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1722U -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1722U
CN220261722U CN202323106600.XU CN202323106600U CN220261722U CN 220261722 U CN220261722 U CN 220261722U CN 202323106600 U CN202323106600 U CN 202323106600U CN 220261722 U CN220261722 U CN 220261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head
lip
curtain
air passage
blow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066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涛
钱景卫
刘颖
王司敏
宋佳辉
袁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066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1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1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1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属于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树脂“帘”粘连甚至堵塞流延头唇口的问题,所述涂布流延头包括流延头主体(1)和吹气结构(2),流延头主体(1)内设置有熔体容纳空腔(11),流延头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唇口(12),熔体容纳空腔(11)与唇口(12)连通,吹气结构(2)位于流延头主体(1)的下方,吹气结构(2)位于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吹气结构(2)能够向唇口(12)流出的熔体帘(6)吹气。吹气结构能够向唇口流出的熔体帘吹气,保证熔体帘远离流延头的唇口,使树脂“帘”不会再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

Description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涂布流延头,还是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因其耐高温、拉伸强度好、热收缩率小、介电性能好等优点,在电子行业的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从聚酰亚胺树脂到聚酰亚胺成品膜的制造工序大致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树脂原料经过搅拌装置后再进入流延头。第二步,树脂在流延头内被挤压,从流延头的唇口流出形成树脂“帘”(也可以称为熔体帘),然后流延在钢带表面。第三步,通过钢带送至后续工段进行加热成型。在第二步中,当流延头周围气压不稳定时,树脂“帘”会产生波动,导致树脂“帘”粘连甚至堵塞流延头的唇口,大大影响了流延质量和生产效率,堵塞严重可能导致停机,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树脂“帘”粘连甚至堵塞流延头唇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布流延头,所述涂布流延头含有吹气结构,吹气结构能够向唇口流出的熔体帘吹气,保证熔体帘远离流延头的唇口,使树脂“帘”不会再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涂布流延头,包括流延头主体和吹气结构,流延头主体内设置有熔体容纳空腔,流延头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唇口,熔体容纳空腔与唇口连通,吹气结构位于流延头主体的下方,吹气结构位于唇口的前侧和后侧,吹气结构能够向唇口流出的熔体帘吹气。
吹气结构能够向唇口流出的出口区内的熔体帘吹气,出口区的上端与唇口的下端重合,出口区的高度为0.5cm-2.5cm。
吹气结构含有多个喷气口,多个喷气口沿熔体帘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喷气口朝向出口区。
吹气结构还含有依次连接的一级主气道和多条一级支气道,一级主气道沿熔体帘的宽度方向延伸,一级支气道与一级主气道垂直。
吹气结构还含有依次连接的二级主气道和多条二级支气道,二级主气道与一级支气道连接,二级主气道沿熔体帘的宽度方向延伸,二级支气道与二级主气道垂直,喷气口位于二级支气道的出口端。
流延头主体的下部含有前下侧板和后下侧板,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前下层板和后下层板,前下层板与前下侧板下上层叠连接,后下层板与后下侧板下上层叠连接。
吹气结构位于前下层板和后下层板的上表面或内部,前下层板和后下层板上均设置有进气接口,吹气结构还含有气源,进气接口与所述气源连通。
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能够对流延头主体加热,并使流延头主体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加热结构含有依次连接的热媒流道、热媒接口和热媒供应装置,热媒流道位于前下层板和后下层板内,热媒接口位于前下层板和后下层板上。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装置,所述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搅拌器、涂布流延头和钢带,涂布流延头为上述的涂布流延头,搅拌器的出口与涂布流延头的入口连接,钢带能够从后向前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涂布流延头含有吹气结构,吹气结构能够向唇口流出的熔体帘吹气,保证流延头流延出的熔体帘远离流延头的唇口,使树脂“帘”不会再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
2、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含有加热结构,使流延头主体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避免流延头主体结露产生的冷凝水影响膜质量与流延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布流延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布流延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布流延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后下层板沿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后下层板中热媒流道沿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前下层板沿图1中B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前下层板中热媒流道沿图1中B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薄膜生产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流延头主体;2、吹气结构;3、前下层板;4、后下层板;5、加热结构;6、熔体帘;7、搅拌器;8、涂布流延头;9、钢带;
11、熔体容纳空腔;12、唇口;13、出口区;14、前下侧板;15、后下侧板;
21、喷气口;22、一级主气道;23、一级支气道;24、二级主气道;25、二级支气道;26、进气接口;27、进气道;
51、热媒流道;52、热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下述描述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如无特别说明,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1中的上侧方向,方位词“下”表示图1中的下侧方向,方位词“左”垂直于表示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方位词“右”垂直于表示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方位词“前”表示图1中的左侧方向,方位词“后”表示图1中的右侧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阅读者或使用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涂布流延头,包括流延头主体1和吹气结构2,流延头主体1内设置有熔体容纳空腔11,流延头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唇口12,熔体容纳空腔11与唇口12连通,唇口12为长条形结构,唇口12沿左右方向延伸,吹气结构2位于流延头主体1的下方,吹气结构2位于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的吹气结构2能够同时向唇口12流出的熔体帘6吹气。
所述涂布流延头含有吹气结构,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的吹气结构2能够同时向唇口12流出的熔体帘6吹气,小于流延头周围气压不稳定对熔体帘6的影响,保证流延头流延出的熔体帘6远离流延头的唇口12,使熔体帘6不会再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12,提高了薄膜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常唇口12下方的出口区13内的熔体帘6更容易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12,吹气结构2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向出口区13内熔体帘6吹气,即吹气结构2能够向唇口12流出的出口区13内的熔体帘6吹气。其中,出口区13的上端与唇口12的下端重合,出口区13的高度可以为0.5cm-2.5cm。
吹气结构2可以含有一个长条形结构的喷气口21,喷气口21沿左右方向延伸,即,喷气口21与唇口12平行设置,喷气口21喷出的气流大致呈平面结构,喷气口21喷出的气流也可以称为“气帘”,唇口12位于前侧和后侧的吹气结构2的喷气口21之间。或者,如图4和图6所示,吹气结构2含有多个喷气口21,多个喷气口21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喷气口21朝向出口区13。
优选,吹气结构2含有多个喷气口21,喷气口21的内径为0.5mm-2.5mm,相邻的两个喷气口21之间的距离为1.5mm-3.5mm,吹气结构2还含有依次连接的一级主气道22和多条一级支气道23,一级主气道22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延伸,即一级主气道22沿左右方向延伸,一级支气道23与一级主气道22垂直,一级支气道23的入口端与一级主气道22连接,喷气口21位于一级支气道23的出口端。
为了使喷气口21喷出的气流更加均匀,吹气结构2还可以含有依次连接的二级主气道24和多条二级支气道25,二级主气道24与一级支气道23连接,即一级主气道22、一级支气道23、二级主气道24和二级支气道25依次连接并连通,二级主气道24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延伸,二级支气道25与二级主气道24垂直,喷气口21位于二级支气道25的出口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流延头主体1的下部含有前下侧板14和后下侧板15,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流延头主体1、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材质均可以为金属,前下层板3与前下侧板14下上层叠连接,后下层板4与后下侧板15下上层叠连接。
吹气结构2可以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上表面,或者,吹气结构2也可以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内部。优选,吹气结构2可以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上表面,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上均设置有进气接口26,进气接口26通过进气道27与一级主气道22连接,进气道27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上表面或内部,前下层板3上的吹气结构2和后下层板4上的吹气结构2前后对称且互为镜像,如图1所示。
吹气结构2还含有气源,进气接口26与所述气源连通。气源可以采用气泵,进气接口26通过输气管道与所述气源连接。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气源供应的气体从进气接口26进入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内,最终所述气源供应的气体从喷气口21排出,所述气源供应的气体可以为空气或氮气。吹气结构2向熔体帘6吹气的气流大小应该保证熔体帘6的稳定,不会发送熔体帘6飞溅或剧烈振动。优选,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上喷气口21的喷出的气流的流量和压力基本相同,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有限次实验获得。
流延头主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循环水冷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流延头主体1将会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流延头主体1产生的冷凝水影响薄膜质量,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加热结构5,加热结构5能够对流延头主体1加热,并使流延头主体1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则流延头主体1被加热后将不再产生冷凝水。
优选,如图5和图7所示,加热结构5含有依次连接的热媒流道51、热媒接口52和热媒供应装置,热媒流道51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内,热媒接口52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上。热媒可以采用热水或热油,所述热媒供应装置可以向热媒流道51内循环供应热媒,从而加热流延头主体1。
下面介绍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搅拌器7、涂布流延头8和钢带9,涂布流延头8为上述的涂布流延头,搅拌器7的出口与涂布流延头8的入口连接,钢带9能够从后向前移动。
下面介绍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的工作过程。
熔融状态的树脂进入搅拌器7中被搅拌均匀,然后熔融状态的树脂进入涂布流延头8,熔融状态的树脂再从涂布流延头8的唇口12流出形成熔体帘6,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的吹气结构2同时向唇口12流出的熔体帘6吹气,保证流延头流延出的熔体帘6远离流延头的唇口12,使熔体帘6不会再粘连或堵塞流延头的唇口12。
热媒供应装置向热媒流道51内循环供应热媒,从而使加热结构5对流延头主体1进行加热,并使流延头主体1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则流延头主体1被加热后将不再产生冷凝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实施例与实施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流延头包括流延头主体(1)和吹气结构(2),流延头主体(1)内设置有熔体容纳空腔(11),流延头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唇口(12),熔体容纳空腔(11)与唇口(12)连通,吹气结构(2)位于流延头主体(1)的下方,吹气结构(2)位于唇口(12)的前侧和后侧,吹气结构(2)能够向唇口(12)流出的熔体帘(6)吹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吹气结构(2)能够向唇口(12)流出的出口区(13)内的熔体帘(6)吹气,出口区(13)的上端与唇口(12)的下端重合,出口区(13)的高度为0.5cm-2.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吹气结构(2)含有多个喷气口(21),多个喷气口(21)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喷气口(21)朝向出口区(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吹气结构(2)还含有依次连接的一级主气道(22)和多条一级支气道(23),一级主气道(22)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延伸,一级支气道(23)与一级主气道(22)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吹气结构(2)还含有依次连接的二级主气道(24)和多条二级支气道(25),二级主气道(24)与一级支气道(23)连接,二级主气道(24)沿熔体帘(6)的宽度方向延伸,二级支气道(25)与二级主气道(24)垂直,喷气口(21)位于二级支气道(25)的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流延头主体(1)的下部含有前下侧板(14)和后下侧板(15),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前下层板(3)与前下侧板(14)下上层叠连接,后下层板(4)与后下侧板(15)下上层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吹气结构(2)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的上表面或内部,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上均设置有进气接口(26),吹气结构(2)还含有气源,进气接口(26)与所述气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流延头还包括加热结构(5),加热结构(5)能够对流延头主体(1)加热,并使流延头主体(1)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流延头,其特征在于,加热结构(5)含有依次连接的热媒流道(51)、热媒接口(52)和热媒供应装置,热媒流道(51)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内,热媒接口(52)位于前下层板(3)和后下层板(4)上。
10.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生产装置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搅拌器(7)、涂布流延头(8)和钢带(9),涂布流延头(8)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流延头,搅拌器(7)的出口与涂布流延头(8)的入口连接,钢带(9)能够从后向前移动。
CN202323106600.XU 2023-11-17 2023-11-17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Active CN220261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6600.XU CN220261722U (zh) 2023-11-17 2023-11-17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6600.XU CN220261722U (zh) 2023-11-17 2023-11-17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1722U true CN220261722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8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06600.XU Active CN220261722U (zh) 2023-11-17 2023-11-17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1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4620B (fi) Lasinpäällystysmenetelmä
CN101868335B (zh) 热固性树脂泡沫板的制造方法
CN220261722U (zh) 涂布流延头和塑料薄膜生产装置
US7172405B2 (en) Metal mold device for blow molding
CN108911483A (zh) 一种溢流下拉法成型玻璃板厚快速精细调整装置
WO2019071635A1 (zh) 压铸机喷涂装置
CN205800210U (zh) 一种三维打印机用打印头组系统
JP2002307534A (ja) ベルト方式による合成樹脂中空体シート成形システム
CN111448046B (zh) 膜制造装置
CN212219302U (zh) 一种可对模型进行快速冷却的3d打印用载物台
CN210283141U (zh) 一种新型的模具冷却水路
KR101584501B1 (ko) 도금강판 냉각장치
CN113524670A (zh) 打印头模组及打印机
CN208247424U (zh) 木塑地板挤塑成型用的冷却装置
KR102057416B1 (ko) 사출 성형 장치
CN109530650A (zh) 热流道板
CN207564931U (zh) 一种pvc型材冷却定型台
JP2020175656A (ja) 断熱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08586207U (zh) 玻璃冷却装置及多台车连续炉
CN202415632U (zh) 一种热处理用汽雾冷却装置
CN208038292U (zh) 一种均匀冷却的玻璃瓶模具
KR20110125522A (ko) 발포수지 압출성형기의 성형다이스
CN109910161A (zh) 一种用于陶瓷制造工艺的成型装置
JPH028028A (ja) ポーラス金型及びポーラス金型による合成樹脂成形方法
CN220056663U (zh) 一种玻璃幻彩热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