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4886U -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4886U
CN220274886U CN202320643352.3U CN202320643352U CN220274886U CN 220274886 U CN220274886 U CN 220274886U CN 202320643352 U CN202320643352 U CN 202320643352U CN 220274886 U CN220274886 U CN 220274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er
opening
aerosol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33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宝锋
胡瑞龙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33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488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6550 priority patent/WO20240883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4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4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储液腔;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导液元件和加热元件;支架,用于支撑雾化组件,支架内设置有用于收容导液元件的收容腔,支架包括限定收容腔的局部边界的部分内表面;当导液元件收容在收容腔内时,导液元件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与部分内表面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以上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导液元件的外表面与支架的部分内表面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有效地改善了漏液效果和抽吸体验;另一方面,可避免过多的热量传导至支架,导致支架产生变形的问题,同时减少了雾化组件的热量损失。

Description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雾化液体基质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电子产品,其一般具有雾化器和电源组件两个部分;雾化器内部存储有液体基质以及设置有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的雾化芯,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和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用于传递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和结合于所述导液元件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雾化组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导液元件的收容腔,所述支架包括限定所述收容腔的局部边界的部分内表面;
其中,当所述导液元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时,所述导液元件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与所述部分内表面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
在一示例中,所述导液元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的吸液面、用于结合加热元件的雾化面和延伸于所述吸液面与雾化面之间的至少一个侧表面,所述凹槽界定于所述侧表面与所述部分内表面之间。
在一示例中,所述凹槽邻近所述雾化面。
在一示例中,所述凹槽与所述储液腔不直接连通,并且二者通过所述导液元件相隔离。
在一示例中,所述凹槽的宽度尺寸介于0.4mm~0.6mm。
在一示例中,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气溶胶传输通道,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雾化组件雾化生成的气溶胶;
所述支架包括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收容腔和/或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收容腔和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的第一开口,以使得所述雾化组件生成的气溶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流入至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
在一示例中,所述支架包括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上游端、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下游端、自所述上游端延伸至所述下游端的本体;
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界定有用于保持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的液体保持区域,所述液体保持区域与所述凹槽流体连通。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上形成有第一毛细槽,所述第一毛细槽的一端与所述液体保持区域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毛细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流体连通。
在一示例中,所述液体保持区域包括分布在所述本体外表面的第二毛细槽。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支架沿所述雾化器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在一示例中,所述支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柔性材质包括硅胶、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示例中,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雾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被收容在所述收容腔中。
在一示例中,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液体传输通道,所述液体传输通道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第三开口。
在一示例中,所述壳体的近端具有作为气溶胶出口的第四开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气溶胶传输管;
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与气溶胶传输通道连通的第五开口;
所述气溶胶传输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气溶胶传输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口插入至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内。
本申请一方面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以及前述的雾化器。
以上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导液元件的外表面与支架的部分内表面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有效地改善了漏液效果和抽吸体验;另一方面,可避免过多的热量传导至支架,导致支架产生变形的问题,同时减少了雾化组件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雾化组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件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件的剖面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件与雾化组件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底盖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电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上游’和‘下游’是以抽吸气流流动的方向来描述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零部件、或零部件的部分的相对位置。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0和电源组件20。在一些示例中,雾化器10与电源组件20不可拆卸。在一些示例中,雾化器10与电源组件2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过盈配合、卡扣连接或者磁性连接。
雾化器10用于加热雾化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电源组件20包括电芯21和电路22。
电芯21提供用于操作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力。电芯21可以是可反复充电电芯或一次性电芯。
电路22可以控制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整体操作。电路22不仅控制电芯21和雾化器10的操作,而且还控制电子雾化装置100中其它元件的操作。
图2至图1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的雾化器10中,包括:
外壳101,近端具有开口101a,远端具有开口101b。开口101a可作为气溶胶出口。使用者或者抽吸者可经由开口101a吸食电子雾化装置100生成的气溶胶。外壳101内设有气溶胶传输管101c以及储液腔101d。气溶胶传输管101c的一端与开口101a连通。储液腔101d用于存储液体基质,储液腔101d与开口101b连通,雾化组件102和支架103通过开口101b可装配至外壳101内。进一步地实施中,外壳101的内表面还具有定位柱(未示出),在支架103通过开口101b装配至外壳101内时,通过该定位柱能够对支架103的上游端103a进行定位。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外壳101采用透明材料例如透明塑料,从而通过外壳101可视内部构件以及液体基质。例如:通过开口103c3可视收容腔103d或者雾化组件102或者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
雾化组件102,包括导液元件102a和加热元件102b。
如图6-图7所示,在一示例中,导液元件102a是刚性的多孔体,优选的为多孔陶瓷体。导液元件102a大致呈块状。导液元件102a包括第一部分102a1,自第一部分102a1轴向延伸的第二部分102a2。第一部分102a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X方向所示)的尺寸略大于第二部分102a2沿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第一部分102a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图2中的Z方向所示)的尺寸略大于第二部分102a2沿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第一部分102a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Y方向所示)的尺寸与第二部分102a2沿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
第一部分102a1的一表面102a11界定形成吸液面,第二部分102a2的一表面102a21界定形成雾化面。表面102a11与表面102a2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导液元件102a通过毛细作用力将液体基质从吸液面传递至雾化面。第一部分102a1和第二部分102a2的孔隙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实施中,第一部分102a1的孔隙率大于第二部分102a2的孔隙率。
加热元件102b设置或者结合在雾化面上,加热元件102b用于加热雾化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加热元件102b可以是电阻发热的形式,通过贴装、印刷、沉积等方式形成于雾化面上。加热元件102b包括电连接部102b1和发热线路102b2。电连接部102b1的数量为两个,发热线路102b2设置在两个电连接部102b1之间。发热线路102b2可采用不锈钢、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金属钛等材质。根据图7所示,发热线路102b2是呈蜿蜒、迂回等图案化的导电轨迹。电连接部102b1可呈垫片的形式,其可具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
如图8-图9所示,在另一示例中,导液元件102a,整体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壁102a1’和第二侧壁102a2’,以及位于第一侧壁102a1’和第二侧壁102a2’之间的缺口102a3’;导液元件102a还具有沿纵向方向背离第一侧壁102a1’和/或第二侧壁102a2’和/或缺口102a3’和/或储液腔101d的雾化面102a7’。
基体部分102a4’,位于导液元件102a沿纵向方向的下端侧,并在第一侧壁102a1’和第二侧壁102a2’之间延伸;同时基体部分102a4’沿导液元件102a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与第一侧壁102a1’和/或第二侧壁102a2’的延伸长度是相同的;根据图中所示,基体部分102a4’的下表面被用作为雾化面102a7’。
连接部分102a5’,位于导液元件102a沿纵向方向的上端侧,并靠近导液元件102a的中央部位布置;同样该连接部分102a5’在第一侧壁102a1’和第二侧壁102a2’之间延伸;且连接部分102a5’沿导液元件102a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要小于第一侧壁102a1’和/或第二侧壁102a2’和/或基体部分102a4’的延伸长度;进而由连接部分102a5’未覆盖的区域形成缺口102a3’。
同时,连接部分102a5’与基体部分102a4’之间界定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102a6’;空间102a6’可用于接收或缓存液体基质,进而调节供应至雾化面102a7’上的液体基质的量或效率。
加热元件102b’,设置在导液元件102a的雾化面102a7’上一起构成雾化组件,以加热雾化导液元件102a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并由雾化面102a7’释放。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描述以图6-图7所示的雾化组件102进行说明。
支架103,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支架103可采用硅胶、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或热塑橡胶(Thermo-Plastic-Rubber)等柔性材质制成,优选的采用单一材料制成,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
如图10-图12所示,支架103包括上游端103a(远离储液腔101d的一端)、下游端103b(靠近储液腔101d的一端)、自上游端103a延伸至下游端103b的本体103c、收容腔103d、液体传输通道103e、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以及凸出臂103g。
上游端103a的端面具有开口。
下游端103b的端面具有与液体传输通道103e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作为进液口,储液腔101d存储的液体基质能够通过该开口流入液体传输通道103e内。下游端103b的端面还具有与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连通的开口。
本体103c靠近上游端103a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缘103c1,本体103c靠近下游端103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缘103c2。凸缘103c1和凸缘103c2均环绕本体103c的外周布置,以形成凸环。凸缘103c1的数量不作限定,可在本体103c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间隔的凸缘103c1;凸缘103c2与此类似。凸缘103c1和凸缘103c2均与外壳101的内表面保持接触,从而实现密封。优选的实施中,本体103c靠近上游端103a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凸缘103c1,四个凸缘103c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其中二个凸缘103c1紧挨着上游端103a设置,另外二个凸缘103c1与其中二个凸缘103c1保持一定的间距。本体103c靠近下游端103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2~4个凸缘103c2,凸缘103c2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凸缘103c2紧挨着下游端103b设置。
本体103c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至少一个该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03c3。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开口103c3设置在凸缘103c1与凸缘103c2之间。开口103c3贯穿本体103c的内外表面,且与收容腔103d以及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均连通。开口103c3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介于5mm~7mm;优选的实施中,介于5mm~6mm;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中,介于5.5mm~6mm。开口103c3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介于3mm~5mm;优选的实施中,介于3mm~4.5mm;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中,介于3.5mm~4.5mm。
位于凸缘103c1和凸缘103c2之间的本体103c与外壳101之间界定有用于保持源自收容腔103d或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的部分液体基质的液体保持区域。所述液体保持区域包括分布在本体103c的外表面上的毛细槽103c4,毛细槽103c4至少部分沿着本体103c的外周延伸;优选的实施中,毛细槽103c4的一端与开口103c3连通,毛细槽103c4的另一端沿本体103c的外周延伸后终止于开口103c3。毛细槽103c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在本体103c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间隔的毛细槽103c4,多个间隔的毛细槽103c4之间可以连通(例如,通过在本体103c的外表面上设置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毛细槽,以连通多个间隔的毛细槽103c4)。优选的实施中,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大约5~6个毛细槽103c4,毛细槽103c4之间间隔设置不连通,毛细槽103c4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介于0.4mm~0.6mm,相邻毛细槽103c4之间的间隔距离介于0.4mm~0.6mm。毛细槽103c4与凸缘103c1之间的间隔距离要小于毛细槽103c4与凸缘103c2之间的间隔距离,这样利于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储存于毛细槽103c4与凸缘103c2之间。
本体103c内还设置有分隔壁103c5。收容腔103d与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通过分隔壁103c5间隔开。分隔壁103c5大致呈V形状,以与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保持一定的距离。
收容腔103d设置在本体103c内。收容腔103d与上游端103a的开口连通,雾化组件102通过上游端103a的开口可装配至收容腔103d中。雾化组件102的吸液面面向储液腔101d设置,雾化组件102的雾化面面向上游端103a的开口设置。雾化面与上游端103a开口之间的至少部分空间形成雾化腔室A。当雾化组件102通过上游端103a的开口装配至收容腔103d时,雾化腔室A或者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的局部边界是由外壳101的内表面限定的。这样,雾化腔室A或者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的边界明显扩大,利于减少冷凝液体的产生。
导液元件102a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左右侧外表面)与本体103c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6一一对应地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一一对应地指的是,导液元件102a的左侧壁与本体103c左侧的部分内表面103c6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导液元件102a的右侧壁与本体103c右侧的部分内表面103c6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导液元件102a的第一部分102a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前后侧表面)部分与本体103c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7一一对应地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从而在导液元件102a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提供密封。部分内表面103c6和部分内表面103c7均限定收容腔103d的局部边界。
进一步的实施中,导液元件102a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要略大于本体103c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6之间的距离(或者收容腔103d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第一部分102a1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要略大于本体103c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7之间的距离(或者收容腔103d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支架103与导液元件102a更好地过盈配合。
雾化组件102的吸液面与分隔壁103c5中面向吸液面的表面103c51可以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分隔壁103c5的表面103c51上还设有凹槽103c52,该凹槽103c52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示例中,雾化组件102的吸液面与分隔壁103c5的表面103c51可以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不接触,也是可行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8-图9示例的雾化组件102,不设置分隔壁103c5,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下端的端面与连接部分102a5’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也是可行的。
导液元件102a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前后侧表面)与本体103c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8一一对应地间隔设置。部分内表面103c8限定收容腔103d的局部边界。由于加热元件102b设置在第二部分102a2上,导致第二部分102a2的温度过高(越靠近雾化面,温度越高)。通过将导液元件102a的第二部分102a2与本体103c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8一一对应地间隔设置,一方面可避免过多的热量传导至支架103,导致支架103易产生变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加热元件102b的热量损失。
如图13所示,当导液元件102a收容在收容腔103d内时,由于导液元件102a的两个外表面(前后侧表面)与本体103c的两个部分内表面103c8一一对应地间隔设置,从而在导液元件102a的外表面与本体103c的部分内表面103c8之间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为了便于理解,以标号B示出)。凹槽B朝向储液腔101d的方向凹陷,并靠近分隔壁103c5的表面103c51。凹槽B邻近导液元件102a的雾化面。凹槽B与储液腔101d不直接连通,并且二者通过导液元件102a相隔离。凹槽B的宽度尺寸(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介于0.4mm~0.6mm,具体示例中,可以是0.45mm、0.5mm、0.55mm等等。凹槽B的长度尺寸(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介于0.8mm~1.5mm,具体示例中,可以是1mm、1.2mm、1.4mm等等。凹槽B的深度尺寸(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介于1mm~2mm,具体示例中,可以是1.2mm、1.4mm、1.6mm、1.8mm等等。通过凹槽B,可以储存渗透出来的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有效改善了漏液效果和抽吸体验。而在雾化组件102启动加热时,凹槽B储存的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可以被导液元件102a吸取并被加热元件102b加热雾化。凹槽B邻近导液元件102a的雾化面,利于更快速地将液体基质补充到加热元件102b。进一步地,凹槽B储存的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过多时,可以通过引导槽103g1引导至底盖104的收集腔104d中。
进一步地实施中,凹槽B与毛细槽103c4之间可以连通,例如两者通过开口103c3上形成的毛细槽103c9连通,开口103c3上形成的毛细槽103c9大致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厚度方向延伸,一端与凹槽B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毛细槽103c4流体连通。这样,储存在毛细槽103c4中的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能够沿着开口103c3上形成的毛细槽103c9,流动至凹槽B中。
液体传输通道103e设置在本体103c内。液体传输通道103e的一端与下游端103b端面的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收容腔103d连通。优选的实施中,两个液体传输通道103e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本体103c内,通过分隔壁103c5的凹槽103c52,可以连通两个液体传输通道103e。这样,液体基质能够更多更顺畅地导向导液元件102a。
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设置在本体103c内。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的一端与下游端103b端面的开口连通,另一端通过开口103c3与收容腔103d连通。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用于传输雾化组件102雾化生成的气溶胶。
装配后,气溶胶传输管101c的另一端通过下游端103b端面的开口插入至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内,从而实现支架103对气溶胶传输管101c的密封。
进一步的实施中,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内还设置有止挡部103f1,以对气溶胶传输管101c的另一端提供止挡;止挡部103f1包括设置在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内表面上的凸块。
更进一步的实施中,止挡部103f1还设置有引导槽103f11;通过引导槽103f11,能够将气溶胶传输管101c中冷凝液体更好地导向雾化组件102,而不是积聚在分隔壁103c5上。
储液腔101d由外壳101的内表面、气溶胶传输管101c的外表面以及支架103下游端103b端面界定形成。储液腔101d存储的液体基质,通过液体传输通道103e可传输至雾化组件102(如图4的R1所示)。
进一步的实施中,液体传输通道103e内设有毛细槽103e1,毛细槽103e1的一端与下游端103b端面的开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03c的部分内表面103c6,以与收容腔103d连通。毛细槽103e1有利于将来源于外界或者雾化腔室A的空气团或气泡引导至储液腔101d中,从而使得液体基质可顺畅地通过液体传输通道103e。毛细槽103e1的宽度介于0.4mm~0.6mm。毛细槽103e1的数量不作限定,优选的实施中,液体传输通道103e内设有3~6个毛细槽103e1,毛细槽103e1之间保持间隔。
凸出臂103g自本体103c的内表面朝上游端103a的开口延伸。
底盖104,可拆卸地结合于外壳101远端的开口101b上,进而与外壳101一起界定形成雾化器的壳体。优选的实施中,底盖104与外壳101卡扣连接。
如图14所示,底盖104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孔104a和第二电极孔104b,一一对应地安装有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第一电极105的一端与加热元件102b的一个电连接部102b1保持接触以形成电连接,第一电极105的另一端裸露在底盖104上;第二电极106的一端与加热元件102b的另一电连接部102b1保持接触以形成电连接,第二电极106的另一端裸露在底盖104上。进一步地,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还可支撑雾化组件102,以使得雾化组件102保持在支架103内。
在图3-图7的示例中,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均为非弹性电极。在将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装配至雾化器10时,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是被支撑于底盖104并且朝向雾化组件102直线延伸的,由于雾化组件102的吸液面与分隔壁103c5的表面103c51保持接触或者弹性抵接,支架103弹性压缩,进而通过雾化组件102能够对第一电极105或者第二电极106提供向下或者与装配方向相反的弹性力,使得第一电极105或者第二电极106的一端与加热元件102b的电连接部102b1保持良好的接触且不易错位。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5或者第二电极106可采用图15所示的电极来替代。如图15所示,电极包括第一端105a、与第一端105a相对的第二端105b、设置在第一端105a与第二端105b之间的凸缘105c。第一端105a的端面与加热元件102b的电连接部102b1保持接触以形成电连接,第二端105b的端面裸露在底盖104上。装配时,第一电极孔104a或者第二电极孔104b对凸缘105c提供止挡。
位于第一端105a与凸缘105c之间的部分电极,其横截面较小且长度较大;而位于凸缘105c与第二端105b之间的部分电极,横截面较大且长度较小。这样,能够减小加热元件102b的热量从第一端105a传递至第二端105b。
底盖104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04c。请再参考图5所示,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104c进入至雾化器10内,加热元件102b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生成的气溶胶与空气混合后,通过开口103c3汇聚至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进而通过气溶胶传输管101c从开口101a流出(参考图中的R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口103c3设置在凸缘103c1与凸缘103c2之间,而凸缘103c1和凸缘103c2均与外壳101的内表面保持接触实现密封;如此,能够确保气流通过开口103c3流入至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
底盖104上还设置有收集腔104d,第一电极孔104a、第二电极孔104b以及进气口104c均凸出于收集腔104d,收集腔104d用于收集液体基质,以避免液体基质流向电源组件20。
底盖104的外表面上具有台阶104e和台阶104f。装配后,底盖104的部分侧壁夹设在支架103的凸出臂103g与外壳101的内表面之间,上游端103a的端面抵接在台阶104e上,外壳101远端的端面抵接在台阶104f上。进一步的实施中,凸出臂103g上还设置有引导槽103g1,引导槽103g1用于将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更好地导向底盖104的收集腔104d,避免液体基质流向电源组件20。
进一步参见图12所示,本体103c的部分内表面103c6上设置有气流槽103c61,气流槽103c61在本体103c的内表面103c6上延伸并终止于液体传输通道103e,气流槽103c61界定形成气压平衡通道。气流槽103c61的一端与雾化腔室A连通,另一端与液体传输通道103e连通。由于气流槽103c61的存在,在雾化组件102通过上游端103a的开口可装配至收容腔103d中时,雾化组件102与本体103c的部分内表面103c6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进入雾化腔室A内的空气可通过气流槽103c61流入至储液腔101d,进而缓解储液腔101d内的负压。
在一些示例中,气压平衡通道可以是设置在本体103c的部分内表面103c7上的气流槽界定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气流槽可以设置在导液元件102a沿电子雾化装置100或者雾化器10的宽度或者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外表面上(或者其中一个外表面上,也是可行的)。
在一些示例中,气压平衡通道可以是设置在分隔壁103c5上的过孔(未示出)界定形成,该过孔的一端与气溶胶传输通道103f连通,另一端与液体传输通道103e或者分隔壁103c5的凹槽103c5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用于传递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和结合于所述导液元件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雾化组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导液元件的收容腔,所述支架包括限定所述收容腔的局部边界的部分内表面;
其中,当所述导液元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时,所述导液元件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与所述部分内表面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形成用于储存部分液体基质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元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的吸液面、用于结合加热元件的雾化面和延伸于所述吸液面与雾化面之间的至少一个侧表面,所述凹槽界定于所述侧表面与所述部分内表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邻近所述雾化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储液腔不直接连通,并且二者通过所述导液元件相隔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尺寸介于0.4mm~0.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气溶胶传输通道,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雾化组件雾化生成的气溶胶;
所述支架包括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收容腔和/或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收容腔和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的第一开口,以使得所述雾化组件生成的气溶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流入至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上游端、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下游端、自所述上游端延伸至所述下游端的本体;
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界定有用于保持液体基质或者冷凝液体的液体保持区域,所述液体保持区域与所述凹槽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上形成有第一毛细槽,所述第一毛细槽的一端与所述液体保持区域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毛细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流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保持区域包括分布在所述本体外表面的第二毛细槽。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支架沿所述雾化器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所述柔性材质包括硅胶、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雾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被收容在所述收容腔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液体传输通道,所述液体传输通道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第三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近端具有作为气溶胶出口的第四开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气溶胶传输管;
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与气溶胶传输通道连通的第五开口;
所述气溶胶传输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气溶胶传输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口插入至所述气溶胶传输通道内。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雾化器。
CN202320643352.3U 2022-10-25 2023-03-27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274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3352.3U CN220274886U (zh) 2023-03-27 2023-03-27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PCT/CN2023/126550 WO2024088312A1 (zh) 2022-10-25 2023-10-25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3352.3U CN220274886U (zh) 2023-03-27 2023-03-27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4886U true CN220274886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2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3352.3U Active CN220274886U (zh) 2022-10-25 2023-03-27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4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365870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017152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2852492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电子吸入器
CN218831969U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216853796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34702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27488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740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9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599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7958492A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5547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983568U (zh) 超声雾化组件、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WO2024088312A1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128466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82130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530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2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54582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7140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