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0851U -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0851U
CN220260851U CN202321573260.9U CN202321573260U CN220260851U CN 220260851 U CN220260851 U CN 220260851U CN 202321573260 U CN202321573260 U CN 202321573260U CN 220260851 U CN220260851 U CN 220260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platform
bearing
action
under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32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凤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g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g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g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g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32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0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0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0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包括工作台、移动机构、压盖机构;工作台上水平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与传送带垂直的加工平台,加工平台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依次设置有两组压盖机构,传送带与最接近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的注油机构,且两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翻转轴承的翻转机构,加工平台第二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将传送带上的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上,并带动加工平台上的轴承沿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间歇行进。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背景技术
球面球轴承实际上深沟球轴承的一种变型,特点是它的外圈外径表面为球面,可以配入轴承座相应的凹球面内起到调心的作用。
而球面轴承在完成安装后,需要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环形通道内加注润滑脂,降低滚珠与滚道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滚珠可以更加丝滑的进行滚动,并且在注入润滑脂后,需要将球面轴承滚珠两侧的环形通道内分别安装两组密封元件,以阻止润滑脂溢出和灰尘等异物侵入滚道等。
而现有技术中通常为有人工加注润滑脂,然后安装密封元件,人工劳动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在长时间机械式劳动后,极易出现失误,导致环形通道内密封性差,环形通道内的润滑脂溢出,进而影响球面轴承的成品率,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包括:
工作台上水平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垂直的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依次设置有两组压盖机构,所述传送带与最接近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的注油机构,且两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翻转轴承的翻转机构,所述加工平台第二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传送带上的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上,并带动加工平台上的轴承沿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间歇行进,
其中,每组压盖机构包括,
设置于加工平台上方并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水平移动的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支座上垂直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压料模具,当所述移动支座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压料模具可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拾取对应的密封元件,而移动支座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压料模具可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将密封元件安装在对应轴承上的环形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料模具包括:
壳体,其顶部与第二气缸输出端相连接,其底部垂直设置有第一通道;
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导向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下端贯穿磁性件后,伸出第一通道;
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两端分别抵顶第一通道顶壁、导向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一侧;
活动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二侧,并在第三气缸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板;
行进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并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沿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行进板靠近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与轴承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两个送料机构,两个送料机构分别与两组压盖机构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密封元件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穿料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穿料杆上套设有多个密封元件;
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穿料杆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杆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一升降板,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板套设在密封元件下方的穿料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油机构包括:
第二升降板,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注油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板上,其入油端与油箱相连通,其出油端可向其下方且位于加工平台上的轴承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两个夹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上下两侧,且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板相适配的开口;
手指气缸,水平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一侧,并在旋转组件的作用下翻转,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平台一侧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清洁机构,且清洁机构位于远离传送带的压盖机构后方,可在清洁机构的作用下,清除轴承表面油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第三升降板,在第二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擦拭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升降板上,并位于轴承上方,所述擦拭件可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通过传送带输送轴承,并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将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上,并使轴承在加工平台上间歇行进,在轴承行进的过程中,可依次被注油机构向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第一组压盖机构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滚珠第一侧的环形通道内,然后通过翻转机构上下翻转轴承,使第二组压盖机构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滚珠第二侧的环形通道内,通过机械设备对轴承自动实现注油和安装密封元件,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进步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1.密封元件移动至第二工位时,第二气缸带动壳体下降,使得导向轴伸入轴承内圈对密封元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在壳体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导向轴会压缩弹簧,直至磁性件上吸附的密封元件卡入环形通道内。
2.多个密封元件套设在穿料杆上,当压料模具拾取最上端的密封元件后,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升降板沿第一导向杆上升,带动多个密封元件整体上升,以方便压料模具拾取后续的密封元件,实现密封元件的自动上料,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工作台,11-加工平台,12-传送带,20-注油机构,21-第二升降板,22-第一升降组件,23-注油管,30-翻转机构,31-夹板,32-开口,33-手指气缸,34-旋转组件,40-移动机构,41-限位板,42-活动板,43-第三气缸,44-行进板,45-第四气缸,46-凹槽,50-压盖机构,51-移动支座,52-第一气缸,53-第二气缸,54-压料模具,541-壳体,542-第一通道,543-磁性件,544-导向轴,545-弹簧,60-送料机构,61-穿料杆,62-第一导向杆,63-第一螺杆,64-第一电机,65-第一升降板,70-清洁机构,71-第三升降板,72-第二升降组件,73-擦拭件,7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可知,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部件:工作台10、移动机构40、压盖机构50,各部分或部件连接关系如下:
工作台10上水平设置有传送带12,传送带12一侧的工作台10上设置有与传送带12垂直的加工平台11,加工平台11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依次设置有两组压盖机构50,传送带12与最接近的压盖机构50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的注油机构20,且两组压盖机构50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翻转轴承的翻转机构30,加工平台11第二侧的工作台10上设置有移动机构40,移动机构40用于将传送带12上的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11上,并带动加工平台11上的轴承沿加工平台11的长度方向间歇行进,
其中,每组压盖机构50包括,设置于加工平台11上方并可在第一气缸52的作用下水平移动的移动支座51,移动支座51上垂直有第二气缸53,第二气缸53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压料模具54,当移动支座51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压料模具54可在第二气缸53的作用下拾取对应的密封元件,而移动支座51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压料模具54可在第二气缸53的作用下,将密封元件安装在对应轴承上的环形通道内。
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传送带12输送轴承,并在移动机构40的作用下,将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11上,并使轴承在加工平台11上间歇行进,而在轴承行进的过程中,可依次被注油机构20向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第一组压盖机构50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滚珠第一侧的环形通道内,然后通过翻转机构30上下翻转轴承,使第二组压盖机构50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滚珠第二侧的环形通道内,通过机械设备对轴承自动实现注油和安装密封元件,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密封元件为密封盖或防尘盖,密封盖为主体为橡胶材质,且其上设置有金属骨架,防尘盖为金属材质。
每组压盖组件中的移动支座51上还可设置两个第二气缸53,每个第二气缸53的活塞杆端部均设置有压料模具54,并且,两个第一工位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盖和防尘盖,且密封盖位于防尘盖的前侧,两个压料模具54分别与密封盖、防尘盖一一对应,当移动支座51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前侧的压料模具54在对应的第二气缸53作用下拾取密封盖,后侧的压料模具54在对应的第二气缸53作用下拾取防尘盖,然后,移动支座51在第一气缸52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工位。
此时,轴承间隔设置在加工平台11上,且前侧的压料模具54下方的轴承及轴承前侧轴承的环形通道内均未安装密封盖及防尘盖,而该轴承后侧轴承的环形通道内安装有一个密封盖,未安装有防尘盖,所以后侧的压料模具54下方的轴承安装有一个密封盖,未安装有防尘盖。
然后,两个第一气缸52同时带动两个压料模具54分别将密封盖、防尘盖安装在对应轴承的环形通道内,此时密封盖安装在环形通道的内侧,防尘盖安装在环形通道的外侧,完成对滚珠第一侧密封元件的安装。
并且,为了降低密封盖安装的失误率,还可在两个压料模具54之间的工作台10上设置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三升降组件、第四升降板、两个第一接近开关,第四升降板设置在两个压料模具54之间,并在第三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升降,两个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第四升降板上。两个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分别控制两个指示灯的亮灭。
当压料模具54对轴承滚珠一侧的环形通道内安装好密封圈后,该轴承可在移动机构40的作用下,移动至两个接近开关的下方,此时,第三升降组件通过第四升降板带动两个接近开关接近轴承,第一个接近开关可检测是否安装有密封圈,第二个接近开关可检测是否安装有多个密封圈。
在接近开关检测到环形通道内未安装有密封圈时,两个指示灯均处于熄灭状态,与此同时,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整机停止运转,同理,当接近开关检测到环形通道内安装多个密封圈时,两个指示灯均处于亮起状态,与此同时,接近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整机停止运转,
相反,当环形通道内安装有一个密封圈时,其中一个指示灯亮起,另一个指示灯熄灭,此时整机继续运转。有效提高轴承的良品率。
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6可知,压料模具54包括:壳体541顶部与第二气缸53输出端相连接,其底部垂直设置有第一通道542;磁性件543设置于第一通道542内;导向轴544设置于第一通道542内,其下端贯穿磁性件543后,伸出第一通道542;弹簧545设置于第一通道542内,其两端分别抵顶第一通道542顶壁、导向轴544。
当壳体541移动至第一工位后,在第二气缸53的作用下下降,此时其上设置的磁性件543可在磁力的作用下,将最上端密封元件吸附到磁性件543上,然后壳体541上升,带动密封元件同步移动,当壳体541移动至第二工位后,第二气缸53带动壳体541下降,使得导向轴544伸入轴承内圈对密封元件的安装进行定位,在壳体541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导向轴544会压缩弹簧545,直至磁性件543吸附的密封元件卡入环形通道内。
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2可知,移动机构40包括:限位板41设置于加工平台11的第一侧;活动板42设置于加工平台11的第二侧,并在第三气缸43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限位板41;行进板44设置于活动板42上,并在第四气缸45的作用下沿加工平台1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行进板44靠近限位板41的第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与轴承相适配的凹槽46。
首先通过第三气缸43带动行进板44靠近限位板41,并带动加工平台11上的轴承抵顶至限位板41上,此时轴承分别卡入对应的凹槽46内,然后通过第四气缸45带动行进板44沿加工平台11的长度方向向后侧移动,以此带动轴承行进一定距离后,行进板44在第三气缸43的作用下远离限位板41后,此时轴承与凹槽46脱离,最后第四气缸45带动行进板44回复初始位置,以便后续带动轴承行进。
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4可知,加工平台11上设置有两个送料机构60,两个送料机构60分别与两组压盖机构50一一对应,每个送料机构60用于将密封元件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工位送料机构60包括:穿料杆61垂直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穿料杆61上套设有多个密封元件;第一导向杆62与穿料杆61平行地设置于工作台10上;第一螺杆63与第一导向杆62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电机64的驱动下转动;第一升降板65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导向杆62上,并与第一螺杆63螺纹连接,且第一升降板65套设在密封元件下方的穿料杆61上。
多个密封元件套设在穿料杆61上,当压料模具54拾取最上端的密封元件后,可通过第一电机64带动第一螺杆6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升降板65沿第一导向杆62上升,带动多个密封元件整体上升,以方便压料模具54拾取后续的密封元件,实现密封元件的自动上料,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当每组压盖组件中设置有两个压料模具54时,每个送料机构60中可设置有两个穿料杆61,前侧的穿料杆61上用于套设多个密封盖、后侧的穿料杆61上套设多个防尘盖,当第一升降板65上升时,可同时带动多个密封盖、多个防尘盖上升,以便两个压料模具54拾取对应的密封盖、防尘盖。
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3可知,注油机构20包括:第二升降板21在第一升降组件22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10上;注油管23设置于第二升降板21上,其入油端与油箱相连通,其出油端可向其下方且位于加工平台11上的轴承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在需要向环形通道内注油时,可第一升降组件22可带动第二升降板21下降,使第二升降板21带动注油管23下降,进而靠近环形通道,便于注油管23的出油端向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且注油管23上还可设置有定量阀,用于控制润滑脂注入环形通道内的流量大小。
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3可知,翻转机构30包括:两个夹板31分别位于加工平台11的上下两侧,且加工平台11上设置有与夹板31相适配的开口32;手指气缸33水平设置于加工平台11的第一侧,并在旋转组件34的作用下翻转,手指气缸3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板31相连接。
当移动机构40带动轴承移动至开口32处时,轴承会落在下方的夹板31上,此时手指气缸33控制两个夹板31相对靠近,并夹紧轴承,然后旋转组件34的作用下,带动手指气缸33翻转,进而改变轴承的方向,以此翻转轴承,然后手指气缸33带动两个夹板31相互远离,此时移动机构40可带动两个夹板31之间的轴承行进至加工平台11上。
具体为,手指气缸33的型号为HFZ25。
具体为,旋转组件为旋转气缸,其型号为HRQ50。
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3可知,加工平台11一侧的工作台10上还设置有清洁机构70,当滚珠两侧的环形通道内均安装有密封元件后,可在清洁机构70的作用下,清除轴承表面油脂。清洁机构70包括:第三升降板71在第二升降组件72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10上;擦拭件73设置于第三升降板71上,并位于对应的轴承上方,擦拭件73可在第二电机74的驱动下转动。
当轴承移动至擦拭件73下方时,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72带动第三升降板71下降,使得擦拭件73抵接轴承,然后通过第二电机74带动擦拭件73转动,以此擦拭轴承表面多余的油脂。
具体的,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结构相同,可为气缸或液压缸,其活塞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升降板相连接,还可为垂直设置与工作台上的第二螺杆,以及与第二螺杆平行的第二导向杆,第二螺杆可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且第二螺杆与对应的升降板螺纹连接并贯穿,第二导向杆与对应的升降板滑动连接并贯穿,因此当第二螺杆转动时,可带动对应的升降板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上水平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垂直的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依次设置有两组压盖机构,所述传送带与最接近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的注油机构,且两组压盖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翻转轴承的翻转机构,所述加工平台第二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传送带上的轴承移动至加工平台上,并带动加工平台上的轴承沿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间歇行进,
其中,每组压盖机构包括,
设置于加工平台上方并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水平移动的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支座上垂直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压料模具,当所述移动支座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压料模具可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拾取对应的密封元件,而移动支座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压料模具可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将密封元件安装在对应轴承上的环形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模具包括:
壳体,其顶部与第二气缸输出端相连接,其底部垂直设置有第一通道;
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导向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下端贯穿磁性件后,伸出第一通道;
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其两端分别抵顶第一通道顶壁、导向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一侧;
活动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二侧,并在第三气缸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板;
行进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并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沿加工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行进板靠近所述限位板的第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与轴承相适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两个送料机构,两个送料机构分别与两组压盖机构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密封元件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穿料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穿料杆上套设有多个密封元件;
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穿料杆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杆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一升降板,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板套设在密封元件下方的穿料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包括:
第二升降板,在第一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注油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板上,其入油端与油箱相连通,其出油端可向其下方且位于加工平台上的轴承环形通道内加注油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两个夹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工平台的上下两侧,且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板相适配的开口;
手指气缸,水平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第一侧,并在旋转组件的作用下翻转,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夹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一侧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清洁机构,且清洁机构位于远离传送带的压盖机构后方,可在清洁机构的作用下,清除轴承表面油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第三升降板,在第二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擦拭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升降板上,并位于轴承上方,所述擦拭件可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CN202321573260.9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Active CN220260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260.9U CN22026085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260.9U CN22026085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0851U true CN22026085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6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3260.9U Active CN22026085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0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1848B (zh) 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装置
CN107910999B (zh) 一种基于电机转子组装装置的装配方法
CN104841837B (zh) 一种螺母自动铆接机
CN109795868B (zh) 一种传送设备的辅助推料装置
CN107433444A (zh) 二次连续化浮动压装装置
CN204124813U (zh) 一种转盘式自动装料卸料机
CN107350772A (zh) 多工位轴承自动压装装置
CN112170600A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112059575A (zh) 一种密封圈全自动装配设备
CN220260851U (zh) 一种球面轴承生产用压盖机
CN209139572U (zh) 一种板料冲压的自动化冲压装备
CN111468940A (zh) 一种储液器自动压装机
CN105931892A (zh) 行程开关配件装配机的安装机构
CN115519336B (zh) 一种金属衬套压装设备
CN112077563A (zh) 一种轴承装配用的给压工作台
CN213613554U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211728147U (zh) 一种汽车ptc水加热器下电极片安装装置
CN212074259U (zh) 汽车天窗装配装置
CN110142184B (zh) 真空连续沉浸用浸渍装置
CN115971830A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及其治具换线工艺
CN217433598U (zh) 一种衬环安装设备
CN209363536U (zh) 一种快速更换模座装置
CN220028937U (zh) 端子点松香与焊接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9785281U (zh) 可径向移动和升降的喷涂装置
CN216945248U (zh) 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可调整玻璃吸附输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