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7453U -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7453U
CN220267453U CN202320677242.9U CN202320677242U CN220267453U CN 220267453 U CN220267453 U CN 220267453U CN 202320677242 U CN202320677242 U CN 202320677242U CN 220267453 U CN220267453 U CN 220267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d
blocking
door
linka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72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喜花
卜红枚
解延福
凌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72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7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分别与门扇以及门框连接,第一连杆上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能够沿第一连杆滑动;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包括能够阻拦联动杆远离第二连杆的第一阻挡件,和一个能探测联动杆位置的感应件,还包括能够接收感应件发出的信号并对第一阻挡件释放和锁定的动力结构;第二连杆设置有:转动第二连杆时可推动联动杆滑动的推抵件,推抵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位。当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到达特定角度时,感应件发出信号,驱使第一阻挡件阻拦联动杆远离第二连杆从而将联动杆锁定,进而门框与门扇相对固定并呈一定角度维持敞开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闭门器是设置在门头上的一个类似弹簧的液压器,当门开启后能够通过压缩后释放,将门自动关上,其功能类似弹簧门的作用,可保证门被打开后可准确、及时地关闭至初始位置。
如实用新型专利CN210530585U一种新型半自动闭门器,包括门体固定板,所述门体固定板的上侧设有齿轮固定板,门体固定板和齿轮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柱,齿轮固定板的上侧面固定有液压闭门器固定板,液压闭门器固定板上固定有液压闭门器;所述门体固定板和齿轮固定板之间还设有与液压闭门器配合的齿轮组件。该新型半自动闭门器由齿轮作为传动部件,无需暴露在外,延长了闭门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传统的闭门器采用连杆传动的方式,连杆直接暴露在外严重影响闭门器使用寿命的问题;该新型半自动闭门器主要应用于广告门,具有传动稳定、装配简单、结构紧凑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代表的常见自动闭门器,其结构只能支持将开启的门板自动关闭。然而日常使用的时候,经常需要保持门长时间开启,之后再恢复自动关闭的使用场景,比如单元楼一楼大门在搬家/装修,以及商业大楼每日搬运货物等使用场景,现有的做法基本是用砖块石头之类外物将门板阻拦来解决。现有的闭门器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装置。进一步地,需要一种能够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装置。再进一步地,需要一种能在火灾时能够自动解除对门的锁定状态的角度锁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装置。进一步地,需要一种能够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装置。再进一步地,需要一种能在火灾时能够自动解除对门的锁定状态的角度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其一与门扇连接,另一与门框连接,
所述第一杆件上设置有: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杆件滑动;
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能够阻拦联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阻挡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探测所述联动杆所处位置的感应件,还包括能够接收所述感应件发出的信号并对第一阻挡件释放和锁定的动力结构;
所述第二杆件设置有:
在转动所述第二杆件时可推动所述联动杆滑动的推抵件,所述推抵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联动杆与第二杆件通过推抵件传动连接,当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到达特定角度时,感应件对动力结构发出信号,驱使第一阻挡件阻拦联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从而将所述联动杆锁定,第一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第二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从而达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对固定,进而门框与门扇相对固定并呈一定角度维持敞开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一个可左右滑动并可推抵所述第一阻挡件上下滑动的第二阻挡件,一个阻挡动力件,所述阻挡动力件能够推抵所述第二阻挡件滑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一个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能够绕阻挡转接点转动,所述第三阻挡件上设置有可限定第二阻挡件滑动的卡接突出部,所述第二阻挡件上设有与卡接突出部匹配的卡槽。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一个解锁动力源,所述解锁动力源能够接收所述感应件发出的信号并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转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阻挡转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阻挡件滑动方向上,所述卡接突出部能够插入卡槽来阻止第二阻挡件远离阻挡转接点,还能够挡在第二阻挡件与阻挡转接点之间来阻止第二阻挡件接近阻挡转接点。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分别与门板或门框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联动杆、测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感应件)、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杆能够根据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角度变化改变在第一杆件上的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所述联动杆到达特定位置时对卡位机构发出信号,驱使卡位机构阻止所述联动杆移动从而锁止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相互运动。具体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杆件传动连接,联动杆在第一杆件上无法移动时,也导致第二杆件相对第一杆件无法移动,也就导致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的夹角固定,进而使分别与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连接的门框与门扇维持一定角度的敞开状态。
优选地,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分别与门板或门框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联动杆、测位装置、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杆沿第一杆件可动设置,且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杆件通过推抵件传动连接,所述联动杆通过推抵件根据与第二杆件的角度变化,改变联动杆在第一杆件上的位置;所述联动杆侧面还设有测位装置,所述测位装置在所述联动杆到达特定位置时驱使卡位机构阻止所述联动杆移动从而锁止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相互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抵件为限位轮,测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联动杆上的磁环和相对联动杆侧面设置的霍尔感应器;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测位装置的霍尔感应器信号连接。
所述测位装置能够替换为其它类型的能够实时测量联动杆位置的测位机构,比如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与生产产品相同使用套设在联动杆上的磁环与配套霍尔感应器的形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联动杆与第二杆件传动连接,当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到达特定角度时,测位装置对卡位机构发出信号,驱使卡位机构将所述联动杆锁定,第一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第二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从而达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对固定,进而门框与门扇相对固定并呈一定角度维持敞开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联动杆在所述第一杆件上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所述联动杆距离第一杆件连接端的距离比较,所述第一位置小于所述第二位置小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关门状态,第二位置对应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在关门状态和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联动杆必然要经过一次第三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发送信号给卡位机构,使卡位机构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联动杆在关门状态的第一位置与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必须先经过一次联动杆离第一杆件连接端最远的第三位置;只需要开门过程中,联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三位置再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候,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控制卡位机构对联动杆下一次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进行阻挡,则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后,会因为卡位机构而无法再次到达第三位置从而停止在第二位置。此时联动杆相对于第一杆件固定,第二杆件受联动杆影响相对第一杆件固定,门板与门框保持一定角度的敞开状态,从而实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杆件在与第一杆件连接处设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第二杆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轮侧面与所述联动杆抵靠配合;所述限位轮设有转动轴心,所述限位轮通过转动时其侧面到转动轴心距离的变化,带动联动杆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的变动。
具体地,所述限位轮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连接,能够通过调整限位轮与第二杆件的相对角度,更改将门开到多大角度自动锁止。
限位轮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相对可拆卸与调整角度后锁止固定的结构,可以在限位轮与第二杆件的相互接触面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插销与多个插槽,或者可以在限位轮与第二杆件的相互接触面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棘轮。
具体地,所述限位轮的侧边根据侧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分出至少三类区域,按照侧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比较,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三类区域之间还有到转动轴心的距离连续变化的连接区域。联动杆由于复位弹簧或者其他类型弹性件的作用保持对限位轮侧边的抵靠施压,其中联动杆抵靠第一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一位置;联动杆抵靠第二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二位置;联动杆抵靠第三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三位置。以最简易的方案为例,限位轮的侧边上,三类区域的分布为: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的布局,这一布局模式中头尾的第一区域为同一区域。这样的布局是能够实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效果的较为简易可靠的布局。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改为更为简易的布局: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这个布局能实现的效果为,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阻挡门扇关闭到低于该角度,但是可以将开门角度随意扩大,由于门扇一般情况下受到门框外部的墙体限制,门扇无法打开大于180度的角度,此时门扇被限制在仅能在特定角度与180度之间移动,也能够实现自动维持门的敞开角度大于特定角度的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联动杆在侧面设有销凸起,所述卡位机构能够在收到测位装置信号时移动至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进而阻挡所述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位机构在收到信号后,并且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时,卡位机构移动到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通过阻挡销凸起,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卡位机构设有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能够移动到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阻挡件一端设有与第一阻挡件匹配的斜面,另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阻挡件通过阻挡动力件驱动与第一杆件抵靠施压连接,所述阻挡动力件带动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并将第一阻挡件推至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三阻挡件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突出部;平时所述卡接突出部插在所述卡槽内阻止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时,所述卡接突出部移出所述卡槽,第三阻挡件解除对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的阻挡,并阻挡所述第二阻挡件远离所述第一阻挡件。
具体地,第二阻挡件与第一阻挡件移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优选90度,这个状态下第二阻挡件的斜面,可以在第二阻挡件的斜面撞向第一阻挡件时,推动第一阻挡件向第二阻挡件侧面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阻挡件到达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平时所述卡接突出部插在所述卡槽内阻止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时,所述卡接突出部移出所述卡槽,第三阻挡件解除对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的阻挡,并阻挡所述第二阻挡件远离所述第一阻挡件。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第一杆件上设有与第一阻挡件匹配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阻挡件匹配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阻挡件匹配的阻挡转接点;所述第一通道抵靠所述联动杆设置,所述第一阻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阻挡动力件和第二阻挡件,所述阻挡动力件带动第二阻挡件推向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通过阻挡转接点与所述第一杆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有解锁动力源,所述解锁动力源能够在收到测位装置信号的情况下启动并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解锁动力源在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后停止发力,第三阻挡件上还设有转动复位件,转动复位件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回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此时第二阻挡件已经推向第一阻挡件,导致第二阻挡件靠近第三阻挡件一端位于卡接突出部面向第一阻挡件一侧,卡接突出部在复位后能阻挡第二阻挡件向第三阻挡件移动,进而起到维持第一阻挡件位于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的作用。除非再次启动解锁动力源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当前位置,否则联动杆无法突破第一阻挡件的限制往第三位置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阻挡转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二阻挡件移动方向上,这样第二阻挡件对第三阻挡件的作用只会对阻挡转接点施压,而不会导致第三阻挡件转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解锁动力源为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作为解锁动力源的电磁铁收到信号时通电启动,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卡槽,并且启动后一定时间后断电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在转动复位件的带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电磁铁设有往复运动的移动桩,所述移动桩通过铰接销与第三阻挡件铰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测位装置为霍尔感应器,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霍尔感应器匹配的磁性件,所述霍尔感应器设置在联动杆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磁性件的位置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霍尔感应器通过感应到联动杆上磁环的磁力,能够准确判断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的时机并发送信号给解锁动力源。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卷簧与感温玻璃件,所述卷簧在不受阻挡情况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所述感温玻璃件能阻挡所述卷簧影响所述第三阻挡件,并在温度高于预定值时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阻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火灾时,高温影响感温玻璃件,具体为感温玻璃件收到高温影响破裂从而解除对卷簧的阻挡,此时卷簧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并维持该状态,进而导致第一阻挡件维持能够随意离开销凸起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最终解除门扇与门框维持一定角度的锁定状态。从而起到当门扇与门框锁定角度敞开时发生火灾,自动解除门扇与门框的锁定来方便自动关门,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的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有伸缩段,所述伸缩段包括相互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可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内套管内部设有与电线匹配的布线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相对位置来调整第一杆件的整体长度,另外由于外套管和内套管内部都设有布线腔,解锁动力源的电线可以通过布线腔连接到门框/门扇上的电源,电源线位于第一杆件内部,不易受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可靠性,也更为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联动杆与第二杆件通过推抵件传动连接,当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到达特定角度时,感应件对动力结构发出信号,驱使第一阻挡件阻拦联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从而将所述联动杆锁定,第一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第二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从而达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对固定,进而门框与门扇相对固定并呈一定角度维持敞开状态。
进一步地,开门过程中,联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三位置再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候,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控制卡位机构对联动杆下一次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进行阻挡,则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后,会因为卡位机构而无法再次到达第三位置从而停止在第二位置。此时联动杆相对于第一杆件固定,第二杆件受联动杆影响相对第一杆件固定,门板与门框保持一定角度的敞开状态,从而实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效果。
进一步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阻挡门扇关闭到低于该角度,但是可以将开门角度随意扩大,由于门扇一般情况下受到门框外部的墙体限制,门扇无法打开大于180度的角度,此时门扇被限制在仅能在特定角度与180度之间移动,也能够实现自动维持门的敞开角度大于特定角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卡位机构在收到信号后,并且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时,卡位机构移动到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通过阻挡销凸起,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解锁动力源在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后停止发力,第三阻挡件上还设有转动复位件,转动复位件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回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此时第二阻挡件已经推向第一阻挡件,导致第二阻挡件靠近第三阻挡件一端位于卡接突出部面向第一阻挡件一侧,卡接突出部在复位后能阻挡第二阻挡件向第三阻挡件移动,进而起到维持第一阻挡件位于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的作用。除非再次启动解锁动力源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当前位置,否则联动杆无法突破第一阻挡件的限制往第三位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霍尔感应器通过感应到联动杆上磁环的磁力,能够准确判断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的时机并发送信号给解锁动力源。
进一步地,作为解锁动力源的电磁铁收到信号时通电启动,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卡槽,并且启动后一定时间后断电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在转动复位件的带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地,火灾时,高温影响感温玻璃件,具体为感温玻璃件收到高温影响破裂从而解除对卷簧的阻挡,此时卷簧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并维持该状态,进而导致第一阻挡件维持能够随意离开销凸起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最终解除门扇与门框维持一定角度的锁定状态。从而起到当门扇与门框锁定角度敞开时发生火灾,自动解除门扇与门框的锁定来方便自动关门,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锁定角度状态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解除锁定状态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解除锁定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锁定角度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第一杆件的锁定角度状态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限位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另一种感温玻璃件与卷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杆件;2:第二杆件;3:联动杆;4:测位装置;5:限位轮;6:转动轴心;7:第一区域;8:第二区域;9:第三区域;10:复位弹簧;11:销凸起;12:第一阻挡件;13:第二阻挡件;14:第三阻挡件;15:斜面;16:卡槽;17:阻挡动力件;18:卡接突出部;19:阻挡转接点;20:解锁动力源;21:转动复位件;22:磁环;23:卷簧;24:感温玻璃件;25:外套管;26:内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案例一:
如附图1-9所示,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分别与门板或门框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联动杆、测位装置、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杆能够根据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角度变化改变在第一杆件上的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所述联动杆到达特定位置时对卡位机构发出信号,驱使卡位机构阻止所述联动杆移动从而锁止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相互运动。具体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杆件传动连接,联动杆在第一杆件上无法移动时,也导致第二杆件相对第一杆件无法移动,也就导致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的夹角固定,进而使分别与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连接的门框与门扇维持一定角度的敞开状态。
联动杆与第二杆件传动连接,当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到达特定角度时,测位装置对卡位机构发出信号,驱使卡位机构将所述联动杆锁定,第一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第二杆件与联动杆相对位置固定,从而达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对固定,进而门框与门扇相对固定并呈一定角度维持敞开状态。
所述联动杆在所述第一杆件上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所述联动杆距离第一杆件连接端的距离比较,所述第一位置小于所述第二位置小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关门状态,第二位置对应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在关门状态和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联动杆必然要经过一次第三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发送信号给卡位机构,使卡位机构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由于联动杆在关门状态的第一位置与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必须先经过一次联动杆离第一杆件连接端最远的第三位置;只需要开门过程中,联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三位置再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候,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控制卡位机构对联动杆下一次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进行阻挡,则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后,会因为卡位机构而无法再次到达第三位置从而停止在第二位置。此时联动杆相对于第一杆件固定,第二杆件受联动杆影响相对第一杆件固定,门板与门框保持一定角度的敞开状态,从而实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效果。
所述第二杆件在与第一杆件连接处设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第二杆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轮侧面与所述联动杆抵靠配合;所述限位轮设有转动轴心,所述限位轮通过转动时其侧面到转动轴心距离的变化,带动联动杆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的变动。
所述限位轮的侧边根据侧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分出至少三类区域,按照侧边到转动轴心的距离比较,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三类区域之间还有到转动轴心的距离连续变化的连接区域。联动杆由于复位弹簧或者其他类型弹性件的作用保持对限位轮侧边的抵靠施压,其中联动杆抵靠第一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一位置;联动杆抵靠第二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二位置;联动杆抵靠第三区域时,联动杆位于第三位置。以最简易的方案为例,限位轮的侧边上,三类区域的分布为: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的布局,这一布局模式中头尾的第一区域为同一区域。这样的布局是能够实现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自动锁定,保持门开着一定角度维持不变的效果的较为简易可靠的布局。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改为更为简易的布局: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这个布局能实现的效果为,当门开到一定角度,就阻挡门扇关闭到低于该角度,但是可以将开门角度随意扩大,由于门扇一般情况下受到门框外部的墙体限制,门扇无法打开大于180度的角度,此时门扇被限制在仅能在特定角度与180度之间移动,也能够实现自动维持门的敞开角度大于特定角度的效果。
所述联动杆在侧面设有销凸起,所述卡位机构能够在收到测位装置信号时移动至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进而阻挡所述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卡位机构在收到信号后,并且联动杆到达第二位置时,卡位机构移动到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通过阻挡销凸起,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所述卡位机构设有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能够移动到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阻挡件一端设有与第一阻挡件匹配的斜面,另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阻挡件通过阻挡动力件驱动与第一杆件抵靠施压连接,所述阻挡动力件带动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并将第一阻挡件推至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三阻挡件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突出部;平时所述卡接突出部插在所述卡槽内阻止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时,所述卡接突出部移出所述卡槽,第三阻挡件解除对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的阻挡,并阻挡所述第二阻挡件远离所述第一阻挡件。
第二阻挡件与第一阻挡件移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优选90度,这个状态下第二阻挡件的斜面,可以在第二阻挡件的斜面撞向第一阻挡件时,推动第一阻挡件向第二阻挡件侧面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阻挡件到达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
平时所述卡接突出部插在所述卡槽内阻止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测位装置发出信号时,所述卡接突出部移出所述卡槽,第三阻挡件解除对第二阻挡件向第一阻挡件移动的阻挡,并阻挡所述第二阻挡件远离所述第一阻挡件。
第一杆件上设有与第一阻挡件匹配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阻挡件匹配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阻挡件匹配的阻挡转接点;所述第一通道抵靠所述联动杆设置,所述第一阻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阻挡动力件和第二阻挡件,所述阻挡动力件带动第二阻挡件推向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通过阻挡转接点与所述第一杆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有解锁动力源,所述解锁动力源能够在收到测位装置信号的情况下启动并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
所述解锁动力源在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后停止发力,第三阻挡件上还设有转动复位件,转动复位件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回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此时第二阻挡件已经推向第一阻挡件,导致第二阻挡件靠近第三阻挡件一端位于卡接突出部面向第一阻挡件一侧,卡接突出部在复位后能阻挡第二阻挡件向第三阻挡件移动,进而起到维持第一阻挡件位于销凸起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上的作用。除非再次启动解锁动力源带动卡接突出部离开当前位置,否则联动杆无法突破第一阻挡件的限制往第三位置方向移动。
所述解锁动力源为电磁铁。
作为解锁动力源的电磁铁收到信号时通电启动,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卡槽,并且启动后一定时间后断电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在转动复位件的带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
所述测位装置为霍尔感应器,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霍尔感应器匹配的磁性件,所述霍尔感应器设置在联动杆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磁性件的位置一侧。
霍尔感应器通过感应到联动杆上磁环的磁力,能够准确判断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的时机并发送信号给解锁动力源。
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卷簧与感温玻璃件,所述卷簧在不受阻挡情况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所述感温玻璃件能阻挡所述卷簧影响所述第三阻挡件,并在温度高于预定值时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阻挡。
火灾时,高温影响感温玻璃件,具体为感温玻璃件收到高温影响破裂从而解除对卷簧的阻挡,此时卷簧带动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并维持该状态,进而导致第一阻挡件维持能够随意离开销凸起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方向的移动路径,最终解除门扇与门框维持一定角度的锁定状态。从而起到当门扇与门框锁定角度敞开时发生火灾,自动解除门扇与门框的锁定来方便自动关门,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的效果。
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有伸缩段,所述伸缩段包括相互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可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内套管内部设有与电线匹配的布线腔。
能够通过调整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相对位置来调整第一杆件的整体长度,另外由于外套管和内套管内部都设有布线腔,解锁动力源的电线可以通过布线腔连接到门框/门扇上的电源,电源线位于第一杆件内部,不易受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可靠性,也更为美观。
所述联动杆与限位轮相互传动连接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和5所示,联动杆依靠复位弹簧的带动,对限位轮侧边保持抵靠并施压的状态。当限位轮转动时,根据限位轮侧边到转动轴心距离的变化,联动杆上下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变化,图4和5中的联动杆位于第二位置。且如图中所示,由于限位轮处于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侧边到转动轴心距离都会变大的情况,只要锁定联动杆无法向下移动,则限位轮就会被锁定无法转动。
同理,如果限位轮处于单向转动时侧边到转动轴心距离会变大的情况,当锁定联动杆无法向下移动,则限位轮就会被阻止单向转动。
由于限位轮与第二杆件固定连接,当限位轮相对第一杆件单向/双向阻止转动时,第二杆件相对第一杆件也会单向/双向阻止转动。
所述第一阻挡件与联动杆互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7、8所示,联动杆上设有向侧面突出的销凸起,该销凸起位于联动杆中段。卡位机构的第一阻挡件相对联动杆垂直,且第一阻挡件的可动方向也相对于联动杆垂直,第一阻挡件能够移动到销凸起的移动路径上,实质上第一阻挡件设置在联动杆在第二位置时,往第三位置方向移动的路径上。只要第一阻挡件向右下方移动,就能阻挡销凸起,防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
所述第一阻挡件与第二阻挡件互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7、8所示,第一阻挡件能够第一通道内做左上-右下方向的往复移动,第二阻挡件能够在第二通道内做左下-右上方向的往复移动,且阻挡动力件持续带动第二阻挡件往右上方移动。第二阻挡件右上方一端设有面向第一阻挡件的斜面,只要斜面接触第一阻挡件,且第二阻挡件向右上方移动,第一阻挡件就会因为斜面的压迫作用,被带动向右下方移动。
所述第三阻挡件与第二阻挡件互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7、8所示,第二阻挡件左下方设有卡槽,第三阻挡件右上方设有与之匹配的卡接突出部。
当卡接突出部在卡槽内时,第三阻挡件阻止第二阻挡件向右上方移动。
当第三阻挡件绕阻挡转接点顺时针转动,使卡接突出部脱离卡槽时,第二阻挡件受阻挡动力件带动向右上方移动。
当第二阻挡件移动至右上方并且第三阻挡件绕阻挡转接点逆时针转动,使卡接突出部回到原位时,卡接突出部位于第二阻挡件向左下方移动的路径上,此时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阻止第二阻挡件向左下方移动并恢复原位。在这个情况下只有第三阻挡件再次顺时针转动,使卡接突出部脱离第二阻挡件向左下方移动的路径,第二阻挡件才能够向左下方移动。
所述第三阻挡件与解锁动力源互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7、8所示,解锁动力源,也就是电磁铁,会在受到测位装置信号时通电启动,带动第三阻挡件绕阻挡转接点顺时针转动。并且紧接着断电,第三阻挡件在转动复位件的带动下绕阻挡转接点逆时针转动复位。
所述第三阻挡件与卷簧以及感温玻璃件互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8所示,卷簧设在第三阻挡件右下端的右上侧,其一端设置在第一杆件上,另一端在无阻挡状态下会向左下方移动并推动第三阻挡件绕阻挡转接点顺时针转动。卷簧一般状态下被感温玻璃件阻挡,无法对第三阻挡件施力。当火灾时,高温使温感玻璃球破裂,无法阻挡第三阻挡件,卷簧向左下方移动并推动第三阻挡件绕阻挡转接点顺时针转动,并强制第三阻挡件维持当前状态。
此时第三阻挡件完全无法阻止第二阻挡件的移动,从而使联动杆的移动处于强制解锁状态,最终使门扇与门框的保持一定角度敞开并锁定的状态解除,并配合自动闭门器自动关门,防止火灾蔓延。
所述限位轮的形态分布优选如附图9所示:
限位轮侧边上,大部分为连续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两端各自连接设置有一个第三区域,两个第三区域之间夹持着一个第二区域。
实施案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上设置卷簧与感温玻璃件的位置不同,如图10所示,卷簧23围绕在阻挡转接点19上,其左侧一端与第一杆件1固定,其右侧一端设置在第三阻挡件14右侧,且设置在第三阻挡件14右侧的部分受第三阻挡件14下方的感温玻璃件24阻挡在其左边,平时无法移动。火灾时,感温玻璃件24破碎,卷簧23带动第一阻挡件14顺时针转动,解除对联动杆3的锁定。
综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不同的应用场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自由端其一与门扇连接,另一与门框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件上设置有: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杆件滑动;
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能够阻拦联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阻挡件,还包括能够对第一阻挡件释放和锁定的动力结构;
所述第二杆件设置有:
在转动所述第二杆件时可推动所述联动杆滑动的推抵件,所述推抵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一个可左右滑动并可推抵所述第一阻挡件上下滑动的第二阻挡件,一个阻挡动力件,所述阻挡动力件能够推抵所述第二阻挡件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一个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能够绕阻挡转接点转动,所述第三阻挡件上设置有可限定第二阻挡件滑动的卡接突出部,所述第二阻挡件上设有与卡接突出部匹配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探测所述联动杆所处位置的感应件,所述动力结构还包括一个解锁动力源,所述解锁动力源能够接收所述感应件发出的信号并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转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阻挡件滑动方向上,所述卡接突出部能够插入卡槽来阻止第二阻挡件远离阻挡转接点,还能够挡在第二阻挡件与阻挡转接点之间来阻止第二阻挡件接近阻挡转接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联动杆、测位装置、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杆能够根据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角度变化改变在第一杆件上的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所述联动杆到达特定位置时对卡位机构发出信号,驱使卡位机构阻止所述联动杆移动从而锁止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相互运动;所述测位装置为霍尔感应器,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霍尔感应器匹配的磁性件,所述霍尔感应器与联动杆侧面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上设有卷簧与感温玻璃件,所述卷簧在不受阻挡情况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卡接突出部离开所述卡槽,所述感温玻璃件能阻挡所述卷簧影响所述第三阻挡件,并在温度高于预定值时解除对第三阻挡件的阻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上还设有伸缩段,所述伸缩段包括相互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可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内套管内部设有与电线匹配的布线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在所述第一杆件上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所述联动杆距离第一杆件连接端的距离比较,所述第一位置小于所述第二位置小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关门状态,第二位置对应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在关门状态和保持门敞开角度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联动杆必然要经过一次第三位置;所述测位装置在联动杆到达第三位置时发送信号给卡位机构,使卡位机构阻止联动杆从第二位置往第三位置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在与第一杆件连接处设有推抵件,所述推抵件为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第二杆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联动杆施压抵靠在所述限位轮侧面;所述限位轮设有转动轴心,所述限位轮转动时通过改变转动轴心到限位轮侧面与联动杆抵靠接触的点的距离,带动联动杆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的变动。
CN202320677242.9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Active CN220267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7242.9U CN22026745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7242.9U CN22026745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7453U true CN220267453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7242.9U Active CN22026745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7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27205B1 (en) Electric lock
US5222403A (en) Drive mechanism engaging means for garage door operator
BRPI9813871B1 (pt) caixa de distribuição para estrada de ferro, pontos de trilho de bonde, ou similares
CN220267453U (zh)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US6539760B1 (en) Monitoring device
AU656620B2 (en) Electrical operator for doors and windows
JP3824381B2 (ja) セーフティースイッチ
US6886218B2 (en) Apparatus for moving a curtain along a curtain rail
KR200459911Y1 (ko) 도어록의 래치 볼트 방향전환 구조
ITMI941373A1 (it) Azionamento rotante chiudibile per interruttori di potenza con una serratura per l&#39;apparecchio elettrico con un glifo di manovra
ITMI970916A1 (it) Gruppo elettrico con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per un interruttore
CN107386895B (zh) 一种双向门结构
US5975598A (en) Restrictor device
CN107882455B (zh) 一种铰接式防火窗
KR101874470B1 (ko) 가동도어용 캠타입 개폐장치
CN116575814A (zh)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CN218934143U (zh) 一种垂直按压触发无延时锁定的常开式防火门闭门器
CN115596300A (zh) 一种能够保持门敞开角度的锁定器
EP1116845A3 (de) Fehlbedienungssicherung
CN220184918U (zh) 一种电控滑轨式闭门器
JP3909895B2 (ja) 引戸用電気錠
KR20180012420A (ko) 중문 고정 장치
JPH01272015A (ja) 開閉器用操作装置
JPS6316105Y2 (zh)
CN116517414A (zh) 一种能够保持门窗敞开角度的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