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6589U - 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56589U CN220256589U CN202321201738.5U CN202321201738U CN220256589U CN 220256589 U CN220256589 U CN 220256589U CN 202321201738 U CN202321201738 U CN 202321201738U CN 220256589 U CN220256589 U CN 220256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oon
- catheter body
- catheter
- radio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39 hemo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4351 coronary vessel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06010003173 Arterial ruptur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5077 saccu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23597 hemosta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72 contrast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39 di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16 dilat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46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017 Cardiac Tamponad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10803 Gelat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4476 Pericardial haemorrh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190 Thromb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46 anticoagul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27219 anticoagulant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08 calc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9078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4 fluo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9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73 gela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59 gelat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22 gelati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852 gelatine desser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52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02 ische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3 reste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4072 thrombi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第一端为穿入端,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头端;第一球囊,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且第一球囊的内部与导管本体的内部连通;导丝管,位于导管本体内,导丝管的第一端从穿入端向远离第一球囊的方向穿出,导丝管的第二端贯穿于导管本体的外侧壁;第二球囊,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侧壁上,第二球囊上设置有止血孔;输送管,设置在导管本体上,并与第二球囊的内部连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出现止血效果较慢或者容易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见治疗方式。在介入治疗时,当冠状动脉存在钙化或肌桥、应用大尺寸冠状动脉扩张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或植入支架尺寸过大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破裂,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冠状动脉破裂引起心包积血甚至心脏压塞,可在数分钟内威胁到患者生命。
目前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包括应用普通冠状动脉扩张球囊进行扩张封堵或植入覆膜支架将破裂口进行封闭。但以上技术存在局限性。应用普通冠状动脉扩张球囊进行封堵需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导致冠状动脉远端缺血,患者无法耐受。应用普通冠状动脉扩张球囊导管进行封堵效果差,需依赖于自身的凝血功能,但手术过程中需应用抗凝药,患者凝血功能被抑制,有时甚至数小时仍不能达到止血效果。覆膜支架仅通过一层保护膜进行封堵,效果差,且覆膜支架远期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风险极高。此外,应用覆膜支架如型号不匹配甚至导致破裂加重。
因此目前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出现止血效果较慢或者容易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出现止血效果较慢或者容易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第一端为穿入端,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头端;第一球囊,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且第一球囊的内部与导管本体的内部连通;导丝管,位于导管本体内,导丝管的第一端从穿入端向远离第一球囊的方向穿出,导丝管的第二端贯穿于导管本体的外侧壁;第二球囊,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侧壁上,第二球囊上设置有止血孔;输送管,设置在导管本体上,并与第二球囊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球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第二球囊设置在安装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安装凹陷部为椭球形凹陷。
进一步地,止血孔的直径在30至400微米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球囊导管还包括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侧的角度调节结构,以使导管本体角度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套设在导管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太阳齿轮、套设在太阳齿轮外的齿圈、设置在太阳齿轮和齿圈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及连接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架。
进一步地,太阳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齿圈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线,多个角度线沿齿圈的周向等间距布置,刻度线能够与多个角度线中的一个相对应。
进一步地,输送管包括位于导管本体内的第一管段及位于导管本体外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与第二球囊的内部连通,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穿出于导管本体的外侧壁,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为第二接头端。
进一步地,第二管段绕设在导管本体上。
进一步地,导管本体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第一球囊与导管本体的连接处有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比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更靠近第一连接位置,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比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更靠近第二连接位置,且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位于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第一球囊、导丝管、第二球囊及输送管。导管本体的第一端为穿入端,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头端。第一球囊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且第一球囊的内部与导管本体的内部连通。导丝管位于导管本体内,导丝管的第一端从穿入端向远离第一球囊的方向穿出,导丝管的第二端贯穿于导管本体的外侧壁。这样,导丝可以由导丝管的第二端穿入至导丝管内,并由导丝管的第一端穿出,对导管本体的移动进行导向。第二球囊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侧壁上,第二球囊上设置有止血孔。输送管设置在导管本体上,并与第二球囊的内部连通。通过导丝能够将球囊导管输送至冠状动脉破裂处,使用造影剂通过导管本体进入至第一球囊内使第一球囊扩张后,其可迅速阻断冠状动脉血液,并在X线透视下显示第一球囊上的第二球囊的位置。此时通过输送管向第二球囊内注射止血药物,止血药物由止血孔送至破裂口,可在短时间内(1分钟甚至数秒钟)迅速形成血凝块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因血凝块局限于第二球囊的外侧,当止血完成后,排出第一球囊内的造影剂,凝血块未对冠状动脉管腔造成堵塞,冠状动脉可恢复血流。因该过程为主动止血,时间迅速,整个操作时间约1至2分钟左右,从而达到主动快速止血而又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目的。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出现止血效果较慢或者容易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球囊导管的第二球囊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球囊导管的角度调节结构处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导丝;2、导丝管;3、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5、导管本体;6、第一球囊;7、第二球囊;9、安装凹陷部;10、止血孔;12、输送管;13、第一接头端;14、第二接头端;15、角度调节结构;17、太阳齿轮;18、行星架;19、行星齿轮;20、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5、第一球囊6、导丝管2、第二球囊7及输送管12。导管本体5的第一端为穿入端,导管本体5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头端13。第一球囊6套设在导管本体5外,且第一球囊6的内部与导管本体5的内部连通。导丝管2位于导管本体5内,导丝管2的第一端从穿入端向远离第一球囊6的方向穿出,导丝管2的第二端贯穿于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第二球囊7设置在第一球囊6的外侧壁上,第二球囊7上设置有止血孔10。输送管12设置在导管本体5上,并与第二球囊7的内部连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导丝管2的第一端从穿入端向远离第一球囊6的方向穿出,导丝管2的第二端贯穿于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这样,导丝1可以由导丝管2的第二端穿入至导丝管2内,并由导丝管2的第一端穿出,对导管本体5的移动进行导向。第二球囊7设置在第一球囊6的外侧壁上,第二球囊7上设置有止血孔10。输送管12设置在导管本体5上,并与第二球囊7的内部连通。通过导丝1能够将球囊导管输送至冠状动脉破裂处,使用造影剂通过导管本体5进入至第一球囊6内使第一球囊6扩张后,其可迅速阻断冠状动脉血液,并在X线透视下显示第一球囊6上的第二球囊7的位置。此时通过输送管12向第二球囊7内注射止血药物,止血药物由止血孔10送至破裂口,可在短时间内(1分钟甚至数秒钟)迅速形成血凝块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因血凝块局限于第二球囊7的外侧,当止血完成后,排出第一球囊6内的造影剂,凝血块未对冠状动脉管腔造成堵塞,冠状动脉可恢复血流。因该过程为主动止血,时间迅速,整个操作时间约1至2分钟左右,从而达到主动快速止血而又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应对冠状动脉破裂的手段出现止血效果较慢或者容易堵塞冠状动脉,影响血流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球囊7为一个,第二球囊7和第二球囊7均包括半顺应性、顺应性和非顺应性球囊。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球囊为两个,两个第二球囊分别位于第一球囊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端13可以接通第一压力泵,通过第一压力泵能够将造影剂输送至导管本体5中。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球囊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9,第二球囊7设置在安装凹陷部9内。扩张球囊扩张后既可阻挡冠状动脉血流,也可在X线透视下显示安装凹陷部9的形状,便于准确地得到安装凹陷部9内的第二球囊7位置,以使第二球囊7正对冠状动脉破裂口,可达到定位准确,有利于快速止血目的。
具体地,第二球囊7通过黏性物质进行固定在安装凹陷部9内。当然,第二球囊7和第一球囊6为一体结构,两者相对固定连接不可分开或移动,第二球囊7内层和第一球囊6外层可共用。第一球囊6和第二球囊7均扩张时,两球囊组成为一完整圆柱体或第二球囊7侧微凸起的圆柱体,第二球囊7直径一般为第一球囊6直径的二分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便于在X线透视下识别安装凹陷,安装凹陷部9为椭球形凹陷。同时椭球形凹陷以使安装凹陷部9容纳足够大的第二球囊7,以使第二球囊7内可以储存较多的止血药物。椭球形凹陷的长轴尺寸大于第二球囊7的长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止血孔10的直径在30至400微米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止血药物优选为凝血酶或明胶海绵或者是任何具备止血功能的凝胶。止血孔10的直径大于止血药物的直径。止血孔10在未施压的状态下,止血孔10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在使用前空气进入第二球囊7的内腔中;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血液无法从止血孔10逆向进入第二球囊7的内腔中。止血孔10在止血药物施压的状态下,止血孔10处于打开状态,止血药物能够由止血孔10送出。止血孔10的直径优选为30微米或者50微米或者80微米或者120微米或者180微米或者200微米或者260微米或者300微米或者320微米或者400微米。
需要说明的是,止血药物也可以提前喷涂在第二球囊7的外侧,待止血药物随第二球囊7扩张后直接作用于破裂口。止血药物可以为透明状可以是在X线透视下显影。
如图1至图3所示,球囊导管还包括套设在导管本体5外侧的角度调节结构15,以使导管本体5角度可调节地设置。通过角度调节结构15,可在体外旋转导管本体5的角度,调节安装凹陷部9的朝向,使第二球囊7能够准确地对准冠状动脉的破裂口。
如图1至图3所示,角度调节结构15包括套设在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上的太阳齿轮17、套设在太阳齿轮17外的齿圈20、设置在太阳齿轮17和齿圈20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19及连接多个行星齿轮19的行星架18。通过旋转导管本体5,带动太阳齿轮17转动,以使多个行星齿轮19在齿圈20上转动,以使导管本体5达到相对于齿圈20转动以进行角度调节。
如图1至图3所示,太阳齿轮17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齿圈2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线,多个角度线沿齿圈20的周向等间距布置,刻度线能够与多个角度线中的一个相对应。多个角度线按顺时针顺序依次为0度到360度。当旋转导管本体5一定角度后,可通过刻度线与多个角度线中的一个相对应的角度线的度数进行读取。
如图1至图3所示,输送管12包括位于导管本体5内的第一管段及位于导管本体5外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与第二球囊7的内部连通,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穿出于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为第二接头端14。第二接头端14可以接通至第二压力泵上,通过第二压力泵向输送管12内输送止血药物。旋转导管本体5动作可一起控制第一接头端13和第二接头端14进行旋转。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便于装配,第二管段绕设在导管本体5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导管本体5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第一球囊6与导管本体5的连接处有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比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更靠近第一连接位置,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比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更靠近第二连接位置,且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位于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第一球囊6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之间的距离。将第二球囊7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的破裂口处,使破裂口位于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之间保证第二球囊7能够完全覆盖破裂口。
本实施例的第一球囊6和第二球囊7应用于快速或者非快速交换的球囊中。
在冠状动脉破裂出现破裂口时,应用本实施例的球囊导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发现冠状动脉破裂,需要进行止血治疗;
步骤二:根据冠状动脉直径和破裂口范围,选择与冠状动脉直径匹配且长度大于破裂口范围的冠状动脉破裂用的球囊导管的尺寸;
步骤三:穿导丝1经冠状动脉进入冠状动脉破裂处,导管本体5沿导丝1将第二球囊7送至冠状动脉破裂口部位;
步骤四:应用第一压力泵与第一接头端13连接,第一压力泵向导管本体5内的注入造影剂,造影剂流向第一球囊6,使第一球囊6扩张并在X线射线下显影,此时第一球囊6将堵住冠状动脉血流,使血流无法进入破裂口;
步骤五:旋转角度调节结构15使安装凹陷部9对准冠状动脉的破裂口;
步骤六:应用第二压力泵与第二接头端14连接,第二压力泵向输送管12中输送止血药物;
步骤七:止血药物从止血孔10到达冠状动脉破裂口,并形成凝血块,将破裂口封闭;
步骤八:先抽瘪第二球囊7、再抽瘪第一球囊6,沿导丝1将球囊导管撤出冠状动脉,此时冠状动脉破裂口被凝血块封闭,同时冠状动脉破裂口处恢复血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本体(5),所述导管本体(5)的第一端为穿入端,所述导管本体(5)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头端(13);
第一球囊(6),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5)外,且所述第一球囊(6)的内部与所述导管本体(5)的内部连通;
导丝管(2),位于所述导管本体(5)内,所述导丝管(2)的第一端从所述穿入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球囊(6)的方向穿出,所述导丝管(2)的第二端贯穿于所述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
第二球囊(7),设置在所述第一球囊(6)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球囊(7)上设置有止血孔(10);
输送管(12),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5)上,并与所述第二球囊(7)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9),所述第二球囊(7)设置在所述安装凹陷部(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陷部(9)为椭球形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孔(10)的直径在30至400微米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5)外侧的角度调节结构(15),以使所述导管本体(5)角度可调节地设置;
所述角度调节结构(15)包括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上的太阳齿轮(17)、套设在所述太阳齿轮(17)外的齿圈(20)、设置在所述太阳齿轮(17)和所述齿圈(20)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19)及连接多个所述行星齿轮(19)的行星架(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齿轮(17)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齿圈(2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线,多个所述角度线沿所述齿圈(20)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刻度线能够与多个所述角度线中的一个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2)包括位于所述导管本体(5)内的第一管段及位于所述导管本体(5)外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球囊(7)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穿出于所述导管本体(5)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为第二接头端(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绕设在所述导管本体(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5)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所述第一球囊(6)与所述导管本体(5)的连接处有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所述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比所述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比所述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且所述第一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4)和所述第二射线不透明金属标记(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1738.5U CN22025658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球囊导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1738.5U CN22025658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球囊导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56589U true CN220256589U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931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01738.5U Active CN22025658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球囊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56589U (zh)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21201738.5U patent/CN2202565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038869A1 (en) | Cutting balloon and balloon catheter | |
US5527282A (en) | Vascular dila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JP6663921B2 (ja) | ガイドワイヤ固定 | |
US5464395A (en) | Catheter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and/or diagnostic agents to the tissue surrounding a bodily passageway | |
US7632304B2 (en) | Coronary stent | |
US5779672A (en) | Dual valve detachable occlusion balloon and over-the-wire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 |
EP1017442B1 (en) | Catheter with stand-off structure | |
US20060276836A1 (en) | Hemostatic wire guided bandage and method of use | |
JP2022514982A (ja) | スキャフォールディング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4853800B (zh) | 具有瞬态不透射线标记的球囊导管 | |
JPH09505503A (ja) | 拡張薬剤搬送カテーテル | |
CN102125721A (zh) | 一种新型介入医疗器械 | |
CN108784895B (zh) | 一种扩张支架系统 | |
US20230263618A1 (en) | Covered Stent and Covered Stent System for Implantation at Vascular | |
JP2017505704A (ja) | 位置合わせ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マーキングを有するアンカー付ガイドワイヤ | |
CN205198665U (zh) | 一种双层海波管的球囊扩张导管 | |
US8353851B2 (en)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instruments during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 |
CN220256589U (zh) | 球囊导管 | |
WO1995016487A1 (en) | Sliding receptacle catheter systems | |
CN215841130U (zh) | 一种可进行球囊扩张和推送支架的球囊微导管 | |
US20240216655A1 (en) | Double-balloon thrombolysis and thrombectomy device | |
CN216571155U (zh) | 用于形成人体组织支架的导管系统 | |
US6402676B2 (en) | Tip configuration for radiation source wires | |
CN107913452A (zh) | 一种新型介入医疗器械 | |
Dervan et al. | The use of an exchange guide wire in coronary angioplas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