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7281U -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7281U
CN220727281U CN202322512413.5U CN202322512413U CN220727281U CN 220727281 U CN220727281 U CN 220727281U CN 202322512413 U CN202322512413 U CN 202322512413U CN 220727281 U CN220727281 U CN 220727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assembly
cavity
movable shaf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24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强
谢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tring Seatin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angtring Sea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tring Seati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Tangtring Sea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3225124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7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7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7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包括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和气道腔体;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通电产生磁场;永磁铁活动轴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活动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在线圈组件的磁场感应作用下发生移动;以及永磁铁控气组件,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气道腔体内,用于对气道腔体的各气体通道口进行活动性封堵,以实现电磁阀整体的充泄气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不仅可有效的提高电磁阀气量控制的精准性,而且可有效的缩减电磁阀整体的体积、提高汽车座椅系统整体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舒适系统中的气动产品一般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气路,且电磁阀中一般通过电磁铁来控制各个气路的充气和泄气,以实现气动产品的动作。现有技术中,如附图6所示,电磁阀主要包括线轴1、弹簧2、线圈3、活动铁芯4、厄铁5和金属压扣6等部件,并通过通、断电控制来控制活动铁芯4的运动;即,线圈3通电产生磁场,使得金属压扣6充磁产生磁性对活动铁芯4进行吸引,致使活动铁芯4克服弹簧力移动,活动铁芯4移动后,进气口打开、压扣泄气道被堵住,中间气体从上方气道进行流动充气。线圈3断电后,磁场消失,活动铁芯4受弹簧力复位,活动铁芯4复位后,进气口被堵住、压扣泄气道打开,上方气道气体从活动铁芯4的凹槽经过,从压扣泄气道泄气。
这种类型的电磁阀,虽然可对充泄气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一般存在以下缺陷:
1、鉴于活动铁芯4受线圈3磁场而移动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因此电磁阀对充泄气气量的控制往往不够精准;
2、为了保证活动铁芯4磁感应的有效性,活动铁芯4的体积一般较大,因此电磁阀整体的体积一般也较大,影响座椅舒适系统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利用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和永磁铁控气组件相结合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动铁芯,由于两组件本身具有磁性,因此两组件不仅可对线圈组件因通断电而变化的磁场进行快速的响应,实现对各气体通道口的快速封堵,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磁阀气量控制的精准性,而且两组件的体积可适应性的减小,以缩减电磁阀整体的体积、提高汽车座椅系统整体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包括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和气道腔体;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通电产生磁场;永磁铁活动轴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活动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在线圈组件的磁场感应作用下发生移动;以及永磁铁控气组件,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气道腔体内,用于对气道腔体的各气体通道口进行活动性封堵,以实现电磁阀整体的充泄气控制。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活动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的永磁铁活动轴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线轴腔体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相抵的第一伸缩弹性件。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动轴套,以及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永磁铁组。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永磁铁组包括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第一永磁体,与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第二永磁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硅胶分隔件。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轴套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活动轴套本体、设于所述活动轴套本体远离所述线圈组件一端上的第一装配避让孔,以及与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本体上的第二装配避让孔。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轴套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与所述永磁铁组适配、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第一活动轴套和第二活动轴套。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气道腔体内各气体通道连通处的第三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两端对应、设于所述气道腔体内的第一缓冲垫圈和第二缓冲垫圈,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永磁体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气道腔体相抵的第二伸缩弹性件。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轴腔体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的线轴部,以及与所述线轴部一端连接、用于实现与所述气道腔体装配的气道腔体连接部。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道腔体连接部与所述气道腔体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泄气孔。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道腔体为三通腔体结构,包括与所述线轴腔体连接的泄气通道腔,与所述泄气通道腔连通的进气通道腔,以及连于所述泄气通道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腔之间的充气通道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利用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和永磁铁控气组件相结合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动铁芯,由于两组件本身具有磁性,因此两组件可对线圈组件因通断电而变化的磁场进行快速的响应,实现对各气体通道口的快速封堵,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磁阀气量控制的精准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利用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和永磁铁控气组件相结合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动铁芯,由于两组件本身具有磁性,因此两组件的体积可适应性的减小,以缩减电磁阀整体的体积、提高汽车座椅系统整体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的整体结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永磁铁活动轴单元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永磁铁活动轴单元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线轴腔体,110、线轴部,120、气道腔体连接部,121、泄气孔;
200、气道腔体,210、泄气通道腔,220、进气通道腔,230、充气通道腔;
300、线圈组件,310、线圈,320、导电PIN针;
400、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10、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1、活动轴套,411a、第一活动轴套,411b、第二活动轴套,4111、活动轴套本体,4112、第一装配避让孔,4113、第二装配避让孔,412、永磁铁组,4121、第一永磁体,4122、第二永磁体,4123、硅胶分隔件,420、第一伸缩弹性件;
500、永磁铁控气组件,510、第三永磁体,520、第一缓冲垫圈,530、第二缓冲垫圈,540、第二伸缩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实施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包括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100和气道腔体200、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线圈组件300,与线圈组件300对应、活动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以及与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对应、设置于气道腔体200内的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其中,线轴腔体100和气道腔体200相互装配形成电磁阀外壳,用于各组件的安装、固定和保护;线圈组件300用于通电产生磁场,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用于在线圈组件300的磁场感应作用下发生移动;永磁铁控气组件500用于根据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的磁性作用,对气道腔体200的各气体通道口进行活动性封堵,以实现电磁阀整体的充泄气控制。
请参阅附图2,线轴腔体100包括用于装设线圈组件300和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的线轴部110,以及与线轴部110一端连接、用于实现与气道腔体200装配的气道腔体连接部120;进一步地,气道腔体连接部120与气道腔体200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泄气孔121,多个泄气孔121的设计相较于单个大直径孔的设计而言,可有效的降低气体的流速,从而降低泄气噪音。
请参阅附图2,气道腔体200为三通腔体结构,包括与气道腔体连接部120连接的泄气通道腔210,与泄气通道腔210连通的进气通道腔220,以及连于泄气通道腔210与进气通道腔220之间的充气通道腔230。优选地,气道腔体连接部120为卡钩连接结构,泄气通道腔210只要卡接在气道腔体连接部120上,即可实现线轴腔体100与气道腔体200整体的装配,连接结构简单、可拆卸性高,便于电磁阀后续的维修。
请参阅附图2,线圈组件300包括缠绕于线轴部110外周上、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磁场的线圈310,以及与线圈310两端分别连接、插设于线轴部110上的导电PIN针320;只要对导电PIN针320进行通电,即可使线圈310内部产生磁场。
本实施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利用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和永磁铁控气组件500相结合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动铁芯,由于两组件本身具有磁性,因此两组件不仅可对线圈组件300因通断电而变化的磁场进行快速的响应,实现对各气体通道口的快速封堵,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磁阀气量控制的精准性;而且两组件的体积可适应性的减小,以缩减电磁阀整体的体积、提高汽车座椅系统整体的舒适性。
实施例2:
请参阅附图1-2,本实施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与实施例1相同,均包括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100和气道腔体200、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线圈组件300,与线圈组件300对应、活动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以及与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对应、设置于气道腔体200内的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和永磁铁控气组件500进行了进一步地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请进一步参阅附图3,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包括与线圈组件300中线圈310对应、活动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中线轴部110上的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以及一端与线轴腔体100中线轴部110相抵、另一端与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相抵的第一伸缩弹性件420;优选地,第一伸缩弹性件420为伸缩弹簧。进一步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动轴套411,以及设于活动轴套411内的永磁铁组412;请进一步参阅附图4,活动轴套411为分体式结构,其具体结构包括与永磁铁组412适配、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第一活动轴套411a和第二活动轴套411b,永磁铁组412为设置于第一活动轴套411a和第二活动轴套411b内、整体式的永磁铁块结构。
请进一步参阅附图3,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包括与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对应、设于气道腔体200内各气体通道连通处的第三永磁体510,与第三永磁体510一端对应、设于泄气通道腔210内的第一缓冲垫圈520,与第三永磁体510另一端对应、设于进气通道腔220内的第二缓冲垫圈530,以及一端与第三永磁体510相抵、另一端与进气通道腔220相抵的第二伸缩弹性件540;第一缓冲垫圈520和第二缓冲垫圈530不仅可对第三永磁体510的动作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减震,提高电磁阀整体的稳定性,而且还可对气道腔体200的进气口和泄气口进行密封,提到电磁阀整体的密封性。优选地,第二伸缩弹性件540为伸缩弹簧,第三永磁体510为与气道腔体200内部相适配的柱状永磁体。
实施例3:
请参阅附图1-3,本实施例中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与实施例2相同,均包括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100和气道腔体200、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线圈组件300,与线圈组件300对应、活动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上的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以及与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对应、设置于气道腔体200内的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与实施例2不同,具体设计如下:
请进一步参阅附图3,永磁铁活动轴组件400包括与线圈组件300中线圈310对应、活动设置于线轴腔体100中线轴部110上的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以及一端与线轴腔体100中线轴部110相抵、另一端与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相抵的第一伸缩弹性件420;优选地,第一伸缩弹性件420为伸缩弹簧。进一步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动轴套411,以及设于活动轴套411内的永磁铁组412。
请进一步参阅附图5,永磁铁组412包括与线圈组件300对应、设于活动轴套411内的第一永磁体4121,与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对应、设于活动轴套411内的第二永磁体4122,以及设于第一永磁体4121与第二永磁体4122之间的硅胶分隔件4123;优选地,第一永磁体4121和第二永磁体4122均为柱状永磁体结构。活动轴套411为一体式结构,其具体结构包括活动轴套本体4111、设于活动轴套本体4111远离线圈组件300一端上、便于第一永磁体4121装配的第一装配避让孔4112,以及与永磁铁控气组件500对应、设于活动轴套本体4111上的第二装配避让孔4113;只要将第一永磁体4121和硅胶分隔件4123从第一装配避让孔4112装配至活动轴套本体4111内,再将第二永磁体4122从第二装配避让孔4113装配至活动轴套本体4111内,即可实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整体的装配。
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1、原始状态下,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与泄气孔121对应设于永磁铁控气组件500上方,第一伸缩弹性件420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此时,第三永磁体510在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的磁力作用下,克服第二伸缩弹性件540的弹力,对第二缓冲垫圈530产生预压,从而实现密封。
2、当线圈310通电时,线圈310内部产生与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一致的磁场,使得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克服第一伸缩弹性件420的弹力,往远离永磁铁控气组件500上方一端移动,直至第二伸缩弹性件540弹力大于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施于第三永磁体510磁力的瞬间,第三永磁体510迅速往第一缓冲垫圈520一端移动,此时,进气通道腔220的进气口打开,泄气通道腔210的泄气口密封,气体从进气通道腔220流入充气通道腔230,对产品进行充气。
3、当线圈310断电时,线圈310内部的磁场消失,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因第一伸缩弹性件420的弹力自动往靠近永磁铁控气组件500上方一端移动复位,直至永磁铁活动轴单元410施于第三永磁体510磁力再次大于第二伸缩弹性件540弹力的瞬间,第三永磁体510迅速往第二缓冲垫圈530一端移动,此时,进气通道腔220的进气口密封,泄气通道腔210的泄气口打开,尚未充气的气体从泄气孔121流出。
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不仅可对线圈组件因通断电而变化的磁场进行快速的响应,实现对各气体通道口的快速封堵,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磁阀气量控制的精准性,而且可有效的缩减电磁阀整体的体积、提高汽车座椅系统整体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线轴腔体和气道腔体;
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通电产生磁场;
永磁铁活动轴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活动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用于在线圈组件的磁场感应作用下发生移动;
以及永磁铁控气组件,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气道腔体内,用于对气道腔体的各气体通道口进行活动性封堵,以实现电磁阀整体的充泄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活动设置于所述线轴腔体上的永磁铁活动轴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线轴腔体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相抵的第一伸缩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单元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动轴套,以及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永磁铁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组包括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第一永磁体,与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内的第二永磁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硅胶分隔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套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活动轴套本体、设于所述活动轴套本体远离所述线圈组件一端上的第一装配避让孔,以及与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活动轴套本体上的第二装配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套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与所述永磁铁组适配、相互装配为一体的第一活动轴套和第二活动轴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控气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对应、设于所述气道腔体内各气体通道连通处的第三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两端对应、设于所述气道腔体内的第一缓冲垫圈和第二缓冲垫圈,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永磁体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气道腔体相抵的第二伸缩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腔体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永磁铁活动轴组件的线轴部,以及与所述线轴部一端连接、用于实现与所述气道腔体装配的气道腔体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腔体连接部与所述气道腔体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泄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腔体为三通腔体结构,包括与所述线轴腔体连接的泄气通道腔,与所述泄气通道腔连通的进气通道腔,以及连于所述泄气通道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腔之间的充气通道腔。
CN202322512413.5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Active CN220727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2413.5U CN220727281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2413.5U CN220727281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7281U true CN220727281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2413.5U Active CN220727281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7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569B1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proportional valve
US10221957B2 (en) Solenoid valve
CA2284082A1 (en) Exhalation valve for a patient ventilator
JP2008208914A (ja) 電磁弁組立体
US20100163768A1 (en) Electromechanical Vlave
CN111288209A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
CN220727281U (zh) 一种多永磁铁组件组合式控制电磁阀
US20050092951A1 (en) Magnetic valve
US6405755B1 (en) Directly controlled magnetic valve
CN111828661A (zh) 一种新型自保式电磁阀
CN109268566A (zh) 电磁阀
CN219975563U (zh) 一种充放气精准控制的小型电磁阀
CN219866281U (zh) 一种有效缩减整体体积的电磁阀
JP2968226B2 (ja) 電磁弁
CN212203334U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
CN211315214U (zh) 一种阀芯组件及电磁阀
CN113431949A (zh) 一种微型比例阀
CN219866543U (zh) 一种带保压功能的控制电磁阀
CN219712492U (zh) 一种磁性加强型控制电磁阀
CN208816797U (zh) 一种带信号反馈的电磁阀
CN208687070U (zh) 微型电磁阀
CN220816555U (zh) 一种气喇叭电磁阀
CN220168712U (zh) 电磁阀、电磁阀组件及汽车
CN214425166U (zh) 电磁阀
CN215568343U (zh) 一种微型比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