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0955U - 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0955U
CN220290955U CN202321635959.3U CN202321635959U CN220290955U CN 220290955 U CN220290955 U CN 220290955U CN 202321635959 U CN202321635959 U CN 202321635959U CN 220290955 U CN220290955 U CN 220290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groove
power supply
supply devic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5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帅
胡恒广
闫冬成
朱国发
杨勇
何丹
唐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da Z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da Z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da Z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da Z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5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0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0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0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供电装置,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供电装置包括至少一定位槽,至少一定位槽用于一一对应地容纳电池单体;定位槽内设有垫板和至少两夹板;垫板对应定位槽的槽底活动设置,以承托电池单体;至少两夹板分别活动设置于定位槽内平行且相对的两侧壁上,以活动贴合电池单体的侧壁;其中,垫板通过活动组件与夹板活动连接,以使垫板能够沿重力方向运动,且垫板沿重力方向运动时至少两夹板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电池单体。

Description

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供电,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UPS向自身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所需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不受损坏。
现有不间断电源大多是多个电池单体共同设置在同一壳体内。
但是,多个电池单体同属同一空间时,一旦设备发生震动或晃动,其内的电池的单体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极易发生电池单体的损坏甚至接线的脱落,造成短路或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不间断电源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在设备发生震动或晃动时容易出现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极易发生电池单体的损坏甚至接线的脱落,造成短路或断路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定位槽,至少一定位槽用于一一对应地容纳电池单体;
定位槽内设有垫板和至少两夹板;
垫板对应定位槽的槽底活动设置,以承托电池单体;
至少两夹板分别活动设置于定位槽内平行且相对的两侧壁上,以活动贴合电池单体的侧壁;
其中,垫板通过活动组件与夹板活动连接,以使垫板能够沿重力方向运动,且垫板沿重力方向运动时至少两夹板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垫板上绕重力方向的周向侧壁均贴合于定位槽的内侧壁;
定位槽的内侧壁上对应夹板设有限位槽,夹板沿重力方向的两端抵触于限位槽的内壁;
活动组件包括升降孔板、导向杆以及伸缩孔板;
升降孔板设置于垫板上朝向夹板的边缘,升降孔板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孔;第一方向为夹板指向与其相对的夹板的方向;
伸缩孔板设置于夹板朝向定位槽槽底的一端,伸缩孔板上设有第二滑孔,第二滑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为背离垫板、与第一方向呈钝角且背离与第二滑孔所在的夹板相对的夹板的方向;
导向杆由第二滑孔穿出并穿过第一滑孔,以能够在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内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夹板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夹板对应定位槽的周向内壁相连相对地均匀分布,以同时夹紧电池单体的周向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隔板;
定位槽为多个,多个定位槽呈矩阵式排列;
隔板包括若干第一板体和若干第二板体;
第一板体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沿第四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板体沿第四方向延伸且沿第三方向间隔地与第一板体交叉设置,以围成若干网格状空间;
其中,隔板对应电池单体背离定位槽的一端活动置,以使每个网格状空间内容纳一个电池单体;
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分别为定位槽的长度和宽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壳体,定位槽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通风口;
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内均设置导热件,且导热件的至少部分对应通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导热件为金属管;或者
导热件为金属管且金属管内填充有导热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中控模块和连接接口;
中控模块设置于壳体内与至少一电池单体电连接,以获取电池单体的工作参数;
连接接口设置于壳体外壁,连接接口与中控模块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负载和/或外部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屏幕;
控制面板与中控模块、连接接口电连接;
显示屏幕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还包括定位架;
定位架固设于壳体内,定位架具有至少一容纳位,以活动容纳至少一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夹板朝向定位槽的一侧设有垫片;
垫片具有弹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供电装置,通过定位槽的设置实现相邻电池单体的间隔布置,同时利用定位槽中垫板和夹板的配合实现在出现震动或晃动过程中,垫板和夹板能够保证对电池单体的紧密定位,避免其出现剧烈的晃动,也避免了电池单体与定位槽内壁产生的摩擦,从而有效保证电池单体的完好性,也避免连接线的脱落;有效解决现有不间断电源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在设备发生震动或晃动时容易出现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极易发生电池单体的损坏甚至接线的脱落,造成短路或断路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供电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供电装置中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供电装置中定位槽的部分结构爆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活动组件的运动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供电装置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供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槽;11、限位槽;2、电池单体;3、垫板;4、夹板;41、垫片;5、活动组件;51、升降孔板;52、导杆;53、伸缩孔板;54、第一滑孔;55、第二滑孔;6、壳体;61、通风口;7、隔板;71、第一板体;72、第二板体;73、网格状空间;8、导热件;9、中控模块;10、连接接口;12、控制面板;13、显示屏幕;14、定位架;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d、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供电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定位槽1,至少一定位槽1用于一一对应地容纳电池单体2;定位槽1内设有垫板3和至少两夹板4;垫板3对应定位槽1的槽底活动设置,以承托电池单体2;至少两夹板4分别活动设置于定位槽1内平行且相对的两侧壁上,以活动贴合电池单体2的侧壁;
其中,垫板3通过活动组件5与夹板4活动连接,以使垫板3能够沿重力方向运动,且垫板3沿重力方向运动时至少两夹板4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电池单体2。
具体的,为了解决现有不间断电源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在设备发生震动或晃动时容易出现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极易发生电池单体的损坏甚至接线的脱落,造成短路或断路现象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通过定位槽1的设置实现对电池单体2的容纳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间隔相邻电池单体2的作用,同时设置垫板3和夹板4,实现在电池单体2自身重力下,出现震动或晃动时,垫板3沿重力方向运动夹板4则贴紧电池单体2,相反地,垫板3沿重力方向反方向运动夹板4则远离电池单体2,既能够在发生震动或晃动时保证电池单体2的紧密夹紧定位又能够在拆装电池单体2时轻松解锁。
其中,供电装置为一整体设备,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不间断电源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供电装置必然具有壳体6,壳体6为具有容纳空间的刚性结构,其可以是框架结构也可以是中空筒结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壳体6设计为六面体结构,可以立于水平地面或桌面;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可以配合于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使用,其内的电池单体2为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其中,定位槽1为刚性容纳槽式结构,其能够可拆卸的设置于壳体6内为电池单体2提供容纳空间,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散热性能,本实施例定位槽1的槽深小于电池单体2的高度,以保证电池单体2的部分表面是裸露于定位槽1外进行散热的。定位槽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槽、圆形槽等等,只要与电池单体2相适配即可。定位槽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例如:在壳体6内呈矩阵式排列;在壳体6内呈多层式层叠设置等等。
其中,垫板3为板状结构,其对应定位槽1的槽底设置,具体为覆盖定位槽1的槽底。垫板3可以为刚性本体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板体,在承托电池单体2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其中,夹板4为板状结构,其设置在定位槽1的侧壁上对电池单体2的侧壁提供夹紧效果;夹板4可以设置在定位槽1的侧壁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内壁中,只要夹板4朝向定位槽1内部的壁面能够与电池单体2相贴合即可;夹板4可以为刚性本体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例如至少朝向定位槽1内的一侧具有弹性,可以但不限于是粘贴有橡胶板体或橡胶层,在贴合电池单体2侧壁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其中,活动组件5为多个结构件配合形成的,其能够带动垫板3和夹板4进行同步动作,例如是导杆与滑孔的配合结构;当垫板3在电池单体2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时,则夹板4则能够靠近与其相对的夹板4,进而保证电池单体2被抱紧,即使在震动或晃动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保证电池单体2的定位稳定,避免电池单体2与定位槽1的槽壁摩擦也避免相邻电池单体2之间发生摩擦;相应地,当垫板3在电池单体2的震动或人为外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时,夹板4则能够远离与其相对的夹板4,进而保证电池单体2被放松。
根据上述所列,本公开提供的供电装置,通过定位槽1的设置实现相邻电池单体2的间隔,同时利用定位槽1中垫板3和夹板4的配合实现在出现震动或晃动过程中,垫板3和夹板4能够保证对电池单体2的紧密定位,避免其出现剧烈的晃动,也避免了电池单体2与定位槽1内壁产生的摩擦,从而有效保证电池单体2的完好性,也避免连接线的脱落;有效解决现有不间断电源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在设备发生震动或晃动时容易出现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极易发生电池单体的损坏甚至接线的脱落,造成短路或断路现象的问题。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标识可以存在的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垫板3上绕重力方向的周向侧壁均贴合于定位槽1的内侧壁;定位槽1的内侧壁上对应夹板4设有限位槽11,夹板4沿重力方向的两端抵触于限位槽11的内壁;
活动组件5包括升降孔板51、导向杆52以及伸缩孔板53;升降孔板51设置于垫板3上朝向夹板4的边缘,升降孔板5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滑孔54;第一方向a为夹板4指向与其相对的夹板4的方向;伸缩孔板53设置于夹板4朝向定位槽1槽底的一端,伸缩孔板53上设有第二滑孔55,第二滑孔55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方向b为背离垫板3、与第一方向a呈钝角且背离与第二滑孔55所在的夹板4相对的夹板4的方向;
导向杆52由第二滑孔55穿出并穿过第一滑孔54,以能够在第一滑孔54和第二滑孔55内滑动。
具体的,为了实现垫板3和夹板4能够同步运动保证电池单体2的稳定定位,本实施例中将活动组件5设置为包括升降孔板51、导向杆52以及伸缩孔板53的形式,升降孔板51、导向杆52以及伸缩孔板53均为刚性结构;垫板3的周向侧壁与定位槽1的内侧壁相贴合使得垫板3无法在定位槽1内平行槽底运动;夹板4沿重力方向的两端抵触限位槽11的内壁使得夹板4无法在限位槽11内沿重力方向运动;进而参考附图3和附图4,在电池单体2未放入定位槽1时,垫板3和夹板4所处的位置为初始位置,该时刻,参考图4的虚线部分,夹板4位于限位槽11内,导杆32位于第二滑孔55的较高点,且导杆32位于第一滑孔54中朝向夹板4的一端;当放入电池单体2后,参考附图4中的实线部分,在重力作用下,垫板3沿重力方向向下运动,但是垫板3的周向被定位槽1侧壁限位无法平移,进而会使得导杆32在第一滑孔54中沿第一方向a远离垫板3运动实现对应的向下运动,此时,导杆32向下,但是夹板4无法在限位槽11内向下运动,进而导杆32需要在第二滑孔25内倾斜向下滑动实现向下的运动距离,在该过程中,夹板4由于第二滑孔25的倾斜会使得夹板4向定位槽1内运动,以夹紧电池单体2;相应地,当电池单体2或外力作用使得垫板3向上运动,则夹板4将会同步的远离电池单体2。则可以理解的是:当出现重力方向或水平方向的震动时,垫板3与夹板4的配合均能够保证电池单体2的整体性稳定定位,不会被迫晃动以至于摩擦定位槽1或相邻电池单体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夹板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夹板4对应定位槽1的周向内壁相连相对地均匀分布,以同时夹紧电池单体2的周向侧壁。
具体的,为了全方位保证电池单体2的稳定定位,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夹板4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分别对应具有四个侧壁的电池单体2的一个侧壁;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若电池单体2为特殊形状,则夹板4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池单体2而定,只要保证夹板4能够两两相对互相夹紧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夹板4朝向定位槽1的一侧设有垫片41;垫片41具有弹性。
具体的,为了保证电池单体2的完好性,避免发生磨损,本实施例中在夹板4朝向定位槽1的一侧设置垫片41,垫片41具有弹性,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垫片,以使得在对电池单体2进行抱紧夹持时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隔板7;定位槽1为多个,多个定位槽1呈矩阵式排列;
隔板7包括若干第一板体71和若干第二板体72;第一板体71沿第三方向c延伸且沿第四方向d间隔设置,第二板体72沿第四方向d延伸且沿第三方向c间隔地与第一板体71交叉设置,以围成若干网格状空间73;其中,隔板7对应电池单体2背离定位槽1的一端活动置,以使每个网格状空间73内容纳一个电池单体2;
第三方向c和第四方向d分别为定位槽1的长度和宽度方向。
具体的,为了全方位保证电池单体2的完好性,避免相邻电池单体2件发生摩擦或碰撞,本实施例中设置隔板7,隔板7为刚性板状结构,在电池单体2装入定位槽1后即可放置隔板7,当电池单体2进行层叠布置时,则每布置一层电池单体2后均要放置一隔板7;隔板7为由第一板体71和第二板体72交叉设置形成的井字形结构,每一个网格状空间73内均容纳一个电池单体2,进而使得电池单体2的至少两个相邻的侧壁是被隔板7所围绕的,相邻电池单体2间无法产生直接接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电池单体2的数量,隔板7的形式也可以对应调整,例如:仅包括一个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若干第二板体72(第一板体71)均向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的同侧延伸;例如:仅包括一个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该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同时穿过若干第二板体72(第一板体71)均向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即附图5所示结构。其中,隔板7的板面可以与电池单体2的侧壁相贴合再次保证电池单体2的稳定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和附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壳体6,定位槽1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6内;壳体6上设有通风口61;第一板体71和第二板体72内均设置导热件8,且导热件8的至少部分对应通风口61。
具体的,为了提高供电装置的散热性能,保证电池单体2的高效运作,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隔板71和第二隔板72内同时设置导热件8,导热件8为金属管;或者导热件8为金属管且金属管内填充有导热流体;第一隔板71和第二隔板72内的导热件8可以间隔且并排的设置,也可以完全覆盖第一隔板71和第二隔板72与电池单体2相对应的板面,进而在隔板7对电池单体2进行分隔时,电池单体2的侧壁能够靠近甚至贴合在隔板7的板面上,电池单体2的热量即会被导热件8吸收,同时在壳体6上设置通风口61即可配合导热件8迅速地将热量散出;当然,也可以对应通风口61处设置风扇结构,加快热量的散出。壳体6上通风口61的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在某一个壳体6的壁面上也可以在壳体6的所有壁面上同时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中控模块9和连接接口10;
中控模块9设置于壳体6内与至少一电池单体2电连接,以获取电池单体2的工作参数;连接接口10设置于壳体6外壁,连接接口10与中控模块9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负载和/或外部供电(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为了保证供电装置的整体性能,本实施例中于壳体6内部设置中控模块9,中控模块9与电池单体2电连接以获取电池单体2的工作参数,可以但不限于电流、电压、频率等等;中控模块9可以通过程序编辑实现上述功能,该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连接接口10为电连接接口,可以但不限于是三相接口、USB接口等等,电连接接口10可以具有两个子接口,一个连接市电一个连接负载,当市电输入正常时,供电装置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供电装置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壳体6内的电池单体2充电;当市电中断时,供电装置立即将电池单体2的直流电能通过中控模块9中的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不受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和附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控制面板12和显示屏幕13;控制面板12与中控模块9、连接接口10电连接;显示屏幕13与控制面板12电连接。
具体的,为了保证对电池单体2的精准监控,本实施例中于壳体6外设置控制面板12和显示屏幕13,中控模块9获取的电池单体2的工作参数将在显示屏幕13上显示以直观的给工作人员以参考;控制面板12则对应控制模块9中的逆变器、变压器进行控制连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屏幕13上的相关数据进行人为判断以及人为干预的控制,该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的,在此不过过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定位架14;定位架14固设于壳体6内,定位架14具有至少一容纳位,以活动容纳至少一定位槽1。
具体的,为了实现定位槽1在壳体6内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稳定设置,本实施例中于壳体6内设置定位架14,定位架14为刚性结构,可以但不限于是框架式结构或槽体式结构,定位架14在壳体6的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深度,以为定位槽1预留容纳空间,使得定位槽1在定位架14内被限位,无法脱出;定位架14设置于壳体6内的底部,使得定位槽1能够由定位架14向上设置。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定位槽(1),所述至少一定位槽(1)用于一一对应地容纳电池单体(2);
所述定位槽(1)内设有垫板(3)和至少两夹板(4);
所述垫板(3)对应所述定位槽(1)的槽底活动设置,以承托所述电池单体(2);
所述至少两夹板(4)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1)内平行且相对的两侧壁上,以活动贴合所述电池单体(2)的侧壁;
其中,所述垫板(3)通过活动组件(5)与所述夹板(4)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垫板(3)能够沿重力方向运动,且所述垫板(3)沿重力方向运动时所述至少两夹板(4)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所述电池单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板(3)上绕重力方向的周向侧壁均贴合于所述定位槽(1)的内侧壁;
所述定位槽(1)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夹板(4)设有限位槽(11),所述夹板(4)沿重力方向的两端抵触于所述限位槽(11)的内壁;
所述活动组件(5)包括升降孔板(51)、导向杆(52)以及伸缩孔板(53);
所述升降孔板(51)设置于所述垫板(3)上朝向所述夹板(4)的边缘,所述升降孔板(5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滑孔(54);所述第一方向(a)为所述夹板(4)指向与其相对的所述夹板(4)的方向;
所述伸缩孔板(53)设置于所述夹板(4)朝向所述定位槽(1)槽底的一端,所述伸缩孔板(53)上设有第二滑孔(55),所述第二滑孔(55)沿第二方向(b)延伸,所述第二方向(b)为背离所述垫板(3)、与所述第一方向(a)呈钝角且背离与所述第二滑孔(55)所在的夹板(4)相对的夹板(4)的方向;
所述导向杆(52)由所述第二滑孔(55)穿出并穿过所述第一滑孔(54),以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孔(54)和所述第二滑孔(55)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4)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夹板(4)对应所述定位槽(1)的周向内壁均匀分布,以同时夹紧所述电池单体(2)的周向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板(7);
所述定位槽(1)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1)呈矩阵式排列;
所述隔板(7)包括若干第一板体(71)和若干第二板体(72);
所述第一板体(71)沿第三方向(c)延伸且沿第四方向(d)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体(72)沿所述第四方向(d)延伸且沿所述第三方向(c)间隔地与所述第一板体(71)交叉设置,以围成若干网格状空间(73);
其中,所述隔板(7)对应所述电池单体(2)背离所述定位槽(1)的一端活动置,以使每个网格状空间(73)内容纳一个所述电池单体(2);
所述第三方向(c)和所述第四方向(d)分别为所述定位槽(1)的长度和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壳体(6),所述定位槽(1)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所述壳体(6)上设有通风口(61);
所述第一板体(71)和所述第二板体(72)内均设置导热件(8),且所述导热件(8)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通风口(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8)为金属管;或者
所述导热件(8)为金属管且所述金属管内填充有导热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中控模块(9)和连接接口(10);
所述中控模块(9)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与至少一所述电池单体(2)电连接,以获取所述电池单体(2)的工作参数;
所述连接接口(10)设置于所述壳体(6)外壁,所述连接接口(10)与所述中控模块(9)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负载和/或外部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面板(12)和显示屏幕(13);
所述控制面板(12)与所述中控模块(9)、所述连接接口(10)电连接;
所述显示屏幕(13)与所述控制面板(1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架(14);
所述定位架(14)固设于所述壳体(6)内,所述定位架(14)具有至少一容纳位,以活动容纳所述至少一定位槽(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4)朝向所述定位槽(1)的一侧设有垫片(41);
所述垫片(41)具有弹性。
CN202321635959.3U 2023-06-26 2023-06-26 供电装置 Active CN220290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5959.3U CN22029095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5959.3U CN22029095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0955U true CN22029095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5959.3U Active CN22029095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0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3860B2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
JP6782435B2 (ja) 蓄電装置
EP280649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s by coolant pool
JP2015018790A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TW201308051A (zh) 伺服器機櫃
JP2019022434A (ja) 充電柱のための冷却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却ユニットを有する充電柱
JP2006351311A (ja) バックアップ電源システム
CN214043868U (zh) 机柜式储能电池包
JP2013171796A (ja) 電池ユニット
CN220290955U (zh) 供电装置
CN215496887U (zh) 一种带有替换槽的高容量储能电池
TW201309150A (zh) 伺服器機櫃
CN109460129B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支持盘控一体和盘控分离的存储设备
CN103166288B (zh) Ups机箱底座
CN215068076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固定装置
CN215009506U (zh) 一种使用铜铝合金制备的复合型多功能母线槽
CN21267641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蓄电池固定装置
CN215378168U (zh) 一种高精度线性调节无功补偿装置
JP2019175560A (ja) 蓄電池装置
CN217484473U (zh) 基于bms电池模拟测试的实验平台
CN216143410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8526600U (zh) 支撑装置及电池安装架
CN220209173U (zh)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
CN213845900U (zh) 一种检修方便的计量柜
CN2154987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高压软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