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9485U -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9485U
CN220269485U CN202321808681.5U CN202321808681U CN220269485U CN 220269485 U CN220269485 U CN 220269485U CN 202321808681 U CN202321808681 U CN 202321808681U CN 220269485 U CN220269485 U CN 220269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ic heater
convection
radia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86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芝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tuoke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tuoke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tuoke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tuoke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86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9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9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9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其中,辐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板和第一发热体,发热板包括第一管体、设于第一管体的辐射翅片,辐射翅片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第一侧面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以向外辐射热量;第一发热体设于第一管体内;辐射翅片设有两个,两个辐射翅片分设于第一管体的相对两侧,辐射翅片呈直板型结构设置,两个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或者,定义一参考轴线设于第一管体的外侧,辐射翅片绕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增大发热板对外加热所能覆盖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电加热制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背景技术
发热板,是一种通电后板面发热而不带电且无明火的、外形呈圆形或方形的、安全可靠的电加热平板。目前的发热板通常呈现为一块大平板的结构,在对外传递热量时,温升现象集中在发热板的正前方区域,也即,发热板对外加热所能覆盖的区域较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辐射发热组件,旨在增大发热板对外加热所能覆盖的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辐射发热组件,包括:
发热板,包括第一管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辐射翅片,所述辐射翅片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所述第一侧面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以向外辐射热量;以及
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
所述辐射翅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辐射翅片分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辐射翅片呈直板型结构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或者,定义一参考轴线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所述辐射翅片绕所述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
可选地,所述远红外线涂层配置为石墨烯涂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凸设有多个辐射凸筋,所述辐射凸筋沿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辐射凸筋沿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暖器,包括壳体和所述辐射发热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发热孔,所述辐射发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辐射发热组件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发热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侧面的热量能够经所述发热孔向外辐射。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对流通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出气孔均与所述对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电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对流通道的对流发热组件,所述对流发热组件包括对流发热翅片和设于所述对流发热翅片的第二发热体。
可选地,所述发热板设于所述对流通道,且设于所述对流发热翅片的上方,所述第一管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和后盖、及连接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前盖、后盖及侧板共同合围出所述容置腔,所述发热孔设于所述前盖,所述对流发热翅片具有朝向所述发热孔设置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所述第三侧面的热量能够经所述发热孔向外辐射。
可选地,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对流发热翅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
可选地,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发热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
可选地,所述发热孔配置为格栅孔,所述格栅孔至少对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还包括控制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控制腔室和所述对流通道之间的隔热板,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控制腔室的电控组件和至少部分显露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及控制面板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流通道且对应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的紧急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腔室且邻近所述进气口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包括相交的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后盖,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靠近所述发热孔的一侧,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当两个辐射翅片相交,且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设置时;或当辐射翅片绕所述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时,发热板能够具有较大的辐射范围,远红外射线能够沿散热翅片的第一侧面上的法线方向扩散。又由于在第一侧面上涂覆了远红外线涂层,将热能转化为远红外线的效率相应比没涂层的发热板效率要高,能够对于辐射范围的物体实现快速升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射发热组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此时辐射翅片呈直板型结构设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辐射发热组件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此时辐射翅片呈非闭合环状结构设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辐射发热组件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此时辐射翅片呈闭合环状结构设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暖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第一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第四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辐射发热组件 312 安装孔
11 发热板 313 第二管体
111 第一管体 32 第二发热体
112 辐射翅片 40 第一安装支架
113 远红外涂层 41 卡接夹板
114 第一侧面 42 固定板
115 第二侧面 50 第二安装支架
116 辐射凸筋 51 安装引脚
20 壳体 52 连接板
21 容置腔 60 电控装置
211 对流通道 61 电控组件
211a 出气孔 62 控制面板
211b 进气孔 63 紧急温度传感器
22 发热孔 70 第三安装支架
23 前盖 71 安装部
24 后盖 72 支撑部
25 底板 80 第四安装支架
26 顶板 81 第一板段
27 隔热板 82 第二板段
28 控制腔室 83 第三板段
30 对流发热组件 84 第四板段
31 对流发热翅片 85 第五板段
311 第三侧面 90 滚动滑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辐射发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辐射发热组件1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
发热板11,包括第一管体111、设于第一管体111的辐射翅片112,辐射翅片112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4和第二侧面115,至少第一侧面114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以向外辐射热量;以及
第一发热体,设于第一管体111内;
辐射翅片112设有两个,两个辐射翅片112分设于第一管体111的相对两侧,辐射翅片112呈直板型结构设置,两个第一侧面114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或者,定义一参考轴线设于第一管体111的外侧,辐射翅片112绕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当两个辐射翅片112112相交,且所述第一侧面114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设置时;或当辐射翅片112绕所述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时,发热板11能够具有较大的辐射范围,远红外射线能够沿散热翅片的第一侧面114上的法线方向扩散。又由于在第一侧面114上涂覆了远红外线涂层,将热能转化为远红外线的效率相应比没涂层的发热板11效率要高,能够对于辐射范围的物体实现快速升温。
特别的,辐射翅片112绕所述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时,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可呈闭合环状也可呈非闭合环状。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闭合环状是指散热翅片首尾相连,所谓非闭合环状是指散热翅片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呈闭合环状的辐射翅片112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辐射,进一步的增加了辐射范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呈非闭合环状的辐射翅片112便于在生产过程中成型,例如通过冲压工艺成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远红外线涂层配置为石墨烯涂层。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能较快的将自第一发热体传递的热能均匀分散,有助于加快辐射翅片112的升温速度,且石墨烯涂层还具有较高的辐射系数,能够将辐射翅片1122上更多的热能转化为不可见光,有助于对辐射范围的物体快速升温。
如图6所示,可选地,第一侧面114凸设有多个辐射凸筋116,辐射凸筋116沿第一侧面114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辐射凸筋116沿第一侧面114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该设计能够使辐射沿与辐射凸筋116的凸面相垂直的方向散发,实现全方位辐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侧面114不设有多个辐射凸筋11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暖器,如图4至图12所示,该电暖器包括壳体20和辐射发热组件10,该辐射发热组件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暖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壳体20内设有容置腔21、与容置腔21相连通的发热孔22,辐射发热组件10设于容置腔21内,辐射发热组件10的第一侧面114朝向发热孔22设置,以使第一侧面114的热量能够经发热孔22向外辐射。也即,上述的辐射发热组件10能够应用于采用辐射式发热的电暖器中。
可选地,容置腔2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对流通道211,壳体20的上端设有出气孔211a,壳体20的下端设有进气孔211b,进气孔211b、出气孔211a均与对流通道211相连通,电暖器还包括设于对流通道211的对流发热组件30,对流发热组件30包括对流发热翅片31和设于对流发热翅片31的第二发热体32。也即电暖器同时具有对流式加热和辐射式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其中对流式加热能够对电暖器周边的环境进行整体升温,辐射式加热能够对定向的区域升温,两者相结合能够对增大电暖器的制热范围,提高电暖器的制热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仅采用辐射发热组件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发热板11设于对流通道211,且设于对流发热翅片31的上方,第一管体111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即,发热板11在左右方向上占据壳体20的大部分空间,发热板11的辐射范围较大。在电暖器中,对流加热组件对进气孔211b处的气体加热,气体受热后在对流通道211中上升,在经过发热板11时受到二次加热,随后气体从出气孔211a流出,有助于强化电暖器的加热效率。且一般而言,用户的较多部分身体相对位于电暖器的上方,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将发热板11设于对流翅片的上方,该设计有助于对用户的较多部分身体进行升温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发热板11设于对流发热翅片31的下方。
可选地,壳体2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23和后盖24、及连接于前盖23和后盖24之间的两个侧板,前盖23、后盖24及侧板共同合围出容置腔21,发热孔22设于前盖23,对流发热翅片31具有朝向发热孔22设置的第三侧面311,第三侧面311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第三侧面311的热量能够经发热孔22向外辐射。也即,发热孔22覆盖对流发热翅片31和发热板11所在的区域,使辐射出的远红外线能够通过发热孔22散出至壳体20的外侧。对流发热翅片31和发热板11均能够辐射式加热,扩大了电暖器的定向加热区域,进一步的强化了电暖器的加热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三侧面311不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发热孔22仅覆盖发热板11所在的区域。
如图8所示,进一步可选地,第三侧面311上的远红外涂层113配置为石墨烯涂层,也即第一侧面114与第三侧面311均涂覆有石墨烯涂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三侧面311上的远红外涂层113配置为碳纤维涂层。
可选地,发热孔22配置为格栅孔,格栅孔至少对应第一侧面114和第三侧面311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发热孔22配置为一个能够将发热板11和对流发热翅片31均显露于外界的孔洞。
可选地,电暖器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40,对流发热翅片31通过第一安装支架40安装在后盖2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电暖器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于壳体20的底板25,用以托举对流发热翅片31。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可选地,第一安装支架40包括两个卡接夹板41和设于两个卡接夹板41之间的固定板42,对流发热翅片31上具有两个及以上间隔开设的安装孔312,两个卡接夹板41穿过安装孔312,用以和第二管体313卡接固定,且使对流发热翅片31不与前盖23和后盖24接触,固定板42与后盖24螺接固定,避免对流发热翅片31与壳体20直接接触,使得对流发热翅片31上的高温通过壳体20传递至外界,使得外界与壳体20接触的物质自燃。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安装支架40包括两个安装支脚,两个安装支脚分别与对流发热翅片31螺接固定。
可选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50,发热板11通过第二安装支架50安装在后盖2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电暖器还包括设于壳体20的顶板26的挂钩,发热板11对应挂钩设有安装孔312,挂钩能穿过安装孔312将发热板11吊挂于顶板26。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可选地,第二安装支架50包括两个安装引脚51和连接两个安装引脚51的连接板52,两个安装引脚51分别与上散热翅片和下散热翅片螺接固定,使发热板11不与前盖23和后盖24接触,连接板52与后盖24螺接固定,避免发热板11与壳体20直接接触,使得发热板11上的高温通过壳体20传递至外界,使得外界与壳体20接触的物质自燃。
可选地,容置腔21还包括控制腔室28,壳体20还包括设于控制腔室28和对流通道211之间的隔热板27,电暖器还包括电控装置60,电控装置60包括设于控制腔室28的电控组件61和至少部分显露在壳体20的外侧面的控制面板62,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32及控制面板62均与电控组件61电连接。隔热板27用以保护电控组件61,避免电控组件61受高温影响。控制面板62部分显露于壳体20的外侧面,便于用户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容置腔21不包括控制腔室28,电控装置60设于壳体20的外侧面。
进一步可选的,前盖23上相对于控制腔室28的区域布设有发热孔22,使电控组件6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发热孔22散发至壳体20的外侧。
可选地,电控装置60还包括设于过流通道且对应第一侧面114设置的紧急温度传感器63、设于控制腔室28且邻近进气口的环境温度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紧急温度传感器63、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电控组件61电连接。其中,由于发热板11能够对于过流通道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升温,因此紧急温度传感器63能够检测出容置腔21内的最高温度;由于控制腔室28内的温度较低,且环境温度传感器邻近进气口设置,使得环境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接近电暖器周围环境的温度。电控组件61能够根据所检测到的容置腔21最高温度、环境温度、以及通过控制面板62预设的加热温度,智能调节对流发热组件30和辐射发热组件10的加热功率,起到节能的作用,且能够防止对流发热组件30或辐射发热组件10因过高的发热温度而自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电控装置60不包括紧急温度传感器63和环境温度传感器。
如图6至图7所示,可选地,电暖器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70,紧急温度传感器63通过第三安装支架70安装在后盖24,第三安装支架70包括相交的安装部71和支撑部72,安装部71连接后盖24,支撑部72设于第一侧面114的靠近发热孔22的一侧,紧急温度传感器63设于支撑部72的靠近第一侧面114的一侧。第三安装支架70使得紧急温度传感器63能够正对第一侧面114设置,能够直接且精准的检测到发热板11的第一侧面114的正前方气体的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三安装支架70设于壳体20的顶板26,第三安装支架70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板,紧急温度传感器63设于支撑板的靠近第一侧面114的一侧。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可选地,电暖器还包括第四安装支架80,第四安装支架80包括与前盖23相接触的第一板段81,第一板段81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均朝向后盖24翻折延伸的第二板段82和第三板段83,第二板段82远离第一板段81的一端具有朝远离第三板段83方向延伸的第四板段84,第三板段83远离第一板段81的一端具有朝远离第二板段82方向延伸的第五板段85,第四板段84与第五板段85与后盖24螺接固定,第一板段81与前盖23抵接支撑,能够有效防止前盖23和后盖24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向容置腔21内侧凹陷,影响电暖器的外观美感。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不具有第四安装支架80。
进一步可选地,壳体20的底板25外侧设有滚动滑轮90或支架,方便空气对流散热及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不设有滚动滑轮90或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板,包括第一管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辐射翅片,所述辐射翅片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所述第一侧面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以向外辐射热量;以及
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
所述辐射翅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辐射翅片分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辐射翅片呈直板型结构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70°;或者,定义一参考轴线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所述辐射翅片绕所述参考轴线的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结构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涂层配置为石墨烯涂层;
和/或,所述第一侧面凸设有多个辐射凸筋,所述辐射凸筋沿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辐射凸筋沿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3.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发热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发热孔,所述辐射发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辐射发热组件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发热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侧面的热量能够经所述发热孔向外辐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对流通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出气孔均与所述对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电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对流通道的对流发热组件,所述对流发热组件包括对流发热翅片和设于所述对流发热翅片的第二发热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设于所述对流通道,且设于所述对流发热翅片的上方,所述第一管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盖和后盖、及连接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前盖、后盖及侧板共同合围出所述容置腔,所述发热孔设于所述前盖,所述对流发热翅片具有朝向所述发热孔设置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涂覆有远红外线涂层,所述第三侧面的热量能够经所述发热孔向外辐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对流发热翅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
和/或,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发热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
和/或,所述发热孔配置为格栅孔,所述格栅孔至少对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还包括控制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控制腔室和所述对流通道之间的隔热板,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控制腔室的电控组件和至少部分显露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的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及控制面板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对流通道且对应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的紧急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腔室且邻近所述进气孔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盖,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包括相交的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后盖,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靠近所述发热孔的一侧,所述紧急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
CN202321808681.5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Active CN220269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8681.5U CN22026948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8681.5U CN22026948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9485U true CN22026948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8681.5U Active CN22026948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9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69485U (zh) 一种辐射发热组件和电暖器
KR100810125B1 (ko) 오븐렌지
CN219283405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271231U (zh) 一种用于电暖桌的加热组件及电暖桌
CN104654429B (zh) 电暖器
KR20180110327A (ko) 방열 성능이 향상된 전기스토브
CN219775851U (zh) 一种电暖器结构
CN221930156U (zh) 石墨烯发热体和电器
CN221930147U (zh) 石墨烯发热体和电器
KR200271704Y1 (ko) 열차단판을 가지는 전기히터
CN220892320U (zh) 一种炉头和电燃灶
CN221930146U (zh) 石墨烯发热元件、石墨烯发热体和电器
JP2987354B2 (ja) 遠赤外線暖房装置
CN221222779U (zh) 聚能盘和燃气灶
CN220987922U (zh) 吹风机体部的内芯结构、吹风机的体部和吹风机
CN221881556U (zh) 锅架及灶具
CN216114194U (zh) 用于内部保护的辐热炉安装结构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221548800U (zh) 一种用于温差发电的取暖器壳体
CN221930157U (zh) 石墨烯发热体和电器
KR102669167B1 (ko) 전도열과 복사열 및 대류열을 이용한 전기난로
CN216203572U (zh) 一种异形加热线圈盘
CN218219118U (zh) 发热组件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KR200177834Y1 (ko) 할로겐 히터 조립구조
CN221615188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