上设有与所述进液槽(312)相对应的进液孔(511);
其中,所述固定塞(50)位于所述套接部(32)内时,所述顶壁(51)与所述进液槽(312)的下周抵接且所述进液孔(511)与所述进液槽(312)连通,而所述顶壁(51)与所述导气槽(311)的下周相隔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511)的内径比所述进液槽(312)的内径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上部的套体(60);
所述套体(60)呈筒状,包括端壁(61)和由所述端壁(61)延伸出的围壁(62),所述端壁(61)上设有导气孔(611)以及导液孔(612),所述导液孔(612)与所述进液槽对应设置;
所述导气孔(611)的周沿朝向所述安装支架(30)一侧延伸有柱状的导气部(63),所述导气部(63)伸入所述导气槽(311)内,所述导气通道(11)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气部(63)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有进气孔以及与所述雾化芯的导电部(422)连接的导电体。
18.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2321001024.XU 2023-04-26 2023-04-26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Active CN220293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1024.XU CN220293064U (zh) 2023-04-26 2023-04-26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1024.XU CN220293064U (zh) 2023-04-26 2023-04-26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3064U true CN220293064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1024.XU Active CN220293064U (zh) 2023-04-26 2023-04-26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3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07248B2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装置
CN111436664A (zh) 一种发热陶瓷体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46659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113768196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2029306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CN114209100A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芯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224797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01979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344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531606U (zh) 雾化器
CN217364688U (zh)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877607U (zh) 一种发热陶瓷体结构、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111480891B (zh) 散热填油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059183U (zh) 雾化器
CN215075532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组件
CN2183546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9397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531626U (zh) 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18525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37254U (zh) 陶瓷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326808U (zh) 雾化装置
CN21835465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679765U (zh) 组装式雾化模组、雾化装置及电子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