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6585U -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6585U
CN220286585U CN202322337140.5U CN202322337140U CN220286585U CN 220286585 U CN220286585 U CN 220286585U CN 202322337140 U CN202322337140 U CN 202322337140U CN 220286585 U CN220286585 U CN 220286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omagnetic
piece
valve
ferromagnetic membe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71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清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71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6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6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6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该电磁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铁磁件、弹性件以及第二铁磁件;阀体具有阀腔以及可与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位于阀腔内。弹性件位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之间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连接;第一铁磁件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排气通道或进气通道。设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连接,可以避免第一铁磁件在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并再次与弹性件接触时导致的易于产生碰撞声响或者异响的问题,以此提升座椅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磁阀结构可以用以控制向车辆的腰托气袋等待充气设备进行充放气。
具体的,电磁阀结构包括动铁芯、定铁芯以及位于动铁芯和定铁芯之间的弹簧等,弹簧的一端与定铁芯连接,弹簧另一端可在电磁阀结构断电时与动铁芯抵接,并推动铁芯沿远离定铁芯的方向移动,以实现腰托气袋的放气。在电磁阀结构通电时,此时动铁芯可以在动铁芯和定铁芯之间的磁吸的作用下朝向靠近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并再次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以实现腰托气袋的充气。
然而,动铁芯在往复运动时,当动铁芯与弹簧接触时会与弹簧之间产生撞击声音及异响,进而会影响座椅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铁磁件、弹性件以及第二铁磁件;
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体具有可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连接,所述第一铁磁件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所述排气通道或所述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端的侧壁朝向靠近所述阀腔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环形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和/或,所述第二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一铁磁件的一端的侧壁朝向靠近所述阀腔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环形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或所述第二铁磁件的外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焊接连接;和/或,所述第一铁磁件为第一铁芯;和/或,所述第二铁磁件为第二铁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阀壳和阀座,所述阀腔开设于所述阀壳,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阀壳的开口端,且所述阀座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阀壳上具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与待充气设备连通;
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向待充气设备充气的所述进气通道;所述通气孔、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供待充气设备排气的排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或,所述第一铁磁件的背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铁磁件上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时,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槽内且部分第一缓冲件显露在所述第一沉槽外;
所述第一铁磁件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时,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背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槽内且部分所述第二缓冲件显露在所述第二沉槽外。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腰托结构,包括待充气设备以及电磁阀结构。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电磁阀结构或包括腰托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该电磁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铁磁件、弹性件以及第二铁磁件。阀体具有阀腔,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设置在阀腔内。阀体具有可与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弹性件位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之间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连接,第一铁磁件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排气通道或进气通道。由于设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铁磁件无论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还是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弹性件的两端始终与第一铁磁件和第二铁磁件之间连接而不分离,进而可以避免第一铁磁件在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并再次与弹性件接触时导致的易于产生碰撞声响或者异响的问题,以此提升车辆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磁阀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磁阀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阀壳;11、阀腔;12、第一开口;2、第一铁磁件;21、第一环形槽;22、第一沉槽;23、第二沉槽;3、弹性件;4、第二铁磁件;41、中孔;42、第二环形槽;51、第一缓冲件;52、第二缓冲件;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阀座;8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铁磁件2、弹性件3以及第二铁磁件4。
阀体具有阀腔11,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设置在阀腔11内。阀体具有可与阀腔11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弹性件3位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且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连接,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排气通道或进气通道。
具体实现时,阀体的内腔可以形成为阀腔11,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可以沿着阀腔1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阀腔11内。弹性件3位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且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连接,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排气通道或进气通道。
具体而言,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排气通道或进气通道的过程具体可以为: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时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以封闭排气通道并打开进气通道,从而可以通过进气通道进气;且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断电时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以封闭进气通道且打开排气通道,从而可以通过排气通道进行排气。
进一步地,弹性件3位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且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铁磁件2无论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还是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弹性件3的两端始终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连接而不分离,进而可以避免第一铁磁件2在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并再次与弹性件3接触时导致的易于产生碰撞声响或者异响的问题,以此提升车辆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示例性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图纸的左右方向,弹性件3的左端与第一铁磁件2连接,弹性件3的右端与第二铁磁件4连接。参照图1所示,当通电时,第一铁磁件2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的磁吸力的作用下朝右移动时,此时第一铁磁件2压缩弹性件3并最终抵顶在第二铁磁件4上,以封闭排气通道并打开充气通道。参照图2所示,当断电时,此时第一铁磁件2在弹性件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朝左移动并与第二铁磁件4分离,此时第一铁磁件2最终抵顶在阀腔11的内壁上,以封闭充气通道并打开排气通道。
示例性的,弹性件3具体可以为弹簧。此外,弹性件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焊接连接,或者也可以为粘接连接或者卡接连接,只要满足弹性件3的两端始终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不分离即可。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阀体的外壁上绕设线圈组,线圈组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电连接,从而可以使得线圈组通电时使得第一铁磁件2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在磁吸作用力下朝右运动,且在线圈组断电时,第一铁磁件2在弹性件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朝左运动。
本实施例的电磁阀结构,由于设置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铁磁件2无论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还是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弹性件3的两端始终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连接而不分离,进而可以避免第一铁磁件2在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并再次与弹性件3接触时导致的易于产生碰撞声响或者异响的问题,以此提升车辆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弹性件3的两端可以分别套设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上,相比于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的朝向彼此的一侧侧面上的方式而言,设置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上时,可以便于使得第一铁磁件2向右运动时对未套设在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的部分弹性件3进行压缩进而抵顶在第二铁磁件4上,即可以减小第一铁磁件2对弹性件3进行压缩的压缩量。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铁磁件2的朝向第二铁磁件4的一端的侧壁朝向靠近阀腔11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环形槽21,弹性件3的部分位于第一环形槽21内。
具体实现时,为了便于安装弹性件3,可以设置第一铁磁件2的右端的侧壁朝向靠近阀腔11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环形槽21,此时未形成第一环形槽21的部分第一铁磁件2和形成第一环形槽21的部分第一铁磁件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弹性件3位于第一环形槽21内且可以抵顶在台阶结构上,以对弹性件3进行限位或者安装定位。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外壁面不凸出于第一铁磁件2的外壁面,从而可以避免弹性件3凸出于第一铁磁件2的外壁面后导致的占用阀腔11的空间的问题出现。示例性的,弹性件3的外壁面可以与第一铁磁件2的外壁面平齐,从而使得整个外观面比较平整美观;或者,也可以使得弹性件3的外壁面低于第一铁磁件2的外壁面。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铁磁件4的朝向第一铁磁件2的一端的侧壁朝向靠近阀腔11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环形槽42,弹性件3的部分位于第二环形槽42内。
具体实现时,为了便于安装弹性件3,可以设置第二铁磁件4的左端的侧壁朝向靠近阀腔11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环形槽42,此时未形成第二环形槽42的部分第二铁磁件4和形成第二环形槽42的部分第二铁磁件4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弹性件3位于第二环形槽42内且可以抵顶在台阶结构上,以对弹性件3进行限位或者安装定位。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外壁面不凸出于第二铁磁件4的外壁面,从而可以避免弹性件3凸出于第二铁磁件4的外壁面后导致的占用阀腔11的空间的问题出现。示例性的,弹性件3的外壁面可以与第二铁磁件4的外壁面平齐,从而使得整个外观面比较平整美观;或者,也可以使得弹性件3的外壁面低于第二铁磁件4的外壁面。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包括阀壳1和阀座8,阀腔11开设于阀壳1,阀座8位于阀壳1的开口端,且阀座8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81,阀壳1上具有与阀腔11连通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12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第二开口用于与待充气设备连通。
第一开口12、阀腔11和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向待充气设备充气的进气通道。通气孔81、阀腔11和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供待充气设备排气的排气通道。
具体实现时,弹性件3位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之间且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连接;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时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并封堵通气孔81,此时排气通道处于封闭状态,第一开口12、阀腔11和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向待充气设备充气的进气通道;且第一铁磁件2可在电磁阀结构断电时在弹性件3的作用力下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并封堵第一开口12,此时进气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通气孔81、阀腔11和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供待充气设备排气的排气通道。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阀壳1上连接第一管路6和第二管路7,第一管路6分别与外部的充气设备和第一开口12连通,第二管路7分别与第二开口和待充气设备连通。当第一铁磁件2封堵通气孔81时,此时外部的充气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管路6输入气体,并使得进入至第一管路6内的气体经第一开口12、阀腔11以及第二开口进入至待充气设备内,从而实现待充气设备的充气操作。当第一铁磁件2封堵第一开口12时,此时待充气设备内的气体可以经第二管路7、第二开口进入至阀腔11内后经通气孔81排出,以实现待充气设备的排气操作。
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二铁磁件4上设置与通气孔81连通的中孔41,当第一铁磁件2封堵第一开口12时,此时待充气设备内的气体可以经第二管路7、第二开口进入至阀腔11内后经中孔41、通气孔81排出,以实现待充气设备的排气操作。当第一铁磁件2封堵中孔41继而实现对通气孔81的封堵时,此时外部的充气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管路6输入气体,并使得进入至第一管路6内的气体经第一开口12、阀腔11以及第二开口进入至待充气设备内,从而实现待充气设备的充气操作。
示例性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图纸的左右方向,设定第一铁磁件2位于第二铁磁件4的左侧,且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位于阀壳1的左侧。此时,阀壳1的右侧可以设置与阀腔11连通的敞口,从而便于通过敞口将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安装至阀腔11内。
此时,如图1所示,当第一铁磁件2朝向靠近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至第一铁磁件2抵顶在第二铁磁件4上并封堵中孔41以封堵住通气孔81时,即第一铁磁件2朝右移动至封堵中孔41以封堵通气孔81时,此时第一铁磁件2的左侧与第一开口12之间分离,从而不再封堵第一开口12,此时第一开口12、阀腔11以及第二开口连通从而形成进气通道,而第二开口、阀腔11和通气孔81无法连通形成排气通道,此时可以通过外部充气设备将气体经进气通道输送至待充气设备内,实现待充气设备的充气操作,充气时的充气路径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所示。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当第一铁磁件2朝向远离第二铁磁件4的方向移动至第一铁磁件2抵顶在阀壳1的左侧侧壁上以封堵第一开口12时,即第一铁磁件2朝左移动并封堵第一开口12时,此时第一铁磁件2的右侧与第二铁磁件4分离,从而不再封堵通气孔81,此时第一开口12无法与阀腔11、第二开口连通从而形成进气通道,而第二开口、阀腔11中孔41和通气孔81则连通形成排气通道,此时可以通过排气通道将待充气设备内的气体排出,实现待充气设备的排气操作,排气时的排气路径可以参照图2所示的虚线箭头所示。
示例性的,外部充气设备比如可以为气泵或者其他充气装置。待充气设备比如可以为腰托气袋或者安全气囊等需要进行充放气的设备。
示例性的,第一铁磁件2和第二铁磁件4均可以为铁芯或者铁磁材料制成。比如,第一铁磁件2可以为铁芯制成的第一铁芯,第二铁磁件4可以为铁芯制成的第二铁芯。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铁磁件2的朝向第二铁磁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51;和/或,第一铁磁件2的背离第二铁磁件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52。
具体实现时,设定第一铁磁件2位于第二铁磁件4的左侧时,此时可以为第一铁磁件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51,从而使得第一铁磁件2向右移动并与第二铁磁件4接触时,可以通过第一缓冲件51起到缓冲二者接触碰撞的作用,此时可以为第一缓冲件51封堵第二铁磁件4的通气孔81。进一步地,在第一铁磁件2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52,从而使得第一铁磁件2向左移动并与阀壳1的左侧内壁接触时,此时可以通过第二缓冲件52起到缓冲二者接触碰撞的作用,此时可以为第二缓冲件52封堵第一开口12。
示例性的,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可以均为橡胶缓冲垫或者硅胶缓冲垫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制成的缓冲件。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铁磁件2上设置有第一缓冲件51时,第一铁磁件2的朝向第二铁磁件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沉槽22,第一缓冲件51设置在第一沉槽22内且第一缓冲件51的部分位于第一沉槽22外。
也就是说,第一缓冲件51在第一铁磁件2上的连接结构可以为在第一铁磁件2的右侧设置第一沉槽22,从而将第一缓冲件51的部分设置在第一沉槽22内,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缓冲件51在第一铁磁件2上的安装且可以有效节省第一缓冲件51在阀腔11内的占用空间。此外,第一缓冲件51可以与第一沉槽22相适配,从而确保第一缓冲件51可以可靠地装配在第一沉槽22内。
第一铁磁件2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52时,第一铁磁件2的朝向背离第二铁磁件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沉槽23,第二缓冲件52设置在第二沉槽23内且第二缓冲件52的部分位于第二沉槽23外。
也就是说,第二缓冲件52在第二铁磁件4上的连接结构可以为在第二铁磁件4的左侧设置第二沉槽23,从而将第二缓冲件52的部分设置在第二沉槽23内,从而可以实现第二缓冲件52在第一铁磁件2上的安装且可以有效节省第二缓冲件52在阀腔11内的占用空间。此外,第二缓冲件52可以与第二沉槽23相适配,从而确保第二缓冲件52可以可靠地装配在第二沉槽23内。
或者,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一缓冲件51粘接在第一铁磁件2的右侧,或者第一缓冲件51直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铁磁件2的右侧。同理,也可以直接将第二缓冲件52直接粘接在第一铁磁件2的左侧,或者第二缓冲件52可以直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铁磁件2的左侧。
实施例二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腰托结构,包括电磁阀结构以及待充气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阀结构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电磁阀结构或者腰托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阀结构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腰托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腰托结构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二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第一铁磁件、弹性件以及第二铁磁件;
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体具有可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连接,所述第一铁磁件可在电磁阀结构通电状态改变时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方向移动,以择一打开所述排气通道或所述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铁磁件的外壁上和所述第二铁磁件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端的侧壁朝向所述阀腔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环形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和/或
所述第二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一铁磁件的一端的侧壁朝向所述阀腔的中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环形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或所述第二铁磁件的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铁磁件和所述第二铁磁件焊接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铁磁件为第一铁芯;和/或,所述第二铁磁件为第二铁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壳和阀座,所述阀腔开设于所述阀壳,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阀壳的开口端,且所述阀座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阀壳上具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与待充气设备连通;
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向待充气设备充气的所述进气通道;所述通气孔、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可供待充气设备排气的排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或,所述第一铁磁件的背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件上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时,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槽内且部分所述第一缓冲件显露在所述第一沉槽外;
所述第一铁磁件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时,所述第一铁磁件的朝向背离所述第二铁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槽内且部分第二缓冲件显露在所述第二沉槽外。
9.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结构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托结构。
CN202322337140.5U 2023-08-29 2023-08-29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286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140.5U CN220286585U (zh) 2023-08-29 2023-08-29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140.5U CN220286585U (zh) 2023-08-29 2023-08-29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6585U true CN22028658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7140.5U Active CN220286585U (zh) 2023-08-29 2023-08-29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6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0921B2 (en) Inflating/deflating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nflatable mattress having multiple chambers
JP3672820B2 (ja) 電磁弁
JP3494221B2 (ja) 自己保持型電磁弁
CN220286585U (zh) 电磁阀结构、腰托结构以及车辆
CN111572423A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
CN219866543U (zh) 一种带保压功能的控制电磁阀
CN219712492U (zh) 一种磁性加强型控制电磁阀
CN219975563U (zh) 一种充放气精准控制的小型电磁阀
CN219639535U (zh) 一种新型低噪音按摩支撑电磁阀
CN209581239U (zh) 一种控制部分和气泵集成的腰托控制系统
JPH11287346A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CN218992524U (zh) 电磁阀、腰托装置及汽车座椅
CN220727281U (zh)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CN219096557U (zh) 一种控制阀体及车辆气动调节系统
CN219838391U (zh) 一种集成阀总成、车轮充放气系统及车辆
CN219866281U (zh) 一种有效缩减整体体积的电磁阀
JP3155630B2 (ja) 通電時閉型電磁弁
JP2832175B2 (ja) 電磁弁
CN217784295U (zh) 一种变压式电磁阀
CN112303290A (zh) 集成式开关装置
CN117189933A (zh) 一种电磁阀充泄气控制结构、电磁阀及汽车座椅
JPH07208635A (ja) 電磁形空気制御弁用の電磁石
US6644330B1 (en) Unidirectional retroaction electromagnetic valve
CN115264129A (zh) 一种变压式电磁阀
JP2955520B2 (ja) 電磁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