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3323U -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3323U
CN220253323U CN202321584769.3U CN202321584769U CN220253323U CN 220253323 U CN220253323 U CN 220253323U CN 202321584769 U CN202321584769 U CN 202321584769U CN 220253323 U CN220253323 U CN 220253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ttery
air inlet
air out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47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47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3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3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3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该电池插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置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及电芯单元,包括收容于容置腔内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其中,第一导热夹板具有第一风道、第一入风口和第一排风口,第一入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第一排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朝向出风口的一端。如此,冷风由箱体一侧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内,再穿过各个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第一风道,进而从箱体的另一侧排出,无需在箱体中部设置用于汇聚冷风的汇聚通道,降低了所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减电池插箱的体积。

Description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装置一般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在集装箱式储能装置内设置有多个电池插箱,每个电池插箱内设有用于储能的电池。电池插箱是储能装置的最小能量单元,提高储能装置的散热效率,首先应确保电池插箱具有足够的散热能力。
电池插箱的散热主要采用风冷,电池插箱内部并排设置两组电芯组,冷风由电池插箱的相对两侧进入到电池插箱内,进而分别穿过两组电芯组并在两组电芯组之间汇聚,最后利用电池插箱前端的风扇抽走冷风。因此,电池插箱的中部需要预留汇聚冷风的风道,风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插箱的体积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插箱采用两侧进风,冷风在电池插箱的中部的风道汇聚,该风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插箱的体积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一种电池插箱,包括:
箱体,具有容置腔及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及
电芯单元,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每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夹板具有第一风道及均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入风口和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的第三方向布置,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
所述第二导热夹板具有第二风道及均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入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子进风口和第二子进风口,所述第一子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中的各个所述电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中的各个所述电芯一一对应,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热夹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芯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汇流排;
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所述第二端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插箱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两个所述电芯组均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
所述电池插箱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捆紧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以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共同夹紧两个所述电芯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夹板为中空的型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夹板为中空的型材。
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柜体、抽气风扇及多个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插箱;
所述抽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柜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抽气风扇的一侧,所述容纳空间内收容有多个所述电池插箱,且每一所述电池插箱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均背离所述抽气风扇,每一所述电池插箱具有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均朝向所述抽气风扇。
上述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由于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上。在抽气风扇的作用下,冷风由箱体上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的容置腔内,再由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的第一风道内,从而带走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热量,起到冷却第一导热夹板和电芯的作用。进入第一风道内的冷风由第一排风口输出,进而再由箱体上的出风口排出至箱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冷风由箱体一侧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的容置腔内,再穿过各个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第一风道,进而从箱体的另一侧排出至箱体外,从而无需在箱体中部设置用于汇聚冷风的汇聚通道,降低了所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减电池插箱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能装置中电池插箱和抽气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插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插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池插箱的电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柜体(图未示)、抽气风扇20及多个电池插箱10。抽气风扇20设置在柜体上,该柜体具有容纳空间(图未示),该容纳空间位于抽气风扇20的一侧。该容纳空间内收容有多个电池插箱10,也就是说各个电池插箱10位于抽气风扇20的同一侧,从而在抽气风扇20的作用下冷风依次穿过各个电池插箱10进行冷却,最后被抽气风扇20排出至柜体外。
请参见图2至4所示,电池插箱10包括箱体11和电芯单元14。该箱体11具有容置腔(图未标)及均与该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该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分别位于箱体11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该电芯单元14包括收容于容置腔内的电芯组141,该电芯组141包括沿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1410。每相邻两个电芯14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15。该第一导热夹板15具有第一风道151及均与该第一风道151连通的第一入风口(图未标)和第一排风口(图未示)。第一入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15朝向进风口12的一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入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15的顶端),从而使得由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从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15的第一风道151内,以对相邻两个电芯1410进行冷却。第一排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15朝向出风口13的一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排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15的底端),从而使得第一风道151内的冷风由第一排风口输出之后能够再通过出风口13排出至箱体11外。
上述电池插箱10,由于每相邻两个电芯14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15,因此电芯14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15上。在抽气风扇20的作用下,冷风由箱体11上的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的容置腔内,再由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15的第一风道151内,从而带走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15上的热量,起到冷却第一导热夹板15和电芯1410的作用。进入第一风道151内的冷风由第一排风口输出,进而再由箱体11上的出风口13排出至箱体11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冷风由箱体11一侧的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的容置腔内,再穿过各个第一导热夹板15上的第一风道151,进而从箱体11的另一侧排出至箱体11外,从而无需在箱体11中部设置用于汇聚冷风的汇聚通道,降低了所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减电池插箱10的体积。
请再次参见图1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在柜体的容纳空间内,每一电池插箱10具有进风口12的一侧均背离抽气风扇20,每一电池插箱10具有出风口13的一侧均朝向抽气风扇20,使得在抽气风扇20抽气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冷风由各个电池插箱10的箱体11上的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的容置腔内,然后从各个电池插箱10的箱体11的出风口13排出。
进一步地,在柜体的容纳空间内,各个电池插箱10排布呈至少一列。每列中的各个电池插箱10沿第一方向X布设。如此,对于其中的一列来说,当抽气风扇20抽气时,冷风由最远离抽气风扇20的一个电池插箱10至最靠近抽气风扇20的一个电池插箱10的顺序依次穿过各个电池插箱10。具体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列中的各个电池插箱10沿上下方向排布,抽气风扇20位于该一列电池插箱10的最下方。当抽气风扇20抽气时,冷风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该列中的各个电池插箱10,以对各个电池插箱10内的电芯1410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仅需在容纳空间的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抽气风扇20即可,无需在每个电池插箱10的箱体11上均设置抽气风扇20,从而大大减少了所需抽气风扇20的数量,有利于简化储能装置的结构和制造成本。
请参见图3及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芯单元14包括两个电芯组141,该两个电芯组141沿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相交的第三方向Z布置,且该两个电芯组14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16。第二导热夹板16具有第二风道161及均与第二风道161连通的第二入风口(图未标)和第二排风口(图未示)。该第二入风口位于第二导热夹板16朝向进风口12的一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入风口位于第二导热夹板16顶端),从而使得由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从第二入风口进入到第二导热夹板16的第二风道161内,以对相邻两个电芯1410的端部进行冷却。第二排风口位于第二导热夹板16朝向出风口13的一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排风口位于第二导热夹板16底端),从而使得第二风道161内的冷风由第二排风口输出之后能够再通过出风口13排出至箱体11外。
如此,由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1的容置腔内的冷风,其中一部分通过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15中的第一风道151内,并依次经过第一排风口和出风口13而排出至箱体11外,从而实现对电芯1410的侧面进行冷却;与此同时,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入风口进入到第二导热夹板16中的第二风道161内,并依次经过第二排风口和出风口13而排出至箱体11外,从而实现对电芯1410的端部进行冷却。也就是说,同时对各个电芯1410的侧面和端部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对电芯141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进风口12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21和第二子进风口123。第一子进风口121与第一入风口相对,从而使得由第一子进风口121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通过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15的第一风道151内,进而对电芯1410的侧面进行冷却。第二子进风口123与第二入风口相对,从而使得由第二子进风口123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通过第二入风口进入到第二导热夹板16的第二风道161内,进而对电芯1410的端部进行冷却。如此,将进风口12设计成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21和第二子进风口123,有利于使得进入到各个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61的冷风较为均匀,进而确保对各个电芯1410的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因局部的电芯1410冷却效果较差而发生热失控。
进一步地,出风口13包括第一子出风口131和第二子出风口133。该第一子出风口131与第一排风口相对,从而使得第一风道151内的冷风由第一排风口输出,进而从第一子出风口131排出至箱体11外。第二子出风口133与第二排风口相对,从而使得第二风道161内的冷风由第二排风口输出,进而从第二子出风口133排出至箱体11外。如此,将出风口13设计成包括第一子出风口131和第二子出风口133,有利于使得各个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61内的冷风更加顺畅地排出,进而确保冷风能够更加顺畅地穿过各个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61。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导热夹板15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子进风口121的数量也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子进风口121与多个第一导热夹板15上的第一入风口一一对应,使得由各个第一子进风口121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从对应的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151内。同理,第一子出风口131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第一子出风口131与各个第一导热夹板15上的第一排风口一一对应,使得由每一第一排风口输出的冷风能够从对应的第一子出风口131排出至箱体11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进风口121的形状与第一入风口的形状一致,例如第一子进风口121和第一入风口的形状均为长条形,从而使得冷风能够更加顺畅地穿过第一子进风口121和对应的第一入风口。同理,第一子出风口131的形状与第一排风口的形状一致,例如第一子出风口131和第一排风口的形状均为长条形,从而使得冷风能够更加顺畅地穿过第一排风口和对应的第一子出风口131。
具体地,第一导热夹板15可以采用中空的型材,利用该型材的内腔形成上述第一风道151。可选地,第一导热夹板15可以采用中空的铝型材。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电芯单元14的两个电芯组141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41中的各个电芯1410与其中另一个电芯组141中的各个电芯1410一一对应。任意相对应的两个电芯1410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16。如此,当冷风从各个第二导热夹板16的第二风道161通过时,能够起到对各个电芯1410的端部进行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地,每一电芯1410具有第一端a1和与第一端a1相背离的第二端a2,该第一端a1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电芯1410电连接的汇流排1412。任意相对应的两个电芯1410的第二端a2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导热夹板16的相对两侧抵接,从而使得冷风通过各个第二导热夹板16的第二风道161时实现对各个电芯1410的第二端a2进行冷却。如此,由于汇流排1412位于电芯1410的第一端a1,因此电芯1410的第二端a2没有汇流排1412,使得电芯1410的第二端a2与第二导热夹板16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提升对电芯1410的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组141中的各个电芯1410通过对应的汇流排1412实现电连接,可以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芯14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可选地,该电芯1410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芯、锂离子一次电芯、锂硫电芯、钠离子电芯或镁离子电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芯141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导热夹板16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子进风口123的数量也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二子进风口123与多个第二导热夹板16上的第二入风口一一对应,使得由各个第二子进风口123进入到箱体11内的冷风能够从对应的第二入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161内。同理,第二子出风口133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第二子出风口133与各个第二导热夹板16上的第二排风口一一对应,使得由每一第二排风口输出的冷风能够从对应的第二子出风口133排出至箱体11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进风口123的形状与第二入风口的形状一致,例如第二子进风口123和第二入风口的形状均为矩形,从而使得冷风能够更加顺畅地穿过第二子进风口123和对应的第二入风口。同理,第二子出风口133的形状与第二排风口的形状一致,例如第二子出风口133和第二排风口的形状均为矩形,从而使得冷风能够更加顺畅地穿过第二排风口和对应的第二子出风口133。
具体地,第二导热夹板16可以采用中空的型材,利用该型材的内腔形成上述第二风道161。可选地,第二导热夹板16可以采用中空的铝型材。
具体到实施例中,电池插箱1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的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电芯单元14的两个电芯组141均位于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之间。电池插箱10还包括绑带19,该绑带19捆紧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以使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共同夹紧电芯单元14的两个电芯组141。如此,通过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夹紧两个电芯组141中的各个电芯1410、各个第一导热夹板15和各个第二导热夹板16。可选地,绑带19可以采用钢带。绑带19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绑带19沿第三方向Z间隔布设。具体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绑带19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地,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具体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Y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Z为左右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芯单元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芯单元1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电芯单元14沿第三方向Z间隔布设。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箱体11包括顶板112、底板111及多个侧板。顶板112和底板111沿第一方向X间隔布设,各个侧板依次收尾相连的设置在顶板112和底板111之间,以使顶板112、底板111和各个侧板共同围合形成上述容置腔。上述进风口12开设在顶板112上,上述出风口13开设在底板111上。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第三侧板115及第四侧板116。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沿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在顶板112和底板111之间,第三侧板115和第四侧板116沿第三方向Z间隔布设在顶板112和底板111之间,使得顶板112、底板111、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第三侧板115和第四侧板116组合形成一呈长方体的箱体1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1),具有容置腔及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3)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1)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及
电芯单元(14),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芯组(141),所述电芯组(141)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1410),每相邻两个所述电芯(14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15);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夹板(15)具有第一风道(151)及均与所述第一风道(151)连通的第一入风口和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15)朝向所述进风口(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15)朝向所述出风口(1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14)包括两个所述电芯组(141),两个所述电芯组(14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均相交的第三方向(Z)布置,两个所述电芯组(14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16);
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具有第二风道(161)及均与所述第二风道(161)连通的第二入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朝向所述进风口(12)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朝向所述出风口(1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21)和第二子进风口(123),所述第一子进风口(121)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进风口(123)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3)包括第一子出风口(131)和第二子出风口(133),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31)与所述第一排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33)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141)中的各个所述电芯(1410)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141)中的各个所述电芯(1410)一一对应,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141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芯(1410)具有第一端(a1)和与所述第一端(a1)相背离的第二端(a2),所述第一端(a1)设置有汇流排(1412);
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1410)的所述第二端(a2)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箱(10)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的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两个所述电芯组(141)均位于所述第一端板(17)和所述第二端板(18)之间;
所述电池插箱(10)还包括绑带(19),所述绑带(19)捆紧所述第一端板(17)和所述第二端板(18),以使所述第一端板(17)和所述第二端板(18)共同夹紧两个所述电芯组(141)。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为中空的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15)为中空的型材。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抽气风扇(20)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10);
所述抽气风扇(20)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柜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抽气风扇(20)的一侧,所述容纳空间内收容有多个所述电池插箱(10),且每一所述电池插箱(10)具有所述进风口(12)的一侧均背离所述抽气风扇(20),每一所述电池插箱(10)具有所述出风口(13)的一侧均朝向所述抽气风扇(20)。
CN202321584769.3U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Active CN220253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4769.3U CN2202533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4769.3U CN2202533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3323U true CN22025332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4769.3U Active CN2202533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3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6711B (zh) 一种电池箱
EP3907774B1 (en) Single cell,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US8802274B2 (en)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pparatus
TWI317183B (en) Housing member for battery module
US9093686B2 (en) Battery pack of compact structure
KR101778666B1 (ko) 통합 냉각 방식의 전력 저장 장치
US10177422B2 (en) Battery module
KR20150137262A (ko) 수냉식 냉각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7308961B2 (ja) バッテリーラ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力貯蔵装置
US11183718B2 (en) Battery module for a high-voltage battery of a motor vehicle, high-voltage battery and motor vehicle
KR20190001410A (ko) 배터리 모듈
CN217903226U (zh) 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KR101217608B1 (ko) 전지 카세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220253323U (zh)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US20220149420A1 (en) Battery unit and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uch unit
CN218414920U (zh) 储能单元及储能装置
CN216213861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907478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7158322U (zh) 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电池包和车辆
CN218568972U (zh) 一种小型锂电池组合结构
CN218414899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动力电池包模组
CN219017812U (zh) 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
CN214411312U (zh) 散热模组及储能模组
CN220796857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9959280U (zh) 电池插箱及电池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