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0421U -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0421U
CN220270421U CN202321295998.3U CN202321295998U CN220270421U CN 220270421 U CN220270421 U CN 220270421U CN 202321295998 U CN202321295998 U CN 202321295998U CN 220270421 U CN220270421 U CN 220270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positioning
block
detection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5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泮正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Fenglong Test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Fenglong Tes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Fenglong Test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Fenglong Tes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5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0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0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0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包括机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左后侧的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板一侧用于固定座椅靠背的U型卡扣、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左前侧的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中心左后侧的第一定位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左侧的第一压紧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前方的第二定位装置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定位装置左侧的第二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操作简单,检测效果直观且准确,检测效率高,有效提高了汽车生产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汽车的重要考量指标已不仅仅只局限于汽车的性能,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追求乘坐汽车时的舒适感,这便对汽车内的座椅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后排座椅是由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连接而成,这就会有几率出现后排座椅安装完成后不平整的不良现象,这极大降低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将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并排平放在流水线上来检查两者连接处靠背间的平整度,但由于在实际中汽车后排是存在车身角度的,所以在安装完后排座椅后经常会出现后排座椅平整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遇到这种问题往往只能将后排座椅拆除后再重新安装,这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提出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通过支撑组件和定位夹紧组件之间的配合有效模拟出了汽车后排座椅的装车效果,为汽车制造商的检测提供了便利和更加直观的效果,避免了后排座椅装车后平整度不合格又再次拆装的麻烦,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出错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包括机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左后侧的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板一侧用于固定座椅靠背的U型卡扣、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左前侧的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部并位于机架中心左后侧的第一定位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左侧的第一压紧装置、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前方的第二定位装置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定位装置左侧的第二压紧装置,所述支撑板、U型卡扣、支撑座、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数量均为2个,并对称分布于机架上。通过将各支撑组件、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对称安装在机架上从而模拟出汽车后排座椅的装配角度。将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安装在该检测工装内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后排座椅的装车效果。通过使用该工装,汽车制造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座椅安装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定位块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定位块上用于定位座椅连接脚座位置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块顶面与机架顶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上的转角气缸和设置于转角气缸活塞杆上用于压紧座椅连接脚座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端部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对接的D字型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块顶面与机架顶面平行。通过设置转角气缸和压紧块代替了螺栓固定的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同样也实现了将座椅连接脚座固定压紧的功能,有效确保了座椅底部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检测工装的检测精度;而且非工作状态下的转角气缸会控制压紧块远离定位装置,故不会阻碍到座椅的拆装,这也提高了座椅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顶面与机架顶面夹角为45°的第三定位块,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压紧装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顶面与机架顶面夹角为45°的第四定位块,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支撑柱和固定连接于支撑柱顶部的L型固定块,所述L型固定块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并定位座椅转轴的U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将各支撑组件、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对称安装在机架上从而模拟出汽车后排座椅的装配角度。将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安装在该检测工装内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后排座椅的装车效果。通过使用该工装,汽车制造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座椅安装问题。
2、通过设置转角气缸和压紧块代替了螺栓固定的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同样也实现了将座椅连接脚座固定压紧的功能,有效确保了座椅底部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检测工装的检测精度;而且非工作状态下的转角气缸会控制压紧块远离定位装置,故不会阻碍到座椅的拆装,这也提高了座椅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操作简单,检测效果直观且准确,检测效率高,有效提高了汽车生产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中U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中第一压紧装置和第一定位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中L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支撑板;201-U型卡扣;3-支撑座;301-L型固定块;302-U型凹槽;303-支撑柱;4-第一压紧装置;401-第一定位块;402-转角气缸;403-压紧块;404-D字型凹槽;5-第一定位装置;501-第二定位块;502-定位柱;6-第二压紧装置;601-第三定位块;7-第二定位装置;701-第四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5所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包括机架1、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左后侧的支撑板2、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一侧用于固定座椅靠背的U型卡扣201、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左前侧的支撑座3、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中心左后侧的第一定位装置5、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定位装置5左侧的第一压紧装置4、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定位装置5前方的第二定位装置7和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二定位装置7左侧的第二压紧装置6。支撑座3包括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的支撑柱303和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柱303顶部的L型固定块301,L型固定块301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并定位座椅转轴的U型凹槽302。第一定位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定位块501和使用螺纹联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定位块501上用于定位座椅连接脚座位置的定位柱502,第二定位块501顶面与机架1顶面平行。
第一压紧装置4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定位块401、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401上的转角气缸402和固定套设于转角气缸402活塞杆上用于压紧座椅连接脚座的压紧块403,压紧块403端部开设有与定位柱502相对接的D字型凹槽404,第一定位块401顶面与机架1顶面平行。所用转角气缸402为市面上常见且可购得的产品;通过设置转角气缸402和压紧块403代替了螺栓固定的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同样也实现了将座椅连接脚座固定压紧的功能,有效确保了座椅底部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检测工装的检测精度;而且非工作状态下的转角气缸402会控制压紧块403远离定位装置,故不会阻碍到座椅的拆装,这也提高了座椅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第二定位装置7包括顶面与机架1顶面夹角为45°的第四定位块701,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定位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6包括顶面与机架1顶面夹角为45°的第三定位块601,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压紧装置4相同。
支撑板2、U型卡扣201、支撑座3、第一压紧装置4、第一定位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6和第二定位装置7数量均为2个,并对称分布于机架1上。通过将各支撑组件、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对称安装在机架1上从而模拟出汽车后排座椅的装配角度。将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安装在该检测工装内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后排座椅的装车效果。通过使用该工装,汽车制造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座椅安装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未启动转角气缸402时,压紧块403的方向为朝向机架1前后方,并未遮挡在定位柱502的上方。先将四分座椅上的转轴放入U型凹槽302内,接着将四分座椅连接脚座的两个定位孔分别装配入第一定位装置5和第二定位装置7的定位柱502上,之后将四分座椅后背上的活动卡扣扣入U型卡扣201内;最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六分座椅也安装在本检测工装上。当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都安装完成后则可启动转角气缸402,接着转角气缸402会控制压紧块403压住四分座椅和六分座椅的连接脚座,这便成功模拟出了汽车后排座椅的装车效果,便于制造商对座椅平整度的检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左后侧的支撑板(2)、固定设置于支撑板(2)一侧用于固定座椅靠背的U型卡扣(201)、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左前侧的支撑座(3)、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部并位于机架(1)中心左后侧的第一定位装置(5)、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5)左侧的第一压紧装置(4)、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5)前方的第二定位装置(7)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定位装置(7)左侧的第二压紧装置(6),所述支撑板(2)、U型卡扣(201)、支撑座(3)、第一压紧装置(4)、第一定位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6)和第二定位装置(7)数量均为2个,并对称分布于机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定位块(501)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定位块(501)上用于定位座椅连接脚座位置的定位柱(502),所述第二定位块(501)顶面与机架(1)顶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一定位块(401)、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块(401)上的转角气缸(402)和设置于转角气缸(402)活塞杆上用于压紧座椅连接脚座的压紧块(403),所述压紧块(403)端部开设有与定位柱(502)相对接的D字型凹槽(404),所述第一定位块(401)顶面与机架(1)顶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装置(6)包括顶面与机架(1)顶面夹角为45°的第三定位块(601),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压紧装置(4)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7)包括顶面与机架(1)顶面夹角为45°的第四定位块(701),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定位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的支撑柱(303)和固定连接于支撑柱(303)顶部的L型固定块(301),所述L型固定块(301)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并定位座椅转轴的U型凹槽(302)。
CN202321295998.3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Active CN220270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5998.3U CN220270421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5998.3U CN220270421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0421U true CN22027042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5998.3U Active CN220270421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0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3504U (zh) 一种加工镗孔的装夹装置
CN201357887Y (zh) 汽车后桥及平衡桥装配用的分装台
CN220270421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平整度检测工装
CN213730131U (zh) 一种支腿箱焊接工装
CN214186021U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上管柱EA Holder压装工装
CN103909370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汽车托架焊接总成的焊接定位工装
CN217370082U (zh) 一种设有缓冲机构的无痕折弯精密模具
CN207280327U (zh) 一种汽车尾门雨刮电机加强板用检具
CN206047467U (zh) 组焊一体式箱型焊装夹具
CN210937648U (zh) 动车组车头车顶的组装装置
CN113118397B (zh) 一种立式连铸机轻压模块的整体式底座及其调整方法
CN110749459B (zh) 一种平衡悬架式驱动桥总成台架试验的辅助紧固装置
CN111604647B (zh) 一种冷轧机辊系轴承座加工及检验方法
CN220050186U (zh) 一种汽车板簧支架跨距尺寸铣削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2443807U (zh) 剪力墙矫正机机架装置
CN21146527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软管支架焊接工装
CN220960619U (zh) 一种可调式前下防护梁总成试验工作台
CN111136478A (zh) 多工件加工的夹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1285B (zh) 一种薄壁板材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56386U (zh) 一种液压柱塞泵装配用的分油活门安装深度测量工装
CN210908764U (zh) 一种勾臂式垃圾车翻转架总成拼焊工装
CN218806098U (zh) 一种角度调整结构、悬架及车辆
CN215469130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板焊接工装
CN217483797U (zh) 一种商用车动力悬置的刚度检测装置
CN214929541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