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5710U -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5710U
CN220255710U CN202223230983.7U CN202223230983U CN220255710U CN 220255710 U CN220255710 U CN 220255710U CN 202223230983 U CN202223230983 U CN 202223230983U CN 220255710 U CN220255710 U CN 220255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hell
hole
storage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09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章彬
赵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pin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ndus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09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5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5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5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它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它包含底部设置有开口的、顶部设置有吸嘴部的储存壳,所述储存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吸嘴部和所述开口连通的储油腔,盖设于所述储油腔开口内的且一端与所述吸嘴部连通的雾化芯座,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存壳侧壁或所述储存壳顶部上的且一端伸入所述储油腔内的、在注油状态时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自动复位以关闭所述储存壳的注油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便于用户先雾化组件内注油或药液,有利于电子雾化器的重复利用,简化了向雾化组件内注油或药液的注油操作步骤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通常包括雾化组件及电池杆组件,其中,组件内设置有用于盛放烟油或液态药液的储油腔,设置于储油腔内的用于实现对烟油或药液进行雾化的雾化芯组件及用于供用户抽吸的吸嘴部。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雾化器通常在外部不设注油结构,当储油腔内的药液或烟油用完且操作人员想要往储油腔内重新注油或药液时,需要将雾化组件从电池杆组件上插接下来后,再从雾化组件底部上向储油腔内注烟油或药液,注油操作步骤复杂,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具有便于用户先雾化组件内注油或药液,有利于电子雾化器的重复利用,简化了向雾化组件内注油或药液的注油操作步骤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包括底部设置有开口的、顶部设置有吸嘴部的储存壳,所述储存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吸嘴部和所述开口连通的储油腔,盖设于所述储油腔开口内的且一端与所述吸嘴部连通的雾化芯座,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存壳侧壁或所述储存壳顶部上的且一端伸入所述储油腔内的、在注油状态时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自动复位以关闭所述储存壳的注油阀。
所述注油阀包括:嵌设在所述储存壳上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活动腔,所述固定壳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灌注孔,所述固定壳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活动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导液孔;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底部的第一磁性件;及,活动式装配于所述活动腔内的、且底面与所述第一磁性件顶面磁性相斥的、用于连通所述灌注孔与所述导液孔的、或用于堵住所述灌注孔与所述导液孔之间的通道的第二磁性件。
所述注油阀还包括:活动式装配于所述活动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顶部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外侧壁与所述活动腔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注油阀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磁性件外的能够与所述活动腔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套。
所述固定壳包括:底部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导液孔位于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灌注孔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活动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挤压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及,盖设在所述壳体开口内的且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的固定盖,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盖内。
所述固定盖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件上相互贯穿有泄压孔。
所述固定壳由金属制成,所述挤压件由硅胶制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由磁铁制成。
所述储油腔顶部向下凸出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嘴部的抽吸口的插接孔,所述雾化芯座包括:盖设在所述储存壳的储油腔开口内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上贯穿有第一进气孔;
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接槽插接的气道管,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进液孔;及,自外向内设置于所述气道管内的第一导油棉、雾化支架、第二导油棉和发热体,所述第一导油棉覆盖在所述进液孔上,所述发热体的引脚经所述插接槽穿设在所述密封套外。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储油腔开口处的、且与所述储油腔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安装盖,所述第一安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自上向下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上、且与所述发热体的引脚电连接的金属电极;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盖与所述储存壳之间的密封套圈。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与所述储存壳的开口外的第二安装盖,所述第二安装盖上设置有供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裸露在外的裸露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储存壳底部设置有开口、顶部设置有吸嘴部,储存壳内设置有与吸嘴部和开口连通的储油腔,雾化芯座盖设于储油腔开口内的且一端与吸嘴部连通,注油阀设置于储存壳侧壁或储存壳顶部上的且一端伸入储油腔内,注油阀在注油状态时与储油腔连通、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自动复位以关闭储存壳。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电子雾化器的雾化组件上设置有注油阀,且该注油阀位于电子雾化器的电池杆组件外,便于操作人员自电子雾化器外通过注油阀向储油腔内注油,且在注油工具脱离注油阀时能够自动关闭储存壳,具有无需操作人员通过拆机(将雾化组件从电池杆组件上拆卸下来后)才能对雾化组件进行注油的效果,使得向雾化组件的储油腔内重新注油的操作步骤更加精简方便的同时使得电子雾化器能够重新利用,从而达到更加环保和用户的使用成本更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油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注油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注油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注油阀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储存壳;11、吸嘴部;a、储油腔;2、雾化芯座;3、注油阀;31、固定壳;32、第一磁性件;33、第二磁性件;b、活动腔;c、导液孔;d、灌注孔;34、挤压件;311、壳体;312、固定盖;e、固定槽;f、泄压孔;12、插接部;21、密封套;22、气道管;23、第一导油棉;24、雾化支架;25、第二导油棉;26、发热体;h、插接槽;i、第一进气孔;j、进液孔;27、冷凝棉块;28、第一安装盖;29、金属电极;30、密封套圈;k、第二进气孔;m、集油槽;4、吸油棉块;5、第二安装盖;281、扣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如图1-5所示,包括储存壳1、雾化芯座2及注油阀3。储存壳1底部设置有开口、顶部设置有吸嘴部11,储存壳1内设置有与吸嘴部11和开口连通的储油腔a,雾化芯座2盖设于储油腔a开口内的且一端与吸嘴部11连通,注油阀3设置于储存壳1侧壁或储存壳1顶部上的且一端伸入储油腔a内,注油阀3在注油状态时与储油腔a连通、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自动复位以关闭储存壳1。在本实施例中,注油阀3设置于储存壳1顶部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电子雾化器的雾化组件上设置有注油阀3,且该注油阀3位于电子雾化器的电池杆组件外,便于操作人员自电子雾化器外通过注油阀3向储油腔a内注油,且在注油工具脱离注油阀3时能够自动关闭储存壳1,具有无需操作人员通过拆机(将雾化组件从电池杆组件上拆卸下来后)才能对雾化组件进行注油的效果,使得向雾化组件的储油腔a内重新注油的操作步骤更加精简方便的同时使得电子雾化器能够重新利用,从而达到更加环保和用户的使用成本更低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2-5所示,为实现注油阀3在注油状态时打开外界与储油腔a的通道和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能够自动复位以关闭外界与储油腔a之间的通道的功能,注油阀3包括:固定壳31、第一磁性件32及第二磁性件33。
固定壳31嵌设在储存壳1上,固定壳31内设置有活动腔b,固定壳31顶部上设置有与活动腔b连通的灌注孔d,固定壳31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活动腔b与储油腔a连通的导液孔c。在本实施例中,导液孔c间隔设置有两个,导液孔c呈圆形,在本申请中不对导液孔c的数量与形状做限制。固定壳31外侧壁与储存壳1之间过盈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盖312与储存壳1之间通过固定胶进行固定。第一磁性件32固定设置于活动腔b底部。第二磁性件33活动式装配于活动腔b内,第二磁性件33底面与第一磁性件32顶面磁性相斥,第二磁性件33用于连通灌注孔d与导液孔c或用于堵住灌注孔d与导液孔c之间的通道。在本实施例中,灌注孔d的直径小于活动腔b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液态雾化介质从固定壳31与储存壳1之间的缝隙泄漏,固定壳31外套设有与储存壳1之间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存壳1的储油腔a内的烟油或药液使用完后且需要向储油腔a内注油或药液时,可将烟油瓶或药液瓶的瓶口对准灌注孔d,然后向相对方向挤压雾化组件与烟油瓶或药液瓶,使得第二磁性件33在活动腔b内向第一磁性件32一端移动,从而使得灌注孔d与导液孔c通过活动腔b连通,然后挤压烟油瓶或药液瓶,使得烟油瓶或药液瓶通过活动腔b经导液孔c向储油腔a内注油,当操作人员完成注油后,拔出烟油瓶或药液瓶,使得第二磁性件33在第一磁性件32的同极相斥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复位,从而堵住固定壳31的灌注孔d,从而实现堵住灌注孔d与导液孔c之间的通道。通过注油阀3的设置便于用户从电子雾化器外向储油腔a内注入烟油或药液,无需对电子雾化器进行拆机便可实现对雾化组件的注油或注药液,使得操作人员对电子雾化器的注油变得更加方便,注油步骤更加简化。
优选地,为避免注油阀3在关闭状态时,如图2-6所示,储油腔a内的烟油或药液从固定壳31的灌注孔d与第二磁性件33之间的间隙泄漏。注油阀3还包括挤压件34,挤压件34活动式装配于活动腔b内且位于第二磁性件33顶部,挤压件34外侧壁与活动腔b内侧壁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液孔c位于第一磁性件32的上方,且第二磁性件33的厚度加上挤压件34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导液孔c下边缘到第一磁性件32的高度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存壳1的储油腔a内的烟油或药液使用完后且需要向储油腔a内注油或药液时,先将烟油瓶或药液瓶的瓶口对准灌注孔d,使得瓶嘴与挤压件34相抵然后向靠近第一磁性件32一端推动瓶子,使得挤压件34推动第二磁性件33在活动腔b内向第一磁性件32一端移动,使得灌注孔d与导液孔c通过活动腔b连通,然后挤压烟油瓶或药液瓶,使得烟油瓶或药液瓶通过活动腔b经导液孔c向储油腔a内注油,当操作人员完成注油后,拔出烟油瓶或药液瓶,使得第二磁性件33在第一磁性件32的同极相斥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推动挤压件34顶部覆盖在灌注孔d上且与活动腔b内侧壁密封,从而堵住固定壳31的灌注孔d,从而避免注油阀3在关闭状态下漏油的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避免注油阀3在关闭状态时,储油腔a内的烟油或药液从固定壳31的灌注孔d与第二磁性件33之间的间隙泄漏。注油阀3还包括密封套21,密封套21套设在第二磁性件33外的能够与活动腔b内侧壁密封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套21由硅胶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33下方固定设置有能够跟随第二磁性件33同步运动的挤压件34。在该实施例中,该挤压件34与第二磁性件33底部通过热注塑或粘胶固定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33上下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能够跟随第二磁性件33的运动而运动的挤压件34。挤压件34与第二磁性件33通过热注塑固定或热熔胶固定,使得挤压件34能够与第二磁性件33同步运动。
优选地,如图3、5所示,为便于第一磁性件32、第二磁性件33与固定壳31包括:壳体311及固定盖312。
壳体311底部设置有开口,导液孔c位于壳体311侧壁上,灌注孔d设置于壳体311顶部,活动腔b设置于壳体311内,挤压件34与第二磁性件33均位于活动腔b内。固定盖312盖设在壳体311开口内的且与壳体311过盈配合,第二磁性件33固定设置于固定盖312内。固定盖312上设置有供第一磁性件32嵌设固定的固定槽e,第一磁性件32过盈配合在固定槽e内或通过热熔胶固定在固定槽e内。优选地,固定盖312上与第一磁性件32上相互贯穿有泄压孔f。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31由金属制成,挤压件34由硅胶制成,第一磁性件32与第二磁性件33均由强磁铁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31呈圆柱状,挤压件34与磁性件均呈圆饼状,本申请未对固定壳31、挤压件34及磁性件的形状做限制性要求,固定壳31可呈矩形柱状、多边形柱状、不规则形的柱状,挤压件34与磁性件的形状与固定壳31内的活动腔b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如图6-8所示,为实现雾化组件的基本功能,储油腔a顶部向下凸出有插接部12,插接部12上设置有连通吸嘴部11的抽吸口的插接孔,雾化芯座2包括:密封套21、气道管22、第一导油棉23、雾化支架24、第二导油棉25和发热体26。密封套21盖设在储存壳1的储油腔a开口内,密封套21上设置有插接槽h,插接槽h上贯穿有第一进气孔i。气道管22两端分别与插接孔和插接槽h插接,气道管22与雾化支架24上贯穿有进液孔j。第一导油棉23、雾化支架24、第二导油棉25和发热体26自外向内设置于气道管22内,第一导油棉23覆盖在进液孔j上,发热体26的引脚经插接槽h穿设在密封套21外。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座2还包括冷凝棉块27,该冷凝棉块27设置于气道管22内且位于雾化之间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雾化支架24由金属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芯只包括上述的密封套21、气道管22、第一导油棉23及发热体26,第一导油棉23缠绕在发热体26外且置于气道管22内,第一导油棉23覆盖在气道管22的导油孔上,气道管22上下两端分别与插接孔和插接槽h插接。优选地,气道管22顶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上套设有若干个与插接孔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优选地,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盖28、金属电极29及密封套圈30。
第一安装盖28盖设在储油腔a开口处且与储油腔a内壁密封连接,第一安装盖28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孔i连通的第二进气孔k。金属电极29自上向下嵌设在第一安装盖28上、且与发热体26的引脚电连接。密封套圈30套设在第一安装盖28上且位于第一安装盖28与储存壳1之间。为避免由于雾化芯座2上的第一进气孔i漏油,而污染雾化组件底部,第一安装盖28上位于第一进气孔i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油槽m,集油槽m上设置有吸油棉块4。
优选地,为使得雾化芯座2与存储壳的组装更加稳定,避免雾化芯座2从存储壳上脱离下来。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盖5,第二安装盖5盖设在第一安装盖28与储存壳1的开口外,第二安装盖5上设置有供金属电极29与第二进气孔k裸露在外的裸露孔,第二安装盖5上设置有扣合槽,储存壳1上设置有与扣合槽扣合的扣合部281,该扣合部281呈楔形。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包括底部设置有开口的、顶部设置有吸嘴部(11)的储存壳(1),所述储存壳(1)内设置有与所述吸嘴部(11)和所述开口连通的储油腔(a),盖设于所述储油腔(a)开口内的且一端与所述吸嘴部(11)连通的雾化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存壳(1)侧壁或所述储存壳(1)顶部上的且一端伸入所述储油腔(a)内的、在注油状态时与所述储油腔(a)连通的、在停止注油状态时自动复位以关闭所述储存壳(1)的注油阀(3),所述注油阀(3)包括:嵌设在所述储存壳(1)上的固定壳(31),所述固定壳(31)内设置有活动腔(b),所述固定壳(31)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b)连通的灌注孔(d),所述固定壳(31)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活动腔(b)与所述储油腔(a)连通的导液孔(c);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动腔(b)底部的第一磁性件(32);及,活动式装配于所述活动腔(b)内的、且底面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2)顶面磁性相斥的、用于连通所述灌注孔(d)与所述导液孔(c)的、或用于堵住所述灌注孔(d)与所述导液孔(c)之间的通道的第二磁性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阀(3)还包括:活动式装配于所述活动腔(b)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33)顶部的挤压件(34),所述挤压件(34)外侧壁与所述活动腔(b)内侧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阀(3)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磁性件(33)外的能够与所述活动腔(b)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套(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31)包括:底部设置有开口的壳体(311),所述导液孔(c)位于所述壳体(311)侧壁上,所述灌注孔(d)设置于所述壳体(311)顶部,所述活动腔(b)设置于所述壳体(311)内,所述挤压件(34)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3)均位于所述活动腔(b)内;及,盖设在所述壳体(311)开口内的且与所述壳体(311)过盈配合的固定盖(312),所述第二磁性件(33)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盖(3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312)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2)上相互贯穿有泄压孔(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31)由金属制成,所述挤压件(34)由硅胶制成,所述第一磁性件(32)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3)均由磁铁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a)顶部向下凸出有插接部(12),所述插接部(1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嘴部(11)的抽吸口的插接孔,所述雾化芯座(2)包括:盖设在所述储存壳(1)的储油腔(a)开口内的密封套(21),所述密封套(21)上设置有插接槽(h),插接槽(h)上贯穿有第一进气孔(i);
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接槽(h)插接的气道管(22),所述气道管(22)上设置有进液孔(j);及,自外向内设置于所述气道管(22)内的第一导油棉(23)、雾化支架(24)、第二导油棉(25)和发热体(26),所述第一导油棉(23)覆盖在所述进液孔(j)上,所述发热体(26)的引脚经所述插接槽(h)穿设在所述密封套(21)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储油腔(a)开口处的、且与所述储油腔(a)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安装盖(28),所述第一安装盖(2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i)连通的第二进气孔(k);
自上向下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28)上、且与所述发热体(26)的引脚电连接的金属电极(29);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28)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盖(28)与所述储存壳(1)之间的密封套圈(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盖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盖(28)与所述储存壳(1)的开口外的第二安装盖(5),所述第二安装盖(5)上设置有供所述金属电极(29)与所述第二进气孔(k)裸露在外的裸露孔。
CN202223230983.7U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Active CN220255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0983.7U CN220255710U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0983.7U CN220255710U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5710U true CN220255710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0983.7U Active CN220255710U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5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3940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담배
CN112137168A (zh) 方便注液的电子雾化设备
CN112021680A (zh) 烟弹的注液方法及烟弹、电子烟
CN220255710U (zh) 一种带有注油阀的雾化组件
CN210137810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113455717A (zh) 一种注油方便的雾化器
CN113455704A (zh) 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组件
CN211657390U (zh) 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9883062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650265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0017869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8790569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EP4360476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6019098U (zh) 一种注油方便的雾化器
CN217446694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9419041B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124328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34702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1012015U (zh) 便于注油的烟弹以及电子抽吸装置
CN112648537A (zh) 一种感应系统
CN21656831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964506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796485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975617U (zh)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CN220936785U (zh) 一种烟油雾化器及烟油雾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52, 101, No. 67 Benggang Road, Dongfang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pin Atomiz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building 101b17, building B49, building B7, office of Western Industrial Zone, Tanto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Pindu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