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6485U -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6485U
CN216796485U CN202122710296.4U CN202122710296U CN216796485U CN 216796485 U CN216796485 U CN 216796485U CN 202122710296 U CN202122710296 U CN 202122710296U CN 216796485 U CN216796485 U CN 216796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ir passage
silica gel
atomizer
atomiz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02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科
魏春花
黄洲
聂革
王灵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02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6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6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6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中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芯、防尘端盖以及辅助硅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气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道,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防尘端盖,所述防尘端盖的内侧壁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周,所述辅助硅胶设置在所述气道内,且所述辅助硅胶的外周抵接于所述气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设有环绕所述气道设置的储油仓,所述防尘端盖、所述辅助硅胶以及所述壳体将所述储油仓密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增加注油量,且在搬运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密封储油仓,防止油液泄漏,同时保证油液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能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通过供电装置向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发热使气溶胶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注油结构中,气道并无封堵,注油时可能会出现将油液注入到气道中的情况,且在运输过程中,油液极易从气道中泄漏到外界。且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是通过在气道端口处设置防尘塞以实现防尘作用,但会出现防尘塞的尺寸过大导致安装不到位,或者防尘塞的尺寸过小失去密封作用的情况,且在运输过程中,防尘塞还容易掉落,对雾化器的密封、防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密封油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芯、防尘端盖以及辅助硅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气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注油,所述雾化芯封堵所述开口,且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道,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防尘端盖,所述防尘端盖的内侧壁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周,所述辅助硅胶设置在所述气道内,且所述辅助硅胶的外周抵接于所述气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设有环绕所述气道设置的储油仓,所述防尘端盖、所述辅助硅胶以及所述壳体将所述储油仓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包括连接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气道,且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气道空气连通的气路通道,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并抵接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油件和发热体,所述导油件抵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导油件,且位于所述气路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件朝向所述储油仓的一端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底座以及雾化座,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气道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座,且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集液槽和吸油棉,所述集液槽对应所述气道的位置设置,所述吸油棉设置于所述集液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设有两个电极钉,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钉。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硅胶朝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气道,并抵接于所述雾化芯,所述辅助硅胶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壳体。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雾化器,以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辅助硅胶将气道密封后,从壳体上开设的开口处往储油仓内注油,避免了注油时因误操作从而将油液注入到气道中,造成泄漏,降低了注油的操作难度。
(2)辅助硅胶的一端设有安装部,另一端凸出于壳体,通过对辅助硅胶凸出于壳体的一端施加一定的拉力直至安装部与气道抵接,即可实现将辅助硅胶安装到位,操作更简便,且在运输过程中辅助硅胶不易掉落,有效防止油液从气道中泄漏。
(3)安装部凸出于气道,相比于现有结构在注油时油液的液面只能到达气道的顶端,本申请在注油时油液的液面能到达处于更高位置的安装部的顶端,使雾化芯具有更大的储油量。
(4)在注油完毕后,通过雾化芯将开口封堵,通过防尘端盖将雾化芯密封,以及通过辅助硅胶将气道密封,结合壳体一体式的结构实现将储油仓密封,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油液从气道中流出造成泄漏,同时能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油液中从而影响油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加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辅助硅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雾化器在安装时气体的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雾化器;1、壳体;11、气道;12、开口;13、储油仓;2、雾化芯;21、连接件;211、气路通道;212、第三抵持部;22、加热组件;221、导油件;2211、凹槽;222、发热体;23、底座;231、集液槽;232、吸油棉;233、电极钉;24、雾化座;25、密封件;3、防尘端盖;31、第四抵持部;32、固定柱;4、辅助硅胶;41、安装部;42、第一抵持部;43、第二抵持部;44、延长部。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看图3-图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雾化芯2、防尘端盖3以及辅助硅胶4。壳体1的一端设有气道11,另一端设有开口12,开口12用于注油。雾化芯2封堵开口12,且雾化芯2的一端连接于气道11,另一端抵接于防尘端盖3。防尘端盖3的内侧壁抵接于壳体1的外周,辅助硅胶4设置在气道11内,且辅助硅胶4的外周抵接于气道11的内壁。壳体1内设有环绕气道11设置的储油仓13,防尘端盖3、辅助硅胶4以及壳体1将储油仓13密封。
气道11可由壳体1自身的结构构成,或者由外加的气管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气道11,雾化芯2产生的气溶胶通过气道11流向外界。壳体1为中空结构,于壳体1的一端面形成开口12,壳体1内的空腔构成储油仓13,用户可从开口12处往储油仓13内注入气溶胶基材,气溶胶基材为呈油液状的气溶胶基材,以供雾化芯2产生气溶胶。
本申请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后,从壳体1上开设的开口12处往储油仓13内注油,避免了注油时因误操作从而将油液注入到气道11中,造成泄漏,降低了注油的操作难度。在注油完毕后,通过雾化芯2将开口12封堵,通过防尘端盖3将雾化芯2密封,以及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结合壳体1一体式的结构实现将储油仓13密封,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油液从气道11中流出造成泄漏,同时能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储油仓13中从而影响油液的质量。
进一步的,辅助硅胶4朝向雾化芯2的一端凸出于气道11,并抵接于雾化芯2,辅助硅胶4的另一端沿远离壳体1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壳体1。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硅胶4朝向雾化芯2的一端沿径向往外延伸形成安装部41,安装部41凸出于气道11。可以理解的,安装部41是由辅助硅胶4的一端沿径向往外延伸而成的,因而在安装部41与辅助硅胶4其他部位的连接处会形成台阶,台阶抵接于气道11,用于在安装时对辅助硅胶4进行限位。
在现有技术中,往储油仓13注油时,为防止油液泄漏,油液的液面最高位置只能到气道11的顶端(如图1中液面a),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且辅助硅胶4的安装部41凸出于气道11,因而在往储油仓13注油时,油液的液面最高位置可以上升到安装部41的顶端,实现雾化器100具有更大的储油量。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安装部41靠近雾化芯2的一端还设有延长部44,延长部44的直径尺寸小于安装部,并避让后续提到的加热组件22。可以理解的,在安装部41的一端增设延长部44,使得在往储油仓13注油时,油液的液面最高位置可以上升到延长部44的顶端(如图2中液面b),增加雾化器100的储油量。且延长部44避让加热组件22所在一侧,以避免对加热组件22的安装造成干涉。
辅助硅胶4靠近雾化芯2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持部42和第二抵持部43,第一抵持部42设置在安装部41的外周,第一抵持部42用于与雾化芯2抵接密封,第二抵持部43用于与气道11抵接密封。
辅助硅胶4远离雾化芯2的一端沿远离壳体1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壳体1,可以理解的,在安装辅助硅胶4时,通过往外拉拔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直至台阶抵接于气道11时,即可完成辅助硅胶4的装配,操作简便的同时,也能确保辅助硅胶4安装到位,保证辅助硅胶4对气道11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安装辅助硅胶4时,在保证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的前提下,安装部41与气道11之间可预留一定距离以增加注油量。具体的,将安装时辅助硅胶4的位置分为初始位置以及最终位置,第二抵持部43可为两段式结构。在注油时,辅助硅胶4的初始位置高于最终位置,因而在辅助硅胶4处于初始位置时油液的液面要高于辅助硅胶4处于最终位置时油液的液面,实现雾化器100具有更大的储油量,此时第二抵持部43的一段将气道11密封。当注油完毕后,将雾化芯2安装在壳体1内,雾化芯2的一端抵接于辅助硅胶4,因而在安装雾化芯2的过程中,雾化芯2会推动辅助硅胶4由初始位置往最终位置移动,直至辅助硅胶4到达最终位置,此时第二抵持部43的两段均将气道11密封,完成安装。
雾化芯2包括连接件21以及加热组件22,连接件21套接于气道11,且连接件21设有与气道11空气连通的气路通道211,加热组件22设置于连接件21内并抵接于连接件21。
连接件21用于将气道11与储油仓13相隔以避免油液进入气道11中,具体的,连接件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三抵持部212,当连接件21套接于气道11时,第三抵持部212抵接于气道11的外周,实现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密闭连接,避免在使用雾化器100时,油液从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连接处进入气道11内部,影响用户体验。可选的,连接件21整体为硅胶材质或第三抵持部212为硅胶材质,实现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密闭连接。连接件21沿轴线设有贯穿连接件21的气路通道211,加热组件22位于气路通道211内,当在使用雾化器100时,加热组件22加热产生的气溶胶能从气路通道211中流入气道11。
为方便雾化芯2连接于气道11,连接件21靠近气道11的一端的内壁可设置成锥面。具体的,连接件21靠近气道11的一端的内壁的直径尺寸沿安装雾化芯2的方向逐渐增大,以方便连接件21套接于气道11。连接件21连接于气道11的一端还可设置倒角,以便于连接件21对准气道11。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22包括导油件221和发热体222,导油件221连接于连接件21,发热体222连接于导油件221,且位于气路通道211内。导油件221朝向储油仓13的一端设有凹槽221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1的侧壁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导油件221竖直设置,镶嵌于安装孔内,导油件221朝向气路通道211的一端连接于发热体222,另一端直接接触储油仓13内的油液。导油件21与加热组件22之间为紧配合,防止油液从连接件21与加热组件22的连接处泄漏。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油件221可水平设置,导油件221上与发热体222所在端面相邻的两侧面直接接触储油仓13内的油液。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油件221可设置成中空的圆柱,发热体222设置在导油件221的内壁上,导油件221的内部空腔构成气路通道211的一部分,此时连接件21上对应导油件221的位置设有进油孔,油液通过进油孔与导油件接触,从而使发热体222能够加热油液以产生气溶胶。
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件221在朝向储油仓13的一端设置凹槽2211以增大导油件221与油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导油件221能更充分地吸收油液。发热体222设置在气路通道211中,当发热体222通电后,发热体222将导油件221中的油液加热以产生气溶胶。导油件221可为吸油棉、多孔陶瓷或者多孔玻璃等,发热体222可为发热丝、发热网或者发热膜层等,且发热体222可设置在导油件221的端面上或者内嵌于导油件221,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于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连接处可设置排油孔(图未示),用于将进入雾化芯2内的油液排出至储油仓13内。可以理解的,在注油时(雾化器100处于图5所示的状态),如果油液的液面高于辅助硅胶4的安装部41顶端,导致在装配雾化芯2时,油液会从连接件21的底端进入到雾化芯2内部,此时通过在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连接处设置排油孔,在雾化芯2逐渐安装入壳体1的过程中,油液会从排油孔处重新流入储油仓13。排油孔可以设置在连接件21上的第三抵持部212远离加热组件22的一侧,这样的话,在装配雾化芯2的过程中,排油孔可以保持雾化芯2与储液仓13之间的连通,以雾化芯2内的油液可以从排油孔进入储液仓13中;当雾化芯2安装到壳体1内的预设位置时,排油孔可以接触气道11从而被气道11所封闭,避免装配好之后,储油仓13内的油液从排油孔进入雾化芯2。
雾化芯2还包括底座23以及雾化座24,连接件21远离气道11的一端套接于雾化座24,且抵接于壳体1的内侧壁,底座23的一端连接于雾化座24,另一端抵接于壳体1。
连接件21的一端紧密抵接于壳体1的内侧壁,实现将储油仓13里的油液密封保存,防止油液从连接件21与壳体1的连接处泄漏。雾化座24用于支撑连接件21,防止连接件21变形过大导致油液泄漏,底座23用于固定雾化座24,并将开口12封堵。底座23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3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25,密封件25可为O型密封圈等,用于增强底座23与壳体1的固定效果以及进一步密封储油仓13。
进一步的,底座23设有集液槽231和吸油棉232,集液槽231对应气道11的位置设置,吸油棉232设置于集液槽231。在本实施例中,集液槽231正对气道11设置,可以理解的,当在使用雾化器100时,雾化芯2产生的气溶胶从气道11中流出,气溶胶在经过气道11时可能会在气道11的内壁上产生冷凝液,冷凝液会顺着气道11的内壁滑落,最后滴落到底座23上,因而底座23需设置集液槽231,用于收集冷凝液。当在使用雾化器100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有少量油液进入气路通道211中,最后滴落至集液槽231中,因而在集液槽231上设置吸油棉232,用于吸收泄漏的油液。在注油时,当油液的液面高于延长部44的顶端(如图2中液面b)时,会有部分油液进入到雾化芯2内,此时亦可通过吸油棉232对雾化芯2内的油液进行吸附。进一步的,吸油棉232还可通过设置有毛细结构的油路传输件与加热组件22相连,比如由吸油棉组成的油路传输件,通过油路传输件将吸油棉232吸附的油液传输至加热组件22中,使泄漏的油液能被加热组件22加热从而产生气溶胶,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底座23还设有两个电极钉233,加热组件22电连接于两电极钉233。在使用雾化器100时,两电极钉233与供电装置电连接,进而供电装置向加热组件22供电以加热油液从而产生气溶胶。电极钉233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在使用雾化器100时,电极钉233的内部空腔构成进气通道的一部分,与气道11空气连通。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内设有进气气路,进气气路与电极钉233的内部空腔空气连通,使用时,供电装置的一端插接于电极钉233内,空气经过进气气路后从电极钉233的内部进入雾化器100,使得进气容易汇集,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防尘端盖3设有第四抵持部31,当防尘端盖3套接于壳体1时,第四抵持部31紧密抵接于壳体1的外周,实现将开口12密封。为增强防尘端盖3与壳体1的连接效果,防止在搬运过程中防尘端盖3脱落,防尘端盖3还设有两固定柱32,两固定柱32分别插接于两电极钉233内,两固定柱32的外周均与两电极钉233的内壁紧密抵接,增强防尘端盖3与壳体1的连接效果的同时,对两电极钉233进行密封,进一步增强对开口12的密封效果。
上述连接件21以及辅助硅胶4均可由可弹性变形的材质制成,在装配雾化器100时,辅助硅胶4插接于气道11中,并对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施加一定的拉力使辅助硅胶4往外移动,直至安装部41的台阶与气道11抵接,以将辅助硅胶4安装到位。当使用雾化器100时,通过对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施加更大的拉力,使得安装部41发生弹性形变后脱离连接件21进入气道11内,最终将辅助硅胶4拔出,进而发热体产生的气溶胶能从气路通道211进入气道11内,最后流出外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辅助硅胶4插接于气道11中直至辅助硅胶4的一端凸出于壳体1,拉拔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直至辅助硅胶4到达安装位置,使得辅助硅胶4密封气道11;其中,辅助硅胶4到达安装位置时,辅助硅胶4的一端凸出于气道11并与气道11抵接;
步骤S20,通过开口12往储油仓13里注入油液,油液的液面与辅助硅胶4的一端平齐;
步骤S30,将雾化芯2插接于开口12内,雾化芯2的一端抵接于气道11,其中,雾化芯2内设有与储油仓13以及外界空气连通的进气通道,此时,储油仓13内的空气经过进气通道后排出外界;
步骤S40,将防尘端盖3套接于壳体1,其中,第四抵持部31紧密抵接于壳体1的外周,固定柱32紧密抵接于电极钉233,以将开口12以及进气通道密封。
具体的,在步骤S10中,辅助硅胶4靠近雾化芯2的一端设有安装部41以及第二抵持部43,辅助硅胶4插接于气道11中时,辅助硅胶4通过第二抵持部43抵接于气道11的内壁实现将气道11密封,然后拉拔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直至安装部41与气道11抵接,完成辅助硅胶4的装配。
在步骤S30中,雾化芯2靠近气道1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1,连接件21沿轴线设有贯穿连接件21的气路通道211,气路通道211与气道11空气连通。连接件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三抵持部212,当雾化芯2插接于壳体1直至第三抵持部212抵接于气道11的外周时,连接件21紧密套接于气道11,实现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密闭连接,避免在使用雾化器100时,油液从连接件21与气道11的连接处进入气道11内部,影响用户体验。
注油时,当油液的液面平齐或稍高于辅助硅胶4的一端时即注油完成。当油液的液面稍高于辅助硅胶4的一端时会有部分油液进入到雾化芯2内,此时可通过连接件21上的排油孔排出雾化芯2内的油液以及通过底座23上的吸油棉232吸附雾化芯2内的油液。
雾化芯2的装配流程为:先将加热组件22镶嵌于连接件21的侧壁,发热体222朝向连接件21的内部,之后将连接件21套接于雾化座24的外周直至连接件21与雾化座24贴合,最后通过卡扣的固定方式将雾化座24远离连接件21的一端插接于底座23上,完成雾化芯2的装配。
请参看图5,为雾化器100在安装时气体的流向示意图,雾化座24设有过气孔(图未示),气路通道211、过气孔以及电极钉233的内部空腔构成进气通道,将雾化芯2插接于壳体1内并封堵壳体1的开口12时,储油仓13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加热组件22、连接件21以及雾化座24,最后从电极钉233中排出外界。
本申请提供的注油方法,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后,从壳体1上开设的开口12处往储油仓13内注油,避免了注油时因误操作从而将油液注入到气道11中,造成泄漏,降低了注油的操作难度。在注油完毕后,通过雾化芯2将开口12封堵,通过防尘端盖3将雾化芯2密封,以及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结合壳体1一体式的结构实现将储油仓13密封,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油液从气道11中流出造成泄漏,同时能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油液中从而影响油液的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了上述的雾化器100。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使用时,需将辅助硅胶4以及防尘端盖3去除。
本申请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后,从壳体1上开设的开口12处往储油仓13内注油,避免了注油时因误操作从而将油液注入到气道11中,造成泄漏,降低了注油的操作难度。辅助硅胶4的一端设有安装部41,另一端凸出于壳体1,通过对辅助硅胶4凸出于壳体1的一端施加一定的拉力直至安装部41与气道11抵接,即可实现将辅助硅胶4安装到位,操作更简便,且在运输过程中辅助硅胶4不易掉落,有效防止油液从气道11中泄漏。同时,安装部41也凸出于气道11,可以理解的,相比于现有结构在注油时油液的液面只能到达气道11的顶端,本申请在注油时油液的液面能到达处于更高位置的安装部41的顶端,使雾化芯2具有更大的储油量。在注油完毕后,通过雾化芯2将开口12封堵,通过防尘端盖3将雾化芯2密封,以及通过辅助硅胶4将气道11密封,结合壳体1一体式的结构实现将储油仓13密封,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油液从气道11中流出造成泄漏,同时能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油液中从而影响油液的质量。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芯、防尘端盖以及辅助硅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气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道,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防尘端盖,所述防尘端盖的内侧壁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周,所述辅助硅胶设置在所述气道内,且所述辅助硅胶的外周抵接于所述气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设有环绕所述气道设置的储油仓,所述防尘端盖、所述辅助硅胶以及所述壳体将所述储油仓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连接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气道,且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气道空气连通的气路通道,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并抵接于所述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油件和发热体,所述导油件抵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导油件,且位于所述气路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朝向所述储油仓的一端设有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底座以及雾化座,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气道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座,且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集液槽和吸油棉,所述集液槽对应所述气道的位置设置,所述吸油棉设置于所述集液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有两个电极钉,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钉。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硅胶朝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气道,并抵接于所述雾化芯,所述辅助硅胶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壳体。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于所述雾化器,以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122710296.4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6796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0296.4U CN216796485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0296.4U CN216796485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6485U true CN21679648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0296.4U Active CN216796485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6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4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7267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796485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01378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0973703A (zh) 带凸起式雾化芯的烟弹和电子烟
CN113974220A (zh) 一种雾化器、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5299640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1180194A1 (zh) 双气道进气结构、电源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8242854U (zh) 烟油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019098U (zh) 一种注油方便的雾化器
CN217885073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670162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2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56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08606365B (zh) 电子烟
CN21534702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204086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KR20170044271A (ko) 전자담배용 카트리지
CN220123954U (zh) 一种便捷式注油雾化装置
CN220875910U (zh) 储液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2975617U (zh)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CN219330711U (zh) 一种使用胶囊型烟油的电子烟
CN219613044U (zh) 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