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0712U -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0712U
CN220290712U CN202321906770.3U CN202321906770U CN220290712U CN 220290712 U CN220290712 U CN 220290712U CN 202321906770 U CN202321906770 U CN 202321906770U CN 220290712 U CN220290712 U CN 220290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piece
shell
relay
mol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67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陈帅
张薛
许扬钱
何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67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0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0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0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弱电引出端和PCBA板;所述弱电引出端设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所述PCBA板放置于外壳的容纳槽中,所述PCBA板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电相连接,以通过PCBA板将弱电引出端转接至外部。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外壳的容纳槽内安装PCBA板,使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可靠的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继电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继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继电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中,不但电压要求高,而且体积要求小,同时还要求带有辅助触点。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是将PCBA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和连接器同时设在继电器的上方,将PCBA板和辅助触点同时向上方引出,而这种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存在高度尺寸较高的弊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是在继电器壳体的侧边设有一盖板,该盖板通过螺钉与壳体连接,但是通过该结构安装PCBA板,存在如下问题:①需要PCBA板预留尺寸与螺钉配合,不利于小型化;②装配工时长;③存在滑牙风险;④螺钉可能顶穿外壳带来安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通过安装PCBA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并将其放置于外壳侧部的容纳槽中,使得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可靠的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弱电引出端和PCBA板;所述弱电引出端设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所述PCBA板放置于外壳的容纳槽中,所述PCBA板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电相连接,以通过PCBA板将弱电引出端转接至外部。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外壳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在外壳外与所述PCBA板电相连接。
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一体结构;或,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焊接相连接。
当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时,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弱电引出端中,其中一个设为通孔结构,另一个设为有台肩结构,所述另一个的末端伸入所述其中一个的通孔结构中,并利用所述台肩抵向所述其中一个的通孔的孔沿,而后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一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并使第一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均露出在所述第一注塑件外。
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注塑件装在所述外壳的缺口中;所述第一注塑件与所述外壳的缺口的相接处还设有凹凸状的定位结构。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和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二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与PCBA板电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塑件形成连接器结构。
所述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分别设有凸部,所述PCBA板设有与所述凸部对应配合的凹槽,以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与PCBA板相接时的定位。
所述PCBA板的其中一面设有节能块,并使所述PCBA板的其中一侧相对于所述节能块形成凸边,所述外壳的容纳槽中设有滑轨,当PCBA板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PCBA板的凸边沿所述外壳的滑轨进入所述容纳槽中。
所述第一注塑件设有锲形凸块,所述外壳的容纳槽的外侧壁设有卡孔,在所述PCBA板和第一注塑件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注塑件的锲形凸块卡入容纳槽的卡孔中。
所述第一注塑件配合在所述PCBA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注塑件配合在所述PCBA板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注塑件设有向上的延伸块,所述第一注塑件设有朝下的卡槽,在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与所述PCBA板相配合时,所述第二注塑件的延伸块插入所述第一注塑件的卡槽中。
所述延伸块的侧边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顶部抵在所述第一注塑件的下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继电器包括PCBA板,所述外壳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所述PCBA板放置于外壳的容纳槽中,所述PCBA板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电相连接,以通过PCBA板将弱电引出端转接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安装PCBA板,并将其放置于外壳侧部的容纳槽中,使得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可靠的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外壳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在外壳外与所述PCBA板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采用第一金属导电件替换原来的线皮导线,使PCBA板与金属导电件连接,相较于现有的软导线与PCBA板连接更为可靠连接,便于实现自动化。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一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第一注塑件使第一金属导电件和PCBA板形成一个整体件,便于与弱电引出端相连接,使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便于实现自动化。
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一体结构,或,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内支撑罩与所述外壳的开口沿之间的空间中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焊接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采用焊接工艺或一体式引出结构,可提高电连接可靠性。此外,焊接位置远离内支撑罩,可避免焊接时烫伤内支撑罩而出现辅助引出退针及漏胶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一注塑件与所述外壳的缺口的相接处还设有凹凸状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便于注塑件与外壳安装定位,且通过凹凸状的定位结构可以防止胶水溢出。
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和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二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与PCBA板电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塑件形成连接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连接器的设置解决了针对不同客户需要其它长度规格导线时,产品需要重新生产或增加剪线/接线工序、操作繁琐、人工成本增加问题。
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分别设有凸部,在PCBA板设有对应配合的凹槽,以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与PCBA板相接时的定位;以及在第二注塑件设有向上的延伸块,第一注塑件设有朝下的卡槽,在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与所述PCBA板相配合时,所述第二注塑件的延伸块插入所述第一注塑件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和PCBA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与外壳装配相配合。
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PCBA板的其中一侧形成凸边,在外壳的容纳槽中设有滑轨,当PCBA板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PCBA板的凸边沿所述外壳的滑轨进入所述容纳槽中,以及在所述第一注塑件设有锲形凸块,所述外壳的容纳槽的外侧壁设有卡孔,在所述PCBA板和第一注塑件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注塑件的锲形凸块卡入容纳槽的卡孔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和PCBA板形成的整体件,能够方便地装入外壳的容纳槽中。并实现两者的相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装入PCBA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去除外壳和环氧密封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转动一个角度);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俯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去除外壳、环氧密封体、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第一金属导电体、第二金属导电体、弱电引出端和PCBA板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第一金属导电体、第二金属导电体、弱电引出端和PCBA板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第一金属导电体、第二金属导电体和PCBA板相配合组成一个整体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第一金属导电体和第二金属导电体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第一金属导电体和第二金属导电体、PCBA板相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1、弱电引出端4和PCBA板9(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所述弱电引出端4设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12,所述PCBA板9放置于外壳1的容纳槽12中,所述PCBA板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电连接,以通过PCBA板9将弱电引出端4转接至外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导电件51,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一端在外壳1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二端在外壳1外与所述PCBA板9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二端在外壳1外与所述PCBA板9上的凹槽91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弱电引出端4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所述金属导电件51的第一端在所述外壳1内与所述外壳1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中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焊接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一端设为通孔结构511,弱电引出端4设为有台肩结构43,弱电引出端4的末端伸入第一金属导电件5的通孔结构511中,并利用所述台肩43抵向所述金属导电件5的通孔的孔沿,而后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弱电引出端4包括线圈引出端41和辅助触点引出端42。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注塑件71,所述第一注塑件7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一金属导电件51集合成一个整体件,并使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两端均露出在所述第一注塑件71外。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用来匹配线圈引出端41和辅助触点引出端42,所述第一注塑件7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四个第一金属导电件51集合成一个整体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壁设有缺口14,所述第一注塑件71装在所述外壳1的缺口14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件71与所述外壳1的缺口14的相接处还设有凹凸状的定位结构。具体的,所述外壳1的缺口14中,沿着所述缺口14与第一注塑件71相接触的接触壁中,设有通条的凹道141;所述第一注塑件71中,在与外壳1相接触的位置中,设有相适配形状的凸条(图中未显示);通过第一注塑件71的凸条(图中未显示)与外壳1的缺口14的凹道141的对应配合,不但实现定位作用,还阻止注入在内支撑罩2与所述外1壳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的环氧胶向外流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72和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52,所述第二注塑件72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52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第一端与PCBA板9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塑件72形成连接器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注塑件72还设有与外部电元件插接相配合的凹槽722,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第一端与PCBA板9上的凹槽9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件71和第二注塑件72分别设有一凸部711、721,所述PCBA板9设有与所述凸部711、721对应的凹槽93、94,以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71和第二注塑件72与PCBA板9相连接时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A板9的其中一面设有节能块95,并使所述PCBA板9的其中一侧相对于所述节能块95形成凸边96,所述外壳1的容纳槽12中设有滑轨121,当PCBA板9装入外壳1的容纳槽12时,所述PCBA板9的凸边96沿所述外壳1的滑轨121进入所述容纳槽1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件71设有锲形凸块712,所述外壳1的容纳槽12的外侧壁设有卡孔122,在所述PCBA板9和第一注塑件71装入外壳1的容纳槽12时,所述第一注塑件71的锲形凸块712卡入容纳槽12的卡孔12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件71配合在所述PCBA板9的顶部,所述第二注塑件72配合在所述PCBA板9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注塑件72设有向上的延伸块723,所述第一注塑件71设有朝下的卡槽713,在所述第一注塑件71和所述第二注塑件72与所述PCBA板9相配合时,所述第二注塑件72的延伸块723插入所述第一注塑件71的卡槽713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块723的侧边还设有加强筋7231,以防止延伸块723断裂,所述加强筋7231的顶部抵在所述第一注塑件71的下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内支撑罩2和强电引出端,所述强电引出端为主触点引出端3;所述内支撑罩2装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强电引出端3装在所述内支撑罩2中并向所述外壳1的开口11方向凸伸,所述弱电引出端4设在所述外壳1内并穿过所述内支撑罩2向所述外壳1的开口11方向伸;在所述内支撑罩2与所述外壳1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中还填充环氧胶而形成环氧密封体6,所述环氧密封体6完全包覆所述弱电引出端4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相接处,从而提高强电引出端和弱电引出端4之间的绝缘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罩2与外壳1的开口沿111设有预置的距离,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一端在所述内支撑罩2与所述外壳1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中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相连接,所述环氧密封体6还完全包覆所述弱电引出端4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在所述内支撑罩2与所述外壳1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内的部分,具体的,所述环氧密封体6完全包覆所述弱电引出端4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焊接处以及焊接外的其他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PCBA板9;所述弱电引出端4设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12,所述PCBA板9放置于外壳1的容纳槽12中,所述PCBA板9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电连接,以通过PCBA板9将弱电引出端4转接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安装PCBA板,并将其放置于外壳侧部的容纳槽12中,使得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可靠的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导电件51,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一端在外壳1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二端在外壳1外与所述PCBA板9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用采用第一金属导电件51替换原来的线皮导线,使PCBA板与金属导电件连接,相较于现有的软导线与PCBA板连接更为可靠连接,便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注塑件71,所述第一注塑件71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一金属导电件51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第一注塑件71使第一金属导电件51和PCBA板9形成一个整体件,便于与弱电引出端4相连接,使整体结构小型化,零件之间紧凑,便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弱电引出端4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为一体结构,或者是,所述弱电引出端4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的第一端在所述内支撑罩2与所述外壳1的开口沿111之间的空间中与所述弱电引出端4焊接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采用焊接工艺或一体式引出结构,可提高电连接可靠性。此外,焊接位置远离内支撑罩,可避免焊接时烫伤内支撑罩而出现辅助引出退针及漏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第一注塑件71与所述外壳1的缺口14的相接处还设有凹凸状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便于注塑件与外壳安装定位,且通过凹凸状的定位结构可以防止胶水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72和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52,所述第二注塑件72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52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第一端与PCBA板9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塑件72形成连接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连接器的设置解决了针对不同客户需要其它长度规格导线时,产品需要重新生产或增加剪线/接线工序、操作繁琐、人工成本增加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在第一注塑件71和第二注塑件72分别设有凸部711、721,在PCBA板9设有对应配合的凹槽93、94,以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71、第二注塑件72与PCBA板9相接时的定位;以及在第二注塑件72设有向上的延伸块723,第一注塑件71设有朝下的卡槽713,在所述第一注塑件71和所述第二注塑件72与所述PCBA板9相配合时,所述第二注塑件72的延伸块723插入所述第一注塑件71的卡槽713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和PCBA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与外壳装配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采用了在所述PCBA板9的其中一侧形成凸边96,在外壳1的容纳槽中设有滑轨121,当PCBA板9装入外壳的容纳槽12时,所述PCBA板9的凸边96沿所述外壳的滑轨121进入所述容纳槽12中,以及在所述第一注塑件71设有锲形凸块712,所述外壳的容纳槽12的外侧壁设有卡孔122,在所述PCBA板9和第一注塑件71装入外壳的容纳槽12时,所述第一注塑件的锲形凸块712卡入容纳槽的卡孔122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和PCBA板形成的整体件,能够方便地装入外壳的容纳槽中。并实现两者的相固定。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弱电引出端4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51为一体结构。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弱电引出端和PCBA板;所述弱电引出端设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一面的侧部设有容纳槽,所述PCBA板放置于外壳的容纳槽中,所述PCBA板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电相连接,以通过PCBA板将弱电引出端转接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外壳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在外壳外与所述PCBA板电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一体结构;或,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弱电引出端焊接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弱电引出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件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时,第一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弱电引出端中,其中一个设为通孔结构,另一个设为有台肩结构,所述另一个的末端伸入所述其中一个的通孔结构中,并利用所述台肩抵向所述其中一个的通孔的孔沿,而后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一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并使第一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均露出在所述第一注塑件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注塑件装在所述外壳的缺口中;所述第一注塑件与所述外壳的缺口的相接处还设有凹凸状的定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注塑件和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所述第二注塑件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多个第二金属导电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件,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一端与PCBA板电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塑件形成连接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分别设有凸部,所述PCBA板设有与所述凸部对应配合的凹槽,以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第二注塑件与PCBA板相接时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板的其中一面设有节能块,并使所述PCBA板的其中一侧相对于所述节能块形成凸边,所述外壳的容纳槽中设有滑轨,当PCBA板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PCBA板的凸边沿所述外壳的滑轨进入所述容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设有锲形凸块,所述外壳的容纳槽的外侧壁设有卡孔,在所述PCBA板和第一注塑件装入外壳的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注塑件的锲形凸块卡入容纳槽的卡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件配合在所述PCBA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注塑件配合在所述PCBA板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注塑件设有向上的延伸块,所述第一注塑件设有朝下的卡槽,在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与所述PCBA板相配合时,所述第二注塑件的延伸块插入所述第一注塑件的卡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的侧边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顶部抵在所述第一注塑件的下面。
CN202321906770.3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Active CN220290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6770.3U CN2202907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6770.3U CN2202907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0712U true CN22029071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6770.3U Active CN2202907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0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59031A1 (en) Mating terminal, multifunctional high-voltage connector and battery product
CN220290712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731897U (zh) 连接器组件
KR20100093304A (ko) Rf 스위치를 구비한 동축커넥터
CN220651904U (zh) 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612010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509922U (zh) 一种能可靠密封的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5882279A (zh) 连接器组件
CN116741580A (zh) 一种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1564336A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6698238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9017961U (zh) 大电流紧固性连接器
CN219286245U (zh) 一种插接式微动开关组件
CN220291250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接插件
CN217405739U (zh) 一种单面导电的Type-C母座连接器
CN218004734U (zh) 接触器低压模块和接触器
CN114256659B (zh) 一种可分体式安装的插座连接器
CN219576036U (zh) 一种信号线的组合式接口
CN212032953U (zh) 一种便于快速装配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7182429U (zh) 一种接线组件和开关
CN220233648U (zh) 电连接结构及继电器插座
CN219959558U (zh) 一种导线分支接线端子
CN214428792U (zh) 一种电源插座及电器
CN210350175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9575317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及智能电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