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6939U -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6939U
CN220266939U CN202321724252.XU CN202321724252U CN220266939U CN 220266939 U CN220266939 U CN 220266939U CN 202321724252 U CN202321724252 U CN 202321724252U CN 220266939 U CN220266939 U CN 220266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ing
upright post
frame
unit
curtai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42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红枝
黄秀峰
陈康
梁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nan Photovoltaic Curtain Wa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nan Photovoltaic Curtain W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nan Photovoltaic Curtain Wa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nan Photovoltaic Curtain W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42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6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6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6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横梁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框架式全隐框玻璃幕墙,现场施工周期大大缩短,且质量可靠,同时,对于三玻两腔结构的低能耗幕墙的安装施工也能够同时适用,发挥其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的龙骨系统包括立柱和横梁。传统框架式全隐框玻璃幕墙,现场安装时采用立柱和横梁分步安装,先将立柱与预埋件连接,再将横梁和立柱连接。隐框玻璃及玻璃副框在现场用玻璃压块和螺钉固定在龙骨上。对于大型工程而言,这种方案效率较低。
在建筑领域,也有采用单元式的结构,但多为应用在窗领域,且为龙骨框架和玻璃板块组装一起的单元,重量过大,安装也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使得单元式安装也能应用在全隐框玻璃幕墙中,以缩短全隐框幕墙现场施工周期且安装也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所述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预埋件连接;
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且,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横梁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
所述第一半体立柱的前后部均设置插槽,所述第二半体立柱设置插头,且插头设置缓冲胶条的安装槽,插头和插槽壁之间设置所述缓冲胶条。
处于前部的插头和插槽位于钩挂槽的后方。
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处于前部的插头和插槽位于钩挂槽的后方。
所述半单元框架的上端与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下端通过插片与下方半单元框架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内部设置插片卡槽。
所述玻璃板块为三玻两腔结构。
玻璃板块间的缝隙采用加长泡沫条塞缝,所述加长泡沫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覆盖到玻璃板块间缝隙的后侧。
所述半单元框架的长度匹配两层主体结构梁之间的高度,其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下端与下方的半单元框架通过插片插接,所述下方的半单元框架与下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便捷,框架整体性吊装,面板后装,相比于传统框架式全隐框玻璃幕墙,本实用新型的全隐框玻璃幕墙现场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2.框架工厂化生产组装,质量可靠,而玻璃板块现场组装,是兼顾质量、成本和安装效率的幕墙安装方案,且对于三玻两腔结构的低能耗幕墙的安装施工也能够同时适用,发挥其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单元的横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单元的竖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柱与预埋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幕墙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单元安装示意图。
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之间的横梁2;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12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所述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相邻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预埋件5连接,将玻璃幕墙所受荷载通过连接结构传递到主体建筑。一种实施方式是,采用钢角码51与预埋件5焊接,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分别与连接在预埋件5左右侧的钢角码51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111、121,且,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的钩挂槽111、121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横梁2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21、22,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21、22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所述钩挂槽111、121、21、22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112、122处于同一方向,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21、22的钩挂槽壁211、221处于同一方向。附图标号3为玻璃板块8背后的副框,副框3设置与钩挂槽壁配合的挂钩31,挂钩31的端部可做成槽型而供设置缓冲垫条,缓冲垫条4位于挂钩31和钩挂槽壁之间。
所述第一半体立柱11的前后部均设置插槽113,所述第二半体立柱12设置插头123,且插头123设置缓冲胶条125的安装槽124,插头123和插槽壁之间设置所述缓冲胶条125。处于前部的插头和插槽位于钩挂槽的后方,利用向室外侧开口的钩挂槽的槽底和内侧槽壁起到加强插头、插槽强度的效果。
所述半单元框架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的上端与预埋件通过上述连接结构连接,下端通过插片7与下方半单元框架的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插接;所述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内部设置插片卡槽71,所述插片一般优选固定在上部半单元框架第一半体立柱11和第二半体立柱12的上端。所述半单元框架的长度匹配两层主体结构梁之间的高度,其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梁101上的预埋件5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下端与下方的半单元框架通过插片7插接,所述下方的半单元框架的上端与下层主体结构梁102上的预埋件5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玻璃幕墙的玻璃板块8为三玻两腔结构,玻璃板块间的缝隙采用加长泡沫条81塞缝,减小空气之间对流导致的热损失。所述加长泡沫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覆盖到玻璃板块间缝隙的后侧。
图中,附图标号9为与横梁连接的玻璃托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 “内侧”、“水平”、 “端部”、“长度”、“外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用语“第一”、“第二”也仅为说明时的简洁而采用,并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时,通过对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和影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化。此外,在权利要求、说明书中,“包括”、“含有”等词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非复数名词不排除其复数形式。

Claims (9)

1.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隐框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所述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预埋件连接;
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且,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横梁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副框的钩挂槽,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立柱的前后部均设置插槽,所述第二半体立柱设置插头,且插头设置缓冲胶条的安装槽,插头和插槽壁之间设置所述缓冲胶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处于前部的插头和插槽位于钩挂槽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处于前部的插头和插槽位于钩挂槽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单元框架的上端与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下端通过插片与下方半单元框架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内部设置插片卡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其玻璃板块为三玻两腔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玻璃板块间的缝隙采用加长泡沫条塞缝,所述加长泡沫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覆盖到玻璃板块间缝隙的后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单元框架的长度匹配两层主体结构梁之间的高度,其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下端与下方的半单元框架通过插片插接,所述下方的半单元框架与下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CN202321724252.X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Active CN220266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4252.XU CN2202669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4252.XU CN2202669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6939U true CN22026693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4252.XU Active CN2202669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6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31249A1 (zh) 一种幕墙单元结构和光伏幕墙
CN220266939U (zh) 一种半单元全隐框玻璃幕墙
CN220266941U (zh) 一种半单元竖隐横明玻璃幕墙
CN220266940U (zh) 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
CN220790214U (zh) 一种半单元全明框玻璃幕墙
CN217782488U (zh) 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连接装置
CN216428648U (zh) 一种降噪型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09890036U (zh) 一种用于别墅电梯的井架结构
CN213539412U (zh) 一种半单元幕墙的插接结构
CN212358774U (zh) 一种拼装式单元幕墙
CN220580325U (zh) 一种纤维水泥板
CN213773815U (zh) 一种基于复合保温墙板的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CN216380122U (zh) 一种可拆卸安装的隔墙板
CN214833847U (zh) 一种无立柱幕墙结构
CN220978429U (zh) 一种复合材料全榫卯结构式箱房
CN21899074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装配式墙体系统
CN212901361U (zh) 一种建筑外墙转角部位灯具安装结构
CN218779718U (zh) 一种可拆装的轻质隔墙条板
CN213539424U (zh) 一种半隐框玻璃幕墙
CN215330758U (zh) 一种建筑用拼接型幕墙
CN211396171U (zh) 一种裙楼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114541629B (zh) 一种装配式单元幕墙
CN215479075U (zh) 一种旧房改造电梯壳体结构
CN216810450U (zh) 一种室外建筑装饰用幕墙结构
CN215368102U (zh) 可拼接式幕墙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